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狄仁傑之裂國 第54章 孫敬之的發現
張承翊關於姚崇儉與令牌圖騰存在隱秘關聯的發現,如同拚上了關鍵的一塊拚圖,讓“幽冥司”的輪廓在狄仁傑心中愈發清晰,卻也顯得更加盤根錯節、淵源深厚。
這不再是一個單純的當代陰謀集團,其觸角似乎深深植根於曆史的陰影之中。
而要厘清這團迷霧,追本溯源顯得至關重要。
狄仁傑的目光,自然而然地投向了仍在府中靜養的孫敬之。
這位年輕弟子雖然右手傷勢未愈,無法執筆,但其博聞強記、尤擅考據古籍的所長,正是眼下最需要的。
況且,孫敬之親身經曆了紅燭寺地宮的火海,對“幽冥司”的危害有切膚之痛,由他來梳理曆史線索,再合適不過。
次日,狄仁傑來到孫敬之休養的廂房。
屋內藥香嫋嫋,孫敬之正倚在榻上,用未受傷的左手艱難地翻著一本閒書解悶,見老師到來,忙要起身。
“敬之不必多禮,安心躺著。”狄仁傑擺手製止,坐在榻邊的繡墩上,關切地看了看他裹著厚厚紗布的右手,“傷勢可有好轉?”
“勞老師掛心,醫官說癒合尚可,隻是仍需時日,不敢大意。”孫敬之感激道,臉上氣色比前幾日紅潤了些。
狄仁傑點點頭,沉吟片刻,道:“今日來,是有件要緊事,需借重你的學識。”他將張承翊發現的姚崇儉標誌與令牌圖騰的關聯,以及魯衡先生關於令牌可能出自前朝皇室的判斷,簡要告知了孫敬之。
孫敬之聽完,眼中頓時燃起了學者特有的探究光芒,連手上的疼痛似乎都忘了:“老師是說,這‘幽冥司’的淵源,可能遠比我們想象的更早?甚至與前朝秘辛有關?”
“正是。”狄仁傑神色凝重,“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欲破此獠,必先知其根底。敬之,你雖手不便,但博覽群書,胸藏萬卷。我想請你仔細回想,或由我口述,你來推敲,在你過往所閱之典籍、野史、雜錄中,可曾出現過‘幽冥’二字連用作組織名稱的記載?尤其是與前朝宮廷、秘聞、暗殺、顛覆等相關者。”
孫敬之聞言,立刻陷入了沉思,眉頭微蹙,雙目微閉,腦海中如同走馬燈般飛速掠過無數讀過的書卷篇章。
狄仁傑也不催促,靜靜等待。
時間一點點過去,窗外樹影微斜。
忽然,孫敬之猛地睜開眼,眼中爆發出難以置信的光芒,聲音因激動而有些顫抖:“老師!學生…學生想起來了!確有一處記載!隻是…隻是年代久遠,且語焉不詳,學生以往隻當是荒誕傳說,未曾深究!”
“哦?快講!”狄仁傑身體微微前傾。
“是在…是在一卷名為《北周秘史拾遺》的殘本中看到的!”孫敬之語速加快,努力回憶著細節,“那是一部民間私撰的野史,內容光怪陸離,真偽難辨。其中有一則提及,北週末年,朝局動蕩,權臣宇文護曾暗中組建一支名為‘幽冥衛’的秘密力量,專司刺殺政敵、監視百官、羅織罪名,行事詭秘,手段狠辣,令人聞之色變。”
“幽冥衛…”狄仁傑喃喃道,這與“幽冥司”僅一字之差!
“但這‘幽冥衛’隨著北周滅亡、隋朝一統,理應煙消雲散了。”孫敬之繼續道,“可是,學生後來在整理一些本朝初年的雜史筆記時,似乎…似乎又瞥見過類似的字眼!”
