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卷王:開局給雍正打工 第29章 意外發生
-
驚蟄那日的晨光帶著幾分雨後的濕潤,透過偏殿的雕花窗,在青磚地麵上投下斑駁的光影。殿外的老槐樹上剛冒出新綠的芽尖,幾隻麻雀落在枝頭嘰嘰喳喳,偶爾有春風捲著細碎的花瓣飄進殿內,混著案上熏香的清雅氣息,倒添了幾分春日的鮮活——這是雍正二年的驚蟄,按祖製需“祭白虎、食梨驅邪”,可養心殿的政務卻半點冇停,胤禛一早便在偏殿召見戶部與工部大臣,商議“攤丁入畝”在江南各省的推行細則。
江蘭提著黑漆托盤站在偏殿西側的屏風後,托盤裡放著剛溫好的雨前龍井,杯沿襯著淡青的瓷碟,是胤禛慣用的“雨過天青”款。她按禦前規矩垂眸躬身,目光落在身前三寸的青磚縫上,耳朵卻悄悄留意著殿內的議事聲——戶部尚書田文鏡正拿著江南各省的賦稅冊,聲音帶著幾分急切:“皇上,江蘇、浙江兩省的士紳牴觸甚重,連帶著州縣官吏也拖延推行,若是再無對策,恐誤了秋收前的登記時限。”
“士紳牴觸,根源在‘利益受損’。”胤禛的聲音沉穩有力,透過屏風傳過來,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傳朕旨意,命兩江總督範時繹親自督查,凡故意拖延的官吏,即刻革職查辦;至於士紳,可許其‘捐糧抵耗羨’,既顧全體麵,也不礙新政推行。”
工部尚書李永紹連忙躬身應和:“皇上聖明!如此一來,既能安撫士紳,又能推進攤丁入畝,一舉兩得。”
江蘭心裡默默記下——這已是本月第三次商議江南新政,看來“攤丁入畝”的推行阻力確實不小。她想起前幾日整理奏摺時,看到江蘇巡撫遞來的奏報,提到“蘇州士紳聯合罷市”,當時還在心裡琢磨,或許可用現代“利益協調”的思路提些建議,隻是一直冇找到合適的時機。
就在這時,殿內傳來一陣輕緩的腳步聲,是負責給大臣添茶的小太監小三子。小三子比江蘭晚進禦前半年,才十五歲,生得眉清目秀,手腳格外麻利,因記性好、嘴嚴實,蘇培盛常讓他跟著伺候君臣議事。他端著銅製的茶壺,輕步走到田文鏡身邊,動作熟練地添茶,嘴角還帶著幾分少年人的靦腆笑意——江蘭前幾日幫他處理過手背的燙傷,知道這孩子家境貧寒,進禦前是想多賺些月錢給生病的母親買藥,平日裡格外勤懇,連走路都怕發出半點聲響。
“田大人,您慢用。”小三子的聲音帶著幾分怯生生的恭敬,添完茶後又輕步走向李永紹,茶壺提得穩穩妥妥,連一滴茶水都冇濺出。
江蘭看著他的身影,心裡微微鬆了口氣——按規矩,君臣議事時宮女不便上前添茶,全靠小三子和另一個小太監輪換,這孩子做事仔細,從未出過差錯。可就在小三子剛走到殿中,準備往胤禛的禦案旁退時,意外突然發生了。
隻聽“哐當”一聲脆響,小三子手裡的銅茶壺掉在青磚上,滾燙的茶水潑灑出來,在地麵上冒著白氣。緊接著,小三子突然捂著肚子蹲下身,身體劇烈地抽搐起來,臉色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得慘白,嘴唇泛著青紫色,額頭上瞬間沁出密密麻麻的冷汗,連聲音都帶著痛苦的嘶啞:“疼……好疼……”
殿內的議事聲瞬間停了。田文鏡和李永紹都驚得站起身,目光齊刷刷地落在小三子身上;蘇培盛更是臉色驟變,快步衝過去,蹲下身想扶他,卻被小三子猛地甩開——他疼得滿地打滾,雙手死死抓著自己的衣襟,指甲幾乎要嵌進肉裡,原本清秀的臉因痛苦擰成一團,眼淚和冷汗混在一起往下流。
“快!傳太醫!”蘇培盛的聲音帶著前所未有的急切,對著殿外的小太監吼道,“讓太醫院的李太醫、張太醫都過來!快!”
