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大唐釣魚人 > 第270章 房玄齡哭了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唐釣魚人 第270章 房玄齡哭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烤是最原始的料理手段,也是此時肉食極為常見的烹調手法,房家自然不缺烤肉用的東西。

葛明覺得自己說錯話了,不過挖坑烤魚,多年沒這麼操作過了,葛明居然有些心癢癢。房家的調料齊全,不少都是葛明貢獻的。讓房遺愛去廚房拿調料,讓薛禮找了一個鐵鍬,就在水榭附近挖坑。

殺魚的事有小猴子,葛明現在是能不親自動手就堅決不動手,已經被萬惡的封建社會腐蝕壞了。等到準備工作做好,房遺愛也把調料拿過來了,這貨也不認得調料,一股腦把能拿的全都拿了過來。

清洗乾淨的草魚已經從魚背拋開,用布把魚身體上的水分擦乾,塗抹上油和各種醬汁,撒上一些孜然粉稍稍醃製一會。

生好了炭火就可以串起來烤了,不過一刻鐘的時間,香味就在水榭彌漫了。魚肉很容易熟,不過要烤的時間久一點才比較好吃,否則沒有一點嚼頭,也不會入味。

又過了一刻鐘時間,在房遺愛滴滴答答流口水時,幾條魚總算烤好了。

正在房遺愛打算開吃時,房玄齡到了水榭。

房玄齡公務繁忙,今天算是回家早一些的,打算到了家中檢查檢查孽子的課業。還沒到書房就看到水榭方向在冒煙,等到了水榭居然有一股香味。

房玄齡就知道孽子房遺愛沒做好事,不知道又在做什麼妖。

到了水榭才發現葛明居然也在這裡,一群娃子居然在烤魚,頓時氣不打一處來。肯定是這個逆子的主意,千萬不要把寶貝徒弟葛明帶壞了。

“孽子,在做什麼?不好好讀書,想要放火不成?”

房玄齡的話嚇了眾人一跳,房遺愛手裡的烤魚差點丟在地上。

葛明心中暗道不好,沒等房遺愛說話,葛明趕緊站起來給房玄齡施禮。

“拜見恩師。”

房玄齡擺擺手,示意葛明不用施禮了,一指房遺愛怒道:“可是這個孽子的主意?”要說還真是這個孽子起頭的,但是葛明也有推波助瀾的效果。

葛明趕緊說到:“恩師請聽學生一言。”

“葛明,你說。”

“學生來時師弟剛纔在背書,好不容易纔把堯曰篇和憲問篇背了下來。師弟突然。。。。。。”葛明本想說背書背的累了,想要吃點東西。

沒等葛明說完,房玄齡不可置信的問道:“這個孽子把堯曰篇和憲問篇背了下來了?”

“那是自然,恩師要是不信就讓師弟背誦一遍。”葛明對房遺愛使了使眼色。

房遺愛自然會意,拿著烤魚開始背誦起來,居然一字不差。。。。。。

房玄齡原本不可置信的表情變成了驚喜,心中有一種祖宗總算顯靈的感覺,甚是欣慰。隻是看到房遺愛手中的魚,又出現了新的疑問。

打壓式的教育,就算父母再開心也會埋在心中,此時房玄齡的表情又變成了嚴肅,雖然心中不知道多高興。

“算你這個孽子今天有長進,手中的烤魚是怎麼一回事?”

房遺愛用討好的表情說到:“父親大人,孩兒看到師哥的時候想到父親說過師哥怎麼孝順他父母的,為了讓父母吃上好吃的做了很多東西出來。讓孩兒備受啟發,孩兒深知父親、母親不易,所以跟師哥學了烤魚,打算孝順父母。”

“這條魚孩兒正打算去給母親送去,沒想到父親大人回來了。父親,趁熱趕緊嘗嘗,這是孩兒第一次做吃食。”

