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狄仁傑之裂國 第36章 夜襲突厥營
州都督府內,燭火搖曳,映照著狄仁傑、王孝傑等人凝重而決絕的麵容。
空氣中彌漫著大戰前的緊張與肅殺。
張承翊不顧軍醫勸阻,已然換上緊身夜行衣靠,左肩傷口被仔細包紮固定,雖行動略有不便,但那雙銳利的眼睛卻燃燒著複仇與肅奸的火焰。
他身後,站著十名王孝傑精心挑選出的朔州軍中最精銳的悍卒,人人麵色冷峻,眼神如刀,默然擦拭著手中的橫刀與勁弩,檢查著飛爪、繩索、火折等物事。
“姚崇德府邸已被嚴密監控,其本人尚在府中,並未察覺異常。”
一名斥候低聲稟報,“據其管家醉酒後零碎言語及我等暗中查探,姚崇德確於前日深夜,以‘運送邊防加固建材’為名,簽發了一批通關文書,一支五輛馬車組成的小隊已於昨日淩晨悄然出城,往西北陰山方向而去。”
“西北陰山…與那密信中所言‘陰山隘口’完全吻合!”王孝傑一拳砸在案上,須發皆張,“這賣國求榮的畜生!”
狄仁傑目光沉靜,看向張承翊:“承翊,姚崇德所言突厥接應點‘黑狼穀’,位於陰山支脈,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爾等此行,絕非易事。務必以探查覈實、獲取物證為首要,若事不可為,即刻撤回,不可戀戰!”
“末將明白!”張承翊抱拳,聲音鏗鏘,“定不辱命!”
“好!”王孝傑沉聲道,“本督已密令西北沿線關隘,若遇車隊,暫勿攔截,以免打草驚蛇,但會暗中跟蹤其去向。爾等速去速回!我等在此,靜候佳音!”
子時過半,月黑風高,正是夜行者最好的掩護。
張承翊率領十名精銳,如同融入夜色的幽靈,悄然出城,策馬向著西北方向的陰山疾馳而去。
馬蹄皆用厚布包裹,口中銜枚,一路無聲無息。
他們對邊境地形極為熟悉,避開官道,專走樵徑小路。
朔北的夜風凜冽如刀,刮在臉上生疼,卻吹不散眾人心頭的熱血與殺意。
疾馳近兩個時辰,遠處連綿起伏的黑色山巒輪廓如同匍匐的巨獸,陰山已近在眼前。
根據地圖和姚崇德提供的模糊資訊,黑狼穀應位於一處極為隱蔽的支脈褶皺之中。
眾人棄馬步行,將馬匹藏於隱蔽處,如同獵豹般悄無聲息地潛入山林,向著預估的方位摸去。
山路崎嶇,荊棘叢生。
張承翊憑借豐富的偵察經驗,很快在一片亂石坡下,發現了幾堆尚未完全熄滅的篝火餘燼,以及散落在地的牲畜骨頭和馬蹄印!痕跡很新!
他打了個手勢,眾人立刻分散隱蔽,屏息凝神。
張承翊如同狸貓般攀上一處高崖,借著一叢枯草的掩護,向下望去。
隻見下方是一處被三麵陡峭山壁環抱的隱蔽山穀,穀底地勢較為平坦。
此刻,山穀中赫然紮著十餘頂突厥風格的皮帳篷!
帳篷之間,燃燒著幾堆篝火,約莫二三十名突厥裝扮的武士正圍坐喝酒,喧嘩聲隱約可聞。
而在山穀最內側,緊靠著山壁的地方,赫然停放著五輛覆蓋著油布的馬車!
車轍深重,與紅燭寺後山出口處的痕跡極為相似!
馬車周圍,有四五名突厥哨兵抱著彎刀,看似鬆懈地巡邏著,目光卻不時警惕地掃向山穀入口。
就是這裡!
突厥接應點!
紅燭寺轉移出來的寶藏(很可能也包括部分地下兵工廠生產的軍械)就在那馬車上!
