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卷王:開局給雍正打工 第152章 與蒙古王公的貿易
-
雍正十四年十二月,京城的雪下得綿密,鵝毛般的雪片飄了一夜,把養心殿外的紅牆都裹成了素色,唯有幾株紅梅頂著白雪,透著幾分喜慶的豔色。蘇培盛踩著冇過腳踝的積雪,深一腳淺一腳地往瑞祥號趕,狐皮帽簷上落滿了雪,他卻顧不上拍——懷裡揣著的內務府密信還帶著體溫,信裡說科爾沁蒙古王公博爾濟吉特巴圖已帶著百名隨從、千匹戰馬抵京,除了例行朝貢,還特意托人傳話,想要求購江南新茶與上等厚布。
“蒙古草原缺茶少布,寒冬裡牧民們連裹身的厚布都不夠,巴圖王公這是急著給族人置辦過冬的物件呢。”蘇培盛心裡想著,腳下步子更快了。他知道江蘭的瑞祥號不僅有江南茶葉的渠道,還能織出厚實耐穿的細布,這樁買賣若能成,不僅能讓蒙古人滿意,還能幫朝廷拉近滿蒙關係,比送多少金銀珠寶都管用。
此時的瑞祥號總號裡,卻是一派忙碌景象。夥計們正圍著一堆細布打包,每匹布都用油紙裹得嚴實,上麵貼著“改良織機細布,每匹三丈二尺”的標簽;櫃檯後的貨架上,陶罐整齊地碼著茶葉,標簽上寫著“杭州雨前龍井”“祁門紅茶”的字樣。江蘭正和王瑞蹲在賬台前,覈對細布庫存清單,指尖劃過“三千匹細布、兩千匹杭綢”的數字,眉頭微微舒展:“這批布織得厚實,每匹比普通布重半斤,正好適合蒙古的寒冬。”
王瑞手裡拿著算盤,“劈裡啪啦”地算著:“江南的茶葉咱們也夠——去年從杭州茶商老陳那訂了十萬斤,存放在後院的恒溫庫房裡,用陶罐密封著,還剩五萬斤新茶,都是今年清明前後采的,口感正佳。”
“江姑娘,江姑娘!”蘇培盛的聲音從門口傳來,他推開厚重的棉門簾,帶進一股寒氣,雪沫子順著衣角往下掉。江蘭連忙起身,讓春桃沏上一碗滾燙的薑棗茶:“蘇總管,這麼冷的天,您怎麼親自跑一趟?快喝口茶暖暖身子。”
蘇培盛接過茶,捧著茶碗暖了暖凍紅的手,才壓低聲音道:“江姑娘,科爾沁的巴圖王公來了,點名要找好茶葉、好絲綢。您也知道,蒙古不產茶,牧民們日常喝的磚茶又粗又澀,泡出來的茶湯發苦,巴圖這次來,是想給草原上的人換點真正的江南新茶;至於布,之前京城商號賣給他們的都是薄綢,風一吹就透,穿不了兩個月就破了,這次他特意要厚布。”
他頓了頓,又補充道:“皇上說了,這樁買賣不僅是做生意,更是為了滿蒙和好。您要是能接下,朝廷願意幫著對接驛館,還能派軍隊幫忙看管貨物——畢竟是五百多匹戰馬,可不是小數目。”
江蘭心裡一動。她穿越前讀《清史稿》時就知道,蒙古與中原的“茶馬互市”曆來是邊疆穩定的關鍵——中原缺戰馬,蒙古缺茶布,可之前的貿易多由官府壟斷,商號參與少,還常因官府壓價、貨物摻假鬨得不愉快。若是瑞祥號能以優質茶布換蒙古的戰馬與皮毛,不僅能賺大錢,還能幫朝廷解決西北軍隊的戰馬補給難題,更能讓蒙古人感受到誠意,這可是一舉三得的事。
“蘇總管,這樁買賣瑞祥號接了!”江蘭語氣篤定,轉身從貨架上取下一罐龍井,打開蓋子,一股清香瞬間飄滿屋子,“您看,這是杭州雨前龍井,用山泉水沖泡,入口清甜,還能解膩;還有這細布,是用改良雙踏板織機織的,比普通布厚實三成,經線用的是江南優質棉紗,緯線加了羊毛,耐穿還保暖,牧民們做冬衣正合適。”
蘇培盛湊近聞了聞茶香,又摸了摸細布,笑著點頭:“好!這茶這布,比官府之前采買的好多了!我這就回養心殿覆命,皇上要是知道您這麼痛快,肯定高興。您要是需要什麼幫忙,儘管跟我說——驛館那邊我熟,保證幫您約好巴圖王公的見麵時間。”
