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大唐狄仁傑之裂國 > 第27章 前朝遺物(重寫)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唐狄仁傑之裂國 第27章 前朝遺物(重寫)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前朝官印?!”

狄仁傑與張承翊的目光瞬間聚焦於孫敬之煞白的臉上。

在這充斥著死亡與酷刑的地底深淵,這突如其來的發現,如同在濃稠的黑暗中劃過一道刺目的閃電。

狄仁傑立刻將手中那枚沾滿汙穢的金屬物遞了過去。

孫敬之也顧不得腥臭,用衣袖仔細擦拭其表麵。

隨著汙垢褪去,那物事的全貌逐漸清晰——果然是一枚材質特殊的青銅方印,雖隻有半截,印鈕已失,邊緣亦有磕碰磨損,但其上鐫刻的螭虎鈕痕(雖鈕已失,底座殘留痕跡)及古樸嚴謹的篆書文字,卻透著一股不容錯辨的前朝官製氣韻。

孫敬之就著搖曳的火光,手指微微顫抖地撫過那些冰冷的刻痕,仔細辨認著殘留的印文。

他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中的驚濤駭浪,聲音因激動和恐懼而顯得有些尖銳:

“恩師!您看!這印文雖殘,但‘天’、‘授’、‘府’三字依稀可辨!這製式、這篆法…絕非本朝之製!學生曾於古籍中見過前朝北周官印拓片,與此印風格極為相似!這…這極可能是北周時期某‘天授府’的官印!”

“北周?天授府?”

張承翊濃眉緊鎖,他對前朝官製並不熟悉,但“北周”二字已足以讓他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北周滅亡已近百年,其官印怎會出現在這佛寺地底?

狄仁傑眼中精光爆射,接過那半枚銅印,指尖感受著其冰冷的質感與滄桑的刻痕。

他博覽群書,對曆代典章製度皆有涉獵,經孫敬之提醒,立刻便想了起來。

“不錯,‘天授府’…北周武帝時期曾設此機構,名義上掌管祥瑞圖讖,實則為皇帝密探,監視百官,羅織罪名,鏟除異己,權力極大,行事詭秘陰狠。北周滅亡後,此機構便隨之煙消雲散。”

狄仁傑沉聲道,語氣中充滿了難以置信的震驚。

狄仁傑凝視著官印,腦海中卻不由自主地回想起洛陽的“鬼市毒殍案”。

吳友仁也曾提到一個神秘的、提供資金的“大主顧”,其手下持有令牌信物。

雖然兩個案子一東一西,作案手法迥異(一個製毒,一個綁架、軍工),但其組織性、隱蔽性,以及那種視人命如草芥的冷酷作風,卻如出一轍。

一個可怕的念頭首次浮現:難道這盤踞北疆的前朝餘孽,與那潛伏東都的毒瘤,竟是同一棵惡藤上結出的不同毒瓜?

他們都隸屬於某個共同的、名為“幽冥司”的龐大陰影?

所有的線索在這一刻瘋狂地交織、碰撞。

他的目光再次掃過這血腥的刑訊之地,掃過那些牆壁上猙獰的蠻族圖騰,最後落回手中的半截銅印上。

“天授府…少丞…”

狄仁傑喃喃自語,腦海中飛速檢索著塵封的記憶碎片,“據《北周秘史雜錄》殘卷所載,天授府設有‘左、右少丞’各一人,佐理府事,皆由皇室心腹或宇文宗親擔任,行蹤尤為隱秘…其中右少丞最為重要…似乎名為…”

他猛地抬起頭,目光如電,彷彿穿透了時空的迷霧,死死盯住那枚官印上殘留的一個模糊刻痕。

那是一個姓氏的部首!

“陳…?”

狄仁傑的眉頭緊鎖,一個幾乎被曆史遺忘的名字與他方纔觀察到的、慧明那隱含軍旅習慣的站姿、以及其偶爾流露出的、絕非普通僧人所能有的倨傲氣質驟然重合!

“北周天授府右少丞…陳玄?!”

一個被刻意遺忘的名字,一個本該隨著王朝覆滅而消失的幽靈,竟然潛藏在佛門袈裟之下,在這邊陲之地編織著如此駭人的陰謀!

“這紅燭寺,根本不是什麼普度眾生的佛門清淨地!這裡,很可能是一處前朝餘孽秘密經營多年的巢穴!”