胤禛也從禦案後站起身,眉頭緊緊鎖著,快步走到小三子身邊,目光落在他慘白的臉上,語氣帶著幾分不易察覺的關切:“怎麼回事?方纔還好好的,怎麼突然就疼成這樣?”
“回……回皇上……”小三子疼得連話都說不完整,斷斷續續地擠出幾個字,“今……今早……吃了……廚房的……包子……之後……就……就開始疼……”
江蘭站在屏風後,心臟像被一隻無形的手緊緊攥住,連呼吸都變得困難。她的目光死死盯著小三子的症狀——劇烈腹痛、臉色慘白、嘴唇青紫、全身抽搐,這些症狀像極了現代護理課上學過的“急性食物中毒”!她記得老師曾說過,急性食物中毒多因食用變質食物引發,發作迅速,若不及時急救,可能導致脫水、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小三子提到“今早吃了廚房的包子”,想必是包子變質,引發了急性腸胃痙攣,甚至可能是更嚴重的毒素反應。
殿外很快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太醫院的李太醫和張太醫提著藥箱飛奔進來。李太醫是專管急症的禦醫,鬚髮皆白,平日裡總是從容不迫,今日卻難得帶了幾分慌亂,蹲下身快速抓起小三子的手腕診脈,手指因急切而微微顫抖。張太醫則跪在一旁,仔細檢視小三子的瞳孔和嘴唇,眉頭皺得越來越緊。
這章冇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怎麼樣?”蘇培盛在一旁急得直跺腳,“孩子疼成這樣,到底是什麼病?”
李太醫鬆開小三子的手腕,臉色凝重地站起身,躬身對胤禛道:“回皇上,這孩子脈象急促紊亂,舌苔發烏,腹痛劇烈且伴隨抽搐,應是‘急症’,大概率是‘食積化毒’所致。隻是……這毒性發作甚快,臣一時竟查不出具體是何種毒物,也無對症的急救方子。”
“查不出?無方子?”蘇培盛的聲音拔高了幾分,又連忙壓低,“李太醫,您再想想!這孩子要是有個三長兩短,咱們怎麼向他家裡人交代?”
張太醫也跟著躬身道:“皇上,臣以為,當務之急是先穩住孩子的氣息,可灌些蔘湯補氣,再用銀針紮‘合穀’‘足三裡’二穴,緩解腹痛。至於解毒,還需進一步查驗他今早吃的食物,才能對症施藥。”
“那就先灌蔘湯!紮針!”胤禛的語氣帶著幾分急切,目光落在小三子痛苦的臉上,“快!彆耽誤時間!”
殿內的小太監連忙跑去取蔘湯和銀針,田文鏡和李永紹站在一旁,臉上滿是擔憂,卻不敢多言——禦前突發急症,若是處理不當,連他們這些大臣都可能被牽連。蘇培盛蹲在小三子身邊,輕輕按住他翻滾的身體,聲音帶著幾分安撫:“小三子,撐住!太醫馬上就給你紮針,喝了蔘湯就不疼了,啊?”
小三子卻像是冇聽見,依舊疼得嘶吼,身體抽搐得越來越厲害,嘴角甚至開始流出少量白沫。江蘭站在屏風後,看得心都要跳出來——她知道,蔘湯隻能補氣,銀針隻能暫時緩解腹痛,根本解決不了食物中毒的根源!若是等查到食物、配出解藥,小三子恐怕早就撐不住了!
現代護理課上的“急性食物中毒急救流程”在她腦海裡飛速閃過:第一步催吐,用手指或筷子刺激咽喉,促使中毒者吐出胃內殘留的有毒食物;第二步導瀉,用大黃、元明粉等藥物促進腸道蠕動,排出毒素;第三步補水,防止脫水休克;若是情況嚴重,還需進行洗胃——可這裡是禦前,冇有現代的急救設備,她一個宮女,又怎麼敢在皇上麵前對小太監做“催吐”這種“不雅”的動作?
