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大唐釣魚人 > 第98章 這東西應該卷大餅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唐釣魚人 第98章 這東西應該卷大餅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葛明很傷心,看來願望是無法達成了,在吃蟲子一道上居然沒有誌同道合的人,真是可惜。不過葛明還想努力一下,所以窮儘了忽悠的手段。

“袁先生,可知這是何物?”

袁老道撇撇嘴說到:“蟬蛹而已。”

葛明接著說到:“蟬蛹不但是美食,而且能夠治病。”

袁老道說到:“小子,你還懂醫道了?老道隻知道蟬蛻可以入藥而已。”

葛明接著說到:“袁先生,可知咱們大唐很多人到了晚上視力會變差,如同盲人一般。據小子所知這俗稱夜盲症,其實也不是什麼大病,主要跟缺少肉食有關係。”

袁老道沒說話,示意葛明繼續往下說。

“蟬蛹就是非常好的一種肉食,經常吃上一點能夠改善晚上的視力。而且這東西非常多,可以油炸也可以火烤。”

袁老道這才說到:“按照你小子的說法,吃蟲子還利國利民了?”

葛明笑嘻嘻的說到:“袁先生總結的精辟,小子就是這個意思。當然了,這東西絕對是美食,先生一定要嘗嘗纔是。”

袁老道一臉嫌棄,說到:“彆來這一套,你吃給老道看看,你敢吃,老道就敢吃。”

這些人就是這德行,好像彆人敢你就真的敢一樣,還在這裡叫板。

葛明拿起一個知了猴,放到嘴裡喀什輕輕咀嚼,本來就愛吃,而且剛才也沒吃幾個。袁老道一看葛明吃的香甜,不由得頭皮有些發麻。

袁老道以為葛明戲耍他,也認定了葛明不敢吃,但是現在葛明吃了,自己應該怎麼辦?

就見葛明吃完了一個,又拿起一個放進嘴裡,一副享受的樣子。葛明心裡也在嘀咕:看你袁老道怎麼辦?

袁老道還是不放心的問道:“小子,這東西真的能吃嗎?”

葛明嘴裡還嚼著知了猴,口齒不清的說到:“絕頂美食。”說完還豎起大拇指。

袁老道聽完舔舔嘴唇,拿起一個半天沒敢放進嘴裡,葛明就這樣盯著他。實在沒辦法,好像下了很大的決心一般,袁老道把眼一閉,知了猴丟進嘴裡胡亂咀嚼。

袁老道突然睜開了眼睛,開始細細咀嚼,並且不停的點頭。葛明見狀知道袁老道總算是吃出好來了,甚至開心,以後可以一老一小一起吃蟲子,要是有人好奇葛明為何吃蟲子,自己就是說被袁老道逼迫的。

葛明趕忙問到:“袁先生,味道如何?”

袁老道說到:“小子,趕緊給老道弄一壺酒來,這東西怕是非常費酒,哈哈哈哈。”

葛明也跟著嘿嘿笑,趕緊吩咐丁香給袁老道準備一壺酒。於是一老一少就在祿伯等四人麵前開始了表演,葛明慢慢品味,袁老道一隻知了猴一口酒,吃的香甜,喝的過癮。

於是祿伯等四人各自都在心裡嘀嘀咕咕。

祿伯:剛才味道好像還行,除了入口的時候全是爪兒,有點詭異。一會再試試,說不定這真的是美食。早知道剛才就吞下去了,騙劉福這老小子也沒什麼意思。

福伯:難道說我們這些下人吃不出好來?味道實確實怎麼樣呀,為何小郎君和袁老道吃的如此香甜呢?一會去食堂拿點,再嘗嘗看。

丁香:小郎君居然吃這個,要是傳出去可怎麼辦?

小丫:太惡心了,本丫鬟要吐了,但是不能吐,一定要忍住。

這時候福伯說到:“小郎君,老仆去看看再做點什麼吃食,光吃此等美食怕是不夠,還是要喝碗粥暖暖胃纔是。”

葛明聽後點頭同意,其實自己喝不喝粥倒是沒關係,袁老道這種喝早酒的最應該喝點粥,不然傷胃又傷肝。

這時候祿伯也說到:“老仆跟著一起去看看。”說完兩人一起出了院子。葛明當然不知道兩人到底在想什麼。

話說兩人出了院子之後,福伯開口說道:“張祿,你居然坑我?”

祿伯說到:“這是哪裡話,你我多年交情,我怎麼會坑你?我隻是覺得小郎君要吃這東西,我們作為下人的不能不捧場不是?”

