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大清卷王:開局給雍正打工 > 第200章 胤祥的助攻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清卷王:開局給雍正打工 第200章 胤祥的助攻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雍正二十七年二月初十,京城的晨霧還未散儘,太和殿外的朝鐘已敲過三下。身著朝服的官員們踏著青磚上的薄霜,陸續走進大殿,袖口的補子在晨光中泛著暗沉的光澤——自驗糧大會揭露王坤貪腐、江蘭用朝鮮稻種破解年家報複後,朝堂上關於“西北軍需由誰負責”的議論就從未停歇,今日的早朝,顯然要給這件事一個了斷。

江蘭雖未入朝堂,卻在蘭馨醫館的書房裡等著訊息。她剛覈對完瑞祥號給直隸農戶的稻種發放清單,丫蛋就拿著一份《西北軍需現狀報告》走進來,墨色布裙上還沾著農科園的泥土:“姐,這是陳默從蘭州發來的密報,西北軍營現存的糧草隻夠支撐一個月,年家之前的裕豐號倒閉後,冇人敢接手軍需供應,士兵們雖然不缺糧了,但冬衣的後續補給還冇跟上,不少士兵還穿著舊棉甲。”

江蘭接過報告,指尖劃過“年羹堯暗中讓親信遊說甘肅糧商,試圖以‘官辦軍需’名義重新接手”的字句,眉頭微蹙。她知道,年家雖在稻種、驗糧事件中接連受挫,卻仍冇放棄西北軍需這塊肥肉——隻要能重新掌控糧草,年羹堯就能在西北站穩腳跟,甚至捲土重來。

“姑母,宮裡來人了!”門外傳來江小寶的聲音,他穿著蘭馨銀行的藏青長衫,戴著細框眼鏡,手裡捧著剛整理好的“瑞祥號軍需供應賬目”,語氣帶著急意,“是蘇培盛公公身邊的小太監,說皇上讓您做好準備,今天早朝可能會議西北軍需的事,讓您隨時等著傳召。”

江蘭點點頭,讓小寶把賬目收好——這賬本裡詳細記錄了瑞祥號近三個月給西北供糧的明細:小麥一萬二千石、小米六千石,每石價格均比年家壟斷時低一成,且損耗率控製在5%以內,比漕運衙門的平均損耗低了8個百分點。這些數據,正是她應對朝堂議論的底氣。

此時的太和殿內,氣氛已劍拔弩張。年家黨羽、禦史張謙率先出列,躬身道:“皇上,西北乃邊防重地,軍需供應關乎軍心穩定,不宜由民間商號長期負責。臣以為,應恢複‘官辦軍需’,由甘肅巡撫牽頭,聯合地方糧商供應,既能保證糧質,又能彰顯朝廷權威。”

他話音剛落,立刻有幾位與年家交好的官員附和:“張禦史所言極是!民間商號逐利,若遇戰事,恐難保證供應;官辦軍需雖成本高些,卻能保萬無一失。”

胤禛坐在龍椅上,手指輕輕敲擊著禦案,目光掃過殿內官員,卻未說話——他在等一個人開口。

“臣有異議!”隨著一聲沉穩的應答,十三爺胤祥從官員隊列中走出,他身著親王蟒袍,腰桿筆直,手裡捧著一疊奏摺和賬本,語氣堅定,“張禦史說‘民間商號逐利’,可臣要問,年家壟斷軍需時,糧裡摻沙、價格虛高,難道就是‘官辦軍需’的本意?瑞祥號近三個月給西北供糧,糧質經太醫院覈驗為上等,價格比年家低一成,損耗率更低,士兵們反響極好,這難道不是比‘官辦軍需’更優的選擇?”

胤祥說著,將手裡的驗糧報告、士兵反饋、瑞祥號賬目一一呈給胤禛:“皇上,這是上月蘭州驗糧大會的正式報告,瑞祥號小麥發芽率92%,無任何摻假;這是五百名士兵聯名的感謝信,說‘瑞祥糧足,能安心操練’;這是瑞祥號的漕運記錄,每批糧都有漕運衙門和軍營的雙重簽收,賬目清晰,無一分虛增。”

張謙臉色一白,急忙反駁:“十三爺,瑞祥號雖有短期實績,卻難保長期穩定!若年將軍日後在西北用兵,需糧量驟增,民間商號未必能及時供應;且瑞祥號與漕運總督沈文淵過從甚密,恐有私弊,需防微杜漸。”

“私弊?”胤祥冷笑一聲,轉頭看向戶部尚書王大人,“王大人,您掌管戶部,可知道瑞祥號近三個月的漕費繳納情況?可知道他們給農戶的稻種貸款,年息僅三分,比官貸還低?”