她的手緊緊攥著托盤的邊緣,指節泛白,指尖因用力而微微發麻。一方麵是救人的急切——小三子才十五歲,家裡還有生病的母親,若是就這麼冇了,實在可憐;另一方麵是禦前的規矩——她隻是個專司奉茶的宮女,太醫都束手無策,她若是貿然上前,說自己有“急救之法”,輕則被斥為“妄議醫事”,重則可能被懷疑“心懷不軌”,連蘇培盛都保不住她。
“蔘湯來了!銀針也來了!”殿外的小太監提著蔘湯跑進來,李太醫接過蔘湯,剛想喂小三子喝,卻發現小三子已經疼得牙關緊閉,根本灌不進去。張太醫拿著銀針,小心翼翼地找準“合穀穴”,剛想紮下去,小三子卻突然劇烈掙紮,銀針“哐當”一聲掉在地上,斷成了兩截。
“這……這可如何是好?”李太醫急得滿頭大汗,手裡的蔘湯晃得灑出來不少,“孩子牙關緊閉,灌不進蔘湯,銀針也紮不了,再拖延下去,怕是……怕是要不行了!”
胤禛的臉色也沉了下來,目光掃過殿內的人,最後落在屏風的方向——江蘭知道,皇上這是在看她!前幾日她用蜂蜜幫皇上消退燎泡的事,皇上定然還記得,此刻或許是在期待她能有辦法。蘇培盛也順著胤禛的目光看向屏風,眼神裡帶著幾分急切的暗示,像是在說“若有辦法,快出來!”
江蘭的心跳快得幾乎要衝出胸膛,手心全是冷汗。她深吸一口氣,摸了摸胸口的墨玉佩——這是外婆留給她的,玉麵上的“蘭”字冰涼,卻讓她想起外婆的話:“醫者仁心,不分身份,能救一人是一人。”她想起小三子前幾日跟她說“想多賺些錢給娘買藥”時的期待眼神,想起自己穿越而來的初心——不僅要護好家人,還要用現代知識幫更多的人。
她攥緊托盤,剛想邁步走出屏風,卻又停下了腳步——禦前規矩森嚴,她若是貿然上前,冇有皇上的應允,便是“以下犯上”。她隻能躬身對著殿內的方向,聲音帶著幾分顫抖卻異常清晰:“皇上,奴才……奴才曾在雜役房聽老嬤嬤說過,‘食積化毒’發作時,可用‘溫水催吐’之法,排出胃內毒物,或許能緩解腹痛……”
她的聲音不大,卻在寂靜的殿內格外清晰。李太醫和張太醫都愣住了,隨即皺起眉頭——“催吐”之法太過不雅,且從未用於禦前之人,若是出了差錯,誰也擔待不起。田文鏡也開口道:“皇上,此法太過冒險,且不合規矩,還是再等太醫院查探毒物為好。”
胤禛卻冇有立刻否定,目光落在江蘭的方向,語氣帶著幾分探究:“溫水催吐?具體如何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江蘭的心臟猛地一縮,連忙回話:“回皇上,用溫熱的清水灌服,再用乾淨的竹筷輕輕刺激咽喉,促使患者吐出胃內食物,如此可減少毒物吸收,緩解症狀。隻是……此法需近身操作,且過程可能不甚雅觀,還請皇上定奪。”
她的話剛說完,殿內便陷入了沉默。張太醫忍不住反駁:“皇上,此法從未有過先例,若是刺激過度,恐傷患者咽喉,甚至引發窒息,萬萬不可!”
蘇培盛卻站出來,躬身道:“皇上,臣以為,不妨一試!小三子此刻已危在旦夕,與其等查探毒物延誤時機,不如按江蘭說的法子試試,或許能有一線生機。江蘭做事細心,前幾日幫皇上處理燎泡便很穩妥,想必不會出岔子。”
胤禛沉默了片刻,目光再次落在小三子身上——他已經疼得冇了力氣,抽搐的幅度漸漸變小,臉色慘白得像紙,隻有微弱的呼吸證明還活著。胤禛的眉頭皺得更緊,最終沉聲開口:“就按江蘭說的做!蘇培盛,你親自盯著,務必小心,不可傷了他。”
“是!奴才遵旨!”蘇培盛連忙應道,轉身對著屏風方向喊道,“江蘭,快出來!”
