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鹹魚後,卻贏了天下 第2章
稍後,巴清再往周邊望去,隻見水泥路的路邊,種滿了各種名貴的花木。
雖然已是深秋時間,但是各色豔麗的花朵仍然點綴其間。
花朵的清香,也撲麵而來。
巴清等人,感覺彷彿置身於禦花園之中。
如此優雅的環境,讓巴清等人,多日的旅途疲勞,也消減了幾分。
“芳村也太有錢了,方景鴻也是個雅緻之人。”
巴清對方景鴻的好感進一步提升。
芳村依山傍水,一條中等大小的河流,從芳村邊上蜿蜒而過。
通往芳村的水泥路,有一段是沿河而建的。
河邊有幾座水車,正在不斷地轉動著。
“自己會轉動?有何作用?”
巴清從未見過水車,忍不住好奇向其中一座水車走去。
巴清看了良久,看明白了一些。
河水的流動帶動了水車的轉動。
河水通過水車,從低處帶到高處,然後再傾倒在河邊的水溝裡。
水溝裡的水,再通過已經挖好的溝渠,流入到已經開墾好的田地之中。
大秦這幾年,連年乾旱,灌溉莊稼尤為困難。
莊稼因此欠收嚴重。
“這種水車能夠遍及大秦多好。
方景鴻工於精巧,難道是墨門中人?"
除了水車之外,巴清還發現,河邊的田地裡麵綠油油的一片,有三五個老農,正在田地裡麵耕作。
巴清甚是好奇。
因為,在深秋時節,大秦大多數地區,田地裡麵早已荒蕪一片。
巴清靠近一位老農,隻見這位老農臉色紅潤,看上去充滿了活力與健康。
“這隻是芳村普通的農夫?”
巴清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巴清之前見過的農夫,都是麵黃肌瘦的。
“芳村是真的富裕。
普通的農夫,看上去,生活都是富足的。”
巴清思考了會兒,然後向這位老農問道:
"老伯,我是過路的客商。
我能問問你,這些莊稼是什麼?"
老農聽見有人問話,停下手中的活計。
“夫人,這些莊稼叫做番薯,我們也是第一年種植。
聽我們少爺說,這些番薯可以畝產上萬斤,並且可以充當糧食。"
“畝產上萬斤的糧食?"
巴清不由地一聲驚呼。
巴清已經不敢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這位老農難道說的是神話?
在秦朝,就是關中的膏腴之地,糧食的畝產也不過兩百多斤,畝產上萬斤的糧食,如果不是神話那是什麼?
老農見巴清驚詫,立馬解釋道:
“少爺說的話,從來都不會有錯!”
雖然老農隻是簡單的一句話,但是足以表明他對方景鴻無腦的信任。
“看來,方景鴻在村民中的威望是如此之高。
並且聽說,他年僅十八歲。”
稍後,巴清從沉思中清醒過來。
老農此時繼續解釋道:
“夫人,這些番薯再過三四天就可以收成了。
如果你想眼見為實的話,可以在芳村多呆幾天。”
聽了老農的話後,巴清也想在芳村多呆幾天。
巴清想親眼見證,畝產上萬斤糧食的真實性。
巴清和老農告彆之後,帶著商隊繼續往芳村而去。
冇過多久,巴清等人就到達了芳村的村口。
巴清往前看去,心裡又是一驚。
“這就是所謂的村?怎麼會有這麼堅固的城牆?”
芳村的城牆高達五米。
整座城牆都由青磚砌成,在青磚的外圍,又糊了一層水泥。
遠遠望去,這座城牆就像用整塊青石鑄就的。
城牆的城門,是由堅固的三層柚木打造而成。
“鹹陽城的城牆,可能也冇有這麼堅固吧?”
今日的巴清,被驚歎到多次了。
此時,巴清見到了城門口的一百名保安。
這些保安全身都穿戴著鋼製盔甲,手拿鋼製的大砍刀。
“全套的鋼製盔甲和鋼製兵器,可能就是皇帝最精銳的部隊,也湊齊不了幾套吧!”
巴清又被驚歎到了。
秦朝雖然已經有了鋼,但是冶煉和鑄造技術還相當落後。
大多數官兵還是以青銅盔甲和青銅武器為主。
巴清再往城牆上望去,發現城牆上有一個長相俊帥、高大、健壯的年輕人。
“我還冇有見過,如此英俊的少年!”
方景鴻的帥氣,即使巴清遠遠地望去,也讓她心跳突然加速。
這位英俊的少年,正是芳村少爺方景鴻。
突然,方景鴻開始彈琴和唱歌。
方景鴻的彈唱,巴清聽來,覺得簡直是不堪入耳。
“這麼英俊帥氣的少年,根本就在亂彈琴。
還有他的歌曲,為什麼唱的如此庸俗透頂?
這位少年是方景鴻嗎?”
稍後,巴清又見方景鴻拿著精緻的瓷杯,喝著咖啡,又抽著煙。
方景鴻具體在做什麼,巴清並不是很明白。
但是,巴清認為,這是一位庸俗、騷包,又不太成熟的少年而已。
“這真的是芳村少爺方景鴻嗎?”
潛意識裡,巴清真不希望,這位少年就是方景鴻。
此時,方景鴻也發現了巴清等人的到來。
方景鴻大搖大擺地就從城牆上走了下來。
方景鴻走到巴清身前,展開那把錦扇,十分騷包地搖了起來。
“深秋時節,這麼冷的天,還搖扇?”
巴清很不喜歡如此做派。
方景鴻此時正嬉皮笑臉著。
“這位姐姐,你長得真漂亮啊,來芳村要辦什麼事?
我是芳村少爺方景鴻。
要辦事的話,找我就行。”
聽了方景鴻這番挺不正經的話後,巴清對方景鴻所有美好的預想,被撕的粉碎。
儘管如此,巴清還是禮貌地迴應道:
“我叫巴清,是位商人,我來芳村,是為了經商。”
方景鴻聽見巴清的介紹後,大吃一驚。
“巴清,你是不是也叫巴寡婦清?”
巴清點頭表示承認。
“巴寡婦清,這可是華夏曆史上最為著名的大商人之一了。
哈哈……長得比電視劇中的那位明星
,要漂亮得多。
哈哈……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在現代,方景鴻並不是一個熟知曆史的人。
關於巴寡婦清這個人物,方景鴻還是看尋秦記時知道的。
劇中的琴清,正是以巴寡婦清為原型創作的。
方景鴻此時正需要能夠和巴清這樣的大商人合作。
芳村生產大量產品,其實早已產能過剩了。
與芳村合作的商人,雖然也有一些,但大多都是中小商人。
像巴清這樣真正有實力的大商人,這正是方景鴻夢寐以求的。
想到這裡,方景鴻的口水都流了出來。
“原來隻不過是個登徒浪子!”
巴清對方景鴻的印象降到了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