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狄仁傑之裂國 第26章 屍骸驚現(重寫)
地下通道彷彿永無止境,蜿蜒曲折,向下延伸。
空氣中那腐臭與鐵鏽混雜的氣味愈發濃烈刺鼻,幾乎凝成實質,粘稠地附著在口鼻之間,令人窒息。
火摺子的光芒在濃重的黑暗與異味中艱難地跳躍著,隻能照亮腳下數步的距離,兩側牆壁上那些猙獰的古老圖騰在光影晃動間,彷彿活了過來,投下張牙舞爪的詭異陰影。
三人的腳步放得極輕,呼吸也下意識地屏住,唯有心臟在胸腔內沉重地擂動。
在這絕對的寂靜與黑暗中,任何細微的聲響都被無限放大。
孫敬之緊跟在狄仁傑身後,臉色蒼白如紙,額上沁出細密的冷汗。
他死死咬著牙關,強忍著胃裡翻江倒海的不適和那幾乎要衝破喉嚨的恐懼。
作為一名書生,何曾經曆過如此陰森可怖的境地?
那無處不在的腐臭味,幾乎要摧毀他的理智。
張承翊則始終保持著絕對的警惕,他一手舉著火折,另一手反握短刃,身體微躬,如同蓄勢待發的獵豹,每一步都踩得極穩,耳朵捕捉著前方任何一絲異響。
行伍生涯讓他對死亡和血腥的氣息並不陌生,但此地的氣味之濃、之怪,仍讓他感到陣陣心悸。
狄仁傑麵色沉凝如水,那雙洞察秋毫的眼睛在有限的火光下銳利地掃視著前方和四周。
他的眉頭越皺越緊,空氣中的氣味讓他心中的不祥預感越來越強烈。
這絕非簡單的潮濕黴變,而是……
真正的、新鮮的死亡的氣息。
通道開始出現岔路,如同蛛網般向不同方向延伸,顯然,這地下絕非一條簡單的暗道,而是一個龐大的、錯綜複雜的迷宮。
張承翊在岔路口留下極不起眼的標記,以免迷失歸途。
他們選擇了一條氣味最為濃鬱的主通道繼續前行。
又走了約莫一炷香的時間,前方通道似乎變得開闊了些許,那令人作嘔的腐臭味也達到了。
忽然,走在前麵的張承翊猛地停住了腳步,身體瞬間緊繃,低喝一聲:“狄公!止步!”
火光向前探去,眼前的景象讓三人瞬間頭皮發麻,血液幾乎凍結!
就在前方通道一側,一個天然形成的、略為寬敞的岩石凹陷處,赫然堆疊著數具屍體!
借搖曳的火光,可見那些屍體皆為青壯年男子,衣衫襤褸,與失蹤案卷宗中描述的某些受害者特征吻合。
他們顯然死去不久,屍身尚未完全腐爛,但死狀極其淒慘恐怖!
有的雙目圓睜,瞳孔中凝固著極致的恐懼與痛苦,嘴巴扭曲地大張著,似乎死前曾發出無聲的呐喊;有的渾身布滿縱橫交錯的可怕傷痕,深可見骨,顯然生前遭受了非人的虐打;還有的肢體呈現出不自然的扭曲,似是被人以巨力硬生生折斷…
地麵上,暗褐色的血跡早已乾涸凝固,與泥土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片片令人觸目驚心的汙漬。
濃烈的腐臭氣息正是從這些屍身上散發出來,混雜著血腥和排泄物的惡臭,幾乎令人暈厥。
“嘔——”孫敬之再也無法忍受,猛地轉身扶住冰冷的岩壁,劇烈地乾嘔起來,眼淚不受控製地湧出。
眼前這地獄般的景象,徹底擊垮了他的心理防線。
張承翊亦是虎目泛紅,握刀的手因極度憤怒而微微顫抖。
他是軍人,見過戰場廝殺,但眼前這種針對無辜百姓的、近乎虐殺的殘忍手段,依然讓他感到無比的憤怒與寒意。
“畜生!”
他從牙縫裡擠出兩個字。
狄仁傑站在原地,火光映照下,他的臉色鐵青,嘴唇緊抿成一條冷硬的直線。
那雙平日溫和睿智的眼睛裡,此刻翻湧著震驚、悲痛,以及滔天的怒火!
他緩緩上前幾步,強忍著令人窒息的惡臭,目光如刀,仔細掃過每一具屍骸。
他注意到,這些死者雖然衣衫破舊,但肌肉結實,手掌有老繭,確是從事體力勞作之人。
他們的傷口並非利刃一次性造成,而是多種鈍器、甚至可能是刑具反複折磨所致。
“並非簡單滅口…”
狄仁傑的聲音因憤怒而顯得有些沙啞,“這是虐殺!是為了逼供,或是為了…取樂?”
他的目光落在岩壁之上,那裡赫然釘著幾枚粗大的鐵釘,釘子上殘留著模糊的血肉和破碎的布條,下方地麵血跡尤甚。
旁邊還丟棄著幾件形狀怪異、帶著暗紅色鏽跡的鐵器,似鞭非鞭,似鉤非鉤,一看便知是專門用於刑訊逼供的殘忍器具。
“這裡是一處刑訊室!”仁傑沉痛地得出結論。
這些失蹤的青壯年,並非被簡單殺害,而是在這暗無天日的地底,遭受了難以想象的酷刑折磨後,才悲慘地死去。
究竟是為了逼問什麼?
還是這紅燭寺的妖僧,根本就是以虐殺為樂?
無論是哪種可能,都令人發指!
“恩師…這…這…”孫敬之好不容易止住乾嘔,聲音顫抖,幾乎語不成句。
狄仁傑深吸一口冰冷的、充滿死亡氣息的空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他蹲下身,不顧汙穢,仔細檢查著那些冰冷的刑具和地麵痕跡。
“承翊,火折靠近些。”狄仁傑沉聲道。
張承翊強壓怒火,將火折湊近。
狄仁傑的目光在地麵雜亂的腳印和拖拽痕跡中搜尋著。
忽然,他的指尖在一條模糊的、似乎通向更深處黑暗的拖痕旁停住。
那裡,半掩在血汙泥土中,似乎有一個小小的、硬物的一角。
他小心地將其摳出,擦去表麵的汙穢。
那似乎是一枚金屬印章的一角,材質非鐵非銅,在火光下透著一種古老的黯沉光澤,上麵還刻著一些模糊不清的紋路。
而就在此時,孫敬之的目光也被狄仁傑手中的東西吸引。
他強忍著不適,湊近些許,當看清那印章的材質和隱約的紋路時,他的眼睛猛地瞪大了,失聲驚道:
“這…這紋飾…像是…像是前朝官印的製式?!”
(第二卷
第26章
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