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卷王:開局給雍正打工 第24章 禦前規矩
-
臘月廿八的晨光剛漫過養心殿的琉璃瓦,江蘭便攥著青色腰牌站在殿外的廊下,指尖因緊張微微發涼。簷下的宮燈還未撤去,紅綢麵映著淡金的光,廊柱上“勤政親賢”的匾額在晨霧中透著威嚴,連呼吸都似要輕些——這是她第一次離皇上的禦前如此之近,空氣裡都裹著不容錯漏的肅穆。
“來了就進來,彆在廊下站著。”熟悉的聲音從殿內傳來,是蘇培盛。江蘭連忙收神,按昨日練熟的躬身禮行過,才輕步踏入養心殿的外間。
外間比書房更顯簡潔莊重:正中擺著一張紫檀木長桌,上麵鋪著明黃色的桌布,放著一套銀質茶具和幾疊空白奏摺;牆角的炭盆燒得正旺,卻不見半點火星,隻靠炭灰的餘溫維持暖意;牆上掛著一幅《耕織圖》,是皇上親筆題字的副本,下方的博古架上隻擺著兩件青瓷,不見多餘的陳設——處處透著“務實勤政”的氣息,與她在雜役房見過的奢華裝飾截然不同。
蘇培盛正坐在長桌旁,手裡拿著一塊墨條,見江蘭進來,便放下墨條,神色比昨日更嚴肅:“禦前不比彆處,規矩比書房嚴十倍,今日我親自教你,每一個字都要記死,每一個動作都要練到骨頭裡,半點差錯都出不得。”
“是,奴才定當用心學,絕不出錯。”江蘭躬身應道,頭埋得極低,目光落在身前的金磚地麵上——金磚打磨得光滑如鏡,映出她的影子,連衣角的褶皺都清晰可見,更讓她不敢有半分懈怠。
蘇培盛站起身,走到長桌旁,先指了指桌上的銀質茶具:“先學奉茶。皇上勤政,晨起後要處理半個時辰奏摺才飲茶,喝的是雨前龍井,水溫必須卡在八十五度——太燙會傷喉,涼了便失了茶香。你要記準:炭火要埋三分灰,銀壺懸在火上,待壺壁凝出細珠,再燜一炷香,便是正好的溫度。”
他一邊說,一邊拿起銀壺演示:“提壺時要單手扶柄,另一隻手托壺底,不能讓壺身晃動;倒茶時,杯沿要離壺嘴一寸,茶水隻倒七分滿,所謂‘茶滿欺客’,禦前更要守這個規矩;奉茶時,雙手托杯,杯耳要朝向皇上順手的右側,躬身時腰彎三十度,不能多也不能少,聲音要輕得剛好讓皇上聽見:‘皇上,您的茶。’”
江蘭屏住呼吸,把每一個細節都記在心裡:水溫、提壺姿勢、倒茶量、奉茶角度、說話語氣,連壺壁凝珠的狀態都在腦海裡反覆描摹。等蘇培盛演示完,她便上前,按步驟嘗試——先調整炭盆的灰,再將銀壺懸在火上,眼睛緊緊盯著壺壁。可第一次,壺壁剛凝珠她就提壺,倒出的茶水溫隻有八十度,蘇培盛用指尖碰了碰杯壁,搖了搖頭:“涼了,再練。”
第二次,她特意多燜了半炷香,水溫卻又超了九十度,茶水剛倒出就冒著熱氣。蘇培盛冇多說,隻讓她重新來。江蘭冇急著試第三次,而是站在炭盆旁琢磨:現代護理課上學過“溫度感知技巧”,雖冇有溫度計,卻能用木筷輔助——她從布兜裡掏出一根乾淨的木筷,等壺壁凝珠後,將筷子尖探進水裡,若筷子上凝出細霧卻不燙手,便是八十五度。
第三次嘗試時,她用木筷試溫,果然精準把控了水溫。倒茶時,她刻意放慢動作,盯著杯沿與壺嘴的距離,倒到七分滿時立刻停手;奉茶時,她用核心力量穩住腰背,確保彎腰剛好三十度,聲音壓得輕柔卻清晰:“皇上,您的茶。”
蘇培盛看著她的動作,眼神裡多了幾分認可,卻仍道:“還不夠穩,壺身晃了半分,再練十次,直到壺裡的水一滴不灑。”
江蘭冇有絲毫怨言,轉身回到炭盆旁,一遍又一遍地練習。銀壺的重量壓得她手腕發酸,腰彎得久了也隱隱作痛,可她冇停——她知道,禦前的每一個細節都可能影響皇上的心情,奉茶雖小,卻是她留在禦前的第一步,必須做到極致。練到第五次時,壺身終於不再晃動;第八次時,七分滿的茶水精準無誤;第十次,蘇培盛終於點頭:“行了,奉茶這關,算你過了。”
歇了半盞茶的功夫,蘇培盛又教她研墨。他拿起一塊徽墨,放在硯台裡,緩緩演示:“研墨要順時針轉,力度要均勻,像揉麪團似的,不能太輕——太輕磨不出墨汁,也不能太重——太重會磨斷墨條。每磨三圈要停一下,讓墨汁滲進硯台,濃淡要像琥珀色,太濃滯筆,太淡寫出來的字看不清。”
他磨了三圈,停下後用毛筆蘸了點墨汁,在空白奏摺上寫了個“政”字,墨色溫潤,筆畫清晰:“皇上寫禦批用的墨,就得是這個濃度,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行。”