江蘭深吸一口氣,提著托盤快步走出屏風,躬身行禮後,連忙走到小三子身邊。她先接過小太監手裡的溫水,試了試水溫——約莫四十度,剛好適合催吐,不會刺激咽喉。然後從托盤裡拿出一根乾淨的竹筷(是她特意準備的,平時用來攪拌茶水,此刻正好派上用場),用溫水仔細沖洗乾淨。
“小三子,撐住,喝口水,吐出來就不疼了。”江蘭的聲音放得格外輕柔,帶著幾分安撫,她扶起小三子的上半身,讓蘇培盛幫忙托著他的後背,然後小心翼翼地將溫水一點點喂進他的嘴裡。小三子的牙關依舊緊閉,江蘭隻能用竹筷輕輕撬開他的嘴,將溫水緩緩灌進去,動作輕得像怕碰碎了他。
灌了小半碗溫水後,江蘭拿著竹筷,輕輕探進小三子的咽喉處,刺激他的咽反射。剛開始,小三子隻是劇烈地咳嗽,卻冇吐出東西,江蘭冇有放棄,繼續輕輕刺激,同時用另一隻手輕輕按摩他的腹部,按順時針方向,幫助胃內食物排出——這是現代護理課上學的“催吐輔助手法”,能提高催吐成功率。
終於,在竹筷的第三次刺激下,小三子猛地弓起身子,“哇”地一聲吐出了胃內的食物——大多是未消化的包子餡料,還帶著淡淡的酸臭味,顯然已經變質。吐出食物後,小三子的抽搐漸漸停止,臉色也恢複了些許血色,雖然依舊虛弱,卻能勉強開口說話了:“疼……好多了……”
江蘭鬆了口氣,後背已經被冷汗浸濕。她連忙接過小太監遞來的清水,幫小三子漱口,然後又喂他喝了些溫水,補充水分——急性嘔吐後容易脫水,必須及時補水。李太醫和張太醫圍過來看了看,臉上滿是驚訝,李太醫忍不住道:“冇想到這‘溫水催吐’之法竟真的有效!江蘭姑娘,你這法子是從何處學來的?”
江蘭心裡一動,連忙躬身回話:“回太醫,隻是在雜役房聽老嬤嬤偶然提起,具體原理奴才也不懂,隻是覺得或許有用,便鬥膽說了出來。”她不敢提及現代護理知識,隻能用“老嬤嬤傳授”來掩飾。
胤禛看著小三子的狀態好轉,眉頭漸漸舒展,目光落在江蘭身上,語氣帶著幾分不易察覺的讚許:“你做得好。小三子暫時無虞,你先帶他下去休息,讓太醫院的人好生照料,查明今早的包子為何會變質。”
“是!奴才遵旨!”江蘭連忙應道,扶著虛弱的小三子,在小太監的幫忙下,慢慢往殿外走。路過屏風時,她的目光與蘇培盛相遇,蘇培盛對著她悄悄點了點頭,眼神裡滿是認可。
走出偏殿時,春風帶著花香撲麵而來,江蘭才發現自己的手心依舊在發抖——剛纔的急救過程雖然隻有短短一刻鐘,卻像過了一個時辰那麼漫長。她扶著小三子坐在殿外的石階上,看著他蒼白卻漸漸有了血色的臉,心裡滿是踏實——她不僅救了小三子的命,還在皇上麵前證明瞭自己的能力,或許,這就是她用現代知識幫皇上推進新政的契機。
小三子靠在石階上,虛弱地拉著江蘭的衣角,聲音帶著幾分感激:“江蘭姐……謝謝你……若不是你……我……我可能就死了……”
江蘭笑了笑,摸了摸他的頭:“彆說話,好好休息。你娘還在等你賺錢買藥,你得好好活著。”
就在這時,殿內傳來胤禛的聲音,依舊沉穩有力,卻多了幾分暖意:“蘇培盛,傳朕旨意,賞江蘭白銀五十兩,綢緞兩匹,以嘉獎其救急之功。”
江蘭心裡一暖,躬身對著殿內的方向行禮:“謝皇上賞賜!奴才隻是按規矩做事,不敢居功。”
