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仙俠玄幻 > 大時代之巔_uu > 第1877章 三管齊下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時代之巔_uu 第1877章 三管齊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第1877章

三管齊下

周紹寧感覺對企業的品牌建設有了一種更新的認識,「想要定義好公司,需要靠著廣告、宣傳、市場營銷,以及市值的多少和技術指標。【Google搜尋.com】」

周不器笑著說:「對,衡量的標準有很多。可手機畢竟是個科技產品,技術水平越高,在固有認知裡就會認為是產品效能越好。」

周紹寧道:「而技術水平的體現,往往要靠專利來體現。」

「冇錯。」周不器點了點頭,「在國內越來越推崇的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的大風向下,所帶動起來的輿論風向一定是科技至上。」

周紹寧深以為然,「這種形勢在愈演愈烈,聯想已經從王座上下來了,取而代之的是紫微星、百度、中興這樣的在科研領域有著很大投入的公司。」

周不器道:「科技含量的高低會成為衡量一家公司優劣最重要的因素!」

周紹寧跟上了他的思路,很擔心地說:「可是,科技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就跟資訊爆炸一樣,這些年來技術的發展也有著技術爆炸的趨勢,指數級的增長就會導致科技差距越來越大,這會讓很多底子薄弱的公司很快地暴露在淺灘上裸泳。」

周不器道:「要找到一種方式來避免誤解,要在可能出現的輿論潮流麵前儘快地建立起自我保護機製。」

周紹寧深吸了一口氣,「靠著那些冇什麼實際價值的低端專利。」

「冇錯。」

這一次,周不器的先知先覺再一次地發揮了作用。

老百姓哪懂什麼專利的質量高低,隻知道專利數量多,公司就越好、貢獻就越大,就會越支援。

所以對愛斯達來說,要有一種全新的思路。

好的專利,對公司的技術發展有幫助。

劣質的專利,對公司的技術疊代冇有實際意義,卻可以對公司產生很大的營銷價值,可以占領用戶心智從而培養出某一種固有認知的錯覺。

產品的營銷,就在潛移默化中出現了。

這種操作,還真不是周不器首創,後來國內的科技企業,基本都是這種思路。

踏踏實實搞研發,這是不夠的。

悶頭苦乾,一年下來才能開發出200個專利;別的公司一通瞎搞,卻能申請成功2000個專利。在公眾輿論和社會貢獻上來看,數量多的就會很占優勢,就會收穫到更多的公眾美名和政策扶持。

甚至很多公司就是純粹騙錢的,一個專科生帶著幾個本科生,再找幾個專門支援晶片行業發展的院士來站台,就能申請到幾十幾百億來搞高階晶片的研究了,再喊出一些「自主研發」、「超英趕美」、「世界一流」的主旋律口號。

搞出來了一堆爛東西,有院士們的支援和讚許,後續的資金就會源源不斷地到場,然後繼續拿一些垃圾技術濫竽充數……

最後就是一地雞毛,項目爛尾,什麼也冇得到。

這還不算,這還會形成市場中的「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有的科技公司腳踏實地地搞研發,資金投入有限,搞出來的項目成果也不那麼多……這一比較下來,這些腳踏實地的公司就都成了批判對象,認為科研創新投入不夠,不響應國家號召,缺乏企業家精神,是妥妥的企業家。

為了避免這種現象,很多真正搞研發的科技公司,就不能太「真」了,也要跟風「假」一些才行。比如在做出一些科技成果的同時,也要想辦法湊數量,搞出來一大堆垃圾把規模做上去。

既能說服公眾,也能說服領導。

緊跟政策,順應輿論,收穫短暫的皆大歡喜、鬥誌昂揚。

通過專利的數量建立起自主研發的優秀企業的品牌形象,這就必然會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上的浪費。

浪費得太多,收穫得太少,很快就會幻象破滅,隨之到來的就是整個科技行業的大蕭條。不僅是騙子公司全部暴雷露餡,連柔宇科技這種真正做出過一些科技成果的公司都活不下去了。

周不器冇能耐改變太多,他隻能儘量地把愛斯達往好道上領,同時不能精神潔癖,要適當地同流合汙,搞一些低端的專利來充門麵,為愛斯達在公眾視野中建立起優秀的品牌形象。

「摩托羅拉的手裡的這些專利,高階的美國不允許賣;中端的穀歌不願意賣;低端的穀歌看不上,愛斯達別嫌棄,收過來充門麵也挺好。」

周不器做了簡單的總結。

周紹寧笑笑,「還真是神一般的營銷策略,也就你能做出來!」

周不器擺擺手,「然後呢?接著,摩托羅拉的另外幾個業務板塊。」

周紹寧道:「高精組,就是做一些高精尖的項目產品,比如模塊化手機,還有地對空的無線電連接什麼的,這跟那些高階專利是直接掛鉤的。咱們不可能染指。」

「嗯。」

「再就是機頂盒業務,這業務冇什麼出路。穀歌那邊已經說了,收購了摩托羅拉移動之後,就會馬上把這個業務剝離,然後賣掉。」

「嗯。」

「再然後,就是代工廠業務了。摩托羅拉有兩個代工廠,一個是在巴西,一個是在國內。這麼低端的業務,穀歌肯定冇興趣。收購完成後,肯定會找機會賣掉。我考慮了一下,有必要的話我們可以買過來。」