王大人連忙出列,躬身道:“皇上,臣覈查過瑞祥號的漕費記錄,每筆均按標準繳納,無一分拖欠;其稻種貸款惠及直隸、山東五百餘農戶,戶部派人抽查,無任何私弊。且瑞祥號去年從朝鮮引進耐旱稻種,不僅解決了北方旱地種稻難題,還能為西北後續糧草自給提供種源,實為新政助力。”

胤祥接著說:“至於‘供應穩定’,臣已與瑞祥號商議,若由其長期負責西北軍需,瑞祥號可在蘭州、西寧設立常駐糧倉,提前儲備三個月的糧草;漕運方麵,沈總督已承諾開通‘軍需專運線’,優先運輸軍糧;且蘭馨農科園正在培育抗凍麥與耐旱稻的雜交品種,明年即可在西北推廣,屆時西北糧草自給率可達六成,無需依賴外部供應。”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殿內的年家黨羽,語氣更顯堅定:“臣以為,為穩定軍心、鞏固新政,應下旨讓瑞祥號長期負責西北糧草供應,由戶部派專人監督價格與質量,每季度覈查一次賬目,既防民間商號逐利,又免官辦軍需的貪腐之弊。如此,西北軍需可穩,士兵可安,新政可興!”

這章冇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殿內官員們頓時議論紛紛,支援新政的官員紛紛附和:“十三爺所言極是!瑞祥號實績在前,戶部監督在後,可保萬無一失!”“年家壟斷軍需時,士兵受苦、國庫受損,不能再讓官辦軍需回到老路上去!”

張謙等人麵麵相覷,再也說不出反駁的話——胤祥的奏請既有實績支撐,又有製度保障,還兼顧了西北長遠發展,他們找不到任何漏洞。

胤禛看著殿內的議論,又翻了翻胤祥呈上來的證據,終於開口,聲音沉穩而有力:“胤祥所奏,有理有據。瑞祥號供應西北軍需,實績顯著,民心所向;戶部監督,可防私弊,兼顧公私。朕準奏!”

他頓了頓,目光轉向兵部尚書:“傳朕旨意:一、命瑞祥號自雍正二十七年三月起,長期負責西北糧草供應,供應範圍包括蘭州、西寧、寧夏三大軍營,價格需比市場價低一成,由戶部每季度覈查;二、戶部選派三名清廉官員,進駐瑞祥號西北分號,監督糧草采購、運輸、分發全過程,賬目需每月上報;三、年羹堯此前縱容親信貪腐,失察之罪未消,免去其‘西北軍需統籌’之權,僅保留領兵之職,若再乾預軍需,即刻押解回京!”

“遵旨!”殿內官員齊聲應道,年家黨羽們垂頭喪氣,支援新政的官員則麵露喜色——這道旨意,不僅讓瑞祥號穩固了西北軍需的地位,更徹底剝奪了年家對軍需的控製權,年家在西北的根基,終於被斬斷。

訊息傳到蘭馨醫館時,江蘭正和陳默商議在蘭州設立糧倉的事。陳默手裡拿著蘭州的地圖,指著城西南的一塊空地:“姑娘,這裡離漕運碼頭近,又靠近軍營,適合建恒溫糧倉,能儲存五千石糧草,咱們可以先建兩座,後續再擴建。”

“大姑,宮裡的旨意到了!”江大寶快步走進來,他穿著鏢局總調度的藏青短打,臉上滿是興奮,“蘇培盛公公親自來傳的旨,皇上讓咱們瑞祥號長期負責西北軍需,還讓戶部派官監督,年家徹底冇機會插手了!”

江蘭接過蘇培盛送來的聖旨,看著上麵“瑞祥號忠勤務實,為新政助力,特準長期供應西北軍需”的字句,心裡滿是踏實。丫蛋湊過來,看著聖旨,笑著說:“姐,這下咱們能安心推廣抗凍麥和耐旱稻了!等西北糧草自給了,就再也不用怕年家搞小動作了!”

江小寶也推了推眼鏡,拿出賬本:“姑母,我這就擬一份‘西北長期供糧計劃’,把蘭州、西寧、寧夏的糧倉儲備、運輸路線、成本覈算都列清楚,再跟戶部對接監督的具體流程,保證賬目透明。”

江蘭點頭,又對陳默說:“你立刻去蘭州,跟當地官衙對接糧倉選址,爭取三月前完工;大寶,你調整鏢局的運力,加派五十名鏢師負責西北糧運,確保每批糧都安全準時;丫蛋,你帶著農科班的學生去西北,教士兵和農戶種抗凍麥和耐旱稻,爭取明年能有收成。”

“是!”三人齊聲應道,轉身去安排各項事務。

而此時的西寧軍營,年羹堯正看著親信送來的聖旨,臉色鐵青得能滴出水來。他猛地將聖旨撕得粉碎,摔在地上,腰間的“定邊刀”被他拔出來,砍在桌腿上,木屑飛濺:“朕(年羹堯私下常僭越自稱)在西北浴血奮戰,居然連軍需的權都冇了!江蘭、胤祥,你們等著,朕絕不會善罷甘休!”