送走蘇培盛,江蘭立刻召集王瑞、春桃、周明和賬房老陳,在暖閣開緊急會議。暖閣裡生著炭火,銅爐上煮著茶水,江蘭把寫好的籌備清單鋪在桌上:“咱們分四路準備——王大哥,你帶著兩個夥計去後院庫房清點茶葉和細布,每匹布都要檢查有冇有瑕疵,每罐茶葉都要確認封口,彆讓潮氣滲進去;春桃,你去護理坊找林巧,讓她準備兩百盒預防凍傷的藥膏,再把《護理手冊》抄錄五十本,特意加上‘草原凍傷護理’和‘風寒防治’的章節,這些當贈品,拉近和蒙古人的距離;周明,你去戶部找李主事,查一下近三年滿蒙貿易的交換比例,咱們定的比例要比官府之前的優惠一成,讓巴圖王公覺得劃算;老陳,你去馬市找相馬的老把式李叔,請他來瑞祥號幫忙——咱們換戰馬得懂行,彆換來病馬、老馬。”
“姐姐,我也能幫忙!”丫蛋抱著一個布偶從裡屋跑出來,布偶身上還穿著她自己縫的小棉襖,“我現在會寫‘龍井’‘細布’的字了,還能算茶葉的數量,周明大叔整理清單時,我能幫著抄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江蘭笑著揉了揉她的頭髮:“好,那丫蛋就跟著周明大叔,幫著抄錄茶葉和布的數量,記得寫清楚等級和重量,可不能寫錯哦。”丫蛋用力點頭,立刻跑去周明身邊,拿起小本子和炭筆,一副認真的模樣。
接下來的一天,瑞祥號上下都忙得腳不沾地。王瑞帶著夥計清點庫房,發現有二十匹細布的邊角有些磨損,立刻讓人挑出來,說:“這些布不能給蒙古王公,咱們留著自己用,再從天津分號調二十匹新布過來,絕不能讓人家覺得咱們不誠心。”
春桃去護理坊時,林巧正帶著學徒熬藥膏。“這凍傷膏裡加了防風、當歸和凡士林,塗在凍傷的地方能活血化瘀,還能防止裂口。”林巧一邊攪拌藥膏,一邊對春桃說,“《護理手冊》我已經讓學徒抄好了,每本都加了插圖,比如怎麼用溫水泡凍傷的手,怎麼包紮傷口,蒙古的姐妹們一看就懂。”
周明去戶部時,一開始李主事還不太願意給舊賬本,說“這是官府機密”。可當週明提到“是江姑娘讓來查的,為的是滿蒙貿易的事”,李主事立刻變了態度,不僅拿出近三年的賬本,還特意標註了“官府之前用一斤磚茶換一匹戰馬,細布按一匹換兩張羊皮算”,笑著說:“江姑娘做的是利國利民的事,我肯定得幫忙。”
老陳也順利請來了相馬老把式李叔。李叔年過六十,年輕時在軍營裡當過馬伕,一眼就能看出馬的好壞:“江姑娘放心,隻要是馬,我一看牙口、二看馬蹄、三看毛色,保準能分出是好馬還是劣馬,絕不讓你吃虧。”
第二天一早,天剛矇矇亮,江蘭就帶著樣品出發了。春桃提著裝茶葉和細布的禮盒,周明拿著貿易清單,李叔跟在後麵,丫蛋本來也想跟著,卻被江王氏拉住:“丫頭,大人談生意,你在家幫著整理藥膏,等姐姐回來給你帶蒙古的奶糖。”
驛館設在京城西郊,是一座寬敞的院落,門口站著幾個穿著蒙古袍的侍衛,腰間挎著彎刀,眼神銳利。見到江蘭一行人,侍衛們先是警惕地攔住,直到驛館總管出來確認身份,才放行。
走進正廳,巴圖王公正坐在鋪著虎皮的椅子上,年約四十,身材高大,肩寬背厚,穿著一件黑色貂皮大衣,腰間繫著金色腰帶,上麵掛著一把鑲嵌寶石的短刀。他見江蘭是個年輕女子,眼裡閃過一絲驚訝,語氣帶著幾分疏離:“江姑娘,我聽說瑞祥號是京城有名的商號,怎麼派你來談這麼重要的貿易?”
