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儲君 第90章 雪中奇襲
曳咥河大捷的硝煙尚未消散,蘇定方身姿偉岸,立於營帳之中,神色堅毅如鐵,眼中燃燒著熊熊戰火,高聲下令道:「蕭嗣業、回紇婆閏,你二人率騎兵向邪羅斯川進發,追擊沙缽羅!不得有誤!」
蕭嗣業與回紇婆閏齊聲應道:「末將領命!」言罷,二人便率領著剽悍的騎兵隊伍,似離弦之箭般朝著目標疾馳而去,馬蹄揚起漫天霜雪。
蘇定方轉頭看向任雅相,說道:「任將軍,你與我率新附之眾隨後跟進,務必協同作戰,一舉殲敵!」任雅相拱手道:「末將定不辱使命!」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大軍行進途中,風雲突變,鵝毛大雪紛紛揚揚飄落而下,瞬間將大地裝點成一片銀白世界。未幾,積雪已深達二尺有餘,道路變得泥濘不堪,寒風如利刃般刺骨,給行軍帶來了極大的阻礙。
一位將領眉頭緊蹙,滿麵憂色地對著蘇定方說道:「大帥,此雪如此狂暴,將士們皆疲憊至極,道路亦難以分辨,不如暫且停歇,待天晴雪融之後再進軍,以免遭受無謂的損失。」
另一位將領也附和道:「是啊,大帥,這惡劣的天氣實非行軍作戰之時,若強行前進,隻怕會中了敵人的埋伏。」
蘇定方目光堅定如磐石,掃視著眾人,高聲說道:「諸位將軍,沙缽羅此時必以為我軍會因雪休兵,從而放鬆警惕。此乃我們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絕佳時機!倘若錯過,待其重整旗鼓,再想取勝便難如登天!」
一位年輕的小將挺身而出,目光炯炯似火,高聲說道:「大帥所言極是,我等願跟隨大帥,冒雪追擊!」
蘇定方點點頭,繼續說道:「我大唐將士,豈會畏懼這區區風雪!我們要讓敵人知曉,任何艱難險阻皆無法阻擋我們的鋼鐵步伐!」
眾人被蘇定方的決心所感染,齊聲高呼:「願隨大帥,奮勇殺敵!」
於是,在蘇定方的引領下,唐軍頂風冒雪,艱難地向前挺進。寒風似刀,刮在臉上猶如淩遲,將士們的臉頰被凍得通紅如棗;積雪沒膝,每前進一步都需付出巨大的艱辛,戰馬嘶鳴著,奮力前行。但將士們毫無怨言,心中唯有一個堅定的信念:追擊敵軍,為大唐建功立業!
經過數日的艱苦跋涉,唐軍終於抵達雙河。此時,南北兩路唐軍成功會師。
蘇定方望著眼前士氣高昂的將士們,高聲說道:「兄弟們,我們離勝利僅一步之遙!再加把勁,沙缽羅就在前方!」
「殺!殺!殺!」將士們的呼喊聲在山穀中回蕩,驚起一群寒鴉。
隨後,唐軍又馬不停蹄地長驅二百餘裡,直抵金牙山。這裡,正是沙缽羅的牙帳所在。
金牙山周遭,山巒起伏,白雪皚皚,宛如一條銀龍蜿蜒盤踞。凜冽的寒風呼嘯著,吹得軍旗獵獵作響。沙缽羅與其將士們正欲外出狩獵,他們身著華麗的服飾,手持弓箭,歡聲笑語,全然未覺死亡的陰影已悄然降臨。
蘇定方見此情景,嘴角微微上揚,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他猛地抽出佩劍,高呼:「殺!」瞬間,唐軍如鬼魅般悄然逼近,隨著蘇定方的一聲令下,騎兵們如旋風般衝入敵陣,馬蹄聲響徹雲霄。
首先是一陣箭雨呼嘯而出,如奪命的流星,瞬間射倒一片敵人。接著,唐軍的長槍如林,刺向驚慌失措的沙缽羅士兵。沙缽羅的將士們被這突如其來的攻擊打得暈頭轉向,有的甚至還未及拿起武器,便已倒在血泊之中。
蘇定方身先士卒,揮舞著長劍,所到之處,敵人紛紛倒下。他大聲怒吼:「一個也彆放過!」他的臉龐因憤怒而漲得通紅,額頭青筋暴起。
一位副將緊跟在蘇定方身旁,喊道:「大帥,小心右側!」
蘇定方側身一揮劍,擋開了刺來的長矛,吼道:「殺!」
唐軍將士們受到鼓舞,個個勇猛無畏,殺聲震天。
「不好了,唐軍來了!」
「快跑啊,我們抵擋不住!」
沙缽羅臉色慘白,驚恐地瞪大雙眼,嘴唇顫抖著喊道:「怎會如此?快,快組織抵抗!」
一名親信將領喊道:「大王,唐軍勢猛,我們先撤吧!」
沙缽羅罵道:「廢物!給我頂住!」
但此時,一切皆已太遲。
戰場上,鮮血染紅了潔白的雪地,恰似綻放的紅梅豔麗奪目。硝煙彌漫,遮天蔽日。喊殺聲、兵器碰撞聲交織在一起,奏響了一曲死亡的樂章。
唐軍將士們個個如狼似虎,奮勇殺敵。有的將士揮舞著長刀,砍向敵人,鮮血飛濺,彷彿在譜寫著一曲血腥的戰歌;有的手持長槍,挑落敵騎,威風凜凜,恰似天神下凡。
這一戰,唐軍勢如破竹,斬俘數萬人。沙缽羅與其子咥運、婿閻啜等人見大勢已去,隻得狼狽地逃往石國西北之蘇咄城。
戰場上,硝煙彌漫,屍橫遍野。蘇定方騎在戰馬上,望著勝利的場景,心中豪情萬丈。
大唐朝對西突厥的戰況每天都有信使傳回長安,李世民和李承乾每天關注著戰事的進展。
蘇定方雪中奇襲的訊息傳來,李世民麵帶微笑,對李承乾說道:「高明,蘇定方此次雪中奇襲,實乃妙策。能於困境中洞察戰機,此乃為將之智;敢率將士頂風冒雪奮勇追擊,此乃為將之勇。智勇雙全,方有此勝。」
李承乾點頭應道:「父皇所言極是。兒臣以為,此役之勝,亦在蘇將軍能統禦全軍,使將士一心,不畏艱難。」
李世民微微頷首,說道:「用兵之道,在乎知彼知己,隨機應變。如遇敵強我弱,當以智謀取;若逢戰機突現,須果斷出擊。然,兵者凶器,戰者危事,不可輕啟戰端,須以保國安民為要。」
李承乾拱手道:「兒臣謹記父皇教誨。治國亦如用兵,當明察時勢,權衡利弊,以仁政撫民,以謀略安邦。」
李世民目光深邃,看著李承乾道:「吾兒當明白,國之興盛,在君之明斷,在臣之忠勇,在民之安定。需以史為鑒,汲取前人智慧,方能長治久安。」
李承乾鄭重道:「父皇之語,兒臣定當深思篤行,不敢有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