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勢至菩薩傳傳奇故事 第3章 定中
-
定中見佛光,發願證“無邊”
雪山修行的第三個百年,尼摩的心境早已不似初來時那般焦灼。往日裡令他困惑的“渡世之法”,在日複一日的打坐誦經中,漸漸有了朦朧的輪廓。他不再執著於“如何立刻救儘眾生”,反倒學會了在靜中觀心,於寒雪中悟“念”的力量——有時一陣風過,他能從風聲裡聽出眾生的煩憂;有時一片葉落,他能從葉脈間見出因果的流轉。
這日清晨,尼摩如往常般在崖邊打坐。晨光穿透雲層,落在他結印的指尖,掌心的金光與晨光相融,竟在身前織成了一層薄薄的光膜。他閉上眼,摒除雜念,任由意識沉入定境。
忽的,西方天際傳來一陣柔和的梵音,似遠似近,卻能直抵心魂。尼摩心中一震,下意識地循音望去——隻見無數道金光從虛空中垂落,如金色的瀑布般傾瀉而下,每一道金光裡都裹著一張鮮活的臉:有貧民窟裡曾餓哭的孩童,此刻正捧著飽記的果實笑;有凍得蜷縮的老嫗,此刻正裹著溫暖的衣袍曬太陽;還有無數曾在苦難中掙紮的眾生,皆在金光中舒展眉頭,眼中記是安寧。
“這是……”尼摩的意識不由自主地隨著金光飄去,穿過層層雲霧,終在一片無邊無際的蓮花海中,見到了端坐於九品蓮台之上的阿彌陀佛。佛陀周身的光芒比世間一切珍寶都要璀璨,卻不刺眼,隻讓人覺得心安神定。
“尼摩,”阿彌陀佛的聲音溫和如春風,“你苦修三百年,心懷眾生,可知眾生苦難的根源?”
尼摩恭敬合十:“弟子愚鈍,隻知苦難多因業力,卻不知如何令眾生徹底脫離。”
“根源在‘念’。”佛陀緩緩道,“眾生心念散亂,或貪或嗔或癡,被煩惱纏縛,纔在輪迴中打轉。若能修得‘唸佛法門’,以一心觀想,令散亂的心念如百川歸海,皆歸於清淨正念,便可借這念力,引自身脫離苦難,亦能助他人離苦——此乃‘自渡渡人’之法。”
“唸佛法門……”尼摩反覆咀嚼著這幾個字,過往的困惑如迷霧般散開。他想起在琉璃城時,施捨隻能解一時之困;想起在雪山修行時,獨自精進卻難助他人。如今才明白,唯有讓眾生自身生出清淨正念,才能從根本上斬斷苦難的鎖鏈。
刹那間,尼摩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願力,他望著阿彌陀佛,字字鏗鏘:“弟子尼摩,今日在此立誓!若我他日證得菩提,必以無邊金光普照三界,凡被苦難纏縛者,見我光必生正念;凡心懷善念者,得我力必增信心!我要讓眾生皆得‘大勢’,脫離輪迴,共赴極樂!此願不成,誓不成佛!”
發願的瞬間,尼摩周身迸發的金光突然暴漲,比西方極樂世界的金光更盛,穿透了蓮花海,照亮了整個虛空。崖邊的積雪瞬間融化,化作潺潺流水;山中的枯木抽出新芽,綻放出五彩的花;連潛藏在暗處的毒蟲猛獸,都在金光中變得溫順平和。
阿彌陀佛見狀,頷首微笑:“善哉善哉!你有此大願,心懷無量慈悲,又具無邊精進,從今往後,你便不再是尼摩太子,亦非‘大精進尊者’——你是‘大勢至菩薩’。”
“大勢至……”尼摩輕聲念著這個名字,隻覺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湧入l內,掌心的金光化作一柄小小的蓮花,蓮花上刻著細密的梵文,正是他的梵音名“ahāsthāaprāpta”。
“你且歸去吧。”阿彌陀佛道,“此後你可與觀世音菩薩一通輔佐我,以‘唸佛法門’渡化眾生。你的光,是‘無邊光’,是‘無量光’,亦是‘無邊熾盛光’,凡見者、聞者、念者,皆能得你護佑,離苦得樂。”
尼摩再次叩謝佛陀,意識從定境中歸來。他睜開眼,隻見雪山之上,金光仍在流轉,手中的蓮花靜靜綻放,散發出溫暖的香氣。他知道,從這一刻起,他的使命不再是獨自修行,而是帶著這無邊金光,走向三界,去完成那個“令眾生皆得大勢”的誓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