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儲君 第27章 設立崇文館
貞觀十三年,春日的陽光如金色的紗幔,輕柔地灑在太極宮的琉璃瓦上,折射出璀璨奪目的光芒。宮牆內,繁花似錦,微風拂過,花瓣如雪般飄落,彷彿下了一場夢幻的花雨。
李世民身著華麗的龍袍,踱步於禦花園中。他身姿挺拔如鬆,眉宇間透著英氣,目光深邃而睿智,威嚴自顯。此刻,他的思緒如紛飛的柳絮,正想著太子李承乾近日主持的弘文會。
那弘文會,乃是一場學術的盛宴。眾多學士、大臣齊聚一堂,各抒己見,論道談經。殿宇之中,燭光搖曳,映照著眾人專注而激昂的麵龐。李承乾在其中表現出色,他舉止優雅,言辭懇切,不僅組織得當,更是展現出了深厚的學術修養。他時而傾聽,時而參與討論,觀點獨到而深刻。李世民想起當時的場景,嘴角不禁微微上揚,眼中流露出驕傲的神色。
「朕的承乾,果然不負朕的期望。」李世民輕聲自語道,聲音在寂靜的花園中輕輕回蕩。他停下腳步,伸手接住一片飄落的花瓣,感受著那柔軟的觸感,彷彿觸控到了兒子成長的希望。
而在東宮,李承乾亦是心情愉悅。他身著一襲月白色的長袍,腰間束著玉帶,顯得英姿颯爽。那長袍的袖口繡著精緻的雲紋,隨風飄動,宛如仙人之姿。
「此次弘文會能如此成功,全賴諸位的相助。」李承乾對著身邊的近臣說道,臉上洋溢著感激與興奮。他的目光清澈而明亮,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
「太子殿下聰慧過人,這弘文會在您的主持下,自是精彩紛呈。」近臣們紛紛附和,他們的臉上同樣帶著喜悅與敬佩。
就在這時,一名太監匆匆而來,神色匆忙卻不失恭敬。他跪地行禮道:「太子殿下,陛下有旨。」
李承乾微微一怔,心中湧起一絲期待,忙道:「快宣。」
太監高聲道:「陛下詔曰,太子承乾主持弘文會,成果顯著,朕心甚慰。今特下令於東宮設立崇文館,以助太子學業精進。」
李承乾聽後,麵露喜色,眼中光芒閃爍,跪地謝恩:「兒臣謝父皇隆恩。」他的聲音堅定而響亮,在東宮中回蕩。
不久之後,為了將崇文館設立得儘善儘美,李世民在宮中召見了國子監祭酒孔穎達。
「孔愛卿,朕欲為太子設立崇文館,以促其學業,不知愛卿有何高見?」李世民坐在禦座上,神色懇切。
孔穎達恭敬行禮,道:「陛下聖明,設立崇文館實乃明智之舉。臣以為,當延請博學之士為師,精選典籍,因材施教,方能使太子及諸學子學有所成。」
李世民微微點頭,「愛卿所言甚是。那師資人選,愛卿可有推薦?」
孔穎達沉思片刻,「臣舉薦幾位鴻儒,如盧照鄰,其才學淵博,文章華美;還有王通,精通經史,教學有方。」
李世民撫須道:「善,就依愛卿所薦。那崇文館之課程設定,愛卿以為當如何?」
孔穎達道:「當以儒家經典為主,輔以史書、詩詞、書法等,使學子能博古通今,修身養性。」
李世民深表讚同,「甚好,朕便將此事交於愛卿督辦。」
孔穎達再拜,「臣定當不辱使命。」
於是,在孔穎達的精心籌備下,東宮的崇文館很快便設立起來。這崇文館建築宏偉,紅牆黃瓦,飛簷鬥拱,宛如一座知識的殿堂。走進崇文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扇巨大的雕花木門,門上的圖案精美絕倫,栩栩如生,彷彿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館內,書架上擺滿了琳琅滿目的經籍圖書,散發著淡淡的墨香。每一本書都彷彿在等待著被翻閱,被探索。
館中的桌椅皆是用上等的檀木所製,雕刻著精美的花紋,光滑的桌麵反射著柔和的光線。每張桌子上都擺放著一方精緻的硯台和一支毛筆,筆架上懸掛著粗細不一的毛筆,彷彿在等待著主人揮毫潑墨。
牆壁上掛著一幅幅名人字畫,有的是氣勢磅礴的山水圖,有的是細膩入微的人物畫,還有龍飛鳳舞的書法作品,每一幅都展現著極高的藝術水準。在館內的角落裡,擺放著一尊青銅香爐,爐中香煙嫋嫋升起,彌漫著淡淡的香氣,讓人感到心曠神怡。
窗台上擺放著幾盆蘭花,碧綠的葉子修長而優雅,潔白的花朵散發著清幽的香氣,為整個館內增添了幾分生機與雅緻。
地上鋪著厚厚的地毯,柔軟而舒適,走在上麵悄然無聲。天花板上懸掛著華麗的宮燈,燈罩上繪著精美的圖案,燈光透過燈罩灑下,營造出一種溫馨而寧靜的氛圍。
走進崇文館,隻見幾位學士正忙碌著整理書籍。他們身著長衫,氣質儒雅,動作輕柔而專注。書籍的紙張沙沙作響,彷彿在訴說著古老的智慧。
「這崇文館乃是陛下對太子的厚愛,我們定要儘心儘力,教導好學生。」一位年長的學士說道,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堅定與責任。
「是啊,我們肩負重任,不可有絲毫懈怠。」另一位學士應道,他的臉上帶著莊重的神情。
一日,朝中名臣房玄齡、杜如晦等一同前來東宮。見到李承乾在崇文館中刻苦學習的模樣,紛紛稱讚。
房玄齡微笑著說道:「太子殿下勤奮好學,實乃我大唐之福。」
杜如晦也點頭附和:「殿下如此上進,日後必成一代明君,造福大唐。」
李承乾謙遜地回應:「諸位大人過獎,承乾定當加倍努力。」
又一日,李世民來到東宮探望李承乾。父子二人並肩走進崇文館,看到學士們正在認真授課,聲音抑揚頓挫。學生們專心聽講,眼神專注而熾熱,彷彿要將知識全部吸收。
李世民滿意地點點頭,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對李承乾說道:「承乾,這崇文館辦得不錯,你可要好好學習。」他的目光中充滿了期待與鼓勵。
李承乾恭敬地答道:「父皇放心,兒臣定當努力。」他的眼神堅定,充滿了決心。
李世民環顧四周,看到館內的擺設精緻典雅,牆上掛著名人字畫,每一幅都充滿了藝術的魅力。桌椅擺放整齊,窗明幾淨,心中更是歡喜。
「朕希望你能在這裡不斷提升自己,將來成為一代明君。」李世民語重心長地說道,聲音中飽含著對兒子的期望和對大唐未來的憧憬。
李承乾堅定地說道:「兒臣必不辜負父皇的期望。」
陽光透過窗戶灑在父子二人身上,溫暖而祥和,彷彿將這一刻定格為永恒。
此後,李承乾每日都會在崇文館中刻苦學習,與學士們探討學問,不斷充實自己。而李世民也時常前來,關心他的學習進展,父子之間的感情愈發深厚。
在這貞觀之治的盛世中,崇文館成為了培養未來君主的搖籃,也為大唐的繁榮昌盛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