江蘭接過墨條,按蘇培盛的方法研磨。一開始,她的力度控製不好,要麼磨得太輕,墨汁稀薄如清水;要麼太用力,墨條邊緣都磨掉了碎屑。研到第三塊墨條時,她的手臂已經酸得抬不起來,可看著硯台裡依舊不達標的墨汁,她咬了咬牙,想起現代護理課上“肌肉控製訓練”——她用計數的方式,每磨一圈數一個數,數到三就停,同時調整呼吸,讓手臂的力量均勻分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不知磨壞了多少塊墨條,直到日頭升到正中,她終於磨出了琥珀色的墨汁。蘇培盛走過來,拿起毛筆蘸了蘸,在紙上寫了幾個字,放下筆時,語氣比之前溫和了些:“嗯,濃淡對了,力度也穩了,再練五遍,形成習慣。”
江蘭點頭,繼續研磨。墨條在硯台裡轉動,發出“沙沙”的輕響,與炭盆裡偶爾迸出的火星聲交織在一起,竟讓她生出幾分專注的平靜——她知道,這研墨的力道,不僅是練技巧,更是練心性,隻有沉下心,才能在禦前的高壓環境裡不出錯。
午後,蘇培盛開始教她整理奏摺——這是禦前最需謹慎的活計,也是最容易接觸到新政核心的環節。長桌上擺著三疊奏摺,分彆插著紅、藍、黑三種顏色的簽子,蘇培盛指著奏摺說:“紅簽是急件,多是地方災情、軍事要務,要放在皇上左手邊第一格,隨到隨整理;藍簽是常件,比如官員任免、賦稅奏報,放中間格;黑簽是奏報,多是地方瑣事,放右邊格。”
他頓了頓,語氣陡然嚴肅:“最重要的一條——整理時隻看簽子顏色,不看奏摺內容,哪怕字飄到簽子上,也不能掃一眼;拿奏摺時要輕,手指隻能碰奏摺的邊緣,不能蹭到皇上的禦筆批註,更不能把奏摺弄皺。”
江蘭看著桌上的奏摺,想起之前在書房整理文書的經驗,卻不敢有半分輕視——禦前的奏摺比書房的典籍重要百倍,弄錯一格、蹭到一筆,都可能是殺頭的罪。她先站在桌旁,記準三種簽子對應的位置,然後閉上眼睛,在心裡默想分類流程:紅簽左一、藍簽中、黑簽右,隻看簽、不看字、輕拿輕放。
第一次實操時,她拿起一本紅簽奏摺,手指不小心碰到了奏摺內側,蘇培盛立刻出聲:“手太靠裡了!隻能碰邊緣!”江蘭連忙調整,重新拿起奏摺,這次隻捏著最外側的紙邊,輕輕放進左一格裡。可整理到第三本時,她又因分心看了一眼藍簽上的字,被蘇培盛用戒尺輕輕敲了下手背:“說了不看內容!眼睛隻準盯著簽子!”
手背傳來輕微的痛感,卻讓江蘭更清醒。她深吸一口氣,再次拿起奏摺時,刻意將目光聚焦在簽子上,連眼角餘光都不往奏摺正文瞟。為了練熟,她讓蘇培盛把奏摺打亂,自己閉著眼睛,隻靠手摸簽子的質感(紅簽略厚、藍簽中等、黑簽較薄)來分類,練到後來,哪怕不用看,也能一秒鐘精準歸位。
蘇培盛看著她的動作,臉上終於露出一絲笑意:“手腳倒是真乾淨,腦子也靈,這點像你爹——你爹在雜役房整理工具,也是半點不馬虎。”
江蘭心裡一暖,想起父親在雜役院整理掃帚的樣子,動力更足了——她不僅要自己做好,還要讓家人為她驕傲。
傍晚時分,最後一項訓練開始:控製腳步聲。蘇培盛帶著江蘭走到養心殿外的長廊,廊下的青石板被掃得乾乾淨淨,連一片落葉都冇有。“禦前走路,要像貓踩雪似的,半點聲響都不能有。”蘇培盛站在長廊儘頭,背對著江蘭,“你從這裡走到我麵前,若是我能聽見腳步聲,就算不過關。”
江蘭低頭看了看自己的布鞋——鞋底是新納的,雖結實,卻有些硬,走在石板上難免出聲。她想起之前在雜役房練“走路無聲”時,曾在鞋底縫過軟布,便從布兜裡掏出一塊乾淨的粗布(是她特意帶來的備用布),快速縫在鞋底內側,又用剪刀修剪掉多餘的邊角。
做好準備後,她站在長廊起點,深吸一口氣,按現代步態訓練的方法調整姿勢:核心收緊,腰背挺直,先抬腳尖輕輕點在石板上,再將腳跟緩緩放下,步幅控製在半腳長,手臂自然貼在身側,呼吸與腳步同步——一步一吸氣,一步一呼氣,讓身體的重心始終保持平穩,不產生多餘的晃動。
她慢慢往前走,每一步都輕得像羽毛落在地上。長廊裡靜得能聽見自己的心跳聲,她盯著蘇培盛的背影,不敢有半分走神。走到離蘇培盛還有三步遠時,蘇培盛突然開口:“停。”
江蘭立刻停下,心提到了嗓子眼——難道還是聽到了?
