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狄仁傑之裂國 第39章 資金溯源
朔州都督府的簽押房內,燈火徹夜未熄。窗外寒風呼嘯,卻吹不散屋內凝重而熾熱的氣氛。
桌上,那枚“幽冥司·地”字令牌散發著幽冷的寒光,與一旁厚厚幾摞從紅燭寺及姚崇德府邸查抄出的賬冊文書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陳玄(慧明)雖已落網,但對“幽冥司”的核心機密依舊三緘其口,恐懼遠甚於對朝廷律法的畏懼。
狄仁傑深知,欲破此局,必須另辟蹊徑。
而這蹊徑,極可能就藏在這些冰冷繁雜的數字與票據之中。
“王都督,”狄仁傑目光掃過那堆積如山的卷宗,沉聲道,“紅燭寺規模如此龐大,地下工程耗費甚巨,打造軍械、賄賂官員、勾結突厥,無一不是吞金巨獸。其香火收入雖旺,但賬目做得太過乾淨完美,反而可疑。其背後,必有我們尚未發現的、更為龐大的資金源頭!”
王孝傑重重一拍桌案:“閣老所言極是!老子早就覺得奇怪,那幫妖僧哪來那麼多錢!我這就加派人手,就算把這幾年的賬本翻爛了,也要找出蛛絲馬跡!”
“不必盲目翻查。”狄仁傑搖頭,眼中閃爍著睿智的光芒,“重點查大額、異常、尤其是來源不明的款項流入。特彆是數年前,紅燭寺開始大規模擴建、地宮動工那個時間段前後的賬目!”
命令下達,都督府內所有能撥打算盤、識文斷字的書記、賬房都被召集起來,在狄仁傑的指導下,開始了一場浩繁的查賬工作。
算盤珠子的劈啪聲和紙張翻動的沙沙聲持續不斷。
孫敬之更是發揮其博聞強記、心細如發的特長,一頭紮進賬冊之中,幾乎不眠不休。
時間在緊張的排查中流逝。
一批批賬冊被搬來,又被搬走。
初步的覈查結果卻令人沮喪——紅燭寺的明麵賬目做得天衣無縫,所有大額進項似乎都有合理解釋:巨額佈施、田產收入、法事收益…幾乎挑不出毛病。
“難道他們的錢真是大風刮來的不成?”王孝傑有些焦躁地踱著步。
狄仁傑卻依舊沉靜,他拿起一本記錄數年前款項往來的總賬,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麵,陷入沉思。
忽然,他像是想到了什麼,抬頭問道:“紅燭寺與外地,尤其是洛陽、長安等大都會,可有銀錢往來?”
一語點醒夢中人!
一名老賬房猛地抬起頭,遲疑道:“回閣老…寺中與外地銀錢往來…多通過幾家信譽良好的櫃坊(唐代具有彙兌功能的金融機構)進行…賬目上也隻記為‘櫃坊彙入’,並未註明最終來源…這是行規…”
“櫃坊!”狄仁傑眼中精光一閃,“查!重點查所有通過櫃坊彙入的大額款項!尤其是那些看似正常,但彙款頻率、金額與紅燭寺當時實際需求不符的!”
查證方向立刻調整。
很快,一條隱藏在眾多正常流水中的異常線索,逐漸浮出水麵。
“恩師!王都督!找到了!”孫敬之忽然發出一聲壓抑著興奮的低呼,他手中捧著幾本不同年份但流水號相連的彙兌憑證存根,聲音因激動而顫抖,“學生核對了曆年所有通過‘洛陽永泰櫃坊’彙入的款項記錄!發現自四年前起,幾乎每隔半年,就有一筆固定數額的五千貫钜款,從該櫃坊彙入紅燭寺賬戶!持續至今,從未間斷!”
“五千貫?!半年一次?!”王孝傑倒吸一口涼氣。
這絕對是一筆钜款,足以支撐紅燭寺大部分的秘密開支!
“關鍵不止於此!”孫敬之激動地指著憑證上的細微處,“學生比對了彙款時間!發現每次這筆钜款彙入後不久,紅燭寺賬上便會有一筆大致相當的資金,以‘采購建材’、‘法會開支’、‘供養僧眾’等名目支出,但實際去向成疑!而且…”
他深吸一口氣,說出了最關鍵的發現:“這筆彙款最初的起始時間,與紅燭寺開始大規模暗中招募流民、采購大量異常物資、以及地宮動工的時間完全吻合!”
所有的線索瞬間串聯起來!
這筆來自洛陽永泰櫃坊的、定期定額的、來源神秘的钜款,就是紅燭寺龐大秘密開支的生命線!
