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大唐釣魚人 > 第167章 食為天對麵必須有醫館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唐釣魚人 第167章 食為天對麵必須有醫館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都說有錢好辦事,更何況是辦好事,而且是有權有勢的葛家辦好事。

跟孫思邈商量弄個醫館,這才幾天時間就開業了。

葛家在當地的名聲不差,尤其是葛家莊子現在的富裕生活,連周圍莊子都沾光了,指不定什麼時候全縣都能沾光。想要租個店麵,自然無數人想要巴結巴結。

孫思邈更是神仙一般的人物,聽說是孫思邈打算開醫館的,主動把閒置鋪子租出來的人就更多了。葛明府,孫思邈,兩人可都是可以造福整個臨渝的人。

葛明自然不會占便宜,以市價在酒樓對麵租了一個鋪子。原因無他,酒樓隨時可以給孫思邈送吃食,可不能讓這個老寶貝餓壞了身子。

當然了,食為天對麵就應該有個醫館,隻是名字不叫一笑堂而已。

所以一切都無比順利,租好了鋪子,木匠坊的人幾天工夫就把醫館裝修完成了。開醫館最大的成本是在藥材上,但是這麼短時間開業自然沒什麼藥材,不過可以寫好方子找彆的醫館、藥鋪抓藥。

做事情之前,往往需要輿論先行,這點葛明已經用的得心應手了。所以開業之前,就安排人散佈各種小道訊息。

每天隻問診十人,非疑難雜症不看。要是打個噴嚏也來找孫思邈看病,那不是浪費醫療資源嗎?再說其他醫館還怎麼活?

治病如果用不上名貴藥材,費用全免。孫思邈可不是一般的人,本就有普通藥材治大病的能力,所以幾乎就是免費治病。

孫思邈是係統、全麵、具體論述藥物種植、采集、收藏的第一人,對藥理精通無比,這也是後世人尊稱藥王的一個原因。

同樣是大唐各地跑,人家都采藥、研究、治病,袁老道就追求所謂的天道,做道士的差距怎麼就這麼大呢?

開業不用任何排場,因為醫館不同於其他地方,這是通過病人的傷痛賺錢的地方。哪裡像後世一般,私立醫院開業敲鑼打鼓,預祝生意興隆,花籃、條幅門口全是。

哪怕是藥店開業,都滿五十送幾個雞蛋,真真讓人笑死。

醫館連個牌匾都沒有,因為完全沒必要,如果用於做生意上,怕是最高境界了。

葛明從家裡調了一個老仆,掃掃地打打雜,負責號牌發放。每天下午十個號,這個工作量已經很大了,據說後世專家號一天都看不了十個。

上午不問診,因為要教葛明讀書。

小道童若雲自然也不能閒著,在讓孫思邈看病之前需要把把關。彆看若雲跟丁香年齡相仿,從很小就跟著孫思邈,醫術自然懂得不少。話說跟著什麼人,就容易成為什麼人。

上午跟著孫思邈讀完書,陪著用過了中飯,孫思邈就帶著葛明和若雲到了醫館。丁香等人全都沒帶,醫館又不是飯店,不用那麼熱鬨。

門口老仆正在打盹,一問發出去多少號牌,居然一個沒有。

第一天開業就沒生意,這要是其他生意不是要賠死?但是對於不收醫藥費的醫館來說,相當於沒虧。

疑難雜症哪裡那麼容易找,再說名聲還沒傳出去呢,過段時間就不知道了。

“孫先生,小子好像沒聽說您有多少學醫的徒弟啊?”

“徒弟帶過不少,總不能一直跟著老道吧?都在各地行醫呢,連太醫院都有。”孫思邈端坐在診療房間,等著病人上門。

“啊呀,果然名師出出高徒,連太醫院都有。”反正沒病人來,閒著也是閒著,不如聊聊天。

“孫先生,要是小子學醫,您看多久能出師?”

