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狄仁傑之裂國 第85章 幕後黑手
淮陽郡王府內彌漫的恐慌氣息,如同實質的濃霧,即便隔著高牆,也能被外圍監視的暗樁敏銳地捕捉到。
李璟頻繁召集幕僚、加緊轉移資產的舉動,充分印證了他已如驚弓之鳥。
然而,真正讓狄仁傑和張承翊精神高度集中的,卻是那個神秘莫測的“灰鬥篷人”。
此人的存在,像一根冰冷的針,刺破了李璟可能是唯一主謀的假象。
張承翊關於其身形步態與服毒死士相似的判斷,更是在狄仁傑心中敲響了警鐘。
如果此人真與刺殺案有關,那麼他絕不僅僅是傳話的信使,更可能是手握生殺予奪大權的監督者、乃至指揮者!
狄仁傑立刻調整了監視策略,將大部分精銳暗樁的力量,集中到了對這個“灰鬥篷人”的追蹤上。
指令非常明確:不求擒獲,不求靠近,隻求摸清其來去路線、大致活動範圍,以及可能的落腳點。這是一場需要極致耐心和技巧的貓鼠遊戲。
“灰鬥篷”的反偵察能力極強。
他從不走大道,專挑小巷、暗渠、甚至穿越一些權貴府邸的後園(顯然對洛陽地下網路和某些隱秘路徑瞭如指掌)。
他步履輕快詭異,時而疾走,時而驟然停頓隱匿於陰影,時而利用街市人流瞬間擺脫可能的尾隨。
連續兩夜,暗樁的跟蹤都在最後關頭功虧一簣。
然而,再狡猾的狐狸也鬥不過好獵手。
暗樁們吸取教訓,不再采取線性跟蹤,而是采用了區域布控、多點接力、高處瞭望相結合的方式。
他們在“灰鬥篷”可能出現的關鍵節點提前設伏,通過手勢和鏡片反光傳遞訊號,如同佈下了一張無形的天羅地網。
第三夜,子時剛過,“灰鬥篷”的身影再次如同鬼魅般出現在王府後園那扇小門外。
與李璟短暫會麵後,他迅速沒入夜色。
這一次,暗樁們準備得更加充分。
張承翊親自坐鎮在一處較高的廢棄閣樓,憑借過人的目力,統籌指揮。
他通過鏡片反射的微光,看到“灰鬥篷”在迷宮般的巷弄中穿梭,方向似乎是朝著城南而去。
“目標轉向延慶坊,三組準備接應,注意保持距離,鳥瞰組報告其前方路徑!”張承翊壓低聲音,通過細線連線的銅管向下方傳遞指令。
暗樁們如同精密的齒輪,悄然運轉。
“灰鬥篷”似乎也察覺到今夜的氣氛有些異樣,行動更加謹慎,多次突然折返、繞圈。
但在張承翊的全域性指揮和暗樁們默契的配合下,他的行蹤始終被牢牢鎖定在一個大致的範圍內。
終於,在繞了將近一個時辰後,“灰鬥篷”似乎確認了安全,速度加快,徑直朝著南城牆方向而去。
最終,他消失在城牆根下一片低矮、混亂的棚戶區中。
這片區域魚龍混雜,流動人口極多,是各種地下交易的溫床,也是藏匿行蹤的理想之地。
“不能再跟了。”張承翊果斷下令,“裡麵地形複雜,盲目跟進極易暴露。各組撤回預定地點,重點監視這片區域的所有出入口。”
雖然未能定位“灰鬥篷”的具體藏身點,但能將其活動範圍縮小到這片特定的棚戶區,已是重大突破。
更重要的是,在整個追蹤過程中,張承翊在高處多次清晰地觀察到了“灰鬥篷”在快速移動、尤其是規避潛在危險時,那種獨特的、重心微偏、如同狸貓般敏捷卻又帶著一絲僵硬感的步態。
“狄公,”張承翊返回狄府,語氣無比肯定,“末將可以斷定,此人即便不是那晚抱住我腿的刺客,也必定是受過同樣嚴酷訓練的死士!那種步態是長年練習特定殺人技和輕身功夫形成的習慣,尋常江湖人絕難模仿!”
狄仁傑聽完張承翊的詳細彙報,久久沉默。
燭光映照下,他的臉色異常凝重。
“如此看來,李璟…恐怕真的隻是一枚棋子。”
狄仁傑緩緩開口,聲音低沉,“一枚位高權重、極其重要,但終究是被操控的棋子。真正的‘鼉龍’,或許並非李璟本人,而是那個隱藏在‘灰鬥篷’身後的、真正的‘幽冥司’高層。李璟負責利用其身份和資源盜取、囤積軍糧,而‘幽冥司’則提供保護、渠道,並負責監督和…滅口。”
這個推斷,讓案件的性質再次升級。
對手的龐大與隱秘,遠超預期。
一個宗室郡王,竟然也隻是這個恐怖組織棋盤上的一枚棋子,那執棋之人的身份和能量,該是何等可怕?
“李璟如今的慌亂,一方麵是因為我們的‘打草驚蛇’,另一方麵,恐怕更是因為他感受到了來自‘幽冥司’的壓力。”
狄仁傑分析道,“他的作用可能即將完成,或者出現了紕漏,對於‘幽冥司’而言,他或許已經成了一枚可以隨時舍棄的棄子。所以他才會如此急切地轉移資產,尋求後路。”
書房內陷入一片沉寂。
原本以為逼近了真相,卻發現隻是掀開了巨大冰山的一角。
一條更深沉、更危險的暗影,潛藏在李璟這枚“鼉龍”符號的背後。
“繼續嚴密監視棚戶區,尋找‘灰鬥篷’的確切落腳點。”
狄仁傑打破沉默,下令道,“同時,對李璟的監視不能放鬆。他現在是驚弓之鳥,也是我們連線幕後黑手的關鍵橋梁。他下一步會做什麼,是繼續聽從‘幽冥司’的指令,還是試圖反抗或逃跑,將直接影響整個局勢。”
追蹤“灰鬥篷”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卻也帶來了更深的憂慮。
狄仁傑知道,與“幽冥司”的真正較量,現在才剛剛開始。
(第85章
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