狄仁傑接過那幾張薄薄的彙兌憑證存根,目光如炬。
憑證上隻有櫃坊的印鑒和流水號,彙款人資訊處一片空白,這是櫃坊為保護客戶隱私的常規操作。
但“洛陽”二字,卻像一道閃電,劈開了他腦海中的迷霧!
洛陽!
他猛地想起洛陽鬼市案中,那個製作毒丹的妖道吳友仁也曾供述,其啟動資金來自一個“神秘人”,通過“中間人”交付,而調查線索最終指向了洛陽某個地下錢莊!
雖然當時因吳友仁被滅口,線索中斷,但方向直指神都!
同樣是洛陽!
同樣是神秘钜款!
難道…
狄仁傑的心臟劇烈地跳動起來,他立刻對王孝傑道:“王都督,立刻以六百裡加急,行文洛陽縣衙,協查‘永泰櫃坊’!重點查近四年來,每隔半年便存入五千貫钜款、並彙往朔州紅燭寺的賬戶資訊!要求他們無論如何,必須挖出存款人是誰!”
“另外,”他頓了頓,語氣更加凝重,“將此事與洛陽鬼市案中,關於吳友仁啟動資金的調查卷宗,進行並案覈查!看看兩筆神秘資金的彙出方式、時間規律,是否有相似之處!”
命令以最高優先順序發出。
等待迴音的日子,每一刻都顯得格外漫長。
狄仁傑坐鎮都督府,反複比對著一南一北兩起案件中的資金線索,心中的預感越來越強烈。
這個“幽冥司”,其資金網路竟然如此龐大且隱秘,橫跨南北,同時支援著洛陽的毒丹控製和朔州的複國陰謀!
數日後,洛陽方麵的加急迴文終於送到!
狄仁傑幾乎是立刻拆開了火漆封印。
迴文很長,詳細記錄了洛陽縣衙對永泰櫃坊的突擊查賬結果。
果然!
永泰櫃坊表麵正規,實則暗地裡為不少見不得光的交易提供洗錢服務。
經過威逼利誘和仔細核對存根,櫃坊大掌櫃終於吐露實情:近四年來,確實有一個神秘賬戶,每隔半年便存入五千貫現錢(多為不易追蹤的金銀),要求彙往朔州紅燭寺。
存款人每次前來都遮頭掩麵,聲音刻意改變,無法辨認。
但櫃坊內部一個老賬房卻依稀記得,其中一次,那存款人掏錢袋時,不小心帶出了一枚小小的、造型奇特的銅牌令牌,上麵似乎刻著一個猙獰的獸頭圖案…
獸頭令牌!
與“幽冥司”令牌圖案如出一轍!
而迴文的最後部分,更是讓狄仁傑瞳孔驟然收縮!
洛陽縣衙依狄仁傑要求,調閱了當初鬼市案中關於吳友仁資金線索的卷宗(當時狄仁傑曾下令追查),雖然未能徹底查清,但也鎖定了幾家可疑的地下錢莊。
經比對發現,吳友仁最初收到的“啟動資金”,其彙出方式、中間經手的人類似江湖人士的風格,與這次永泰櫃坊神秘存款人的行為模式高度相似!
並且,時間上也存在關聯!
吳友仁收到第一筆資金的時間,恰好也在紅燭寺收到第一筆洛陽彙款之後不久!
鐵證如山!
兩起案件,一在北疆朔州,一在東都洛陽,看似毫不相乾,但其背後資金鏈的源頭,竟都指向了洛陽某個神秘的、持有“幽冥司”信物的人物或組織!
這絕非巧合!
“幽冥司”不僅存在,而且其觸角早已深入帝國腹地,擁有著龐大而隱秘的資金網路,同時支援著多項駭人聽聞的陰謀!
“好一個‘幽冥司’!好一個盤根錯節、財力通天的逆黨組織!”狄仁傑握著迴文,手指因憤怒而微微顫抖。他終於抓住了這根連線南北陰謀的黑線!
王孝傑等人聽聞此訊,亦是駭然失色,深感這“幽冥司”的可怕。
“立刻提審姚崇德!”狄仁傑豁然轉身,語氣冰冷如鐵,“這筆來自洛陽的钜款,經櫃坊彙入紅燭寺,必然需要有人在朔州接收、洗白並投入使用!陳玄是執行者,但官麵上的掩護、資金的分散處理,離不開這位朔州司馬大人!從他嘴裡,或許能撬出更多關於這條資金鏈,甚至其兄姚崇儉在安北都護府與此事關聯的線索!”
審訊的矛頭,再次精準地對準了內奸的核心。
(第二卷
第39章
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