孫思邈笑著說到:“小子生性跳脫,沉不住心,根本就不適合學醫。要是老道教你醫術,怕是一輩子不讓你出師。哈哈哈哈。”

葛明聽後一直撇嘴,孫思邈接著說到:“要是讓你出師了,誰來照顧老道的飯食?”說完孫思邈往葛明身後扭扭嘴。

葛明回頭一看,若雲端著一個食盒走了進去。

“師祖,食為天讓人送來的吃食,說是怕師祖下午餓了。”葛明接過食盒,若雲又出去了。

葛明笑著說到:“照顧好孫先生,是整個臨渝的責任。”然後開啟食盒看了看,都是酒樓最近弄出來的各種小點心。

孫思邈笑著搖搖頭到:“哎,你這小子啊。咱們剛用過中飯,哪裡會這麼快餓的。”

“那先放著,這不是擔心孫先生過於忙碌,忘記了吃東西嘛。”

若雲又走了進來,對孫思邈說到:“師祖,真的有病患。”

孫思邈一聽立馬嚴肅起來,說到:“趕緊帶進去。”若雲聽後又出了房門。

“你小子怎麼還不出去?老道要看病了。”

“哦哦哦,那小子先出去了。”說完順便把食盒也帶了出來。

出門的時候若雲正在把傷患往裡麵帶,葛明看了一眼後嚇了一大跳。這人看起來是個半大老頭子,左邊脖子上好大一塊腫起。

難道是傳說中的大脖子病?不至於啊,臨渝距離海邊不遠,不是說這個病主要是出現在西部嗎?要真的是大脖子病,本小郎君就能治療。

葛明走到若雲旁邊,把食盒放下,開啟之後裡麵拿出來一盤糯米糕。

“若雲,吃點吧,食為天做的雖然比不上榮嬸做的,但是味道還湊合。”

“明哥兒,我實在吃不下了。”說完拿起一條放到嘴裡。要說若雲剛到葛家時瘦弱無比,孫思邈不在乎吃什麼,但是若雲這個年紀正是需要補充營養的時候。

在葛家住了這麼久,人也白了,臉上也有紅暈了,個頭好像都長了不少。還有一幫差不太多年紀的玩伴,若雲的日子算是比較舒坦的了。

原本自稱小道,對葛明稱呼小郎君,可是一起玩的時間久了,就變成了你我的稱呼。

“若雲,剛才那人是什麼病啊?算不算疑難雜症?”

“自然是疑難雜症,不然我就給開藥了。”

“你都自信到給人開藥了?要是吃壞了人怎麼辦?”

若雲一聽老大不樂意,說到:“本小道童自幼跟著師祖,要是小病都不會開方子,那我這些年不是什麼都沒乾?”

“哦哦,那這是什麼病呢?”

若雲想了下說到:“應該是癭。”

癭?不是樹上長得那種惡心巴拉的大疙瘩嗎?用來形容這人脖子上長得東西,好像還挺形象。

葛明好奇的等待外麵,不知道孫思邈如何給這人治病。神醫果然是神醫,不到一刻鐘時間,那人歡歡喜喜的拿著一張紙走了,看來是個藥方。

等這人走後,葛明和若雲趕緊進去,葛明問到:“孫先生,這人是什麼病啊?看著怪嚇人的。”

“嚇人個屁,能有把人傷口縫起來嚇人?”葛明一聽好有道理,自己都給人縫合過傷口,還看過一個死胖子被割喉死在眼前,這有什麼嚇人的呢?

“這是脖癭,老道以前見過幾次,但是每次都不知道這病的成因,老道遇上的幾個完全不同。”

若雲問到:“師祖,這個病當如何醫治?”

孫思邈說到:“雖然沒找到病因,但是老道碰巧找到了治療的方法。使用羊靨烘乾磨成粉,加昆布調和服用,幾服藥下去就好了。”

葛明心說要不是本小郎君重新讀書識字,或者不會釣魚,完全不知道孫思邈說的是什麼。

羊靨,大致就是羊脖子的甲狀腺。

昆布就是海藻的一種,跟海帶差不多。後世喜歡釣魚的人都知道這玩意,這玩意泡過之後出現較多的果膠,釣魚餌料中會加上一點。

葛明覺得自己猜對了,這人必定是大脖子病。昆布此類海藻含有較多的碘,確實對症下藥。後世人基本都知道海帶含碘比較高,大多不知道紫菜、昆布含碘更高,起碼比海帶高一倍以上。

就是羊的甲狀腺是不是也起作用,那就完全不知道了,或許是吃什麼補什麼吧。中醫認為,羊靨有化痰消癭,曆史上的確是孫思邈的首創。

不過葛明對孫思邈的佩服已經到了膜拜的程度了,一千多年後醫學上才知道原理,然後纔有適合的治療方法。人家孫思邈還沒搞懂原理時,就已經會治療了。

開門第一天,果然生意慘淡,就一個病人。

一會孫思邈就把葛明和若雲打發出了診療室,沒彆的原因,老道嫌兩人煩,嘰嘰喳喳的東問西問。

葛明打算出了醫館活動活動,等出了大門才發現外麵聚集了好多人,一個個交頭接耳。

葛明好奇的問到:“諸位鄉親,怎麼全都圍在門外?”

