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狄仁傑之裂國 第94章 內衛暗線
張承翊應鈴而入時,身上還帶著秋夜的寒涼。
他敏銳地察覺到書房內凝重的氣氛,以及狄仁傑看似平靜麵容下隱藏的銳利警覺。
無需多言,狄公一個眼神,他已心領神會,如同最警惕的獵犬,無聲地繃緊了全身肌肉。
“承翊,”狄仁傑聲音壓得極低,幾乎僅是氣音,目光卻示意了一下窗外,“感覺如何?”
張承翊沒有立刻回頭,而是借著調整站姿的動作,眼角的餘光如同最精密的尺子,丈量著窗外影子的角度和晃動的頻率。
他凝神感知了半晌,濃黑的劍眉漸漸鎖緊。
“有!”
他同樣以極低的聲音回應,語氣帶著前所未有的凝重,“不是之前那些貨色。這個…更沉,更穩,像塊埋在土裡的石頭,幾乎感覺不到呼吸。”
狄仁傑微微頷首,張承翊的確認印證了他的直覺。
他將袖中那張寫有“青雀。宋州”的紙條不著痕跡地滑到張承翊手中,同時用指尖在書案上快速而無聲地寫了一個“內”字。
張承翊掌心一握,便知紙條內容事關重大,而那個“內”字更讓他心頭一凜。
狄公是在暗示,問題可能出在內部?
“府外加強警戒,明暗哨位調整,尤其是靠近書房和水源的區域。”狄仁傑聲音略微提高,恢複了正常的語調,彷彿在佈置尋常的防衛任務,“另外,之前參與監視李璟府邸的內衛兄弟們都辛苦了,你代我好生撫慰,尤其是那位最先發現信使異常、立功不小的…是叫許青吧?多加一份賞銀。”
張承翊立刻明白了狄仁傑的用意。
明麵上是關懷下屬,實則是指定了一個需要重點觀察的目標——那個名叫許青的內衛。
他躬身抱拳:“末將領命!定當妥善安排,並厚賞許旅帥。”
退出書房後,張承翊並未立刻去調派人手,而是先回到了自己的值房。
他展開那張紙條,看清上麵的字跡後,眼中精光爆射。
“青雀”、“宋州”,這兩個片語合在一起,預示著風暴即將升級。
他小心翼翼地將紙條就著燈火燒成灰燼,深吸一口氣,迫使自己冷靜下來。
當務之急,是厘清內部的隱患。
他召來了兩名絕對可靠的、從朔州就跟隨自己的老部下,並未言明具體懷疑物件,隻吩咐他們以“複核李璟案外圍監視記錄,論功行賞”為由,暗中調閱之前所有參與監視李璟任務的內衛人員的行動報告和排班記錄,並留意他們在任務期間及之後是否有異常行為。
同時,他親自著手調整狄府的防衛部署。
他將最信任的幾名護衛安排在書房附近的幾個關鍵暗哨位置,取代了原本由內衛負責的崗哨,並叮囑他們,除了防範外敵,更要留意任何內部人員靠近書房區域的異常舉動。
對於那位名叫許青的內衛旅帥,張承翊則采取了外鬆內緊的策略,表麵上對其褒獎有加,分配了一項看似重要實則遠離核心區域的巡查任務,暗地裡卻派了專人對其進行不間斷的、極其隱蔽的監視。
調查在無聲無息中展開。
兩天後,初步的結果反饋回來,指向性變得清晰起來。
根據複核的記錄和暗中的觀察,那個名叫許青的內衛旅帥,確實存在幾處難以解釋的疑點。
其一,在最初鎖定李璟信使前往邙山方向的任務中,報告顯示是許青“敏銳”地發現了信使繞行路線的規律。
但張承翊的老部下在重新勘察那條路線後發現,信使的繞行雖然狡猾,卻有一個不易察覺的破綻,若非事先知曉其最終目的地可能靠近邙山,極難在短時間內準確判斷出其大致的去向。
許青的“敏銳”,顯得有些過於精準。
其二,在後來監視李璟府邸,尤其是追蹤“灰鬥篷”使者的行動中,有兩次關鍵的跟丟事件,報告都將原因歸結為目標反偵察能力過強和夜色掩護。
但仔細推敲行動路線和時間點,當時負責側翼策應和預警的,恰好都是許青或其直接下屬。
他們的位置,本應能提前發現目標試圖擺脫追蹤的跡象,卻未能及時發出有效警示。
其三,也是最微妙的一點。
在狄仁傑於賞菊宴上“打草驚蛇”之後,李璟府邸戒備森嚴,許青曾主動提出帶人潛入府邸附近一處民房高點進行監視,那處位置極佳,可以俯瞰王府部分割槽域。
但事後核對,在那段時間內,王府後園那扇“灰鬥篷”常用的小門,有過一次短暫的開啟,卻未被記錄在監視日誌中。
是確實沒有發現,還是…有意遺漏?
