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我的老婆是華陽公主 第128章
-
“即便掌控魏武卒,秦軍攻魏之時,我們依舊難以抵擋。
到頭來還是死路一條。”
魏庸憂心忡忡。
“屆時你可率領魏武卒歸降秦國。
秦國必許你高官厚祿,保你榮華富貴。”
“若負隅頑抗,大梁城所有人都將為你陪葬。”
掩日冷聲道。
“好!若你真能助我掌控魏武卒,我願率部歸降秦國。”
“希望你能信守承諾。”
魏庸鄭重說道。
“放心。
我雖非羅網首領,但此事尚可做主。”
掩日應承。
話音未落,掩日已隱入黑暗,消失無蹤。
來去如影,羅網果真可怕。
魏庸闇自心驚。
經過數日苦練,麗姬已將奔雷劍法掌握純熟。
蒙宇又讓她服下三枚小還丹,強行提升功力。
麗姬本就武藝不俗,服用丹藥後修為突飛猛進,一日之內便臻至先天巔峰境界。
“你如今實力大進,今晚便可為你祖父報仇了。”
蒙宇說道。
“太好了!”
麗姬聞言麵露喜色,展顏笑道:“莫非今日秦軍就要攻打大梁?”
“誰告訴你秦軍要進攻大梁的?”
蒙宇開口。
“你之前不是說,今晚我能報仇嗎?”
麗姬不解。
“在魏無敵死前,秦軍不會出擊。”
“不是我怕他,而是不想讓秦軍再有損失。”
“魏無敵活著,就算攻下大梁,秦軍也會傷亡慘重。”
“那不是我要的結果,我要用最少的犧牲結束這場戰爭。”
“所以,無論你是否報仇,魏無敵必須死。”
“今晚,你和我,潛入大梁,殺魏無敵。”
蒙宇語氣平淡。
“就我們兩個?”
麗姬驚訝。
“對,就我們兩個。”
蒙宇說。
“魏無敵那麼強,我們兩個能行嗎?”
麗姬擔憂。
麗姬在濮陽長大,離大梁不遠,深知魏無敵的可怕。
連他的徒弟典慶,都是戰場上的無敵存在——人稱“銅頭鐵臂,百戰無傷”
曾獨戰十三輛戰車而不傷分毫。
而魏無敵本人,更是刀槍不入,防禦驚人,常人難以傷他分毫。
她和蒙宇兩人想殺魏無敵,幾乎不可能。
“你怕死嗎?”
蒙宇忽然問。
“呃?”
麗姬怔住,不懂為何這麼問,但仍答:“我不怕。”
“我怕,我很怕死。”
“我們兩個去殺魏無敵,大不了就是一起死。
我這個怕死的都願陪你去,你還擔心什麼。”
“今晚,我陪你同生共死,要死一起死在大梁。”
蒙宇平靜說道。
“……”
麗姬一時無言,不知如何迴應。
蒙宇竟要和她一起去大梁送死?
“要報仇,隻有今晚一次機會。
去不去?”
蒙宇問。
“去。”
麗姬答。
“好,去準備一下,今晚我們潛入大梁。”
蒙宇說完,轉身離去。
入夜,天色漆黑。
蒙宇與麗姬換上夜行衣,悄悄離營,直奔大梁城下。
“跟緊我!”
蒙宇對麗姬低語一聲,隨即身形如電,掠上城牆。
麗姬周身電弧躍動,身形驟然一閃,快若疾電,緊隨著蒙宇而去。
修煉奔雷劍法後,麗姬已能駕馭雷霆之力,雷電迅疾,因而她的速度也如閃電一般迅捷。
蒙宇與麗姬化作兩道流光,劃破長空,直入大梁城內。
守城士兵僅見微光掠過,絲毫未能察覺二人蹤跡。
入城後,蒙宇與麗姬在屋頂之間飛速穿行。
不多時,蒙宇在一處屋頂停下腳步。
“為何停下?”
麗姬疑惑問道。
“我們就在此處,斬殺魏無敵。”
蒙宇回答。
“現在該做什麼?”
麗姬又問。
“等。”
蒙宇道。
“等?”
麗姬一愣,心中不解。
“我們隻需靜待,時機一到,即刻出手。”
說罷,蒙宇便在屋頂坐下。
“要等到何時?”
麗姬追問。
“時機成熟之時。”
“看,今夜月色甚美,不妨一同賞月。”
蒙宇含笑說道。
麗姬一時無言,不知蒙宇究竟有何打算,此時竟還有閒情賞月?
其實,蒙宇此行誅殺魏無敵,早已佈下周密安排。
他雖帶麗姬前來,卻不必二人親自出手。
若麗姬執意手刃魏無敵,待魏無敵將死之際,容她補上一劍即可。
魏無敵確實是位強者,可惜他隻忠於魏國、魏王,因此隻能除去。
若他願降秦效忠,或可免於一死。
但這顯然不可能。
即便魏王再昏聵,魏無敵仍誓死效忠,可謂愚忠。
魏無敵阻礙秦國前行之路,所以他必須死。
今夜,便是魏無敵命終之時。
大將軍府。
夜色已深。
一名太監來到大將軍府,麵見魏無敵。
“傳王上口諭,命你即刻入宮。”
太監說道。
“遵命。”
眼前這位太監乃是魏王近侍,魏無敵不疑有他,當即領命。
隨後,魏無敵向典慶與梅三娘交代幾句,便動身出發。
梅三娘開口詢問:“王上深夜召師父入宮,不知是何緣故?”
