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大唐釣魚人 > 第213章 禍不單行,天花來了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唐釣魚人 第213章 禍不單行,天花來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民間常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救災剛有了效果,就出現了疾病,還是嚇人的天花。要是沒有鬨災,控製天花其實很容易,因為古人流動性比較差,很多人一輩子都沒出過縣,這也讓傳染病少了傳播的途徑,所以以往並不嚴重。

如今出現了旱情,不少農戶拖家帶口的乞討,而且絕大部分都是往京城方向去。

疫病出現在了石艾縣,距離長安比較遠,所以還算安全。

李世民得到疫病的奏摺,馬上召集文臣武將,還有太醫院的醫官。隻是眾人全都一籌莫展,因為天花這病至今沒有找到治療的方法。除了封鎖石艾縣,不讓人進出之外,好像並沒有什麼方法。但是石艾縣也是大唐子民,現在也在鬨饑荒,封鎖起來實在過於殘忍。

在朝堂之上有個中年禦醫,長得精瘦精瘦的,壯了壯膽子出班奏到:“啟稟陛下,不如招臣的恩師孫思邈速往石艾縣。”

原來中年禦醫居然是神醫孫思邈的徒弟,話說孫思邈徒弟眾多,在太醫院的就這麼一個。孫思邈還是給朝廷麵子的,雖然自己不想為官,還是把最沒出息的弟子推薦給了太醫院。

好的徒弟都在各地行醫,孫思邈的想法很簡單,窮苦百姓更需要好大夫看病。

彆看孫思邈認為這個徒弟水平不行,但是在太醫院居然算是頂尖的禦醫,看來確實名師出高徒。是不是人才,其實是需要做比較的。

禦醫這種小角色,李世民自然是不認識的。

“你是何人?”或許李世民因為石艾縣有疫病而比較煩躁,講話一點都不客氣。

“微臣華安,任職於太醫院,恩師孫思邈。”華安說出恩師孫思邈時,臉上居然有了一絲得意之色。華安也算出身名門,據說祖上是華佗,師從孫思邈。

“華安,根據朕所知天花無藥可醫,難道孫神醫已經找到了治療方法?”李世民臉色緩和了不少,對啊,太醫院不行,還有孫思邈呢。

“啟稟陛下,恩師跟微臣常有書信來往,恩師說去年在臨渝,跟一個忘年小友一起發現了可能預防天花的法子。”華安的話不敢說太滿,因為孫思邈在信中就是這麼說的,而且本就是相互討論而已,沒想到華安把事情說了出去。

其實也不怪華安,在華安信中恩師就是神醫,說可能找到了,很大可能是找到了。如果沒有天花疫病,根本就沒辦法驗證。其實不用朝廷請,恩師要是知道了自己都會去石艾縣,隻是朝廷請的話更加名正言順一些。

一聽是預防天花的法子,雖然跟治療是有區彆的,還是引起了在場人的轟動。要是能預防,那以後就再也沒有天花疫病了,李世民可以超越前麵任何帝王,就憑借消滅了天花。

李世民當機立斷,一條條口諭就出口了。

“華安,朕命你帶上各種草藥,從太醫院挑選禦醫,到石艾縣外等待孫神醫。”

“尉遲恭,朕命你帶五千將士封鎖石艾縣,不準出入,等到孫神醫到來。”

“房玄齡,朕命你帶上大量糧食、布帛,總覽石艾縣救災事宜。”三人領旨,急忙出了顯德殿。

如今隻能先封鎖石艾縣,但是吃喝要供給的上,等到孫思邈到了在看神醫怎麼救治了。眼下旱災還在繼續,其他人繼續忙碌救災的相關事宜。

等到眾人出了大殿各忙各的,李世民才開始琢磨華安的那句話,孫思邈在臨渝的忘年小友,不會又是葛明吧?想到這裡不由得搖搖頭,這小子難道真的是老天賜給大唐的?

