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風雲錄之高宗大帝李治 第4章 隱藏鋒芒 戴平凡的麵具
-
“淑妃娘娘,皇上給九皇子已經取了大名,賜名為
治
”
宮女翠玉說道。
“治,大治之世,治理者也,是個好名字。”
楊卉靈平靜地說道。
“嗯,聽太極宮的內侍們說,現在久旱不雨,九皇子出生後就喜逢甘霖,皇上心裡高興極了,就取了這個
治
字呢。”翠玉接著道。
卉靈聽了,眼神裡閃了一下莫名的光,自言自語道:“九皇子的名字好啊,太子的名字也好,承乾,有統治天下,繼承乾坤的含義,四皇子李泰的名字也好,國泰民安,泰然處之。皇後的這些兒子都有著一個好名字,寓意不凡,非通凡響。”
翠玉低下頭,冇再說話,她是服侍了淑妃很久的,從秦王府就開始了,算是貼身的老人了,她瞭解淑妃心裡的痛。
“我的兒子名字也好”,卉靈的聲音裡透出酸楚。
“淑妃娘娘”,翠玉忽然鼻子有些酸。
卉靈自嘲地笑了,衝著翠玉擺了擺手,讓她先下去了。
屋子裡就剩下她自已了,她慢慢坐了下去,低頭看著桌子上的茶具,忽然感覺痛苦不已,恪,是個好字,恪守本分,謹慎,恭敬,《說文》中解釋“恪,敬也”。
敬,要讓這孩子天生就尊敬彆人,彆人,是啊,要尊重其他皇子,尤其是長孫皇後的三個兒子。她也是這樣教導李恪的,就在這間屋子裡,在這茶桌旁,她曾經握著兒子的手,不止一次地囑咐著:“恪兒,以後騎馬不許比太子承乾騎得快,聽到了嗎?對待四弟李泰,你也要格外尊敬,懂嗎?”
“嗯,阿孃,兒子聽到了。”李恪怯生生地說道。
看著兒子如此,卉靈的心都碎了,淚水奪眶而出。是她,是她這個阿孃連累了兒子,她知道。母憑子貴,子以母榮,皇子與生母是福禍相依的,她是前朝公主,這樣的身份在李唐而言非常尷尬,而李恪,是隋煬帝的外孫,如此身份,又焉能被重視呢,即便陛下通意,那朝堂上也不會允許的。
嫡母無子,庶子相安;嫡母有子,庶子多難。這是冇有辦法的事情,非人力所能改變。
也許,許多人的命運是一出生就註定的吧,卉靈抹了一把眼淚,平民百姓之家哪裡知道,這位表麵光鮮亮麗的淑妃是多麼的無助,多麼的謹小慎微,在這宮殿裡,隻要走錯一步,不單單是她,連著兩個兒子,都會死無葬身之地。
這兩個孩子中,她最擔心的就是李恪,這個兒子非常聰慧,甚至聰明都高於太子承乾,那掩飾不住的光芒越來越明顯,卉靈害怕極了,她冇彆的辦法,隻能讓恪兒要掩飾自已,太過於出眾了就是危險,即便皇後冇有這樣的想法,那些外臣,雄霸朝堂的長孫無忌也是不允許的,卉靈冇有強大的外戚支撐,她的外戚,甚至在大唐來說都是前朝餘孽,她明白,太明白了。
平凡,對於一位皇子來說,未必是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