他身邊的隨從也跟著點頭,有人小聲用蒙古語議論,語氣裡帶著不信任。江蘭卻不慌不忙,讓春桃打開禮盒,取出一罐龍井和一匹細布:“王公,貿易看的是貨物質量和誠意,不是性彆。您先嚐嘗這雨前龍井——我特意帶了山泉水,現在就泡給您喝。”
春桃立刻拿出隨身帶的小銅壺,在炭火上煮起水。水開後,江蘭親自取了一勺茶葉,放進青瓷茶杯裡,衝上熱水。茶葉在水裡舒展,茶湯漸漸變成淺綠色,一股清香飄滿正廳。巴圖王公的隨從們忍不住抽了抽鼻子,眼神裡的警惕少了幾分。
巴圖接過茶杯,抿了一口,眼睛頓時亮了——之前喝的磚茶又苦又澀,嚥下去後喉嚨裡還發緊,可這龍井入口清甜,嚥下去後喉嚨裡滿是茶香,連帶著之前喝奶茶的膩感都消了。他又拿起細布,用手拽了拽,布麵緊實,冇有一點鬆動;再摸布料的質感,比之前從京城商號買的絲綢還細膩,貼在手上暖暖的。
“這茶和布確實好。”巴圖放下茶杯,語氣緩和了不少,“那你們想要換什麼?”
“我們想要蒙古的戰馬和皮毛。”江蘭語氣誠懇,讓周明拿出貿易清單,“朝廷的西北軍隊正在推行改土歸流,急需戰馬;京城的百姓和後宮也需要皮毛禦寒。咱們按這個比例交換——一斤雨前龍井換一匹中等戰馬,一斤祁門紅茶換一匹上等戰馬;一匹細布換三張羊皮,一匹杭綢換一張狐皮。這個比例,比官府之前的優惠一成,您覺得怎麼樣?”
巴圖接過清單,讓身邊的文書翻譯成蒙古語。文書唸完後,巴圖和隨從們小聲討論起來——之前官府用一斤粗磚茶換一匹戰馬,現在瑞祥號用更好的龍井,還隻換一匹;細布換羊皮也比之前多一張,確實劃算。巴圖的得力助手帖木兒小聲說:“王公,這比例比咱們預期的好,瑞祥號有誠意。”
巴圖點點頭,對江蘭說:“比例冇問題。我帶來的戰馬有五百匹,其中上等馬一百匹,中等馬四百匹;皮毛有三千張,包括兩千張羊皮、八百張狐皮、兩百張狼皮,都是今年新獵的,冇有瑕疵。咱們明天就交接貨物?”
“好!”江蘭笑著點頭,讓李叔跟著巴圖的隨從去看戰馬,“李叔懂馬,讓他去確認一下戰馬的質量,咱們也放心。”
李叔跟著隨從去了驛館後院的馬廄,半個時辰後回來,對江蘭點頭:“江姑娘,都是好馬——上等馬牙口三歲,馬蹄厚實,毛色光亮;中等馬牙口四歲,也都是能跑能馱的;皮毛也都是新的,冇有蟲蛀和破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第二天一早,巴圖的隨從趕著戰馬、馱著皮毛去了瑞祥號,江蘭則安排夥計把茶葉和布裝上馬車,運往驛館。瑞祥號的院子裡擠滿了人,夥計們按李叔的指揮,把戰馬分群拴在馬樁上,每匹馬都掛上寫著“上等馬”“中等馬”的牌子;皮毛則按種類分類,羊皮堆在東邊,狐皮和狼皮放在西邊,老陳帶著夥計們一一清點數量。
“一匹、兩匹……四百匹中等馬齊了!”
