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第一獵戶:女帝彆低頭! 第219章 販鹽?
吃過午飯後,趙興安讓張大哈回了鏢局,曹磊在家休息,張大力和羅農耕回山上繼續盯著下人們開采鐵礦。
至於他自己,則是來到了城裡李忠的鐵匠鋪。
為了避免鐵礦被襲擊的事情再次發生,趙興安決定找李忠訂購一批裝備。
要知道無論是在哪個時代,擁有一座鐵礦無異於擁有一座金山,所帶來的收入絕對是無法估量的。
而王有財那邊既然能夠找人來報複一次,就肯定會有第二次。
哪怕是王有財就這麼認慫了,趙興安也難保其他人不會對自己的鐵礦有什麼非分之想。
現在曹磊受了傷,鐵礦那邊隻有張大力和羅農耕兩人,是絕對守不住那麼大一座鐵礦的。
趙興安準備將自己的那些下人武裝起來,以免再有什麼不測。
來到鐵匠鋪後,趙興安直接找上了李忠。
看到趙興安的到來,李忠以為是齊鐵有了訊息,連忙放下了手裡的活。
“趙公子,齊鐵回來了嗎?”
自從齊鐵走後,李忠看著自己的鐵匠鋪內這些不成器的徒弟,無時無刻不在想念自己那個關門弟子啊。
趙興安聽到這話後,搖了搖頭,緩緩開口說道。
“雖說咱們永安縣離邊境不算遠,可這一來二去的,還是要花費不少時間,齊鐵沒那麼快回來。”
趙興安的這一番話無異於給李忠潑了盆冷水。
還沒等李忠表達失望,趙興安便繼續說道。
“我這次來是想麻煩李師傅你,幫我打造一些防身用的武器,差不多需要五十套左右。”
讓趙興安沒想到的是,李忠在聽到他要這麼多武器的時候,頓時張大了嘴巴。
“五十套!趙公子你這是……準備自己組建一支軍隊?!”
在李忠看來,趙興安這人做什麼都有可能,他自然是猜得大膽了些。
趙興安連忙擺了擺手。
“你誤會我了,我雖說平時的做法是大膽了些,但也不至於到那個地步。”
趙興安將自己鐵礦遇襲和曹磊受傷的事情講了出來。
“我是想給那些下人們都配備上武器,到時候再碰上什麼危險,就有自保能力了。”
聽完趙興安的話後,李忠滿臉恍然大悟。
“不好意思啊趙公子,誤會你了。”
趙興安並沒有在乎這個,而是將自己要打造的武器規格給李忠說了一遍。
足足五十把長刀和五十個盾牌,弓弩當然是必不可少,也要了三十支。
對此,李忠則是信心滿滿。
“你就放心吧趙公子,剛好我的店裡最近也沒什麼生意,正愁這些徒弟們沒事做呢!”
而打造這麼多武器所需要的原材料自然也是從趙興安的鐵礦裡來的。
自從李忠和趙興安合作以來,鐵匠鋪裡所有的鐵礦基本上都是從趙興安手上采買,價格比之前能便宜不少。
這次為趙興安打造武器,李忠決定連加工費都不收。
這一提議自然是得到了趙興安的拒絕。
“李師傅,這可萬萬使不得啊,你們鐵匠鋪最近本來就沒什麼生意,怎麼能不收錢呢?”
對此,李忠則是擺了擺手。
“如果不是趙公子你的話,我就碰不到齊鐵這個關門弟子,也無法見識到那麼多新奇的武器。”
“而且前段時間給你們打造武器,我已經是賺得盆滿缽滿了,這些就當作是我的一點心意吧!”
聽到李忠的這番話,趙興安隻好點頭答應了下來。
畢竟鐵匠鋪現在確實是靠著趙興安,無論是趙興安的鐵礦還是他隔三岔五的大單子,都算得上是鐵匠鋪的大主顧。
得到趙興安的同意後,李忠沒有絲毫遲疑,立刻帶著鐵匠鋪裡的徒弟們開始為趙興安打造武器。
趙興安還想留下來監工,李忠卻大手一揮,表示這些事交給他就行了。
“趙公子,你就放心吧,等所有武器鍛造完畢之後,我親自叫人給你送過去!”
趙興安這才放心地離開鐵匠鋪,走到了大街上。
他本想直接出城回家,卻在路上看到了永安縣裡新開了幾家商戶,其中還有家賣酒的,號稱是全城第一美酒。
果真是匪患除乾淨了之後,城裡的經濟也跟著上來了啊!
之前大家都顧慮永安縣附近的土匪們,沒人敢出城進貨賣貨,導致城裡永遠是那幾家老字號。
現在土匪們蕩然無存,永安縣的百姓們自然是大膽了一些。
趙興安買了幾壇好酒,準備帶回去給兩位夫人也嘗一下。
當他買完酒後,卻突然想到了什麼。
自己現在的產業隻有安瓊布莊,鏢局和鐵礦。
雖說鐵礦現如今有了葉立的關係,幫自己弄來了開采文書,算得上是被牢牢地把握在了自己手裡。
而且收入也還算過得去,但趙興安卻不會因此而滿足。
至於安瓊布莊,短期之內還隻能在永安縣裡發展,無法實現趙興安的野心。
一個腚子村的首富可遠遠不夠,在趙興安的內心裡,起碼也要做到整個永安縣首富才對。
鏢局就更不用提了,那本就是他為了自己的布莊和鐵礦而建立的,要養著那麼多人。
除非說天天都有葉立那種軍隊供給的生意,不然所帶來的收益絕對算得上是九牛一毛。
趙興安決定再發展一下其他的業務,趁著永安縣除完了匪患的這個風口浪尖,大賺一筆。
可該發展什麼業務,卻讓趙興安犯了難。
當初和劉瓊音開設安瓊布莊完全是撿了現成的生意,除了自己的那些點子之外,其實也沒什麼貢獻。
鐵礦的事完全是因為運氣好,如果不是趙嘉寶認得出鐵礦,再加上葉立的幫忙,趙興安根本無法掌握鐵礦。
而現在城裡新開的商戶,大多都是各家自己的收益,就比如釀酒什麼的,收入勉強夠維持生計罷了。
在這個時代,真正能算的上是大賺一筆的,還得是把握在朝廷手中的生意。
趙興安不禁想到了販鹽這件事。
要知道,鹽在這個時代來說可算得上是跟黃金一般金貴,而且也十分具有誘惑力。
如果不是朝廷管控嚴格,就憑靠自己這一手提純精鹽的手法,絕對能夠賺得盆滿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