人才啊,葛明差點被房遺愛這番說辭震驚死,這小子比自己還會說瞎話。。。。。。

房玄齡聽到房遺愛如此說,眼淚都要掉下來了。這些年血雨腥風都過來了,彆說掉眼淚,眼圈都沒紅過,沒想到差點被這個孽子弄哭了。

房遺愛走到房玄齡麵前,恭恭敬敬的雙手捧著烤魚。

房玄齡接過烤魚,順便又讓下人把還插在坑邊上的烤魚全部拿走了。房玄齡此時的想法很簡單,我兒子給我烤的,沒你們的份兒。。。。。。

於是帶著全部烤魚,直奔內宅而去,留下葛明眾人原地發呆。

等到房玄齡走遠了,葛明對房遺愛豎起大拇指。

“師哥,烤魚都沒吃上。”房遺愛感覺很委屈。

葛明微微一笑,這時候還想著吃烤魚,說到:“多大事?明天師哥讓人給你送就是了。”房遺愛這才開心起來。

房玄齡手裡拿著一條烤魚,身後下人拿著兩條,急匆匆回了內宅。

葛家的小吃食也味道絕佳,讓盧氏吃上一口就停不下來,心裡說著不能再吃了,奈何還是管不住嘴。

看到房玄齡進了房間,盧氏起身笑著說到:“老爺,今天回來的居然比往常早些,看來老爺是有口福的人,這是葛明送來的吃食,趕緊嘗嘗。”

等仔細看過房玄齡,盧氏才說到:“老爺,手上怎麼拿了一條烤魚?您眼圈怎麼紅了?”

房玄齡拉著盧氏的手,笑著說到:“夫人,咱家孽子有出息了。”

“嗯?妾身剛把家法交到葛明手上,難不成這孩子教人有方,這麼快就有效果了?”

“家法?葛明?”

“是啊,妾身經常聽你稱讚葛明,想著同齡人更有話說,就拜托葛明管教遺愛,還把家法給了葛明使喚。”

“哎呀,難道說那個孽子轉了性子是葛明的功勞?”房玄齡太瞭解房遺愛了。

“老爺,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於是房玄齡把房遺愛背出了堯曰篇和憲問篇,足足兩千字,還有居然跟葛明學烤魚,打算孝敬父母的事情說了出來。

盧氏聽後眼淚都掉下了,任憑房玄齡多理智睿智的一個人,看到原來的孽子居然懂事了,眼圈也紅了。就如同葛明剛穿越時,傻兒子變好了,父母都不會懷疑,覺得祖先仙靈而已。

房玄齡覺得葛明這個弟子算是收著了,多好的弟子呀。

房玄齡夫妻二人,把幾條烤魚全部吃完,從來就沒吃過這麼好吃的烤魚。。。。。。

葛明覺得時間差不多了,就前往內宅打算告辭,恩師和師母吃過烤魚之後,估計晚上也不想吃飯了,估計不會留自己吃飯。

“弟子拜見恩師、師母,弟子今日多有打擾,特來告辭。”

房玄齡笑著說到:“原來你師母給你了家法,難怪那個逆子突然開竅了一般。為師也經常使用,為何幾乎沒有什麼效果,這是何道理?”葛明心說我怎麼知道什麼道理,我又沒兒子,更沒人給做過爹。

葛明打算把自己的想法說說。

“恩師、師母,師弟其實非常聰慧,隻是偶爾耐不住性子,而且好動不好靜。一味地強迫他讀書,不如讓他一邊玩耍一邊讀書,反而能夠讀的進去。”

房玄齡疑惑的問到:“葛明,凡是學術上有成就的人,無一不是耐著性子苦讀的。一邊玩耍一邊讀書,為師還是首次聽到。”

“恩師,讀書應該勞逸結合,目不窺園的事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得到的。貪玩是孩子的天性,根本就無法抹殺。”房玄齡看著葛明說的振振有詞,這纔想到葛明就是所謂勞逸結合的典範。

“為師聽說你在臨渝時,每天最多看書半天,下午從不看書,難道也是勞逸結合?”

葛明點點頭,說到:“恩師,學生瞭解自己的性子,也不是坐得住的人。正因為知道下午可以玩耍,所以上午才能靜下心來讀書。要是知道全天都要讀書,學生一點也坐不住。”

“一整天的收獲還不如半天,所以還不如讀半天、玩半天,這樣反而有更多收獲。”後世的孩子有課間操、有體育課,還有週末,悶頭讀書根本就不是一個孩子能做到的。

房玄齡居然覺得葛明說的很有道理,這就是所謂的同齡人瞭解同齡人,尤其是葛明這種聰慧的孩子。

“葛明,家法你就好好收著,以後幫著為師和你師娘管教遺愛。”

“是,弟子遵命。不過弟子下午跟師弟說過假說,弟子說恩師打算增加一套家法,小錯用戒尺,大錯用棍子。”

房玄齡一聽葛明這小子真夠狠的,盧氏也有些心疼,權衡之後還是覺得葛明說的有道理。對於房遺愛這種逆子來說,講道理是沒有用的,要是有用早就好好讀書了。既然道理講不通,那就用打的,疼總能記住吧?

