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大唐儲君 > 第22章 國喪之哀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唐儲君 第22章 國喪之哀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貞觀九年五月庚子,唐高祖李淵在宮中溘然長逝,享年七十一歲。這一噩耗傳來,彷彿晴天霹靂,讓整個大唐都陷入了無儘的悲痛之中。李世民雖傾儘宮中秘方,那些太醫們也竭儘全力,卻終究未能留住李淵的生命。

李承乾得知皇爺爺離世的訊息時,隻覺得腦袋「嗡」的一聲,猶如遭受了晴天霹靂。瞬間,淚水如決堤的洪水般洶湧而下,「怎麼會這樣?皇爺爺……」他雙腿一軟,癱坐在地,腦海中不斷閃過與皇爺爺相處的那些溫馨畫麵。心中的痛楚如潮水般洶湧澎湃,「皇爺爺,您怎麼就丟下承乾走了……」

宗正寺內,氣氛凝重而悲傷,彷彿空氣都凝固了一般。宗正寺卿李孝恭麵容沉重,眉頭緊鎖,眼中滿是哀傷。他手中緊握著毛筆,蘸滿墨汁,那毛筆彷彿有千斤重。他深吸一口氣,強忍著心中的悲痛,正準備書寫告喪文書。

「高祖皇帝駕崩,此乃國之悲痛,務必將這一噩耗準確無誤地傳達給各方。」李孝恭的聲音低沉而沙啞,帶著無儘的悲痛,彷彿每一個字都飽含著沉重的哀傷。

「是,大人!」下屬們齊聲應道,聲音中也充滿了悲慼。那聲音在寂靜的宗正寺內回蕩,更增添了幾分悲涼。

告喪文書迅速發出,如同悲傷的飛鳥,飛向大唐的每一個角落。那文書彷彿帶著無儘的哀傷,讓每一個看到它的人都為之動容。

隨後便是入殮,李淵的遺體被安置在精心打造的靈柩中。那靈柩猶如一座神聖的殿堂,承載著高祖皇帝的尊嚴與榮耀。靈柩被停放在太極宮,周圍擺滿了鮮花和祭品。燭光搖曳,香煙嫋嫋,彷彿在訴說著人們對高祖皇帝的思念與敬仰。

停靈的七日裡,李世民因過度悲痛而無心朝政。他整日守在靈柩旁,神情呆滯,眼中隻有對父親的深深懷念和無儘的哀傷。「父親,您走得如此突然,兒臣還有許多話未曾與您說。那些曾經一起征戰的歲月,那些您給予的教誨,兒臣都銘記在心。」淚水不時滑落,滴落在冰冷的地麵,彷彿在訴說著李世民心中的悲痛。

李承乾、李恪、李泰、李佑、李愔、李惲、李貞等皇子公主們也都守在一旁,悲聲不斷。那哭聲彷彿要穿透雲霄,讓天地都為之動容。

李泰滿臉淚痕,那淚水彷彿斷了線的珠子,不斷滾落。「皇爺爺,您總是誇我聰明好學,可我還沒來得及讓您看到我更大的成就。」他的聲音顫抖著,充滿了無儘的遺憾和悲痛。

李恪緊握著拳頭,那拳頭彷彿要將心中的悲痛都發泄出來。「皇祖父,孫兒定當奮發圖強,不負您的期望。」他的眼神堅定,彷彿在向皇祖父立下誓言。

長樂公主雙眼紅腫,聲音哽咽,那哽咽的聲音彷彿要將心中的悲痛都傾訴出來。「皇祖父,您最疼我了,以後再也聽不到您的關懷了。」她的淚水不斷滑落,滴落在地上,彷彿在訴說著她心中的不捨。

