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大秦:我的老婆是華陽公主 > 第124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秦:我的老婆是華陽公主 第124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此後數月間,蒙宇下令鍊鋼廠在鹹陽境內大量收購廢舊鐵器,將生鐵煉製成鋼材,再運往兵工廠鑄造兵器與鎧甲。

兩處工坊分工明確:鍊鋼廠專司冶煉,兵工廠負責打造。

但因技術尚未完善,無論是鍊鋼還是鍛造兵器的進度都較為緩慢,要讓秦軍全麵換裝鋼製兵器仍需時日。

隨著時日推移,鍊鋼廠運作逐漸步入正軌。

春去夏來,四月將至。

蒙宇再次來到鹹陽城外的試驗田,召集蒙氏名下的佃戶,免費分發棉花種子,指導他們將田地儘數改種棉花。

雖然佃戶們不識此物,但出於對蒙宇的信任——此前種植西紅柿、土豆與紅薯皆讓他們的生計大為改善——眾人毫不猶豫地依照指示播種。

蒙宇詳細交代了棉花種植的注意事項與生長期間可能遇到的難題。

自此,鹹陽周邊開始了大規模棉花種植。

若在往昔,全力墾殖糧田尚難果腹,斷無餘力種植經濟作物。

但自蒙宇推廣高產紅薯後,秦國已基本解決糧荒,這才得以騰出土地種植棉花。

畢竟溫飽乃民生根本,唯有先解決食糧,方能顧及衣暖。

四月底,棉花播種悉數完成。

此時,秦王嬴政決意發兵攻魏。

趙國覆滅後,秦國便欲南下攻滅楚國,但兩國之間尚存魏國阻隔。

此時的魏國雖僅剩都城大梁周邊城邑,卻仍為秦軍南下的障礙,秦遂決定先行滅魏,再圖伐楚。

魏國本據“天下之樞”

要地,坐擁優越戰略形勢,卻因連年征戰國力大損。

在秦國強勢侵逼之下,魏軍節節敗退,不斷割地求和,黃河以北疆土儘喪於秦。

待到春暖時節,嬴政決意發兵攻魏。

得知即將征討魏國,蒙宇主動請命,願領兵出征。

與此同時,王翦與王賁父子亦上書請戰。

先前在滅趙之戰中,王翦所率秦軍屢遭李牧重創,致使滅趙大業一再延誤。

而後來蒙宇領兵大破趙軍,終克趙國。

此事令王翦父子顏麵儘失。

雖王翦之孫王離亦參與滅趙之戰,但當時蒙宇任上將軍,蒙恬為右將軍,王離僅為左將軍,蒙氏兄弟地位皆在王離之上。

是故滅趙之戰非但未給王家帶來榮耀,反成家門之恥。

其後征燕之役,王翦與王離亦未參與。

自蒙宇橫空出世,其聲威已漸有蓋過老將王翦之勢。

此番王翦請戰,意欲借滅魏之機重振威名。

然則蒙宇與王翦同時請戰,令嬴政頗感為難。

其實滅魏之戰規模有限,秦軍取勝並非難事。

但兩位上將爭相請命,使嬴政難以抉擇。

按常理,蒙宇既已率軍滅趙,由他繼續征伐魏國最為妥當。

但王翦身為宿將,親自請戰,嬴政亦需顧及他的情麵。

鹹陽王宮大殿內。

嬴政端坐王位,蒙宇、王翦、王賁三人肅立階下。

三人皆欲領兵征魏,令嬴政左右為難。

王翦與蒙宇俱為秦國上將軍。

王翦乃秦國功勳宿將,蒙宇則是後起之秀,年紀最輕的上將軍,先滅韓,再破趙,又敗燕,戰功彪炳。

如今蒙宇在秦國的地位已不遜王翦。

此刻兩位上將同時請戰,無論允準何人,必令另一人心生不快。

“王翦,若命蒙宇為上將軍,汝可願為副將輔佐於他?”

嬴政突然發問。

“臣不願。”

王翦開門見山,毫不掩飾自己的想法。

他認為讓一位老將去給十幾歲的少年當副將,實在有損尊嚴。

要麼擔任上將軍領兵出征,要麼寧願不參與此戰。

若是要給蒙宇做副手,他寧可不出征。

嬴政又向蒙宇提出了同樣的問題:“蒙宇,若讓王翦擔任上將軍,你願意做他的副將嗎?”

蒙宇回答:“回大王,臣願意。

不過以王將軍的能力,攻滅魏國無需臣協助。

既然王將軍願出征,臣自願退出。”

嬴政點頭讚許,對蒙宇顧全大局的態度十分滿意。

與王翦略顯強硬的姿態相比,蒙宇更顯謙和穩重。

嬴政便讓蒙宇回家陪伴已有身孕的華陽公主,蒙宇領命。

隨後嬴政任命王翦為上將軍,王賁為副將,率領駐紮在趙地的二十萬秦軍進攻魏國。

離開大殿後,王賁低聲提醒父親:“方纔殿上那番話,恐怕會惹大王不悅。”

王翦不以為意:“此戰必須由我王家領軍。

隻要滅掉魏國,就能挽回顏麵。”

