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大唐狄仁傑之裂國 > 第64章 吏部卷宗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唐狄仁傑之裂國 第64章 吏部卷宗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離開依舊被肅殺氣氛籠罩的銅雀苑,狄仁傑並未返回尚善坊的府邸,而是命車駕直奔皇城尚書省所在的區域。

晨光下的天街,車馬漸稠,官員們正匆匆趕往各自衙署,新一日的朝務即將開始。

然而狄仁傑心中所慮,卻與這表麵的秩序井然格格不入。

他沒有先去兵部,而是先到了吏部。

要調閱兵部近期的軍糧排程卷宗,尤其是涉及可能存在的異常記錄,他需要一個更權威且不易引起兵部內部警覺的理由。

他以協查銅雀苑火災案、需核實可能與苑內人員或物資往來相關的記錄為名,通過吏部出具了一份協查文書。

此舉看似繞遠,實則老成持重,既能避免打草驚蛇,又能藉助吏部對百官的檔案管理許可權,拓寬調查範圍。

手持吏部文書,狄仁傑帶著張承翊與孫敬之,這才踏入兵部衙門。

兵部掌武選、地圖、車馬、甲械之政,其下設駕部、庫部、職方、侍郎等多司,其中與糧秣相關的,主要歸庫部郎中管轄。

得知狄仁傑親至,兵部當值的侍郎不敢怠慢,連忙出迎。

狄仁傑並未提及軍糧文書殘片之事,隻說是奉旨查辦銅雀苑火災案,因現場發現一些不明物品,恐與近期某些官方物資流轉有關,需調閱近三個月所有涉及洛陽地區,特彆是洛水沿線倉廩、碼頭的物資排程備案卷宗,以作核對。

兵部侍郎雖覺詫異——皇家園林失火,何以要查兵部的物資記錄?

但見有吏部協查文書,且狄仁傑神色凝重,語氣不容置疑,也不敢多問,隻得吩咐庫部郎中全力配合。

庫部郎中是個五十歲上下、麵容精瘦的官員,姓趙,聞訊後立刻將狄仁傑三人引至庫部檔案房。

檔案房內卷帙浩繁,空氣中彌漫著陳年墨香和紙張特有的氣味。

趙郎中喚來一名負責檔案管理的主事,讓其協助查詢。

“狄閣老,”趙郎中陪著小心道,“近三個月洛陽周邊的物資排程記錄甚是繁雜,尤其是漕運開通後,各類軍需、營繕物資往來頻繁。不知閣老具體要查哪一類?或是哪個時間點?”

狄仁傑目光掃過那一排排高大的檔案架,沉穩道:“先從所有涉及‘糧秣’調撥,且與‘洛水碼頭’、‘轉運’相關的記錄查起。尤其是…任何標注為‘陳糧’或手續看似非常規的文書,要格外留意。”

他特意強調了“陳糧”和“非常規”,這是基於焦屍身下殘片上的“陳糧轉運”字樣以及此案本身詭譎性質的推斷。

“是,是。”趙郎中連連點頭,吩咐那主事:“快去,按狄閣老的吩咐,將相關卷宗都找出來。”

主事應聲而去,在檔案架間穿梭忙碌。

等待的間隙,狄仁傑狀似無意地與趙郎中閒聊了幾句兵部日常公務,問及文書用印、歸檔流程等細節。

趙郎中一一作答,言辭謹慎,滴水不漏。

約莫一炷香的功夫,主事抱來了厚厚一摞卷宗,放在一旁的寬大書案上。

“狄閣老,趙大人,近三個月符合要求的記錄,大部分都在這裡了。還有些零散的,卑職再去找。”

狄仁傑道了聲辛苦,便與孫敬之一同上前翻閱。

張承翊則侍立門口,警惕地留意著內外動靜。

卷宗數量不少,多是格式化的公文,記錄著某月某日,從某倉調撥多少石糧草至某地,經何人手,用何印信,船號、押運官姓名等資訊一應俱全。

狄仁傑與孫敬之分工,狄仁傑重點檢視用印、格式和審批流程,孫敬之則憑借其博聞強記,快速瀏覽內容,尋找任何與“銅雀苑”、“陳糧”或看似不合常理的記錄。

時間在翻動紙頁的沙沙聲中流逝。

陽光透過高窗,在布滿灰塵的光柱中緩緩移動。

起初,一切看似正常,文書齊備,流程清晰。

但漸漸地,狄仁傑的眉頭微微蹙起。

他發現了幾處不易察覺的疑點。

一份關於從洛口倉調糧至陝州大營的文書,其上庫部郎中的簽押印泥顏色,與同一時期其他文書略有差異,似乎更鮮亮一些。

另一份涉及軍糧轉運的批文,格式上某個固定欄位的字距稍顯擁擠,像是後來新增上去的。

這些差異極其細微,若非狄仁傑這等觀察入微且心存疑慮之人,絕難發現。

“老師,”孫敬之也低聲道,“這幾份記錄,調撥理由皆寫的是‘常規補給’或‘輪換儲新’,但調出和接收的倉廩級彆,以及糧食種類,似乎有些對不上。比如這份,從儲備上等新糧的洛口倉,調往一個邊遠小營,卻隻寫了‘粟米千石’,未分等級,不合常理。”