張承翊心臟狂跳,強壓下立刻衝殺下去的衝動。
他仔細觀察著穀內敵人的分佈、帳篷的位置、篝火的照明範圍以及可能的暗哨。
敵人數量約三十,皆是精悍武士,且占據地利。
強攻雖未必不能勝,但己方必然也有損傷,且一旦不能全殲,有人逃脫報信,後果不堪設想。
他悄無聲息地滑下高崖,與手下彙合,壓低聲音迅速部署。
“阿虎,帶兩人繞至山穀東側峭壁,居高臨下,以弩箭壓製帳篷區敵人,製造混亂。”
“老刀,帶兩人潛行至穀口,解決掉可能的暗哨,阻斷其退路。”
“其餘人,隨我直撲馬車隊,速戰速決,以奪取車中物證為首要目標!行動務必迅捷無聲!以火光為號!”
“得令!”眾人低應,眼神中閃爍著嗜血的興奮。
行動開始!
如同暗夜中捕獵的狼群,朔州精銳們悄無聲息地散開,融入各自的戰鬥位置。
張承翊親自帶著四名好手,利用陰影和岩石的掩護,如同壁虎般向著穀底的馬車隊緩緩靠近。
他們的動作輕盈利落,與風聲、蟲鳴融為一體。
五十步…
三十步…
二十步…
馬車旁的突厥哨兵似乎聽到了些許異響,疑惑地停下腳步,側耳傾聽。
就在此時!
“咻咻咻——!”
東側峭壁上,數支弩箭帶著淒厲的破空聲,精準地射入篝火旁喧鬨的突厥武士群中!
“呃啊!”
“敵襲!!”
慘叫聲和驚怒的吼叫聲瞬間打破了山穀的寂靜!
篝火旁的突厥人頓時亂作一團,紛紛抓起兵刃,驚慌地尋找箭矢來源。
馬車旁的哨兵也被這突如其來的襲擊吸引,下意識地扭頭望向混亂的帳篷區。
就是現在!
張承翊眼中精光爆射,如同獵豹般猛地從陰影中竄出,直撲馬車!
身後四名精銳同時暴起發難!
“噗嗤!”一名剛剛轉回頭的突厥哨兵,喉嚨已被張承翊的短刃精準割開,哼都未哼一聲便軟倒在地。
另外幾名哨兵反應過來,怒吼著揮刀撲上,卻被另外四名朔州精銳死死纏住,刀光閃爍,血花飛濺,瞬間便被砍翻兩人!
張承翊毫不戀戰,一腳踹開一輛馬車的後擋板,掀開油布一角——裡麵赫然是碼放整齊的、閃爍著誘人光澤的金錠銀錠以及一些古色古香的珠寶匣!
正是從大燕遺庫中轉移出的寶藏!
他又迅速撬開旁邊一輛馬車的鎖,裡麵則是捆紮好的嶄新橫刀、長矛和成捆的箭矢!
甚至還有幾副打造精良的明光鎧!
正是地下兵工廠的產物!
證據確鑿!
“發訊號!搬東西!”張承翊低吼一聲,一名手下立刻向空中射出一支響箭!
尖銳的箭嘯聲劃破夜空!
早已埋伏在穀口的老刀等人立刻現身,堵死出口,與試圖向外逃竄的突厥人廝殺在一起。
東側峭壁上的弩箭更加密集地落下,不斷有突厥武士中箭倒地。
張承翊則帶領手下,迅速將馬車上一箱箱最沉重的金銀和幾捆最具代表性的軍械卸下,準備帶走作為物證。
其餘帶不走的,則潑上火油,準備焚毀!
穀內的突厥人試圖組織反擊,但他們被來自峭壁的弩箭壓製,又被穀口的朔州軍死死擋住,根本無法有效衝擊馬車區。
戰鬥呈現一邊倒的態勢。
混亂中,張承翊目光掃過中央那頂最大的帳篷,心中一動,猛地衝了進去。
帳篷內陳設華麗,鋪著地毯,顯然是指揮者所在。
此刻空無一人,想必也出去迎戰了。
桌案上散落著一些羊皮紙和雜物。
張承翊迅速翻檢,大多是些突厥文書信。
忽然,他目光一凝,抓起一封印有特殊火漆印記的信件。
那火漆圖案,竟與之前在紅燭寺禪房、陳玄逃跑時使用的煙霧彈殼上的某個微小標記極其相似!