“羊皮兩百張、四百張……兩千張夠了!”
“狐皮五十張、一百張……八百張冇錯!”
清點聲此起彼伏,巴圖的隨從帖木兒看著夥計們有條不紊地忙活,對江蘭說:“江姑娘,你們做事真細心,比之前的官府商號靠譜多了。”
江蘭笑著說:“做生意講究誠信,咱們以後還要長期合作呢。等開春,瑞祥號想在科爾沁設分號,到時候直接給牧民們送茶送布,不用再特意來京城。”
帖木兒眼睛一亮:“那太好了!牧民們要是知道分號開在草原上,肯定高興。”
貨物交接完,巴圖親自來瑞祥號,看著滿載茶葉和布的馬車,對江蘭豎起大拇指:“江姑娘,你是個有誠意的人!以後科爾沁的貿易,我隻跟瑞祥號做!等開春草綠了,我就派人去接你,帶你去草原看看我們的牧場,嚐嚐我們的手把肉和奶茶!”
貿易的訊息很快傳到養心殿。胤禛正在和胤祥、張廷玉討論西北改土歸流的事,聽說貿易順利完成,高興得拍了拍禦案:“江蘭做得好!這不僅是一筆生意,更是給滿蒙和好搭了座橋。傳朕旨意,賞江蘭東珠一串、黃金百兩;瑞祥號以後參與滿蒙貿易,朝廷給免稅三年!”
幾天後,胤禛在養心殿召見江蘭和巴圖。巴圖當著胤禛的麵,誇讚江蘭:“皇上,江姑娘不僅貨物好,還懂公平貿易。我們科爾沁的牧民都盼著瑞祥號開春在草原設分號,以後不用再跑這麼遠買茶布了。有瑞祥號在,滿蒙的關係肯定會越來越好!”
胤禛笑著看向江蘭:“江蘭,你冇讓朕失望。以後滿蒙貿易要是有什麼需要,朝廷全力支援。”
江蘭連忙謝恩:“謝皇上!這都是托皇上的福,還有巴圖王公的信任。瑞祥號以後定會好好做滿蒙貿易,為朝廷分憂。”
離開養心殿時,胤祥拍了拍江蘭的肩膀:“蘭丫頭,你這步棋走得妙!之前西北軍隊缺戰馬,從蒙古買不僅貴,還常被刁難,現在有了瑞祥號的貿易,戰馬問題解決了一半。以後西域的貿易,說不定還得靠你。”
江蘭的家人也為她高興。江老實站在瑞祥號的院子裡,看著拴在馬樁上的戰馬,笑得合不攏嘴——鄰居張大爺來串門,他拉著張大爺的手,指著戰馬說:“你看,這都是我家蘭丫頭跟蒙古王公換的戰馬!以後咱們京城的軍隊有好馬了,滿蒙也和好了,我家蘭丫頭能耐吧!”
江王氏則在廚房裡忙活,準備做蒙古的奶茶和手把肉招待帖木兒一行。她把磚茶掰碎,放進鍋裡煮,再加入牛奶和鹽,熬出濃鬱的奶茶;手把肉則選了新鮮的羊肉,用清水煮,隻加一點鹽,煮得軟爛。帖木兒喝著奶茶,吃著手把肉,豎起大拇指:“大娘,您做的比我們草原的奶茶還香!”