城陽公主緊握著雙手,身體微微顫抖,那顫抖的身體彷彿在表達著她心中的悲痛。「皇爺爺,您怎麼就離開了我們。」她的聲音充滿了無助和哀傷。

而李承乾,一麵要肩負起監國的重任,處理軍國大事,一麵還要堅持擇日為皇爺爺守靈。他疲憊不堪,但心中的信念支撐著他。「皇爺爺,孫兒定不會辜負您的期望,定會為大唐儘心儘力。」他的眼神堅定,彷彿在向皇爺爺保證。

守靈時,李佑默默流淚,那淚水彷彿無聲的訴說。「皇爺爺,孫兒以後會乖乖聽話。」他的聲音低沉,充滿了悔恨和不捨。

李愔聲音低沉,「皇祖父,願您在天之靈安息。」他的聲音彷彿在為皇祖父祈禱。

李惲泣不成聲,「皇爺爺,孫兒捨不得您。」他的聲音充滿了悲痛和眷戀。

李貞雙眼通紅,「皇爺爺,一路走好。」他的聲音彷彿在為皇祖父送行。

停靈七日結束後,李淵被送往獻陵安葬。那一天,天空陰沉,彷彿也在為高祖皇帝的離去而悲傷。

「皇爺爺,您一路走好!」李承乾悲呼,聲音在空曠的道路上回蕩,帶著無儘的哀傷與不捨。那聲音彷彿能穿透雲霄,讓天上的神靈也能聽到他的悲痛。

李泰緊咬嘴唇,努力不讓自己哭出聲,可淚水還是不斷湧出。他的眼神中充滿了痛苦和迷茫,彷彿失去了人生的方向。皇爺爺一直是他心中的榜樣和依靠,如今皇爺爺走了,他不知道該如何麵對未來的日子。

一眾皇子公主們望著漸漸遠去的靈柩,滿心的不捨。那悲痛的哭聲在風中飄蕩,如同一首哀婉的樂章,訴說著他們對皇爺爺的深深思念。他們的淚水如同斷線的珍珠,不斷滾落,滴落在地上,彷彿在為皇爺爺的離去而哭泣。

回宮的路上,李孝恭跟在李世民身後,氣氛沉重而壓抑。李孝恭看著李世民那落寞的背影,心中滿是擔憂。「陛下,還請節哀,大唐還需要您振作起來。」李孝恭的聲音低沉而誠懇,帶著對大唐未來的擔憂。

李世民長歎一聲,那歎息聲中充滿了無奈和悲痛。「朕明白,隻是這心中的悲痛,一時難以消散。」他的眼神中充滿了疲憊和哀傷,彷彿一夜之間蒼老了許多。

李淵葬禮結束之後,整個皇宮沉浸在一片肅穆與哀傷的氛圍之中。然而,國家的事務不能因悲傷而停滯,貞觀九年六月己醜,朝臣們心懷忐忑地齊聚朝堂,懇請太宗上朝聽政。

朝堂之上,氣氛凝重,眾臣皆低頭不語,心中既有對高祖李淵的緬懷,又有著對國家未來的憂慮。終於,一位老臣站了出來,他拱手跪地,聲音顫抖卻堅定地說道:「陛下,高祖葬禮已畢,如今國事繁多,亟待陛下上朝決斷。還望陛下以江山社稷為重,重振朝綱。」眾臣紛紛附和,齊齊跪地請求。

唐太宗李世民坐在龍椅之上,麵容憔悴但目光堅毅。他望著下方的群臣,心中感慨萬千。沉思片刻後,他緩緩開口道:「諸位愛卿一片忠心,朕已知曉。朕應允上朝聽政,然朕相信太子之能,細務仍委太子處理。」

此言一出,群臣心中稍安。李世民深知,太子李承乾經過多年培養,已具備一定的理政能力。將細務交予他,既是對他的鍛煉,也是對他的信任。

唐太宗站起身來,聲音洪亮而有力:「朕與太子定當齊心協力,不負眾望,為大唐的繁榮昌盛鞠躬儘瘁。」群臣齊聲高呼:「吾皇聖明,大唐萬歲!」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