房玄齡說到:“既然如此,那為師就增加一套家法,戒尺怕是真的鎮不住這個逆子。”盧氏雖然不情願,此時也隻能同意了。

葛明笑著說到:“恩師,弟子本意就是嚇唬師弟的,未必真的增加家法,瞞著師弟也就是了。”

房玄齡聽後不住地點頭,沒見過的家法纔是最唬人的。。。。。。

葛明這才告辭出來,果然沒留自己吃頓飯,恩師太小氣了些。葛明又跟房遺愛告辭,答應明天讓人送點美食過來,房遺愛這才依依不捨的跟葛明告彆。

葛明到家的時候福伯送來拜帖,原來是魏高明和李惠褒兩人的,約葛明次日去看鋪子和莊子,葛明沒想到這哥倆這麼積極。隻是在拜帖後麵寫明瞭讓葛明多帶些吃食,看來這兩個家夥不光是為了做生意。

次日一早葛明就讓張春來和榮嬸多準備一些吃食,各種糕點、餜子多準備一些,什麼叫花雞、炸雞柳這些比較方便攜帶的吃食也多準備一些。

說起叫花雞葛明就想到了房遺愛,讓人做好之後想給這個家夥送點過去。既然要送就多送一些,還有恩師和師母的,連沒見過麵的房遺直也不能忽略了。

已經過了巳時,葛明覺得應該出發了。今天太陽高高的,天氣十分酷熱,於是葛明帶上不少硝石、涼開水、飴糖等東西。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這又不是後世,夏天熱了渴了走到哪裡都能買到各種冷飲,這年代街上最多有賣軟飲的。

從尉遲家所在的崇仁坊出來,往西走一點就是朱雀大街,這條大街寬的有些離譜,足有後世的百五十米寬。街邊店鋪林立,是整個長安最繁華的一條大街。

從朱雀大街一直往南,就到了明德門,出了明德門就算出城了。葛明跟魏高明和李惠褒約定的在此見麵,希望自己彆遲到了纔好。

出了城門找個陰涼的樹下把馬車停住,看著來往的人群,左看右看也沒見到魏高明的蹤跡,李惠褒也是不見蹤影。

這讓葛明十分惱怒,這兩個家夥居然遲到了,葛明最討厭彆人遲到,當然自己遲到是能夠原諒的。

約莫等了足足半個時辰,這大熱天的等的焦急,就在葛明打算鋪開攤子弄點冰水時,魏高明、李惠褒、魏高誌總算出現了,後麵還跟了不少隨從,陣仗非要搞這麼大嗎?

葛明再看看身邊的幾個,感覺自己是不是太低調了?咱也是紈絝子弟啊。

李承乾趕緊從馬車上跳下下來,對葛明不停的施禮道歉:“明哥兒,家中有些事情耽擱了,實在抱歉。”

李惠褒、魏高誌也都對葛明道歉,葛明不是得理不饒人的人,於是很爽快就原諒了這三人。遲到而已,並不是什麼大事,以後自己隻要遲到了就拿今天的事來說事兒。

“高明、惠褒、高誌,這是哪裡活?我剛好在此處看看風景,看看來往的行人,彆有一番樂趣。”

李泰不解的問到:“明哥兒,看行人有什麼好看的?你不熱嗎?”這個胖子從來都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完全不是個會聊天的人。

“惠褒,你看行人中這麼多的胡人,這些人不遠千裡來到長安,這足以說明瞭大唐的強盛。”

“何解?”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正因為大唐的強盛,才會吸引到周邊的外國人。否則,自己國家的人都會往外跑。”

李承乾說到:“正解,確實如此。”

葛明又接著說到:“至於惠褒說的熱不熱,本小郎君快要熱死了。有沒有帶冰涼的軟飲子?趕緊給哥哥來點。”

還彆說,李承乾真的帶了,趕緊讓隨從給葛明捧過來一壇。葛明抱著壇子感受到了冰冰涼,要說還是大戶人家,有冰窖藏冰。

讓小猴子拿出了幾個小碗,給每個人都分了一點,一股清涼入肚,總算感覺舒坦了一些,眾人這才開始前行。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