狄仁傑的聲音低沉而緩慢,每一個字都彷彿帶著千鈞重量。

“前朝餘孽?!”孫敬之失聲驚呼,隻覺一股寒氣從腳底直衝天靈蓋。

他瞬間想起了那些關於前朝覆滅時,部分死忠舊臣攜寶潛逃、圖謀複國的野史傳聞。

“恐怕不止是餘孽那麼簡單。”狄仁傑眼神銳利如刀,思維飛速運轉,“北周皇室乃鮮卑宇文部所建,其信仰習俗本就與中原不同,帶有濃厚的薩滿色彩。這些壁畫圖騰,恐怕並非簡單的裝飾,而是他們祭祀崇拜的象征!”

他指著牆上的猙獰異獸:“而這座紅燭寺,選址偏僻卻香火鼎盛,恰好為他們提供了絕佳的掩護。以佛教之名,行複辟之實!那些失蹤的青壯年…”

狄仁傑的目光再次投向那堆疊的屍骸,眼中充滿了悲憤與瞭然:“恐怕並非普通香客!他們或是被懷疑發現了秘密而遭滅口,或是…被當作了某種邪惡古老祭祀的犧牲品!甚至可能,他們在拷問某種情報,關於當今朝廷、關於邊防要塞!”

張承翊聽得血脈賁張,拳頭捏得咯咯作響:“如此說來,那慧明妖僧,豈非就是這夥前朝餘孽的首領?”

“十有**!”狄仁傑斷然道,“他精通佛法,善於籠絡人心,更能將寺廟經營得如此興旺,絕非尋常僧人。其言行舉止隱含軍旅之風,如今看來,極可能是偽裝!他的真實身份,恐怕是北周遺臣,甚至…身負複國重任!”

這個推斷石破天驚,卻完美地解釋了紅燭寺所有的詭異之處——為何寺僧身懷武藝、戒備森嚴?

為何夜半誦念突厥密語(北周與突厥關係密切)?

為何地下建有如此龐大的迷宮並設有殘忍刑室?

為何會有前朝官印遺落在此?

一切都有了答案!

這根本不是一個簡單的綁架殺人案,而是一場醞釀已久、深藏於帝國邊疆的複辟陰謀!

“必須立刻將此事告知王都督!”孫敬之急道,“調集大軍,剿滅這夥逆賊!”

“不可妄動!”狄仁傑立刻製止,“敵暗我明,其巢穴結構未完全探清,餘孽數量、實力不明,貿然強攻,恐其狗急跳牆,毀證潛逃,甚至挾持香客為人質。且…此事牽扯前朝,敏感非常,必須拿到鐵證,方可行動。”

他小心翼翼地將那半枚北周天授府官印用布包好,納入懷中。

這是目前最直接的物證!

“承翊,”狄仁傑目光掃向通道更深處的黑暗,“繼續向前探查,務必找到其核心區域,或藏書密室,或祭壇核心,找到更多他們謀逆的實證!但務必更加小心,此地恐不止一處刑室!”

“末將明白!”張承翊壓下滿腔怒火,重重點頭,再次擎起火折,小心翼翼地向迷宮深處探去。

每多走一步,心中的寒意便加深一分。

這地宮規模之大、結構之複雜遠超想象,岔路繁多,如同巨大的蟻穴。

牆壁上的圖騰越發密集詭異,空氣中彌漫的氣息也越發令人不安。

在一處較為寬敞的交叉路口,他們發現了一些散落在地的、鏽蝕嚴重的箭簇和刀劍殘片,其製式明顯不同於唐軍裝備,卻與一些前朝墓葬中出土的兵器頗為相似。

又在一處隱蔽的壁龕內,孫敬之眼尖地發現了一卷被油布包裹、半腐的羊皮紙。

小心展開後,上麵用硃砂繪製著一些扭曲的星象圖和難以辨認的讖語,其中竟夾雜著幾個清晰的北周特有年號!

證據越來越多,拚圖越來越完整。

這紅燭寺地下,儼然是一個被時光遺忘的、屬於前朝幽靈的複國據點。

而那些失蹤的百姓,則成了這場瘋狂陰謀中最悲慘的祭品。

狄仁傑麵色陰沉得幾乎要滴出水來。

他原本以為隻是揪出一個利用邪術害人的妖道團夥,卻萬萬沒想到,竟意外撞破了一個如此龐大、如此駭人聽聞的政治陰謀!

“慧明…‘慧明’…”

狄仁傑反複咀嚼著這個法號,眼中寒光凜冽,“你究竟是誰?在這副慈眉善目的皮囊之下,隱藏的又是怎樣一副禍國殃民的猙獰麵孔?”

他幾乎可以肯定,下一次與這位“高僧”的會麵,絕不會再是表麵上的寒暄與試探了。

而是一場圖窮匕見的正麵交鋒!

(第二卷

第27章

收)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