他再次閉目凝神,額角甚至滲出了細汗,顯然在極力挖掘記憶深處那些模糊的片段。
狄仁傑示意侍女端來溫水,讓他潤了潤喉。
片刻後,孫敬之再次睜眼,這次他的臉色變得有些蒼白,眼神中充滿了驚駭與困惑:“老師…學生…學生想起的這段記載,牽扯甚大,甚至…甚至與當今天後陛下有關!”
狄仁傑心中一震,麵上卻不動聲色:“但說無妨,此處僅你我二人。”
孫敬之壓低了聲音,彷彿怕被外人聽去:“學生曾在一本禁毀的前朝宦官私錄的抄本中,讀到過一段極其隱晦的記載。言及大唐開國之初,特彆是太宗晚年及高宗初期,朝中幾樁撲朔迷離的親王暴斃、重臣貶黜事件背後,似乎都有一個被稱為‘幽冥司’的影子在活動。此組織較之北周的‘幽冥衛’更為隱秘,手段也更趨高明,不僅暗殺,更擅策反、離間、散佈謠言,於無聲處攪動風雲!”
他頓了頓,深吸一口氣,說出了最石破天驚的話:“那筆記中隱約暗示,在…在天後陛下當年還是昭儀、皇後之時,為了扳倒王皇後、蕭淑妃等政敵,鞏固自身地位,似乎…似乎也曾藉助過這股隱藏在暗處的力量!‘幽冥司’曾為其提供某些關鍵‘便利’,清除障礙!”
狄仁傑的瞳孔驟然收縮!
這個訊息太過驚人,若屬實,則意味著“幽冥司”不僅曆史悠長,更曾深度捲入本朝最高權力的爭鬥,甚至與當今聖上有過一段不為人知的“合作”!
“那後來呢?”狄仁傑聲音低沉地問道。
“後來…”孫敬之回憶道,“據那筆記所載,天後陛下地位穩固之後,尤其是臨朝稱製以來,似乎便開始著手清洗這股知其太多秘密、且難以駕馭的黑暗力量。‘幽冥司’遭受重創,一度銷聲匿跡。那宦官認為,此組織要麼已被連根拔起,要麼便轉入了更深、更暗的地下活動。”
書房內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
孫敬之的發現,如同揭開了一個被塵封已久的恐怖魔盒。
一個可能起源於北周、活躍於唐初、曾為武則天登頂權力之路提供過“黑暗服務”、後又遭其清洗的秘密組織——“幽冥司”!
其專司暗殺、策反、顛覆,對朝廷內部運作和權力更迭的隱秘規則瞭如指掌!
這完美地解釋了為何“幽冥司”對朝堂具有如此深的滲透力,為何其行動方式如此老辣精準,也解釋了為何武則天在聽聞“幽冥司”之名時,會流露出那種複雜難言的保留態度!
這不僅僅是國患,更可能牽扯到她不願提及的過往!
“敬之,”狄仁傑緩緩開口,語氣前所未有的沉重,“你今日所言,事關重大,出你之口,入我之耳,絕不可再對他人提起,即便是承翊,也暫勿告知。”
“學生明白!”孫敬之深知其中利害,鄭重應道。
狄仁傑站起身,在房中踱步。
孫敬之的發現,不僅沒有讓情況變得簡單,反而將眼前的危機拖入了一個更幽深、更複雜的政治漩渦之中。
對手不僅強大、隱秘,更與當權者有著一段諱莫如深的過往。
這意味著,追查“幽冥司”,不僅要麵對其本身的凶險,還可能觸及最高權力者敏感的神經。
然而,正因如此,狄仁傑更加確信,必須將“幽冥司”的威脅徹底揭露出來。
這個組織的存在,本身就是對帝國根基的持續侵蝕。
他走到窗前,望著皇宮的方向,心中已然有了決斷。
是時候,向陛下呈上一份措辭極其謹慎,但內容必須足夠警醒的奏疏了。
(第54章
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