這些疑點單獨看來,或許都可以用巧合、失誤或能力不足來解釋。
但當它們串聯起來,尤其是結閤眼下狄府外出現更高明監視者的時間點,就顯得格外刺眼。
張承翊將調查結果秘密稟報了狄仁傑。
書房內,燈花劈啪輕響。狄仁傑聽完彙報,久久沉默。
他走到窗前,望著窗外沉沉的夜色,彷彿能穿透黑暗,看到那個隱藏在更深處、連內衛都被滲透的龐大陰影。
“幽冥司…其爪牙竟已深入至此。”
狄仁傑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更多的卻是冰冷的寒意,“內衛乃天子親軍,負責偵緝、護衛,若其中都有他們的人,則我等一舉一動,幾無秘密可言。”
他回想起朝堂之上,女皇那審慎的態度,以及盧承慶等人看似冠冕堂皇的反對。
如今看來,這朝堂之上,這宮闈之內,究竟還隱藏著多少雙“幽冥司”的眼睛?
他們不僅能在江湖、軍方、宗室中興風作浪,更能將觸角伸入帝國最核心的護衛力量之中,這是何等的可怕!
“狄公,是否立刻將許青控製起來?”張承翊眼中殺氣隱現。身邊潛藏著這樣的內鬼,讓他如芒在背。
狄仁傑緩緩搖頭:“不可。許青若真是內鬼,其作用絕非僅僅傳遞訊息那麼簡單。動了他,隻會讓‘幽冥司’知道我們已經察覺,他們會立刻切斷這條線,啟用更隱蔽的渠道,我們將更加被動。”
他轉過身,目光恢複了一貫的睿智與沉著:“既然他們在我們身邊安插了眼睛,那這雙眼睛,未嘗不能為我們所用。”
“狄公的意思是…將計就計?”
“不錯。”狄仁傑頷首,“許青暫時不動,但要嚴密監控,摸清他傳遞訊息的渠道和上線。我們可以通過他,傳遞一些我們想讓‘幽冥司’知道的訊息,真真假假,迷惑對手,爭取時間。”
他走到書案前,鋪開一張白紙:“當務之急,是‘青雀’和宋州。我們必須搶在他們前麵。承翊,你挑選幾個絕對可靠、身份乾淨、未曾參與過此前核心調查的人手,秘密前往宋州,不要通過官方驛站,扮作商旅或工匠,暗中查探漕河堤壩、河道疏浚以及當地官員、豪商動向,特彆是與水利、錢糧相關的任何異常。”
“明白!”張承翊肅然應道。
“另外,”狄仁傑沉吟片刻,“通知敬之,讓他明日開始,以整理典籍、編纂地方誌為由,去城南‘集賢書局’查閱所有與漕運、河工、特彆是宋州段水文地理相關的古籍和近年文書。動作要自然,不必刻意隱瞞行蹤。”
張承翊微微一愣:“狄公,此舉是否會打草驚蛇?而且孫先生他…”他擔心孫敬之的安全。
狄仁傑目光深邃:“就是要讓他們知道,我們在查漕運。許青若真是內鬼,此事必定會上報。我們要看看,‘幽冥司’對此會作何反應。至於敬之…他需要經曆風雨,方能真正成長。況且,集賢書局位於鬨市,光天化日之下,對方若敢動手,便是自曝行跡。我們會做好萬全準備。”
這是一步險棋,也是一步試探之棋。
既要追查線索,又要利用內鬼反向施壓,試探敵人的反應和底線。
張承翊感受到了狄仁傑佈局中的巨大壓力和決心,他重重抱拳:“末將這就去安排!”
張承翊離去後,書房內重歸寂靜。
狄仁傑獨自立於窗前,窗外那被窺視的感覺依舊若有若無,如同附骨之疽。
他知道,暗流已然洶湧。
內部的奸細,外部的殺機,以及那隱藏在“青雀”代號之後、意圖動搖國本的巨大陰謀,交織成一張巨大的網,正向他和這個帝國籠罩而來。
每一步,都需慎之又慎。
(第94章
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