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狄仁傑之裂國 第83章 欲擒故縱
邙山深處那座可疑的莊園,如同一個隱藏在陰影中的巨獸巢穴,雖被狄仁傑的目光鎖定,卻因其森嚴的戒備和未知的內情而難以接近。
強攻風險太大,暗中探查又極易打草驚蛇。
麵對這塊難啃的骨頭,狄仁傑決定改變策略,不再被動地尋找潛入的機會,而是要主動創造機會,讓對手自己露出破綻。
他深知,李璟(或者說“鼉龍”)此刻正如驚弓之鳥,雖然表麵因狄仁傑的“沉寂”而稍顯放鬆,但內裡的神經必定緊繃到了極點。
任何一絲風吹草動,都可能引發其過激反應。
而這,正是狄仁傑可以利用的弱點。
計策已定,便需選擇一個合適的場合和方式。
機會很快到來。
三日後,恰逢宮中舉辦一場規模不大、但參與者皆為宗室近支及部分心腹重臣的賞菊宴。
這類場合,既不失莊重,又帶有一定的私密性,正是散佈訊息、又能確保訊息精準傳到目標耳中的理想之地。
狄仁傑“病體初愈”,依製出席。
他刻意顯得精神略有萎靡,與人交談時也多是泛泛而談,絕口不提銅雀苑案。
直到宴席過半,氣氛漸趨融洽,武則天與幾位親王、郡王言笑正歡之際,狄仁傑才彷彿不經意地,與身旁一位素以口風不嚴聞名的宗室老郡王低聲交談起來。
那位老郡王正抱怨今秋新釀的酒水不佳,狄仁傑順著他的話頭,輕歎一聲,壓低聲音道:“老王爺說的是。不過這世間之事,真偽難辨,猶如釀酒,表麵光鮮,內裡或許早已腐壞。就如近日…唉,不提也罷。”
他欲言又止,成功勾起了老郡王的好奇心。
“懷英何出此言?莫非又遇到了什麼棘手的案子?”老郡王果然上鉤。
狄仁傑左右看了看,做出謹慎之態,聲音壓得更低,卻恰好能讓鄰座幾位豎著耳朵的宗室隱約聽到:“倒也不算棘手,隻是有些感慨。有些陳年舊賬,本以為石沉大海,誰知天網恢恢,竟留下了鐵證。近日整理卷宗,意外尋得關鍵物證,指向一位…唉,身份著實敏感。陛下已過目,龍顏震怒,吩咐暗中佈置,隻待時機成熟,便可收網擒拿,以免引起朝局動蕩。”
他並未提及具體人名,但“陳年舊賬”、“身份敏感”、“陛下過目”、“收網擒拿”這幾個關鍵詞,已足夠具有爆炸性。
尤其是“陛下過目”和“收網擒拿”,暗示著此事已上升到禦前,且到了即將動手的階段。
那老郡王聽得眼睛發亮,連連追問細節。
狄仁傑卻連連擺手,諱莫如深:“不可說,不可說。此事關乎重大,萬一走漏風聲,讓那元凶有了防備,或是狗急跳牆,豈不壞了陛下大事?老王爺隻當閒話聽聽便罷,萬萬不可外傳。”
他越是強調“不可外傳”,越是顯得此事千真萬確、機密萬分。
在這種場合,對一位眾所周知藏不住話的老郡王說“不可外傳”,無異於直接將訊息插上了翅膀。
果然,宴席還未結束,一股隱秘而緊張的暗流便開始在部分宗室席間湧動。
好奇、猜測、乃至一絲不易察覺的恐慌,在交換的眼神和低語中彌漫。
訊息像長了腳一樣,迅速傳到了正在另一席與幾位兵部官員談笑風生的淮陽郡王李璟耳中。
起初,李璟尚能維持鎮定,舉杯的手穩如泰山,笑容依舊風雅。
但當他派心腹悄悄核實,得知狄仁傑確實與那老郡王有過一番“密談”,且內容涉及“陳年舊賬”、“陛下震怒”、“即將收網”等駭人字眼時,他臉上的血色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褪去,舉杯的手指微微顫抖,杯中美酒漾出了些許。
儘管狄仁傑沒有點名,但做賊心虛的李璟,幾乎瞬間就將這警告對號入座!
趙五的賬冊?
銅雀苑的文書?
還是…
自己資金往來的漏洞被發現了?
陛下已經知道了?
狄仁傑不是在養病,而是在暗中佈置收網?
巨大的恐懼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間淹沒了李璟。
他強撐著與旁人應酬了幾句,便藉口不勝酒力,提前離席。
走出宮殿時,他的背影在秋風中竟顯得有些佝僂和倉促。
狄仁傑坐在席間,看似在欣賞歌舞,眼角的餘光卻將李璟的反應儘收眼底。
他知道,魚餌已經丟擲,魚兒已經受驚。
接下來,就要看這條受驚的“鼉龍”,會如何掙紮,會露出怎樣的破綻了。
訊息如同預期般,在特定的圈子裡迅速發酵。
接下來的兩日,狄仁傑安坐府中,看似波瀾不驚,但通過張承翊和暗樁反饋回來的資訊,他卻能清晰地感受到外界湧動的暗流。
“打草驚蛇”之計,已然奏效。
現在,需要耐心等待,等待那條受驚的蛇,自己從藏身的洞穴裡竄出來。
(第83章
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