丫蛋則拿著自己整理的貿易清單,跑到江蘭麵前,獻寶似的展示:“姐姐,你看我抄的清單,周明大叔說我一個數都冇寫錯!以後蒙古分號開起來,我還要學蒙古語,到時候能跟牧民們說話!”江蘭揉了揉她的頭髮:“好,姐姐教你蒙古語,開春帶你去草原看牧場。”
晚上,江蘭坐在燈下,看著貿易賬本——第一批貿易就賺了五萬兩銀子,比瑞祥號三個月的鹽貿易還多。她拿起筆,在《瑞祥號發展記錄》上寫下:“雍正十四年十二月,與科爾沁巴圖王公達成滿蒙貿易,以五萬斤茶葉(雨前龍井三萬斤、祁門紅茶兩萬斤)、兩千匹細布、兩千匹杭綢,換戰馬五百匹(上等馬一百匹、中等馬四百匹)、皮毛三千張(羊皮兩千張、狐皮八百張、狼皮兩百張),盈利五萬兩,獲朝廷免稅三年。後續計劃:開春在科爾沁左翼中旗設瑞祥號分號,派老陳負責;與察哈爾、土默特蒙古部落洽談貿易,擴大滿蒙貿易規模;將戰馬移交兵部,皮毛一部分供後宮製作冬衣,一部分在瑞祥號售賣,助力軍政民生。”
窗外的雪還在下,月光灑在院子裡的戰馬上,馬鬃上的雪反射著柔和的光。江蘭知道,與蒙古王公的貿易,不僅是瑞祥號商業版圖的一次大拓展,更是她涉足軍政外交領域的重要一步——從國內的民生商品,到邊境的貿易往來,再到助力軍隊的戰馬補給,她正一步步靠近權力核心,離“時代變革者”的目標越來越近。
第二天一早,江蘭帶著戰馬清單去了兵部。兵部尚書鄂爾泰正在看西北軍隊的戰報,見江蘭來,連忙起身:“江姑娘,你可來了!西北的將士們正愁戰馬不夠,改土歸流的進度都受影響了。”他接過清單,看到“上等馬一百匹、中等馬四百匹”的數字,高興得笑了:“太好了!這些戰馬正好補充西北的騎兵營,將士們再也不用騎著劣馬行軍了。以後滿蒙貿易要是有新的戰馬,兵部優先采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江蘭笑著迴應:“鄂大人客氣了,能為軍隊出力,是瑞祥號的榮幸。開春我們在科爾沁設分號,到時候能換更多戰馬,保證供應。”
離開兵部時,陽光穿透雲層,灑在京城的街道上。雪開始融化,空氣裡帶著清新的水汽。江蘭看著往來的行人,有的穿著蒙古皮毛做的冬衣,有的提著瑞祥號的茶葉,臉上滿是笑容。她知道,滿蒙貿易隻是一個開始——未來,她還能拓展到西域的玉石、南洋的香料貿易,讓瑞祥號成為清朝對外貿易的橋梁,讓更多的中國商品走向世界,也讓更多的外國特產走進中國,為這個時代的繁榮,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回到瑞祥號,王瑞正和夥計們打包茶葉,準備發往江南——他們要再采購三萬斤碧螺春和六安瓜片,這些茶葉更耐儲存,適合運往蒙古草原。見江蘭來,王瑞笑著說:“蘭丫頭,巴圖王公派人來說,草原上的牧民聽說換了好茶,都等著開春分號開業呢。帖木兒還說,要幫咱們在草原上找最好的鋪麵,離牧民聚居地近,方便他們買東西。”
江蘭點點頭,目光落在院子裡的戰馬上——這些戰馬明天就要由兵部的人運往西北。她知道,這些戰馬不僅是商品,更是滿蒙友好的象征,是清朝穩定邊疆的保障。而她,從一個找不到工作的護理畢業生,到如今能推動滿蒙貿易、助力邊疆穩定的核心力量,每一步都走得踏實,每一步都在踐行自己的初心——讓這個時代,因為她的存在,變得更繁榮、更穩定、更有希望。
欲知下文如何,請先關注收藏點讚!謝謝!
喜歡大清卷王:開局給雍正打工請大家收藏:()大清卷王:開局給雍正打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