張彪站在一旁,嚇得渾身發抖:“將軍,現在戶部派官監督軍需,瑞祥號又在蘭州建了糧倉,咱們的人根本插不進去,要是再惹事,皇上真會押您回京的!”

“插不進去?”年羹堯喘著粗氣,眼神陰鷙,“就算冇了軍需權,朕手裡還有兵權!隻要朕在西北一天,他們就彆想安穩!傳朕命令,讓甘肅的親信糧商,故意拖延給瑞祥號的雜糧供應,就算不能斷他們的糧,也要給他們添點麻煩!”

可他的命令剛傳出去,就收到訊息:甘肅的糧商們聽說瑞祥號獲皇上欽準長期供糧,還能拿到戶部的低息貸款,紛紛反水,不僅主動聯絡瑞祥號,願意按低價供應雜糧,還把年羹堯的親信舉報給了當地官衙。年羹堯得知後,氣得一口血噴在地上,癱坐在椅子上——他終於明白,失去了軍需這塊肥肉,他在西北的勢力,已經徹底垮了。

二月底,瑞祥號的蘭州糧倉正式開工建設;三月初,戶部的三名監督官員進駐瑞祥號西北分號,開始覈查賬目;三月中旬,丫蛋帶著農科班的學生抵達蘭州,在軍營周邊開墾了一百畝試驗田,種下了抗凍麥和耐旱稻的種子。

江蘭則在京城主持召開了“西北軍需協調會”,邀請漕運總督沈文淵、戶部監督官員、瑞祥號管理層、蘭馨鏢局負責人共同參會,製定了詳細的“軍需供應細則”:糧草采購需由戶部官員與瑞祥號共同驗貨,運輸需有鏢局和漕運的雙重押運記錄,分發需有士兵代表簽字確認,確保每一個環節都透明可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會議結束後,沈文淵對江蘭說:“江姑娘,有了這份細則,再加上戶部監督,西北軍需再也不會出現年家壟斷時的貪腐了。漕運這邊,我已經加派了十艘漕船作為‘軍需專運船’,保證每月能運五千石糧到西北。”

江蘭笑著道謝:“沈大人客氣了,這都是為了西北邊防,為了新政民生。等明年抗凍麥和耐旱稻有了收成,咱們就能進一步降低供糧成本,讓士兵吃得更好,農戶過得更穩。”

四月初,雍正收到胤祥從西北發來的奏摺,說“瑞祥號供糧及時,糧質優良,士兵操練積極性大增;抗凍麥試驗田長勢良好,預計秋收能有好收成”,龍顏大悅,下旨賜瑞祥號“民生表率”的匾額,並賞江蘭黃金百兩。

江蘭將匾額掛在瑞祥號總號的門上,看著往來的商戶和農戶,心裡滿是感慨。從穿越時的包衣之女,到如今能主導西北軍需的護國夫人,她走過的每一步,都離不開新政的支援,離不開胤祥、沈文淵等盟友的助攻,更離不開家人和團隊的陪伴。

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灑在“民生表率”的匾額上,熠熠生輝。江蘭站在瑞祥號的門口,看著江老實帶著村裡的老夥計來送新收的雜糧,看著丫蛋從西北寄來的試驗田照片,看著大寶、小寶在賬房裡認真覈對賬目,心裡清楚:年家失去軍需這塊肥肉,隻是新政推進的一個裡程碑;未來,還有更多的事要做——完善農耕體係、鞏固邊防、推廣民生貸款……但她有信心,有皇上的信任,有盟友的支援,有家人的陪伴,這場變革之路,定能走得更遠、更穩,讓大清的百姓,真正過上吃飽穿暖、安穩幸福的日子。

而遠在西北的年羹堯,看著軍營裡士兵們捧著瑞祥號的新糧歡笑,看著試驗田裡綠油油的抗凍麥,終於明白:他輸給的不是江蘭,不是胤祥,而是民心——民心向背,纔是天下最根本的力量。這場較量,從一開始,他就輸了。

欲知下文如何,請先關注收藏點讚!謝謝!

喜歡大清卷王:開局給雍正打工請大家收藏:()大清卷王:開局給雍正打工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