有的人認識葛明,知道這是縣令家的小郎君,聽到葛明這樣問就大著膽子問到:“小郎君,真的是孫神仙在坐診嗎?真的不收診金和藥錢?”

葛明笑著說到:“自然是孫神仙在坐診,不過頭疼腦熱的就不要麻煩孫神仙了,要是有個疑難雜症的可以請孫神仙看看。診金不收,不過醫館剛開始看診,還沒什麼藥材,需要慢慢置辦。開了方子去藥鋪抓藥就是了,以後要是用不到名貴藥材,就不收藥錢了。”

“哎呀,看來這幾天傳的是真的。小人這就去告訴小人舅舅的鄰居的表姐的侄子,那小子找其他大夫怎麼都沒把病看好。”

葛明算了半天也沒算出來這人跟病人到底什麼關係,一拍腦袋才醒悟,肯定不是親戚。

還有一個說到:“小人老孃癱在床上幾年了,看來不少大夫都沒見好,小人這就去把老孃抬過來。”

於是乎,除了前些日子流傳的孫神仙坐診不收錢,還有縣令加小郎君證實確有此事,於是訊息就傳的更快了。

葛明搖搖頭,看來孫神醫以後要忙碌起來了。

在封建社會做善事是有風險的,容易被統治者認為這是收買人心,甚至有不軌的意圖。魏攀走前問的話也提醒了葛明,做善事不能葛家自己做,應該拉更多人入夥纔是,可以減少葛家在其中的影響。

於是晚上陪著父母用過飯之後,葛明就跟父親商量了此事。

“父親大人,孫先生的醫館已經開業了,孩子估摸著以後不但本縣的人,外縣甚至府城的人都會來找孫道長瞧病。”

葛三爺沒說話,等著葛明繼續往下說。

“到時候肯定會需要不少的草藥,雖然咱家有這個財力,好像有點太虧了,虧錢的事不能光咱家做。”

葛三爺聽後微微一笑,說道:“明兒,真的因為錢的事?”

葛明歎了口氣說到:“不光是為了錢,孩兒覺得咱家太仁義反而不好。”

“哈哈哈哈,不錯不錯,我家明兒總算懂得一些官場上的事了。你把莊子弄的紅火起來,為父一點意見都沒有,外人更是說不出什麼來。”

“但是醫館這事就完全不同了,大善事隻能皇家做,咱們寒門做不得啊,此事明兒打算如何處理?”

“孩兒覺得縣裡不少富戶,可以號召一起捐點錢,或者給點草藥之類的東西。把孫先生留在臨渝,對大家都有好處。”

葛三爺聽後說到:“總不能為父出個文書,讓人捐款吧?”

對於捐款這種事,後世人從小經曆到大。學校號召捐款,單位號召捐款等等等。什麼義演捐款,拍賣捐款,這都算是比較高大上的了。

“這倒不用,要是出了文書就好像強迫了,反而脫離了做善事的本意。孩兒覺得這馬上就要過年了,要不請點樂工、伶人、舞女,上元節的時候熱鬨熱鬨,咱家到時候帶個頭捐點錢。”

葛三爺一聽馬上說道:“明兒,為父怎麼覺得你這是在家待得悶了?”葛明確實如此,每天練刀、讀書,基本沒有什麼娛樂活動。無非是五子棋、麻將、鬥獸棋,早就玩的無聊透了。

雖說此時的大唐山清水秀,空氣清新水也甜,商品更是純天然,可實在是無聊啊,但是得到了葛三爺的無情拒絕。

“好好讀書,不要每天搞東搞西的,還什麼舞女,你纔多大年紀?”

母親劉氏也在旁邊幫腔,說到:“明兒,此事讓你父親想辦法吧。你年紀還小,應該把精力放在讀書上。”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