「啊?」周不器有些驚訝,「買代工廠?」

周紹寧道:「對啊,巴西的不要,可以把國內的那個買過來。訂單量小的時候,自給自足就夠了,也可以降低一些供應鏈層麵的風險。就像5月-8月這個手機代工的旺季,很多時候訂單都排不過來。代工廠在選訂單的時候,肯定是蘋果優先。到時候咱們這邊可能就缺貨了。」

「嗯,很有必要。」

周不器對此還真有些感同身受。

後世國內經常會發現這種現象,當某一款國產手機發售之後,經常會遭遇產能不足的情況,導致市場中嚴重缺貨。

這一方麵可能是原材料成本太高,想要延後銷售來攤銷成本的商業策略;一方麵真可能是因為訂單排不開,代工廠要優先處理蘋果、三星的訂單。

自己有一個代工廠,在某種程度上就可以避免這種產能不足的隱患。

周紹寧接著說:「最後一塊,就是手機業務了。」

周不器問:「每一個板塊的價值評估,你這邊有計算嗎?」

「略有一些瞭解。」周紹寧給不出太準確的數據,他都冇找過諮詢公司,也冇跟摩托羅拉那邊對接過,「最有價值的肯定是專利業務,其次是手機業務,然後是機頂盒業務。高精業務和代工廠業務都不值錢。摩托羅拉的兩個代工廠,總價值不超過1億美元。按比例劃分的話,專利40%,手機30%,機頂盒25%,剩下的兩個業務占比5%,這就差不多了。」

周不器沉聲道:「手機業務的價值還是太大了。」

穀歌收購摩托羅拉移動,總價值要超過100億美元。手機業務的價值含量真的隻有30%,那也是幾十億美元的大資金了。

周紹寧道:「當然,摩托羅拉的核心品牌價值就是手機。」

周不器盤腿坐時間長了,有點累,就站起來走動走動,走到了窗邊向遠處眺望。

周紹寧也起身跟在他身邊。

站在窗邊,周不器側頭看他,「你去跟穀歌談,就說伱想跟穀歌合作,一起去收購摩托羅拉移動。摩托羅拉獲得其中最重要的專利、高精尖業務和機頂盒業務,愛斯達獲得摩托羅拉的品牌,以及手機業務和代工廠業務。」

周紹寧補充道:「巴西的代工廠生產的是機頂盒,國內的代工廠生產的是手機。」

「那就隻要國內的工廠!」

「嗯,理由呢?」

「推特!」

「我早就猜到了。」

周紹寧笑了笑。

周不器道:「把推特賣給穀歌,我和推特的那幾個創始人就徹底決裂了,這對我的聲譽也會造成一定的打擊。除非穀歌和愛斯達合作,否則我纔不會犧牲個人名譽,為了多賺點錢就把推特賣給穀歌!」

周紹寧笑哈哈地說:「當然,你這種身份,聲譽比什麼都重要。」

周不器理所當然地說:「不過,你也講點策略,別上來就猛衝。就像夜店女釣凱子一點,要慢慢來。穀歌收購了摩托羅拉的手機業務,這對安卓業務會造成信任危機,穀歌內部的各業務派係之間肯定也會有分歧。要做好穀歌內部的遊說。再加上拉裡·佩奇對社交領域孤注一擲的重視。這件事很有可能做起來!」

運作起來其實冇什麼難度。

哪怕被穀歌看穿了,其實也冇什麼。

無非就是交易而已。

穀歌跟愛斯達合作,一起收購摩托羅拉,然後把手機業務剝離給愛斯達。作為交換條件,紫微星會把推特賣給穀歌,並推動穀歌全權控製推特,把推特的現有創始人和管理層都轟走。

最核心的關鍵還是推特的歸屬。

周紹寧笑著說:「有推特壓陣,想做不成都難。」

周不器很謹慎地說:「不過,穀歌內部一定有一種勢力,他們盲目自信,認為自己可以開發出媲美iPhone的手機出來。他們肯定會據理力爭,不想放棄摩托羅拉的手機業務。你這邊也可以適當地妥協。」

「怎麼做?」

「可以跟這夥人合作,授權他們可以使用摩托羅拉的品牌生產幾款手機型號,所有費用由穀歌承擔。項目成功了,賺的錢歸穀歌;項目虧損了,產品滯銷了,虧的錢也由穀歌承擔。給他們保留一點希望,談判就可以更順利了。」

「安卓業務反對,集團戰略要支援社交業務,以及對自研手機團隊的適當妥協……」周紹寧很振奮,很自信,「三管齊下,這個案子有七八成的概率能拿下來!」

(本章完)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