魏無敵答道:“這個時辰召我入宮,定有要事相商。”
他隨即隨太監登上馬車,駛離將軍府。
不多時,馬車徐徐停在一座府邸門前,竟是魏庸的大司空府。
太監說道:“到了。”
魏無敵掀開車簾,察覺此處並非王宮,質問道:“此地並非王宮,為何帶我來此?”
一陣爽朗笑聲傳來,魏庸緩步走向馬車,坦言道:“王上並未傳你入宮,是我要見你。”
魏無敵聲音轉冷:“你竟敢假傳王上口諭?”
假傳王命本是大罪,魏庸竟與太監聯手作假。
魏庸笑道:“大將軍言重了。
今夜請你前來,實有要事相商,還請入府一敘。”
魏無敵冷聲問道:“何事如此重要?”
魏庸正色道:“事關秦軍攻魏,此乃決定魏國命運之大事。”
魏無敵當即下車:“好,我隨你去。”
客廳內早已備好酒菜。
魏庸邀請道:“我們邊飲邊談。”
二人落座後,魏庸為雙方斟滿酒杯,舉杯相邀:“大將軍,請先飲此杯。”
魏無敵端坐不動:“有話直說。”
魏庸笑道:“飲罷此杯再談不遲。”
見魏無敵仍不舉杯,魏庸瞭然道:“莫非擔心酒中有毒?我先乾爲敬。”
說罷將杯中酒一飲而儘。
魏無敵淡然道:“我向來滴酒不沾。”
“既然如此,我代你飲了這杯。”
魏庸取過魏無敵麵前的酒杯,再次飲儘。
目睹此景,魏無敵心生歉意。
他素來不飲酒,正是擔心有人下毒破他至剛硬功的體內罩門。
轉念一想,魏庸在朝中地位尊崇,若自己在司空府出事,門下弟子絕不會善罷甘休,魏庸應當不敢輕舉妄動。
魏庸不會愚蠢到在自己的府邸中對他下手。
“既然大將軍不飲酒,那就以茶代酒,我敬你一杯。”
魏庸一邊說著,一邊為魏無敵斟滿了一杯茶。
“你先喝一杯。”
魏無敵說道。
“大將軍果然謹慎,好,我便先飲一杯。”
魏庸隨即給自己倒了一杯茶,仰頭飲儘。
看到這一幕,魏無敵明白茶與酒中皆無毒,魏庸確實冇有設下陷阱,倒是自己多心了。
“大王常說,外有大將軍,內有大司空,即便強秦當前,又有何懼。”
“你我同為魏王效力,不應彼此猜疑,而應互相信任。
大將軍是我最敬佩之人,可今夜你一再懷疑我,實在令我寒心。”
魏庸說道。
“是我多慮了,這杯茶當作賠罪。”
魏無敵端起茶杯,一飲而儘。
“不知大司空今夜邀我前來,所為何事?”
魏無敵問道。
“大將軍,近來大王對你頗有不滿。”
魏庸答道。
“為何?”
魏無敵追問。
“大王命我問你,為何遲遲不肯出兵攻打秦軍?”
魏庸說道。
“貿然出兵難以取勝。
我認為依城固守方為上策。
秦軍想要攻下大梁,也絕非易事。”
魏無敵迴應。
“你為何不采用上次對付秦軍的策略,再次夜襲敵營?”
魏庸又問。
“上次秦軍措手不及,魏武卒方能取勝。
如今秦軍必有防備,再想偷襲難上加難。
況且,這次秦軍主將非同一般,我率魏武卒夜襲,並無必勝把握。”
魏無敵解釋道。
“好,我會將你的想法如實稟報大王。”
魏庸說道。
“有勞了。”
魏無敵答道。
魏無敵雖是魏國大將軍,善於領兵作戰,卻不擅長討好魏王。
而魏庸作為魏王最信任的近臣之一,在朝中位高權重。
“來,再飲一杯。”
魏庸舉杯說道。
“好!”
魏無敵此時已放下戒備,端起麵前的茶杯再次飲儘。
“你認為,若秦軍進攻大梁,魏武卒能否守得住?”
魏庸問道。
“魏武卒或可堅守大梁一時,但若秦軍增兵再攻,大梁城終將被破。
魏國滅亡,隻是時間問題。”
魏無敵歎息道。
魏武卒固然驍勇,但每折損一人便減損一份戰力,人數隻會日益稀少。
而秦國卻能源源不絕地派遣大軍進逼大梁,單憑消耗便能將魏武卒拖垮。
這場戰爭的勝者註定是秦國,不過是早晚之彆。
因此,他不免為魏國的前途感到憂慮。
“既然明知魏武卒終將落敗,大將軍何不率領部眾歸降秦軍?如此既可保全魏武卒性命,亦能免去戰死沙場之厄。”
魏庸開口說道。
“大司空,此言何意!”
魏無敵聞言神色驟變,厲聲嗬斥。
“你竟勸我降秦——莫非已被秦國收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