出征前,王翦邀國師公輸仇同行。

公輸仇雖地位尊崇,卻也不敢推辭。

王翦父子率軍勢如破竹,很快兵臨魏都大梁。

然而魏國大將軍魏無敵率領精銳魏武卒頑強抵抗,秦軍連攻數月未能破城。

魏國朝中勢力最大的兩人,分彆是大將軍魏無敵與大司空魏庸。

魏王假有言,魏國仰仗外有大將軍,內有大司空,何愁秦軍來犯。

由此可見,魏王對大將軍與大司空的倚重,認為有他二人在,魏國便可安枕無憂。

的確,大將軍魏無敵率領魏武卒,一次次擊退秦軍的猛攻,將都城大梁守得堅不可摧。

儘管秦軍兵力遠超魏國,卻始終未能攻破大梁。

這全仗魏國大將軍之功。

他本身實力高強,更修成至剛硬功,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猶如銅頭鐵臂,百戰無傷,所向披靡,無人能擋。

秦兵的兵器傷不了他分毫。

他英勇無敵,多次重創秦國將領,迫使秦軍退兵。

魏無敵不僅是魏國大將軍,更是披甲門的掌門。

他名符其實,已達無敵之境,至剛硬功已臻化境,渾身刀槍不入,兵刃難傷。

他麾下的魏武卒,人人習武,部分為先天高手,多數為後天高手。

這支軍隊人人如龍,個人戰力強悍,再經魏無敵嚴訓,已成為真正的虎狼之師,無敵之軍。

魏武卒人數不多,僅五六萬之眾,卻足以抵擋二十萬大軍。

這一點毫不誇張,正因如此,王翦所率秦軍才久攻不下。

儘管魏國僅剩大梁一城可守,此城卻固若金湯,極難攻破。

即便動用公輸家族的破土三狼也無濟於事,魏無敵一拳便能將其轟碎。

一夜,魏無敵率領披甲門弟子與數萬魏武卒,突襲王翦大營。

此戰異常慘烈,持續整整一夜,最終秦軍大敗,十萬秦兵陣亡。

王翦、王賁率領殘餘十萬兵馬,倉促撤離戰場。

這一戰是以少勝多之役,魏國勝,秦國敗。

魏國大將軍魏無敵由此威名遠揚,成就無敵威名。

王翦戰敗後,魏軍開始反攻,陸續收複失地。

秦軍大敗的訊息傳至鹹陽,嬴政大怒。

攻一小小魏國,竟折損十萬大軍,實屬不該。

嬴政當即下令,命秦軍十萬駐守邯鄲,召王翦、王賁即刻返回鹹陽。

接到王命,王翦與王賁雖心有不甘,仍返鹹陽覆命。

此番敗績,不僅是顏麵儘失,更讓王翦與王賁深感恥辱。

魏國如今隻剩大梁及附近幾座城池,疆域已十分狹小。

按理說,攻滅魏國應當易如反掌,但王翦不但未能攻克,反而損兵折將,大敗而回。

王翦本想借這一戰洗刷先前恥辱,不料此次敗得更慘。

他與王賁回到鹹陽,麵見秦王。

嬴政雖對王翦的表現不甚滿意,卻並未責備,反而好言寬慰,讓他不必掛懷,好好休養。

王翦畢竟是戰功赫赫的老將,即便此戰失利,嬴政也未加追究。

但王翦心中明白,嬴政雖未直言,對他必定極為失望。

隨後,嬴政召見了蒙宇。

“王上!”

蒙宇恭敬行禮。

“秦軍新敗,你可願接手這個殘局,率軍繼續攻魏?”

嬴政問道。

“臣願意。”

蒙宇毫不遲疑。

“很好。”

見他應答乾脆,嬴政頗為滿意,隨即下令:“寡人命你為大將軍,統領秦軍,繼續征伐魏國。”

“遵命。”

“如今邯鄲郡尚有十萬殘軍。

此次攻魏,你需要多少兵馬?”

嬴政問。

“回王上,臣隻需兩萬黃金火騎兵足矣。”

蒙宇答道。

“隻要兩萬黃金火騎兵?”

嬴政有些驚訝:“加上邯鄲郡的十萬秦軍,總計不過十二萬人。

王翦領二十萬大軍尚且敗北。”

他的意思很清楚:王翦率二十萬都未能取勝,蒙宇僅率十二萬,能贏嗎?

“王上放心,臣必不負所托,定將魏國滅亡。”

蒙宇鄭重說道。

“好!既然你如此有信心,寡人便靜候佳音。”

嬴政含笑點頭。

蒙宇隨即離開王宮。

回府後,他向嬴元曼與焱妃交代了幾句,又去紫蘭軒見了雪女、弄玉等人。

隨後,蒙宇便帶著焰靈姬、宋缺、蕭秋水、獨孤求敗、西門吹雪、無雙鬼、蒙恬等人,率兩萬黃金火騎兵離開鹹陽,奔赴邯鄲郡。

數日後,部隊抵達邯鄲。

郡中設有一處軍營,駐有十萬秦軍。

然而營中氣氛沉悶,士兵們無精打采,士氣十分低落。

上一場慘敗讓他們至今未能恢複。

就在這時,遠處忽然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

“有大軍正在靠近軍營,準備迎戰!”

邯鄲郡守楊瑞和一聲令下,士兵們紛紛打起精神,準備迎敵。

他們曾被魏武卒重創,上一場戰役便是魏無敵率魏武卒突襲,致使秦軍慘敗。

營外哨兵飛馳回報,楊瑞和急忙詢問:“敵軍距離多遠?兵力多少?”

哨兵回答:“並非敵軍,是上將軍蒙宇與蒙恬將軍率軍抵達。”

聞訊,楊瑞和精神大振。

他對蒙宇深感敬佩,雖年紀尚輕,卻已展現出非凡的軍事才能。

“傳令下去,上將軍蒙宇與蒙恬將軍前來支援,全軍務必振奮精神!”

楊瑞和向營中將官下達指令。

訊息迅速傳遍軍營,士兵們得知蒙宇到來,無不歡欣鼓舞,士氣高漲。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