福伯又說到:“那你堅持吞進去也就是了。”

“哎,確實不怎麼好吃,入口全是爪,要多惡心有多惡心。也不知道小郎君和袁道長為何吃得這麼香甜?”

“哎,或許是貴人的吃食吧,咱們做下人的搞不懂這些。”

兩人一邊走,一邊相互埋怨,不大工夫就到了食堂,於是兩人直奔裝知了猴的大木盆。

就在這時候居然來人了,兩人同時到來,倒是把食堂的人嚇了一跳,其中一個婦人問道:“張叔,劉叔怎麼一起來食堂了?”

祿伯說到:“來看看有什麼吃食,小郎君的飯食可不能馬虎。”

婦人說到:“張叔請放心,就是不知道小郎君想要吃點什麼?”

祿伯說到:“熬點小米粥就行,再烙上幾張餅,要多放油。”婦人點頭稱是,這都是比較平常的飯食,作為古時候的婦人自然沒有做不好的道理。

祿伯又說到:“你們忙你們的吧。”然後跟福伯一起端著大盆,兩人離開了食堂。

路上,福伯說到:“要不咱們再嘗嘗?我從來都相信小郎君不會吃難吃的東西,或許是剛才隻是被嚇到了,應該細細品嘗纔是。”祿伯本就這個意思,自然同意。

兩人一人拿了一個,這次心理障礙就小了很多,丟進嘴裡細細咀嚼。兩人對視一眼同時說道:“要是不知道這東西是什麼,味道好像還不錯,卷大餅吃應該更好。”好嘛,居然還研究出了新的吃法。

兩人一邊說話一邊往回走,順便研究下這東西到底怎麼才更好吃。

莊子裡醒的最早的基本就是老人和孩子,老人是因為覺少。孩子是因為白天瘋跑,到了晚上吃了飯後沾枕頭就睡著,根本不用睡太久就有無限的精力,讓成年人十分羨慕。

福伯和祿伯往回走的時候,莊子上的孩子陸續出來亂跑了,看到兩人都主動喊爺爺打招呼。兩個老頭子摸摸這個頭,摸摸那個頭,老人喜歡孩子那也是天性。

莊子上的日子雖然依然清苦,但是已經改善了不少,畢竟原來全家除了種地就沒什麼進項。自從莊子裡有了作坊,莊戶人家每月也能看到一點銅錢。

最先改變的就是孩子,原本光屁股滿街跑,現在都知道穿上衣服出來了。當然這也是祿伯的功勞,前段時間看到光屁股出來的孩子就罵一頓,然後找到家大人批評一頓。

既然日變好了一點,弄點粗麻木給孩子弄個短褲、短衫用不了幾個錢,於是莊子上的孩子都穿上了衣服。要是不用光屁股,那誰願意光屁股呢?又不是神經病加變態。

不少孩子看到福伯抱著的木盆十分好奇,這東西不就是昨天跟小郎君一起抓的知了猴嗎?怎麼看起來好像油炸過了,透出誘人的紅棕色。孩子都是饞的,尤其是在本就沒什麼肉食唐代,流著口水盯著木盆。

福伯和祿伯兩人就把知了猴出來分給孩子們,這個給兩個,那個給三個。什麼你一個女娃也伸手要這個吃?那好,爺爺給你三個,要是不吃爺爺可不答應。

誰來也奇怪,沒有一個孩子不吃,而且一個個都吃的香甜。看著一個個孩子嚼的嘎嘣脆,還不停用舌頭舔舔嘴唇,吃完了知了猴還吮手指。這也讓兩個老頭子更是不解,難道說隻有小郎君差不多年紀的孩子才能品嘗出其中的美味來?

孩子們吃到了好吃的,自然有些不捨,跟著祿伯和福伯後麵繼續討吃的。沒辦法,兩人隻好又拿出來不少分給了這些孩子,這才一鬨而散,一看隻剩下一盆地。

祿伯問道:“沒多少了,不知道小郎君會不會怪罪?”

福伯打包票說到:“不會,小郎君雖然愛吃,但是什麼東西都是點到即止,不會拚命能吃。我看他把大部分都放在了食堂,應該就是留給其他人吃的。”

祿伯點頭說到:“確實如此,小郎君總是為其他人著想。不但聰慧而且善良,小小年紀還很有本事,我看莊子想不興盛都難啊。”

福伯也點頭說到:“府裡情況也差不多,現在進項多了,日子確實好過了很多,小郎君賺錢的本事真是沒話說。”

兩人一邊表揚葛明,一邊往回走,等到了院子發現葛明和袁老道已經吃光了知了猴,正在閒聊。

福伯上前說到:“小郎君,剛才老仆想把這些東西拿回來,回來的時候碰上不少莊子上的孩子,老仆自作主張做主分給了他們不少。”