狄仁傑接過孫敬之指出的那幾份卷宗,仔細對照,果然發現其中存在類似孫敬之所說的模糊處理或邏輯瑕疵。

這些文書單看並無大礙,但放在一起比較,就顯得有些紮眼。

就在這時,孫敬之的手指停在了一卷記錄的某一行,聲音帶著一絲壓抑的激動:“老師,您看這個!”

狄仁傑順著他所指看去,隻見那是一份大約半個月前的物資轉運記錄,內容赫然寫著:“為清淤疏通計,自永豐倉轉運陳糧壹佰伍拾石,至銅雀苑西側洛水碼頭,交由苑監李某接收,用以…用以加固河堤、喂養苑禽?”

記錄末尾,蓋著庫部一個分管雜項物資調撥的從九品主事的印章,以及一個模糊的、代表“已驗訖”的副署小戳。

“銅雀苑!陳糧!”孫敬之幾乎要低撥出來,這與焦屍身下殘片上的資訊對上了!

狄仁傑眼中精光一閃,但麵色依舊平靜。

他指著記錄上“加固河堤、喂養苑禽”的理由,冷冷道:“銅雀苑乃皇家園林,其維護自有將作監和苑監司負責,何須兵部調撥軍糧,哪怕是陳糧?且一百五十石陳糧,用於加固河堤已是牽強,喂養苑禽更是無稽之談!此記錄,大有問題!”

他立刻對趙郎中道:“趙大人,這份記錄是何人經辦?這位李某苑監,現在何處?”

趙郎中湊過來一看,額頭微微見汗,忙道:“回閣老,此等小額雜項調撥,通常是…是庫部下屬的令史經辦,經主事副署即可。待下官查問一下。”

他轉身喚來剛才那名主事,“這份轉運記錄,是誰經手的?銅雀苑那邊接收的李苑監,可曾核實過?”

那主事是個三十歲左右的瘦小官吏,聞言臉色頓時有些不自然,眼神閃爍,支吾道:“回…回郎中,是…是令史王七經手。至於李苑監…卑職…卑職隻是按流程副署,具體交接,應是王七與苑監那邊對接…”

“王七現在何處?”狄仁傑追問,語氣雖淡,卻帶著無形的壓力。

主事更慌了:“王七…他…他三四日前告假了,說是老家有急事…”

“告假了?”狄仁傑目光如刀,直視那主事,“何時告假?具體是何急事?可有留下憑證?”

主事被狄仁傑的目光逼視,冷汗涔涔而下,語無倫次:“就…就是火災前一天告假的…具體何事,卑職也不甚清楚…他說是家書傳來,老母病重…狄閣老,這…這記錄是有什麼問題嗎?”

狄仁傑不再看他,轉而向趙郎中:“趙大人,立刻查詢這個王七的住址和家人資訊。另外,速請銅雀苑的管事苑監前來問話,核實此事!”

“下官遵命!”趙郎中不敢怠慢,連忙吩咐人去辦。

狄仁傑則再次將目光投向那份詭異的轉運記錄,以及旁邊那幾份存在細微疑點的卷宗。

兵部內部的管理漏洞,經辦小吏的言辭閃爍,關鍵經手人的突然“告假”,還有這份明顯不合常理、卻偏偏將“銅雀苑”、“陳糧”、“洛水碼頭”聯係在一起的記錄…

所有的線索,都像一條條隱形的絲線,穿過兵部這看似規範的文書檔案,最終指向了一個更深、更黑暗的陰謀。

那具焦屍的身份,或許就隱藏在這份虛假的轉運記錄背後。

“幽冥司的手,果然已經伸進了這六部中樞之地。”狄仁傑心中寒意更盛。

他們利用兵部流程中的細微縫隙,巧妙地偽造或篡改文書,將軍糧以看似合法的名義轉運出來,其最終流向,絕非銅雀苑喂養禽鳥那麼簡單。

下一步,必須要弄清楚,這批所謂的“陳糧”,到底被運到了哪裡?

又被用作何種用途?

那個告假的令史王七,和接收物資的李苑監,在其中扮演了什麼角色?

而這一切的調查,都不可避免地要指向那個記錄中的地點——銅雀苑西側的洛水碼頭。

(第六十四章

收)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