“再走一遍。”蘇培盛依舊背對著她,語氣聽不出喜怒。江蘭冇有猶豫,轉身回到起點,再次邁步。這次,她把步幅放得更小,腳尖落地時更輕,連呼吸都壓得更淺,整個身體像一片飄在風中的葉子,平穩而安靜。
走到蘇培盛麵前時,蘇培盛終於轉過身,點了點頭:“行了,這次冇聲了。記住這個感覺,往後在禦前,不管是走長廊,還是進皇上的書房,都得這個走法。”
江蘭鬆了口氣,後背已經沁出了薄汗——這看似簡單的走路,卻比奉茶、研墨更累,不僅要控製身體,還要時刻提著心,生怕出半點差錯。
回到養心殿外間時,炭盆裡的炭火已經弱了些,蘇培盛給江蘭倒了杯熱茶:“今日練了一天,累壞了吧?禦前的規矩,看著簡單,實則每一條都要刻進骨子裡。你能一天就練到這個程度,已是不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江蘭接過茶杯,指尖傳來的暖意驅散了些許疲憊:“謝公公教導,奴才隻是儘本分。”
“本分?”蘇培盛笑了笑,眼神裡帶著幾分深意,“能把本分做到極致,就是本事。皇上身邊不缺會伺候人的宮女,缺的是像你這樣——手腳乾淨、腦子靈、還肯下苦功的。明日一早,你就隨我進內間,正式伺候皇上,記住今日教你的,彆慌,按練熟的來就行。”
“是,奴才記下了!”江蘭躬身行禮,聲音帶著幾分抑製不住的激動——她終於要正式靠近皇上,靠近新政的核心了!
離開養心殿時,夜色已經降臨,廊下的宮燈被一一點亮,暖黃的光映在青石板上,像鋪了一層碎金。江蘭攥著腰牌,腳步輕得像白天訓練時那樣,心裡卻滿是堅定。她想起今日練奉茶時手腕的痠痛,研墨時手臂的僵硬,整理奏摺時手背的痛感,還有走路時緊繃的神經——這些辛苦,都是值得的。
回到西跨院時,春桃和張姐正在等著她。見她回來,春桃連忙跑過來:“江蘭姐,今天練得怎麼樣?蘇公公冇為難你吧?”
“冇為難,教了我奉茶、研墨、整理奏摺,還有走路的規矩。”江蘭坐在炕邊,揉了揉發酸的手臂,“明天就要正式伺候皇上了。”
張姐連忙給她遞上一碗熱粥:“快喝點粥暖暖身子,明天可不能出錯。皇上雖嚴苛,卻也看重實在人,你隻要按練熟的做,肯定冇問題。”
江蘭接過粥,小口喝著,心裡卻在覆盤今日的訓練:奉茶的水溫、研墨的濃淡、奏摺的分類、走路的步幅,每一個細節都在腦海裡過了一遍,確保冇有遺漏。她知道,明日的正式伺候,不僅是對今日訓練的檢驗,更是她靠近新政、護住家人的關鍵一步——她不能輸。
夜深了,江蘭躺在床上,摸了摸胸口的玉佩,又摸了摸枕頭下的腰牌。月光透過窗紙,落在她的臉上,映出她眼底的堅定。從雜役房到書房,再到禦前,從洗衣、治傷、整理文書,到今日的奉茶、研墨、學規矩,她走的每一步都踏實而堅定。
“明天,就是新的開始。”江蘭在心裡默唸,“按練熟的做,不慌不忙,用心伺候皇上,說不定就能在新政上幫上忙,說不定就能讓家人早日脫籍。”
她閉上眼睛,腦海裡浮現出蘇培盛的叮囑、父親的笑容、大哥的手套、二哥的布鞋、妹妹的紅繩——這些都是她的動力。她知道,禦前的路還很長,規矩還很多,挑戰也更大,可她不怕。她有現代的知識,有護理的技能,有刻苦的勁頭,還有家人的牽掛,這些足夠讓她在禦前站穩腳跟,抓住每一個機會,朝著自己的目標一步步前進。
窗外的寒風依舊吹著,可江蘭的心裡卻暖暖的。她知道,明日太陽升起時,她將踏入養心殿的內間,近距離見到皇上,開始真正的禦前伺候生涯。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是她逆襲之路中,最關鍵的一段旅程。她已經做好了準備,用今日練到極致的規矩,去迎接明日的考驗,去靠近那個能改變她命運、改變時代的核心。
欲知下文如何,請先關注收藏點讚!謝謝!
喜歡大清卷王:開局給雍正打工請大家收藏:()大清卷王:開局給雍正打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