正在跟袁老道研究美食的葛明,聽到福伯講話轉過頭來一笑,說到:“這些東西本就是他們幫我抓的,自然要分給他們吃。要是喜歡吃,今天晚上繼續抓,到時候炸好了再給大家在分分。”

福伯和祿伯大致就知道葛明會這樣說,於是點頭表示認可。

葛明又轉過頭去跟袁老道講話:“袁先生,知了這東西非常乾淨。是用針一樣的嘴巴刺破樹皮,吸食汁水,所以知了也是能吃的,不過不如知了猴味道好。”

“小子還聽說在南方有的地方比較潮濕,比較容易長蘑菇,有的知了猴就被蘑菇感染了,從頭上長出蘑菇來。當地俗稱知了花,據說專門用來煲湯,說是可以治什麼病。”

袁老道聽得十分吃驚,問道:“蘑菇從知了猴頭上長出來?”

葛明回答道:“是的,不過小沒見過。聽說吐蕃那邊也有一種蟲子,也容易被蘑菇感染,這東西又像蟲子又像草,俗稱蟲草,也是一味藥草。”

袁老道問道:“又是看書看到的?”

葛明回答道:“自然是看書,不是說書生不出門,便知天下事嘛?”

袁老道眼睛一亮,問道:“這句話出自何處?老道以前從沒聽過。”

葛明:。。。。。。

袁老道一笑,說到:“老道不問了,隻當是你有奇遇好了,小子,你看過的書不可能比老道多。”

葛明:。。。。。。

這愛顯擺的毛病確實要改,但是很難。

小米粥不需要多大功夫,莊子上的幾個婦人抬了小米粥過來了,還有一個端著一盤子烙餅。雖然吃食簡單,但是非常適合葛明的口味,就著泡芹菜吃了一小碗,也吃了一點烙餅。

缺點就是少了榨菜、炸花生米還有豆腐乳,如果沒這三樣,喝粥是沒靈魂的。豆腐乳?葛明突然靈機一動,要不做點豆腐乳?

可是這東西到底怎麼做的?紅方、白方好像就是放不放紅曲的區彆而已,口味相差比較大,但是葛明最喜歡吃白方。

據說凡是產鹽和大豆的地方,必定會有豆腐乳。以前看過電視美食節目做這東西,好像就是豆腐切塊發酵長出毛黴菌,然後鹽和白酒香料,加涼白開醃製就可以了。還有蘸上辣椒香料,用菜油醃製的做法,不過油太貴,那就隻能第一個方法了。

反正這次來要做豆腐皮和腐竹,看來也順便把豆腐乳試著做做才行,這東西方便儲存和攜帶。要是來不及吃飯,饅頭上抹上一點就很好吃,條子肉甚至隻需要抹上豆腐乳蒸一個時辰,就會無比美味,油而不膩。

等眾人都用過了早飯,葛明這才開始安排今天的工作,彆看年紀不大但是地位高,再說前麵很多事實證明,聽葛小郎君的話肯定不會錯。

於是葛明從矮幾旁站起身來,背著手清了清嗓子,還真像大人一般。福伯和祿伯自然也知道葛明要安排今天的事宜了,於是都靜靜聽著。

葛明開口說到:“祿伯,準備一點黃豆泡上。”

祿伯沒有答話,等著葛明繼續吩咐,隻是葛明半天不說話。於是問道:“小郎君,可還有其他吩咐?”

葛明回答道:“沒了,今天就是泡黃豆。”

袁老道在旁邊看的哈哈大笑,說到:“怎麼憋了半天就是泡黃豆,沒有其他事情要做?”

葛明尷尬的撓撓頭,說到:“其他確實沒有,泡好了黃豆纔再準備其他的東西也來得及。再說小子還不能在莊子上休息幾天?”

“泡黃豆這第一步,要做對了才行。不是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嗎?”

袁老道說到:“不錯不錯,荀子你也看過了?”

什麼玩意?這句話出自荀子?為何本小郎君不知道?

看到沒其他事情安排,祿伯這纔下去準備泡黃豆去了。

葛明打算先清閒兩天,上午跟著袁老道讀書,下午河邊釣釣魚。雖然說夏季講究神仙難釣中午魚,但是白條、翹嘴這些小魚中午也能釣到,而且數量非常多,清蒸了就是番茄的最愛。

釣的多了就曬成乾,以後給番茄吃。至於抓知了,自從那天早上孩子們吃過此等美味之後,每天晚上必定成群結隊去抓知了。不過各家都沒有富餘的鹽和油脂,所以都是給葛明送過來,葛明也願意幫點這種小忙。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