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狄仁傑之裂國 第150章 暴風雨前
夜色如墨,沉沉地籠罩著長安。
最後一抹夕陽的餘暉早已被吞噬,天空中不見星月,隻有厚重的雲層低垂,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
匿名箭書的威脅與被篡改的司天監記錄,如同兩顆毒刺,紮在狄仁傑團隊每個人的心頭,卻也徹底點燃了他們背水一戰的決心。
狄府書房,燭火通明,映照著三張神色凝重的麵孔。
明日,便是決戰的時刻。
狄仁傑立於那張巨大的長安城坊圖前,目光最後一次掃過上麵標注的每一個關鍵節點——玄武門、朱雀門、感業寺、流民預計聚集的春明門外…
他的眼神銳利如鷹,彷彿要將這地圖,連同那隱藏其下的所有陰謀,一並看穿。
“承翊,敬之。”狄仁傑轉過身,聲音沉穩,打破了令人窒息的寂靜,“明日,便是見分曉之時。幽冥司佈局良久,明日必是雷霆萬鈞之勢。我等需分工明確,各司其職,方能破此死局。”
他首先看向張承翊,這位他最信賴的猛將,肩頭舊傷雖未痊癒,但眼神中的鬥誌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熾烈。
“承翊,”狄仁傑語氣凝重,“明日,皇城之外,那上萬被蠱惑的流民,以及混跡其中的幽冥司骨乾與江湖死士,便是你的戰場!你的任務,並非屠戮,而是‘阻’與‘撫’!”
他手指重重地點在春明門的位置:“流民受人矇蔽,多為無辜。你需憑借左驍衛與金吾衛可信兵馬,依托城牆與拒馬,構築堅固防線,務必將其阻於城外!同時,準備好鑼鼓、銅鉦,挑選嗓門洪亮、熟悉鄉音的軍士,反複宣告朝廷安民告示,揭露幽冥司利用天象、煽動暴亂的陰謀,分化瓦解其勢!記住,刀鋒所向,是那些混在人群中、手持兵刃、煽動暴力的骨乾與江湖人!擒賊先擒王,斬斷其指揮,流民之禍自解!但切記,非到萬不得已,不可對普通流民妄動刀兵!”
張承翊單膝跪地,抱拳領命,聲音鏗鏘如鐵石交擊:“末將明白!定不負狄公重托!必阻亂民於城外,斬妖邪於陣前!人在,防線在!”
狄仁傑將他扶起,用力拍了拍他未受傷的右肩,一切儘在不言中。
隨即,他目光轉向孫敬之。
這位年輕的弟子,臉色因連日勞累而蒼白,但眼神卻因肩負的重任而異常堅定。
“敬之,”狄仁傑的語氣溫和了些許,卻同樣不容置疑,“明日,朝堂之上,風譎雲詭,暗藏殺機。你的戰場,不在宮外,而在那大殿之內!”
他取過一疊厚厚的、整理得井井有條的卷宗,遞給孫敬之:“這是我們所掌握的,所有關於幽冥司、關於那三位嫌疑物件的證據鏈條!從令牌溯源,到資金迷蹤,再到物資囤積,乃至這被篡改的司天監記錄!你需將這些證據爛熟於心,明日隨我入宮,藏身於偏殿。你的任務,便是在最關鍵的時刻,當我需要指證某一人時,你能立刻、準確無誤地找出對應的證據,並清晰地陳述其關聯!”
他凝視著孫敬之的眼睛:“敬之,明日朝堂之上,言語亦是刀劍,證據便是鎧甲!我需要你這雙慧眼,這把‘活字典’,在需要的時候,給予那‘司主’最致命的一擊!你可能做到?”
孫敬之深吸一口氣,將那份沉甸甸的卷宗緊緊抱在懷中,彷彿抱著千鈞重擔,他挺直了本就有些單薄的脊梁,斬釘截鐵道:“學生必竭儘所能,絕不負老師期望!證據在此,絕無錯漏!”
最後,狄仁傑的目光回到了自己身上,平靜中蘊含著風暴。
“至於老夫,”他緩緩開口,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定鼎乾坤的力量,“明日,我將親赴朝會,直麵那可能隱藏在最深處的‘司主’!我要看看,在那朗朗乾坤(即便明日無光),在那百官麵前,他究竟是何等麵目!我要親口問問他,這‘裂國’之謀,這荼毒生靈之舉,於心何安!”
他的目光掃過張承翊和孫敬之,最終定格在窗外無邊的黑暗上。
“明日之局,敵在暗,我在明。然,邪不勝正,此乃天道!我等已佈下天羅地網,隻待那幽冥司主自己跳將出來!諸位,且隨我,明日,挽天傾!”
“願隨狄公(老師),挽此天傾!”
張承翊與孫敬之齊聲應道,聲音雖低,卻蘊含著無比堅定的信念。
任務分派已定,三人再無多言。
張承翊最後檢查了一遍甲冑兵刃,向狄仁傑一抱拳,便大步流星走出書房,融入了夜色,前往左驍衛大營做最後的準備。
孫敬之則抱著那疊卷宗,回到自己的房間,就著燭光,開始了最後的、不眠不休的記憶與推演。
狄仁傑獨自留在書房,他沒有再去看地圖,也沒有再翻閱卷宗。
他隻是靜靜地坐在那裡,閉上雙眼,如同老僧入定。
但他的腦海中,卻在飛速地推演著明日可能出現的每一種情況,每一個變數,以及…對應的每一種應對之策。
這一夜,長安城陷入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詭異的寂靜。
沒有往日的笙歌,沒有夜市的熱鬨,甚至連犬吠都稀少了許多。
宵禁的鼓聲早已響過,街道上空無一人,隻有巡夜金吾衛沉重的腳步聲偶爾響起,更添幾分肅殺。
空氣彷彿凝固了,每一個角落都彌漫著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壓抑。
千家萬戶,門窗緊閉,無數人在黑暗中,懷著恐懼、憂慮或是不安,等待著黎明的到來,等待著那傳說中“天狗食日”的降臨。
這是暴風雨來臨前,最後,也是最漫長的寂靜。
(第150章
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