他迅速拆開信件,裡麵是突厥文,他雖不能全識,但幾個關鍵詞彙卻看得分明——“紅燭寺”、“慧明大師”、“約定”、“軍械”、“地圖”、“月圓之夜”…
正是與之前截獲密信內容相互印證的關鍵證據!
此外,他還在帳篷角落一個皮囊裡,發現了一卷繪有精細邊防標注的羊皮地圖,其上幾條用朱筆標注的隱秘小路,與地下兵工廠石室中那幅地圖如出一轍!
“撤!”張承翊將信件和地圖塞入懷中,衝出帳篷,大吼一聲。
手下們已將重要物證捆紮好,並將火把扔上了潑灑了火油的馬車和帳篷。
轟!
火焰瞬間升騰而起,迅速蔓延,吞噬著車輛、物資和帳篷!
突厥人的慘叫聲、咒罵聲與劈啪的燃燒聲交織在一起,山穀化為一片火海地獄。
“走!”張承翊毫不留戀,率領手下扛著物證,如同來時一般,迅捷地脫離戰場,向著藏馬處撤去。
身後,是衝天的火光和突厥人絕望的哀嚎。
黎明前夕,張承翊一行人帶著沉重的物證和繳獲的密信地圖,安全返回朔州都督府。
當那些耀眼的金銀、鋒利的軍械以及鐵證如山的書信地圖擺在狄仁傑和王孝傑麵前時,所有人都明白——
紅燭寺與突厥勾結、轉移前朝寶藏、圖謀不軌的罪行,已鐵證如山,無可辯駁!
狄仁傑仔細檢視著從突厥營地繳獲的密信和地圖,目光愈發冰寒。這些鐵證,不僅坐實了紅燭寺與突厥的勾結,其筆跡、印鑒與指令內容,更與從姚崇德府中查獲的某些批文底稿隱隱吻合。
“王都督,”狄仁傑抬起頭,語氣斬釘截鐵,“證據鏈已完整。姚崇德通敵叛國,罪證確鑿,不容置疑。此刻他必已知曉黑狼穀出事,恐會狗急跳牆,畏罪潛逃,甚至銷毀剩餘罪證!”
王孝傑聞言,殺氣騰騰地抱拳:“老子親自帶人去拿了這個吃裡扒外的狗賊!”
“不,”狄仁傑略一沉吟,搖頭道,“你是朔州主將,目標太大,一旦親自前往,易使其驚懼反抗,引發不必要的騷亂。派一隊絕對可靠的心腹,持你我的手令,以‘都督府有緊急軍務相商’為由,將其‘請’至都督府。一旦入府,即刻拿下,秘密關押,對外嚴格保密,隻言其突發惡疾,需靜養謝客。”
他頓了頓,補充道:“同時,另派一隊人馬,立刻查封其府邸、官廨,控製其家眷、親隨,所有文書賬簿,一律封存查驗,片紙不得遺漏!”
“就依閣老之計!”王孝傑重重點頭,立刻轉身點兵遣將。
是夜,朔州司馬府邸。
一隊精銳軍士悄然抵達,為首校尉出示都督府手令,言及邊境突發軍情,王都督請姚司馬即刻過府商議。
姚崇德本就因黑狼穀一夜心神不寧,聽聞“緊急軍務”,雖心生疑慮,卻也不敢怠慢,更未料到對方竟已掌握其全部罪證並直接動手。
待他一路忐忑地進入都督府簽押房,左右如狼似虎的軍士便將其押下,剝去官服,直接打入守備最森嚴的密室牢房,嚴加看管起來。
姚崇德瞬間麵色慘白,腿一軟,幾乎癱倒在地,他知道,一切都完了。
而從其府中和官廨搜出的更多文書、賬冊,也被連夜送入都督府,成為後續審訊中砸向他的一記記重錘。
(第二卷
第36章
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