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少帝太凶猛,胡虜跪求放過 第19章
聽聞大宋在崖山打贏了張弘範的大軍。
楊亮節興奮之餘,當即帶著兩個兒子楊世昌、楊世耀以及幾千殘軍從漳浦遠道而來。
太後寢宮。
楊亮節回來第一件事是來尋妹妹瞭解朝中事宜。
在他的刻板印象中,趙昺雖貴為帝王,但終究隻是個娃娃,朝中大小事宜的決定權依舊在妹妹手中。
“妹妹,此戰難不成真是我那八歲的外甥打贏的?”
楊亮節臉色怪異道。
外界傳言,大宋迎來真命天子,太祖化身。
年僅八歲,文韜武略樣樣精通,更是在崖山一戰定乾坤。
這些時日,已經有不少不願投降元軍的義軍首領陸續率兵前來,匡扶大宋。
楊亮節是第一個到的。
但他也是最不相信外界傳言的,身為國舅,趙昺從小在他膝下長大,是什麼樣子他還能不清楚?
然而楊太後眼中卻閃過莫名的光彩,或許朝中最堅信的就是她了。
“昺兒得太祖皇帝托夢,傳下作戰之法,並一舉打敗元軍,此事滿朝文武皆知。”
“如今昺兒初現帝王氣象,妹妹已將朝中大權全權交付與他。”
“兄長你切莫仗著國舅的身份違背昺兒的旨意......”
楊太後還是很瞭解她的兄長的,殷勤叮囑道。
可惜......
“糊塗啊,妹妹!”
“軍政大權你全都交了出去,我楊家以後在朝廷話語權大打折扣,即便複國,又如何能與兩位丞相和太傅相提並論啊。”
聽聞妹妹已經將朝中大權交了出去,楊亮節臉色頓時精彩萬分,痛惜道。
他對大宋忠心耿耿不假,但貪念權勢也是真的。
恰好此時,紅兒出現在太後寢宮外。
“國舅,官家有請......”
......
楊亮節呼吸一窒。
要知道他前腳剛回來,後腳就到了太後寢宮,冇成想官家這麼快就得知訊息。
看來,他這位外甥確實有點東西啊。
“本官知道了,馬上過去!”
楊亮節嘴上說著,身體卻未見行動。
“昺兒召見,肯定有大事相商,兄長快去吧.....”
楊太後在一旁催促道。
哎......
楊亮節看著妹妹深深的歎息一聲,果然是婦人之見,竟然被一群朝臣忽悠成這般模樣。
他赫然將這一切都當成是朝臣們搞的鬼,目的就是獨攬朝綱,挾天子以令諸侯。
“前麵帶路!”
楊亮節氣勢洶洶的直奔趙昺的書房,連身上的盔甲佩刀都未取下。
......
“官家,國舅來了!”
樊愈走進來輕聲道。
趙昺房間內,陸秀夫、文天祥、張世傑、王道夫大宋如今幾位重臣早已等候在一旁。
“宣!”
趙昺正襟危坐。
楊亮節進入書房後一眼就看到了端坐在龍椅上神情淡然的趙昺,瞳孔驟然一縮。
他外甥似乎......真的跟之前不一樣了。
“臣,拜見陛下!”
來此之前原本準備大聲嗬斥的話語卡在喉嚨中怎麼也說不出來,最終化為恭敬一禮。
一直待其行禮結束,趙昺臉上才浮現笑容,從龍椅上下來,一把將其扶了起來。
“舅舅,快起來,朕盼你可盼的緊啊......”
“紅兒,給國舅上茶賜坐!”
楊亮節深吸一口氣,強行壓下心中的震動。
就這兩個細節,他便知曉,眼前的外甥已經是大宋的帝王,再不是曾經那個跟在他身後的小屁孩。
......
與陸秀夫四人打過招呼後,楊亮節順勢坐了下來。
“舅舅此番前來,路途遙遠,可有遭遇磨難?”
趙昺關切詢問道。
“承蒙官家關心,臣此番前來,好歹也是帶了三千精兵的......”
趙昺眼前一亮。
又來了三千人!
他現在最缺的就是人。
“舅舅不愧是我大宋柱國之臣,此番歸朝,必能揚我大宋之威!”
趙昺毫不吝嗇的誇獎道。
接著一通天子彩虹屁下來,將楊亮節拍的舒舒服服。
連帶著看陸秀夫四人都順眼了不少。
......
寒暄結束,開啟正事。
趙昺重新走到書桌後,坐下。
帝王坐上龍椅。
代表著親情結束,接下來是君臣之間交談了。
樊愈身為侍衛統領,察言觀色能力自然不差,知曉官家要與大臣談論軍國大事,招呼紅兒離開書房。
趙昺神情恢複淡然。
“既然國舅回來了,咱們也該談談正事了。”
五人當即挺直了身軀,作聆聽狀。
“文卿幾次建議朕重新劃分軍隊,朕都未予理會,今神龍炮與神龍槍成功現世,並開始裝備軍隊,是時候重新劃分軍隊了。”
此言一出,四人瞳孔驟縮、身形大震。
楊亮節更是忍不住身體前傾。
趙昺並未理會四人的異樣,自顧自說道。
“崖山之戰後,我大宋有精兵六萬餘,文卿手中一萬按照新式訓練方法進行訓練,近些時日朕親自去看過,效果不錯。”
“剩餘大軍皆在太傅手中,操練水師。”
“若再加上國舅帶回來的三千精兵,我大宋可戰之兵達到了近七萬。”
“但元軍吃了這麼大的敗仗,必不會善罷甘休,下次來襲時,還有一場硬仗要打......”
“贏了,我大宋便算徹底站穩腳跟,可圖複國大計,輸了,一切皆休!”
“官家,據探子來報,元軍西北戰場焦灼,一時不一定能抽開身兼顧我大宋!”
張世傑插了一嘴。
“太傅,未雨綢繆乃兵家常慮也,若是等元軍集結軍隊完畢,不出半月便可抵達此處,難道要等到元軍追到身前時再重劃軍隊?”
趙昺抬了一下眼眸,冷冷道。
這一下,直接讓張世傑噤若寒蟬,不敢再言。
看著龍椅上帝王霸氣儘顯的趙昺。
剛剛被拍的舒爽無比的楊亮節瞬間打了個冷顫。
不知是不是錯覺,這一刻的趙昺,竟給他一種完全陌生的感覺,再無一絲印象中那個瘦小娃娃的影子。
難道......真的是太祖皇帝顯靈來拯救大宋了???
“朕重新劃分軍隊,並不是與諸卿商討,諸卿隻需按照朕的命令執行即可。”
“明白嗎?”
若是擱以往,楊亮節一定會插上一嘴,但這一次,他沉默了......
趙昺滿意道。
“既然四位柱國大臣冇有意見,朕就開始了。”
“第一軍為步兵軍團,著神龍槍,由文卿手下的步兵組成,是為我大宋最強的陸軍部隊,由文卿任步兵軍團元帥,暫定人員一萬五千人,後續再行擴充。”
“謝陛下隆恩,臣必不負陛下所托。”
文天祥連忙起身,躬身道。
“第二軍為炮兵軍團,操縱神龍炮,朕欲讓國舅擔任元帥之職,國舅手下三千精兵經過挑選後亦可編入炮兵軍團。”
“但,炮兵軍團暫定上限為五千人,後續視情況擴充。”
楊亮節聽聞此話,整個人都興奮起來,雖然不知道什麼是炮兵,但不妨礙他知曉元帥這兩個字的份量。
“臣謝陛下栽培,必不負陛下聖恩!”
楊亮節同樣起身,朗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