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內外三百年 第20章 功臣末路
-
第三卷:盛世隱憂
第二十章功臣末路(上)
貞觀八年的初雪來得格外早,才過立冬,長安城就籠罩在一片白茫茫之中。李善業站在禮部衙署的窗前,望著漫天飛舞的雪花,心中卻無半分賞雪的閒情。
"大人,"王樸捧著文書進來,"侯君集一案,三司會審的結果出來了。"
李善業接過文書,手指在"謀逆"二字上停留良久。雖然早有預料,但看到這個結果,他心中仍是一沉。
"陛下可曾禦批?"
"尚未。"王樸壓低聲音,"聽說陛下在淩煙閣獨坐了一整夜。"
李善業輕歎一聲。他理解皇帝的為難——侯君集畢竟是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玄武門之變時更是立下大功。
這時,衙署外忽然傳來一陣喧嘩。隻見魏征帶著幾個禦史台官員,麵色凝重地快步走來。
"善業,"魏征直接屏退左右,"侯君集在獄中絕食,要求麵聖。"
李善業心中一動:"這是要以死相逼?"
"不止如此。"魏征從袖中取出一份血書,"這是他讓獄卒轉交陛下的。"
血書上隻有一句話:"臣願一死,但求陛下放過家小。"
李善業看著那斑駁的血跡,忽然想起武德九年。那時侯君集還隻是個勇猛單純的將領,每次征戰回來,都會給部下帶回各地的土產。
"人心易變啊。"魏征歎道,"權力二字,最是蝕骨。"
當夜,李世民果然密召李善業入宮。
兩儀殿內炭火熊熊,皇帝卻仍披著大氅,麵色疲憊。
"善業,坐。"李世民指著對麵的坐榻,"陪朕說說話。"
李善業恭敬跪坐:"陛下為侯君集之事憂心?"
"朕是在想,"李世民目光悠遠,"若是克明還在,會如何勸朕。"
杜如晦生前與侯君集交情頗深,常說他"勇猛有餘,智計不足"。
"杜相若在,必會勸陛下依法行事。"李善業道。
"依法?"李世民苦笑,"玄武門之變時,朕與侯君集都犯了法。如今朕坐在這個位置上,反倒要依法處置他了?"
這話說得李善業心頭一震。他明白,皇帝這是在自責。
"陛下,"李善業斟酌詞句,"此一時彼一時。當年是不得已而為之,如今卻是"
"卻是鳥儘弓藏?"李世民介麵道。
殿內一時寂靜,隻有炭火劈啪作響。
良久,皇帝才緩緩道:"你去見見侯君集吧。告訴他,他的家小,朕會妥善安置。"
李善業領命告退。走到殿門時,忽聽李世民低聲自語:
"這龍椅,坐得越久,越是孤單。"
大理寺天牢比往日更加陰森。侯君集獨自坐在牢房角落,曾經的驍勇悍將,如今形銷骨立。
"李大人是來看我笑話的?"侯君集頭也不抬。
李善業將食盒放在地上:"陛下讓我來看看你。"
"陛下?"侯君集冷笑,"他若是念舊情,就不會把我關在這裡。"
"陛下若是不念舊情,你早已身首異處。"
侯君集猛地抬頭,眼中佈滿血絲:"那他還等什麼?等我自行了斷嗎?"
李善業在他對麵坐下:"陛下想知道,你為何要這麼做。"
"為何?"侯君集突然激動起來,"因為我受夠了!出生入死幾十年,到頭來還不如你這個隻會動筆桿子的書生!"
"就為這個?"
"還有"侯君集聲音低了下來,"我不能讓我的子孫,永遠活在彆人的陰影下。"
李善業明白了。侯君集是要為子孫謀一個世襲罔替的前程。
"你可知道,"李善業輕聲道,"陛下原本打算封你為世襲刺史?"
侯君集愣住了。
"就在你起兵前三天,詔書已經擬好。"李善業從袖中取出一卷副本,"你自己看吧。"
侯君集顫抖著接過詔書,看著看著,突然仰天大笑,笑中帶淚:
"天意弄人天意弄人啊!"
笑罷,他正色道:"李善業,我有一事相求。"
"請講。"
"我死後,請奏明陛下:侯君集辜負聖恩,罪該萬死。但求但求陛下莫要讓我兒知道這些。"
李善業點頭:"我答應你。"
走出天牢時,雪下得更大了。李善業望著漫天飛雪,忽然想起貞觀四年的那場雪。那時侯君集剛平定吐穀渾歸來,在太極殿上意氣風發
三日後,侯君集在獄中自儘。死前留下絕筆:"臣負陛下,唯有以死以報。"
李世民下旨:以國公禮安葬,赦其家小。
葬禮那日,李善業獨自站在遠處,看著送葬的隊伍緩緩行過朱雀大街。雪花落在他的官帽上,久久不化。
"兔死狐悲啊。"
李善業轉身,見是魏征。
"魏公也來了。"
"來看看老朋友最後一程。"魏征望著遠處的靈柩,"下一個,不知輪到誰。"
這話說得李善業心中一寒。
果然,侯君集死後,朝中暗流更甚。功臣集團人人自危,文官集團則趁機擴大勢力。
這日朝會,劉洎突然彈劾尉遲敬德"居功自傲,欺淩同僚"。
尉遲敬德當場大怒:"劉洎!你這是在為侯君集報仇嗎?"
劉洎不慌不忙:"下官隻是據實以奏。"
眼看又要起爭執,李世民突然拍案:"夠了!"
滿殿寂靜。
"侯君集剛走,你們就要步他的後塵嗎?"
退朝後,李世民留下李善業和房玄齡。
"你們說說,朕該如何安撫眾將?"
房玄齡道:"當務之急,是穩定軍心。臣建議重賞邊關將士。"
李善業卻道:"賞罰固然重要,但更要緊的是讓將士明白陛下的苦心。"
"哦?仔細說說。"
"陛下可下詔明示:功臣若有罪,依法處置;但若有功,必不相負。"
李世民沉吟片刻:"善業,你去辦這件事。替朕巡視各軍,傳達朕意。"
這是個燙手的山芋。但看著皇帝期待的眼神,李善業隻能領命:"臣遵旨。"
離京前,李善業特意去拜訪了尉遲敬德。
這位猛將正在院子裡練武,一杆馬槊舞得虎虎生風。見李善業來了,他才收槊而立。
"李大人是來替陛下當說客的?"
李善業笑道:"是來請將軍幫忙的。"
他說明來意後,尉遲敬德沉默良久。
"陛下真的還信得過我們這些老將?"
"若是不信,何必讓我來?"李善業反問。
尉遲敬德長歎一聲:"你告訴陛下,尉遲敬德此生,絕不負他。"
帶著這句話,李善業踏上了巡軍之路。然而他並不知道,一場針對他的陰謀,正在長安城中悄然展開。
而這場陰謀的主使,正是那個在朝堂上永遠帶著溫和的笑的一劉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