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我在戰國種田讀書 第2章
-
劍尖忽然後撤,但危機未消。紫衣女俠的金屬戰衣泛著寒光,某些鏤空設計讓江遄想起現代服飾。他強壓住荒誕感,迅速編織說辭:"女俠明鑒,我是山下村民,今晨發現陷阱裡的野兔不見蹤影,循著腳印"
女子手腕微顫。清晨為饑餓的嬰孩尋找食物時,她確實取走了陷阱中的獵物。想到懷中哭鬨的孩子,她緩緩收劍入鞘。自從那人以命相諫後,她發誓要斬斷過往的殺戮習性。
正當江遄準備逃離時,石洞中突然爆發出嬰兒啼哭。女子瞬間化作紫色殘影衝進洞窟,笨拙地搖晃著布包裹的嬰孩。哭聲撕扯著江遄的記憶——前世的孩子,此刻也該會踉蹌學步了吧?
"需要幫忙嗎?"他鬼使神差地開口。女子抬頭時,他看見這位殺伐果決的女俠眼中,竟盈滿初為人母的無措。
江遄冇有追問緣由。他明白,有人天生奶水稀少,又未經調理,自然難以哺育嬰孩。
目光卻不自覺落在那隻焦黑的野兔上。
"你就給孩子吃這個?"話剛出口,他便懊悔不已。方纔死裡逃生的場景還曆曆在目。
女子耳根微熱。琴棋書畫這些取悅目標的技藝她爐火純青,可野外生存實在非她所長。若非嬰孩啼哭擾得她心緒不寧,也不至於將獵物烤成焦炭。
"這兔肉確實不能喂孩子了。"江遄試探道,"若不嫌棄,可去寒舍暫歇。正好熬了些米粥。"
女子怔然。叛離羅網後,這是首次感受到陌生人的善意。她輕輕頷首,接受了這份溫暖。
熄滅炭火後,二人穿行林間。嬰孩啼哭不止,江遄詢問得知是兩個月大的女嬰,見她豎抱姿勢不妥,便提醒道:"嬰孩頸椎未固,需橫抱為宜。"女子從善如流。
山腳下的土坯房樸實無華,屋內卻彆有天地:獸皮、弓箭、漁具錯落有致。江遄端出陶罐,舀出米糊:"粟米養胃,米糊更宜嬰孩。"
"多謝。"女子低語。
"舉手之勞。"江遄笑道,"我向來喜愛孩童。"
女子投來詫異一瞥,轉身餵食。江遄移開視線。他相助不僅因憐愛幼子,更因目睹了女子非凡的身手——那絕非尋常武藝。
原以為穿越至戰國末年隻想平淡度日,此刻卻窺見這方天地另有乾坤。沉寂多年的江湖夢,悄然複燃。
嬰孩啜完米糊酣然入夢。江遄提議將孩子安置榻上,又補充道:"若介意我睡過"
女子最終將嬰孩輕放於榻。
將孩子小心安置在江遄的床榻上,女子靜立一側,凝視著孩童安詳的睡顏,久久未發一言。
半晌,她收回目光,轉向正處理漁獲的江遄,眼神驟然淩厲:"你叫什麼?"
"江遄。"他頭也不抬地應道,反問道:"你呢?帶著孩子總該有個稱呼。"
女子神色微滯。她原本的稱謂不過是個代號,象征著她那段血色過往。
思索間,一個塵封的名字浮上心頭。
"如霜。"她輕聲道。
這是她在信陵時的化名。那時她以琴姬身份周旋於權貴之間,最終成為信陵君的枕邊人。儘管這名字同樣承載著不堪回首的記憶,但比起那個冰冷的代號,至少證明她曾真實地活過。
"紅顏如霜,好名字。"江遄隨口讚道,腦海裡閃過某首流行歌曲的旋律。
如霜無動於衷。名字於她,終究隻是符號。
她冷冽的目光鎖住江遄:"為何相救?"話音未落,凜冽氣勢已如山嶽般壓下,"單說喜愛孩童,怕是不夠。"
江遄頓覺呼吸困難。生死危機再度降臨,他索性坦白:"我想習武!"
"山野鄙人,平生難得遇見武者。見你身手不凡,自然心生嚮往。"他苦笑道,"當然,若是我癡心妄想"
"原來如此。"如霜神色稍霽。
這理由比她預想的純粹許多。比起那些爾虞我詐,反倒顯出幾分質樸。
她不由想到自己。這山民為三餐勞碌,尚懷習武之誌。而她呢?
叛出羅網那刻起,她便隻為己活。孩子取名"言",既是紀念信陵君,更因那枚刻著"言無忌"的玉佩。童言無忌——這是她對孩子最深的期許。
起初她隻為自己而活,如今卻多了一份牽掛——要讓這孩子平安長大。
可她真的能做好嗎?
如霜垂下眼眸。
她連抱孩子的姿勢都生澀笨拙,又怎能給她安穩的未來?
更不必說,那個組織從未放棄對她的追捕。
江遄答完話,發覺女子忽然靜默下來,籠罩周身的壓迫感也隨之消散。
他能察覺——
隻因那無形的壓力驟然褪去。
望著女子精緻的側臉,他放輕聲音:"不知你遭遇何事,帶著嬰孩流落至此。若不嫌棄,可暫住此處。"
這女子雖性情難測,到底能溝通。
江遄仍未放棄最初的念頭。
他渴望習武,想要練劍。
穿越至此成為山野村民,非他所願。
但機會就在眼前。
若能學得她一招半式,便心滿意足。
如霜沉思片刻,點頭應下。
帶著孩子隱居深山終非長久之計。
若能尋得安身之所將孩子撫養成人,自是最好。
隻是組織的陰影如影隨形,合適的棲身之處難尋。
眼下暫居於此,倒不失為良策。
事實證明,如霜雖為人母,卻毫無育兒經驗。她抱孩子的動作生硬,更不懂飲食禁忌——幼嬰腸胃嬌弱,許多食物根本不能入口。
這些常識,如霜全然不知。
孩子能活過兩月,全憑天生體健。
但幼時營養不良,日後必會體弱多病。
這些育兒經,皆來自江遄的前世記憶。
在這孩童易夭的年代,無人會在意這些細節。
但江遄格外用心。
許是這女嬰讓他想起前世的兒子罷。
雖性彆不同,都是需要嗬護的幼童。
於是如霜暫住期間,江遄開始教她照料嬰孩的要領。
即便他自己也隻是一知半解。
那些來自現代的育兒經驗,在這個時代尤為珍貴。
如霜自知不擅養育。
她曾習琴棋書畫,卻皆為達成某個目的。
照顧孩子於她而言是頭一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