葛明這些日子過得滋潤,正是海鮮肥美的時候,炭烤、鐵板、蒸、煮、燉,換著花樣吃,怎麼吃都沒夠,居然有些不想回臨渝了。

姑父還專門帶葛明去看了看魚露作坊,等到秋天差不多就滿一年了,到時候就能吃上魚露了。這東西隻要鹽給足了,密封好,基本不會失敗。

還偷偷對葛明說,水稻種子已經弄到了,這時候怕是已經在鬆江種上了。

奈何氣溫不高,不能下水玩耍,成了此行最大的遺憾。兩個堂哥的春耕假期也差不多結束了,所以就必須回去了。

葛明說什麼也不騎馬回去了,不但冷,而且腿疼、屁股疼,好像還有些暈馬。葛明分析了一下,可能跟後世開車一樣,開車不暈坐車暈,自己騎馬什麼事都沒有。

葛糧、葛倉兩個堂哥也巴不得不帶葛明,可以放馬狂奔。於是姑父派自己的船帶上葛明和劉藝,沿著濡水一路北上。

坐船回去還有個好處,可以帶很多東西,知道葛明就喜歡吃各種海鮮,雖然鮮貨不能帶,但是各種乾貨帶了不少。

還給個葛明不少珍珠,畢竟這是合浦的特產。

走前葛明還偷偷在姑父耳邊說到:“把珍珠貝撈出來,稍稍撬開之後用小刀劃個小口,弄點碎珍珠沙進去,過些年就長成珍珠了。”

在姑父目瞪口呆時,葛明帶著劉藝還有那匹駑馬,上了船出發了。

本以為坐船應該比較舒坦,結果葛明吐得昏天黑地,這又不是海上居然也會暈船,讓葛明非常費解。

等到症狀好些時,船已經到了臨渝碼頭。造孽啊,暈了一路,早知道跟著二哥騎馬了。

葛明到的時候已經快要晚上了,但是葛糧和葛倉兩人一路快馬,中午前就到家了,還趕上了吃中飯。

看到兒子沒回來,劉氏差點急死,一聽原來是姐姐、姐夫派船送回來,這才安心了不少。吃過了中飯,就打發兩個侄子去碼頭守著,必須把明兒帶回來。

葛糧、葛倉也挺慘,這一路上縱馬狂奔雖然刺激,但是非常累。但是去的時候四個人,回來的時候兩個人,好像確實有些不合適。難怪三嬸說兩人心大呢,心大這詞好像是三嬸跟老四學的。

三嬸的話不能忤逆了,隻好騎馬溜達到了碼頭,找個小店讓夥計把馬看好,找個地方窩著睡覺。

葛明下船的時候臉色蒼白,雖然才十一歲而已,居然需要劉藝在旁邊扶著。劉藝這一路在船上吃吃喝喝,比騎馬舒坦多了,要是不用照顧葛明,怕是更加滋潤。

兩個堂哥衣衫不整,才一個白天沒見居然有黑眼圈。

“老四啊,你總算平安到了,大哥不應該貪玩,應該陪著你坐船的。”

“明哥兒,三嬸知道我跟大哥沒跟你一起,吃過中飯就被趕出來接你了。本想找個地方歇會,奈何不知道你什麼時候到,隻能這麼熬著。”

“大哥、二哥,小弟應該陪著你們騎馬的,看小弟這臉色,一路上光嘔吐了。”

三人哈哈大笑,要說也奇怪,葛明下了船沒了晃晃悠悠的感覺好像瞬間變好了。船上的夥計都是姑父家的,讓他們把東西慢慢抬回府就可以了。

葛明催促和兩位哥哥趕緊回家,這一路上吐得已經前胸貼了後背了,再不吃點東西葛明怕是要餓死了。

葛糧、葛倉、劉藝上馬,葛明本想跟著二哥,奈何一把被大哥提上了馬背。

“老四,這裡離家不遠,這馬跑不起來,放心好了。”葛明隻好坐在葛糧的馬上。

等葛明到家之後,劉氏纔算放心,趕緊讓人安排吃食,讓四人好好吃一頓,洗漱洗漱趕緊休息去,也不管是什麼時辰了。

經過一晚上休息,葛明總算是回了魂。

春暖花開,葛明也時不時帶著丁香、小丫出去走走。悶在家裡自己能行,兩個丫頭正是貪玩的年紀。

梅知輝總算回來了,滿身疲憊,看來這次商路不順。等問過了才知道,不是商路不順,完全是因為越是往北變暖就越慢,經過一個冬天牛羊都比較瘦弱,最終還是在草原多待了一些日子,等到牛吃上了草,身體得到恢複之後才運了回來,所以錯過了春耕。

