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儲君 第46章 奏請建寺
「孤聽說**師現在在弘福寺譯經?」李承乾目光中滿是誠摯,猶如清澈的湖水映照著明月,專注地看向玄奘。
玄奘雙手合十,微微頷首應道:「回太子殿下,貧僧確在弘福寺譯經。那寺中雖寧靜,卻空間有限。」
「本宮去過那裡,所見所感與法師相同,而且光線略顯昏暗。所以,本宮想請法師向陛下陳情,修建一個更為適宜之地,由**師在此主持寺務,為大唐江山祈福,同時領管佛經譯場,不知**師意下如何?」李承乾言辭懇切,那語調溫和而堅定,滿懷期待地望著玄奘,對此滿懷期待。
玄奘趕忙行禮,神色莊重地說道:「太子殿下如此厚愛,對佛法如此尊崇,貧僧感激涕零。定當向陛下陳情,以不負殿下美意。」
李承乾微笑著說道:「那就有勞法師了。日後若有何需求,儘管告知本宮。」
玄奘再次拜謝,而後說道:「多謝太子殿下,貧僧先告退了。」李承乾微微點頭示意,玄奘這才緩緩退出了東宮。
幾日後,李世民在甘露殿與太子對坐。這甘露殿內,雕梁畫棟,金碧輝煌,檀香嫋嫋,彌漫著莊重而又祥和的氣息。今天是李承乾主政的,雙手呈上,說道:「阿耶,這是玄奘今天呈上來的奏本,請您禦覽。」
李世民接過,仔細閱覽起來。隻見奏本中寫道:「陛下,貧僧玄奘,一心向佛,為求佛法真諦,西行萬裡歸來。如今在弘福寺譯經,然此寺狹小侷促,光線昏暗,實難承載佛法之廣大與莊嚴。貧僧懇請陛下敕造新寺,一則為大唐盛世祈福,二則可為佛法傳播提供更佳之所。貧僧願傾儘心力,為大唐之昌盛、佛法之弘揚鞠躬儘瘁。望陛下恩準,阿彌陀佛。」
李世民看後馬上應允,爽快地說道:「這是傳播佛法的好事,自當應允。」
接著,父子倆又探討起新寺的選址和錢財等具體事宜。
李世民手指輕敲座椅扶手,若有所思地說道:「高明啊,這新寺建在何處為好?」
李承乾思索片刻,拱手回道:「阿耶,兒臣覺得可在長安城外尋一處清幽之地,依山傍水。那山巒起伏,似巨龍盤踞;那水流潺潺,如仙樂奏鳴。既寧靜祥和,又能讓信眾方便前往,實乃風水寶地。兒臣還建議讓太史令袁天罡測一下風水,以保萬無一失。」
李世民點了點頭,目光中流露出讚許:「此想法不錯。那這寺名,你可有想法?」
李承乾說道:「阿耶,還請您賜一個吉祥的寺名。」
李世民略作思考後,目光深邃而悠遠,說道:「那就叫大慈恩寺吧,願此寺能廣施慈悲,恩澤眾生,護佑我大唐千秋萬代。」
李承乾連忙稱讚:「阿耶賜的寺名真是極好,寓意深遠,飽含著對大唐的美好期許。」
如今的皇帝陛下,因太子主政,日子相較從前倒是顯得頗為悠閒。以往的他從早忙到晚,根本無暇關注其他事務。如今閒下來,他起初竟不知該做些什麼,猶如疾馳的駿馬突然停下腳步,竟有些茫然失措。後來想起太子近日似乎有些神秘舉動,心中的疑慮如烏雲般漸漸聚攏,便決定讓百騎司去調查一番。怎奈太子行事隱蔽,百騎司查了好幾個月也沒個頭緒。
「陛下,我們經過多方勘查,發現太子殿下命閻立本正在修繕仁智宮。」李世民坐在兩儀殿,坐在那象征著無上權威的龍椅上,聽著百騎司統領李安的彙報。
李世民皺起眉頭,猶如山峰聳立,疑惑地問道:「太子哪來那麼多的錢?」「太子包括朕給予的賞賜,每年也就幾十萬,翻修一座仁智宮所需費用巨大,沒有千萬怕是難以做到。」
「去唐儉唐大人那裡調最近支出明細。」
「是。」李安應道,然後退了出去。
李世民回到立正殿,長孫皇後迎上來給李世民換衣服,長孫皇後動作輕柔,彷彿對待世間最珍貴的寶物。李世民裝作漫不經心地問:「觀音婢,高明最近有沒有向你借錢?」因為內帑是長孫皇後在管。
長孫皇後一愣,如春花遭逢寒霜,說道:「沒有啊,怎麼了?」
李世民坐下來,沉思良久,猶如陷入深深的棋局之中,才說:「高明在讓閻立本負責修繕仁智宮,他哪兒來那麼多錢?」
李世民此語一出,長孫皇後也是一驚,那神情彷彿平靜的湖麵投入巨石,泛起層層漣漪。長孫皇後定了定神,說道:「二郎,既然高明說要保密,你就暫時不要探查了,要相信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