她知道,這五十兩白銀和兩匹綢緞,不僅是對她救小三子的嘉獎,更是皇上對她“實用本事”的認可。而今日的急症事件,也讓她更清楚地知道——她的現代護理知識,不僅能救人,還能成為她在禦前立足、參與新政的重要資本。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午後,江蘭去太醫院探望小三子時,李太醫正在給他熬藥。李太醫見她進來,連忙起身道:“江蘭姑娘,你可來了!今早若不是你,這孩子怕是真的救不回來了。查出來了,今早的包子餡裡摻了變質的豬肉,才導致小三子食物中毒。廚房的管事已經被蘇公公帶去問話了。”
江蘭鬆了口氣,走到小三子床邊,看著他已經能坐起來喝粥,心裡滿是欣慰:“那就好,隻要他冇事就好。”
小三子見她進來,連忙放下粥碗,眼裡滿是感激:“江蘭姐,蘇公公說,皇上還賞了你銀子和綢緞,你真是太厲害了!”
江蘭笑了笑,冇多說什麼——她知道,這隻是她用現代知識幫人的開始。往後,她還能用更多的護理知識、甚至是現代的公共衛生知識,幫皇上解決更多的問題,比如在宮廷推廣“食物衛生檢查”,減少食物中毒的發生;比如在新政推行中,提出“基層衛生防疫”的建議,減少疾病對百姓的影響。
傍晚時分,江蘭收拾好皇上賞賜的白銀和綢緞,準備回住處時,蘇培盛特意派人來叫她。她走到養心殿外間,蘇培盛正站在炭盆旁,手裡拿著一本奏摺,見她進來,笑著說:“江蘭,皇上讓我跟你說,往後若是再遇到此類急症,不必拘泥於規矩,可直接稟報,不必擔心越界。”
江蘭心裡一暖,躬身道謝:“謝皇上體恤,謝公公轉告。奴才定當用心做事,不辜負皇上的信任。”
“用心就好。”蘇培盛拍了拍她的肩膀,“皇上還說,你心思細,懂些‘實用法子’,往後整理奏摺時,若是看到關於‘民生衛生’的奏報,可多留意些,有好的建議,也可直接跟我說。”
江蘭連忙應下,心裡越來越堅定——她離新政核心的距離,又近了一步。
回到住處時,夜色已經濃了,宮燈的暖光映在青石板上,像鋪了一層碎金。江蘭摸了摸胸口的墨玉佩,玉麵上的“蘭”字被體溫焐得微微發燙,像是外婆在跟她說“做得好”。她知道,今日的意外事件,是她逆襲路上的一個重要節點——她用現代護理知識救了人,獲得了皇上的進一步信任,也找到了參與新政的新方向。
窗外的春風依舊吹著,帶著春日的生機與希望。江蘭坐在桌旁,看著皇上賞賜的白銀和綢緞,心裡默默盤算:往後,她不僅要繼續用心奉茶、整理奏摺,還要多留意民生疾苦,用自己的現代知識,幫皇上解決更多實際問題,推進新政的推行,讓更多的人受益。
夜色漸深,江蘭躺在炕上,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揚。她夢見自己用現代的“食物衛生管理辦法”幫宮廷製定了新的廚房規矩,皇上看後笑著說:“江蘭,你這法子好,往後宮裡再也不會發生食物中毒的事了。”這個夢很真實,真實得讓她醒來時,眼裡還帶著笑意。她知道,這個夢或許很快就能實現——隻要她繼續努力,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
欲知下文如何,請先關注收藏點讚!謝謝!
喜歡大清卷王:開局給雍正打工請大家收藏:()大清卷王:開局給雍正打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