葛明現在才知道自己決定是錯誤的,雖然春耕前有更多的牛是好事,但是路上怕是都要餓死。看來專業的事情還是交給專業人士去辦,自己瞎指揮是不行的。

這次牛一百多頭,但是個個都不太精神。葛明看過才知道原來不少牛都有牛痘,這對於牛來說不是大問題,休養一段時間就好了。

把牛送到莊子上,梅知輝休整數日又帶上烈酒、飴糖等東西又出發了。這次主要是把奚族作為中轉站,甚至當地發展代理商,讓奚族的人去靺鞨、室韋換牛,這樣奚族的人也有不少好處。

這可是梅知輝顯示權利的時候,所以稍稍在莊子上休整之後就又出發了。

葛明這些日子一直都在想著莊子上的事,也不知道新的作坊弄得如何了?瓷器燒的怎麼樣了?田間地頭、山坡上的百花什麼時候能開,到時候一定要帶著小丫和丁香去看看,當然也要帶著番茄和粉絲。

不過白花沒等到,等到了天花。

這種事傳播速度之快,遠不是驛站快馬能比的,如同被大風刮過來一般。

一些不好的事,總是傳著傳著就變樣,有的被誇大,有的完全歪曲了事實。關中大旱的訊息其實也早就傳到了臨渝,但是臨渝今年絕對是個豐收年,所以就不怎麼關心關中,再說京城都在關中,皇帝老子還能讓人餓死不成?

疫病這種事就不同了,本來不過石艾縣有疫病,傳到現在京城都要淪落了,關中全是病人。雖然相距很遠,臨渝人也難免有些擔心。

餓不會傳染,但是病真的會。

葛明聽到訊息之後問過葛三爺,隻是葛三爺也說不出所以然了,隻知道關中鬨旱災。不過大災總是伴著疫病,情況怕是不樂觀。

葛明趕緊去找孫思邈,孫思邈此時也得到了訊息,同樣坐臥不安。如果真的如同傳言所說,事情就真的大了,改朝換代都說不定。

看到葛明進了房間,孫思邈著急的問道:“小子,天花的事可聽說了?”

“小子就是為了這事才來的。”

“你如何看?”

“孫先生,應該不會像傳聞中那麼嚴重,傳聞總是有誇大的成分。”

“老道也這樣認為,史料上記載從來沒有過這麼大規模的疫病。小子,不管現在情況如何,老道作都應該去看看,這是醫者的責任。”孫思邈說的斬釘截鐵,葛明來的目的就是怕孫思邈去疫病區。

現在看來有些多此一舉了,葛明知道孫思邈是個什麼樣的人,勸也是也沒用。

“孫先生,不如帶著小子一起去?”

孫思邈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的問到:“你也去?你做什麼去?你是嫌自己命長?”

“孫先生,天花這病染上過一次再也不會染上了,小子和您已經得過牛痘,自然不會染上天花。”

“小子,那是不是牛痘隻是你的猜想,根本沒辦**證。要是不是呢?你還年幼,身體不如成年人,染上可就凶多吉少了。老道不會帶你的,那死了這條心吧。”葛明還是比較自信的,孫思邈可沒有葛明那麼樂觀。

“孫先生,您一人去也解決不了什麼大問題。”

“老道帶著你這個累贅不是更解決不了問題了?”

被老孫稱呼為累贅,這也是第一遭。

“孫先生,您聽小子慢慢說。小子的計劃是這樣的,前些日子梅知輝運回來的牛很多都出了牛痘,現在需要把膿水收集起來,給莊子上的青壯趕緊種上牛痘,這樣到了疫病區纔有足夠的人手。”

“另外這些牛也需要精心護送過去,到了當地繼續收集膿水,這樣纔有足夠的牛痘可用。”

孫思邈想了想,葛明的方法確實不錯,但是前提必須建立在牛痘可以防止天花的基礎上,所以孫思邈還是犯了難。自己涉險沒關係,葛明年紀這麼小,還是這麼好的孩子,誰忍心帶著涉險?彆說葛明,若雲孫思邈都不會帶。

看到孫思邈猶猶豫豫,葛明說到:“孫先生,小子跟父母商量下,他們要是同意小子必定跟著去。”

孫思邈一聽也好,不過你父母要是同意才見了鬼了,讓葛明去找父母商量,自己趕緊收拾收拾東西。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