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儲君 第11章 科舉籌備
冠禮結束之後,李世民開始把一些比較重要的事情交給太子處理,最近李世民把完善科舉之事提上議事日程。
李承乾坐在書房中,案幾上的科舉書卷堆積如山。他眉頭緊鎖,目光專注地翻閱著,心中思緒萬千,全是關於科舉籌備之事的種種細節。
「殿下,房玄齡大人求見。」宦官那尖細的聲音在門外響起。
「快請。」李承乾放下手中書卷,心中湧起一絲期待。他知道房玄齡足智多謀,定能為科舉籌備之事帶來新的見解。
房玄齡邁著沉穩的步伐走進書房,恭敬地行禮道:「太子殿下。」
李承乾連忙起身相迎:「房大人,快快請坐。今日前來,可是為了科舉之事?」
房玄齡點頭道:「正是,殿下。此次科舉籌備,事關重大,乃是為國家選拔賢才的關鍵之舉。」
李承乾神情嚴肅,微微頷首道:「本太子深知其重要性。房大人,依您之見,此次科舉當如何籌備,方能選拔出真正的棟梁之才?」
房玄齡捋了捋胡須,沉思片刻後說道:「殿下,首先當明確考試科目,既要考經史子集,以察學子之學識底蘊;也要考察策論,以觀其治國之能。如此,方能選拔出既有深厚學問,又具實際才能之人。」
李承乾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嗯,房大人所言極是。那對於參考學子的資格審查,又當如何?」
房玄齡道:「應當嚴查家世背景,以防有奸佞之人混入。同時,對於貧寒學子,當給予一定的扶持和鼓勵。畢竟,人纔不應因出身而被埋沒。」
李承乾站起身來,踱步說道:「不錯,科舉乃是為國家招攬人才的重要途徑,必須確保公平公正,讓有真才實學之人能夠脫穎而出。」
房玄齡接著說:「殿下,還需製定嚴格的考場紀律,以防作弊之事發生。一旦作弊之風盛行,科舉之公正性將蕩然無存。」
李承乾目光堅定:「這是自然,一旦發現作弊,嚴懲不貸。」
兩人正討論著,突然聽到門外傳來一陣腳步聲。
「陛下駕到!」宦官高呼。
李承乾和房玄齡連忙起身,恭敬地迎接李世民。
李世民大步走進書房,微笑著說道:「朕聽聞你們在此商議科舉之事,特來聽聽你們的想法。」
李承乾恭敬地說道:「父皇,兒臣與房大人正在討論科舉籌備的細節。此次科舉事關重大,我們正努力確保一切都能儘善儘美。」
李世民微微點頭,看向房玄齡道:「房愛卿,你有何高見?」
房玄齡拱手道:「陛下,臣以為此次科舉應明確考試科目,既要考經史子集,也要考察策論。同時,考官的選拔務必公正嚴格,不可有絲毫偏袒。對於參考學子的資格審查也應嚴謹,嚴查家世背景,扶持貧寒學子。此外,還需製定嚴格的考場紀律,以防作弊。」
李世民聽後,沉思片刻道:「嗯,你們考慮得很周全。科舉乃國家選拔人才之大事,不可馬虎。朕記得當年朕初登皇位之時,人才匱乏,國家治理麵臨諸多困難。如今,科舉正是我們招攬人才的大好機會。」
李承乾說道:「父皇所言極是。兒臣定當全力以赴,籌備好此次科舉,為國家選拔出真正的棟梁之才。」
李世民看向房玄齡道:「房愛卿,你覺得此次科舉可邀請哪些賢能之士擔任考官?」
房玄齡思索片刻道:「陛下,臣以為可邀請一些德高望重、學識淵博之人擔任考官。比如,大儒王通,他的學問和品德皆為世人所稱道。還有,尚書左仆射杜如晦,他為官清正,且對人才選拔有獨到的見解。」
李世民點頭道:「好,就依你之言。那對於考場的設定,你們有何想法?」
李承乾說道:「父皇,兒臣覺得考場應設定在寬敞、安靜之處,以便考生們能夠專心答題。同時,要加強考場的安保措施,防止外人乾擾。」
李世民滿意地說道:「不錯。還有,對於考生的食宿安排也不可忽視。要確保他們在考試期間能夠安心備考。」
三人又就科舉的諸多細節討論了許久,直至日落西山。
「房大人,今日與您一番商討,本太子心中明朗許多。科舉之事,定要籌備周全。」李承乾說道。
房玄齡拱手道:「殿下用心,大唐幸甚。」
李世民微笑著說道:「承乾,此次科舉籌備,你當儘心儘力。朕對你寄予厚望,望你能為大唐選拔出真正的賢才。」
李承乾恭敬地應道:「父皇放心,兒臣定不負所托。」
房玄齡也拱手道:「陛下,太子殿下聰慧勤勉,此次科舉籌備定能圓滿完成。」
李世民微微頷首,又道:「科舉之事,關乎國家興衰。朕當年征戰四方,深知人才之重要。如今大唐初定,正需大量賢能之士來輔佐朕治理國家。」
李承乾認真地聽著,心中湧起一股責任感。他想起自己曾經讀過的那些史書,上麵記載著曆朝曆代因為人才輩出而繁榮昌盛,也因為人才匱乏而走向衰落。他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把這次科舉籌備好。
「父皇,兒臣覺得,除了考試科目和考官選拔之外,我們還可以在宣傳方麵多下功夫。讓更多的學子知道這次科舉的重要性,吸引他們前來參加。」李承乾說道。
李世民點頭道:「嗯,有道理。那你有什麼具體的想法嗎?」
李承乾思索了一下,說道:「兒臣想,可以在各地張貼告示,宣傳科舉的好處和意義。同時,也可以讓各地的官員推薦優秀的學子參加考試。」
房玄齡補充道:「殿下所言極是。還可以派遣使者到各地的學府去宣傳,鼓勵學子們積極備考。」
李世民笑道:「好,就按你們說的去辦。」
接下來的日子裡,李承乾和房玄齡忙碌地籌備著科舉。他們一邊挑選考官,一邊製定考試規則,還要安排考場和考生的食宿。雖然工作繁瑣,但他們卻不敢有絲毫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