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 > 第7章 簡體字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 第7章 簡體字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蘄年宮偏殿。

此刻偌大的偏殿裡隻有嬴政一人,哪怕是最近的侍者都在數十米之外的大殿門口。

而嬴政端坐在書案後,手中是那份由呂不韋親自書寫的辭相帛書。

半個時辰前,接受了呂不韋辭相的他,緊急安排了一下,比如讓昌平君直接車裂嫪毐、比如讓呂不韋準備交接相國的公文等等後就來到了這裡。

他不知道李緣在哪,所以隻好一個人等在這裡。

但此刻看著呂不韋的辭相帛書,他心底竟有些莫名的觸動。

整份帛書中隻有兩百多個字,但辭相之事僅有三句話。

其餘的,都是呂不韋在說哪些人可用、哪些人有什麼缺點,哪個職位可能要有什麼變動的交代。

偏偏整份帛書裡,呂不韋沒有為自己麾下任何一個官員說出‘希望王上保留其官職’之類的話,這讓嬴政一點想發火的感覺都提不起來,因為這看上去隻是一份以公心而論的交代。

下一秒,一個人影在不遠處悄然浮現。

嬴政抬頭看了李緣一眼,眉頭一皺:“如今已經巳時了,後世難道都起得如此之晚?”

(巳時:早9點~11點)

李緣揉了揉眼角:“政哥,現在才九點,對我這種大學剛畢業的人來說,不算晚了。”

“九點?大學畢業?”

嬴政有些疑惑,直到他看到李緣憑空變出了一個掛鐘。

“喏,這是我們後世的一個鐘表,也是我想送給政哥你的禮物之一。”

“這些數字叫阿拉伯數字,為什麼這麼叫我以後跟你說,但政哥你不要講出去,因為我以後想把它改成我們華夏的名字。”

“這三根針,分彆叫時針、分針、秒針,快慢不同的它們,是用於劃分這個……”

當把後世的二十四小時製說清楚後,李緣已經盤腿坐在了桌案旁邊。

嬴政正拿著掛鐘把玩,而李緣則是看向了那份帛書。

“這個是……?”

“呂不韋的,他辭相了。”嬴政的興趣還在掛鐘上,隨手將帛書往他那邊一推:“想看就直接看。”

李緣接過了帛書。

第一反應是,這字寫得真漂亮。

第二反應是,這寫的是什麼?

後世的華夏人能看得懂繁體字是因為與簡體字相近,在傳統文化的熏陶、以及前後語境的聯想下哪怕蒙也能蒙個大概,但秦小篆不同。

它是華夏曆史上第一次被大規模規範的文字,直到西漢末年才被隸書漸漸取代,從漢字演變曆史來說,它幾乎可以算是古文字的一種。

在來秦朝之前,李緣曾想過惡補一番。

但後來發現想法是一回事,智商是另一回事,於是就直接躺平了。

來時寫了嫪毐之事結果的、用來給嬴政表明身份的那些字,是他在網上查詢翻譯出來然後照貓畫虎描上去的,寫完了就忘了。

他隻認得八個小篆字。

那就是刻在傳國玉璽上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他曾經做夢得到過、於是在夢醒後特意去學了。

後來證明他隻是在做夢。

“政哥,我看不懂。”李緣很光棍的說道。

嬴政忽然停下了手中的動作,眼神一凝。

“你看不懂?”

“昂。”李緣不知為何他如此認真:“你們這個時代的字我們後世除了一些專門的學者外,大部分人都看不懂。”

嬴政眉頭微皺,臉色顯得有些難看。

“寡人一定能統一天下,一旦統一,天下將隻會書寫大秦的文字,可現在你卻說看不懂?”

“是大秦後來的某位皇帝改了?還是大秦亡了之後,後世王朝為抹掉大秦的功勞又恢複了六國的文字?”

“你之前說你大學畢業,寡人雖不太理解,但應該也是一種高等學府出來的學子之稱?”

“你這種高等學子都不懂文字,難道大秦的印記被抹除到了這種地步?”

李緣:“……”

深吸了一口氣,他感覺有點心累。

這莫非就是傳說中腦補怪?

後世和如今相差兩千多年,各方麵都相差了極遠,若是政哥對自己每一句話反應都這麼大,那得解釋到什麼時候去?

“政哥,兩千多年後的行政層級都是大秦郡縣製的進化,功勞怎麼可能抹得掉?”

“是為了更加方便的書寫,以至於文字經曆了很多次變化我纔不認得,與大秦無關。”

看到嬴政還是有些不太信,李緣沉默了一下,從隨身空間裡掏出了一張a4紙。

“這樣,就用呂不韋這份帛書來做個例子。”

“政哥你念一遍,我按照我們後世的簡體字寫出來,到時候兩份文字一擺你就知道為什麼了,說不定你都想學我們的字了。”

對於主流書寫還使用竹簡的現在,李緣相信簡體字的便利性對古人的殺傷力是巨大且毋庸置疑的。

嬴政遲疑了一下,拿起帛書開始唸了起來。

他念一句,李緣用中性筆在紙上寫一句。

漸漸的,嬴政的神情變了。

李緣的字寫得並不是特彆好看,但嬴政關注的不是是否美觀,而是字的形式。

同一個字,小篆中可能有十三個筆劃,在李緣筆下卻隻剩下五個。

這讓嬴政心裡升起一種火熱。

如果寡人統一天下後直接把這個字拿來用……

寫完後,李緣放下了筆,看著手中這份‘辭相書’,心裡有些唏噓。

呂不韋沒有說自己的功勞,沒有為部下求官,全篇除了說自己要辭相外,全都是在交代朝堂後事。

這讓李緣想到了四百多年後,另一位丞相在遠行前留給自家那位皇帝孩子的信。

同樣的交代後事,同樣的對後輩,隻是不一樣的離開。

《出師表》寫儘了忠臣對後主的熱忱、和一位相父對孩子的期盼,於是成為了千古名篇。

呂不韋這份辭相書雖受於篇幅所限沒有那麼濃重,但情感卻是相通的。

隻可惜啊,丞相和阿鬥之間的情感,遠比呂不韋和嬴政之間的情感更真切,兩對君臣的結局也徹底不同。

接過了白紙,嬴政對比著麵積在白紙三倍以上的帛書,眼中的火熱漸漸消失。

差彆太大了……

換不過來的。

“政哥,如何?”李緣也坐到了他身邊。

對於兩人間幾乎肩並肩的距離,嬴政心裡有些彆扭,卻硬是強忍了下來,隻是點了點頭:“確實很方便。”

“那是,這兩種字之間可相差了兩千多年,經曆了好幾次的字型演變。”

“是誰創造的?”

“我不知道,真要說的話應該是這兩千多年來所有有誌於讓文字變得更方便的先賢。”李緣回憶了一下:“雖然主要是我們那個時代才開始簡化的,但許多字其實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了,而且就算是我們那個時代的簡化,也有很多漢語言學家參與,遠不是一人之功。”

嬴政沒說話。

短短幾句話的描述,配合著兩種字型的實際體驗,讓他體會到了一種無力感。

若乾年後,他才知道這種感覺,叫時間。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