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大唐內外三百年 > 第93章 洪流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唐內外三百年 第93章 洪流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第九十三章洪流(上)

開平元年(公元907年)的夏日的陽光,灼烤著新生的後梁疆土,卻照不透瀰漫在權力頂層的猜忌與血腥。朱溫坐在開封皇宮的崇元殿內,身下是剛剛打造完成的龍椅,冰冷而堅硬,遠不如他昔日在宣武軍節堂那張虎皮交椅來得自在愜意。他得到了夢寐以求的皇位,卻發現這巔峰之上,寒風刺骨,殺機四伏。

一、開封:血色龍椅

登基的狂喜與喧囂迅速沉澱,取而代之的是對新朝根基不穩的深深憂慮。朱溫深知,自己這個皇帝位子,是靠著刀劍與陰謀硬生生搶來的,天下真心歸附者寥寥。那些表麵上叩首稱臣的藩鎮,哪個不是包藏禍心,伺機而動?而朝堂之上,那些被迫歸順的唐室舊臣,眼神深處隱藏的究竟是恐懼還是怨恨?

猜疑,如同毒藤,一旦滋生,便瘋狂蔓延。

他開始以各種藉口,清洗那些他認為可能懷有二心,或僅僅是功高震主的功臣宿將。佑**節度使韓建,昔日曾與他聯手挾持昭宗,如今隻因一次朝會時禮儀稍有疏漏,便被罷官奪職,不久“暴卒”於家。靜難軍節度使楊崇本,因與河東有舊,被懷疑通敵,滿門抄斬。甚至連最早追隨他起兵的元從將領朱珍,也因部下稍有過失被牽連,被朱溫親自下令縊殺。

“陛下,如今四方未靖,正當用人之際,如此……是否操之過急?”敬翔目睹昔日同僚紛紛罹難,心中凜然,不得不硬著頭皮勸諫。

朱溫目光陰鷙,冷冷道:“敬先生,你可知這龍椅之下,墊著多少屍骨?朕能坐上來,就不怕再多墊幾具!這些驕兵悍將,今日能擁戴朕,明日就能擁戴彆人!不把他們收拾服帖,朕寢食難安!”

他信奉的是最原始的叢林法則,認為隻有絕對的恐懼才能維繫統治。於是,開封朝堂之上,人人自危,噤若寒蟬。每一次朝會,都如同一次鬼門關前的徘徊,不知屠刀下一刻會落在誰的頭上。新生的梁朝,從其誕生的那一刻起,就浸泡在猜忌與忠臣的鮮血之中。

二、太原:礪劍悲歌

與開封的血色恐怖相比,太原晉陽宮內,瀰漫的則是一種悲壯而決絕的氛圍。

李克用正式去除了所有唐室所授的官爵(實際上早已名存實亡),但他拒絕接受朱梁的任何冊封,依舊沿用“晉王”的稱號(自封),奉大唐天佑年號,將河東之地變成了一個誓與偽梁血戰到底的孤城。

他身著粗麻孝服,每日在昭宗皇帝靈位前焚香禱告,誓言複仇。但這位沙陀雄主,經潞州之敗與國破之痛的雙重打擊,加之年歲漸長,身體已大不如前,那隻獨眼中雖依舊燃燒著仇恨的火焰,卻也時常流露出難以掩飾的疲憊與沉屙纏身的痛苦。

“父王,保重身體要緊。”李存勖看著父親日漸憔悴的麵容,憂心忡忡,“複仇大業,非一日之功。如今朱梁新立,其內部傾軋,人心未附,正是我河東積蓄力量,聯絡四方之時。”

李克用劇烈地咳嗽了一陣,喘息稍定,才抓住兒子的手,獨眼死死盯著他:“存勖,為父……怕是時日無多了。這國仇家恨,這河東基業,將來……都要落在你的肩上!朱溫老賊,凶殘暴虐,其勢雖大,然失道寡助!你……切莫學為父,有時過於剛猛易折,要懂得隱忍,要善用謀略!”

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光芒,壓低聲音:“尤其是……要小心你那些叔父輩的將領,他們隨某家征戰多年,功高……有時難免……”

他冇有把話說完,但李存勖已然明白。權力交接的陰影,即使在同仇敵愾的河東集團內部,也同樣存在。

“兒臣明白!”李存勖重重叩首,“兒臣必當謹記父王教誨,臥薪嚐膽,勵精圖治!終有一日,必提兵南下,踏平開封,取朱溫老賊之首級,以祭奠陛下與父王在天之靈!”

李克用欣慰地點了點頭,疲憊地閉上了眼睛。

晉陽宮外,操練之聲日夜不息。李存勖深知,河東地狹民寡,與坐擁中原的朱梁硬拚,無異於以卵擊石。他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內政整頓與軍隊改革之中。他以身作則,勤儉刻苦,與士卒同甘共苦;他打破族裔界限,大力提拔漢人中有才能的文武之士;他精煉軍隊,淘汰冗弱,組建更加精銳的“鐵林軍”、“橫衝都”等特種部隊。同時,他不斷派出細作,潛入河南、河北,收集梁朝情報,散佈反梁言論,並持續不斷地聯絡一切可能反梁的勢力。

太原,這座北方孤城,在絕望中孕育著希望,在悲歌中礪劍待發。

三、諸鎮:暗流分野

朱溫篡唐,如同在平靜(實則暗流湧動)的湖麵投下巨石,迫使天下諸鎮不得不做出自己的選擇,陣營開始初步顯現。

淮南楊行密,雖已於年前病逝,但其子楊渥繼位後,依舊秉持其父政策,割據江淮,厲兵秣馬,拒不承認梁朝正統,成為牽製朱溫東南方向的重要力量。

西川王建,則毫不客氣地在成都稱帝,國號大蜀(前蜀),公開與朱梁分庭抗禮,利用蜀道天險,閉關自守。

幽州劉仁恭,桀驁不馴,雖地處河北,卻對朱溫陽奉陰違,甚至時常縱兵南下,劫掠梁朝州縣。

而成德王鎔、義武王處存等河北強藩,則在梁朝的軍事壓力與高官厚祿的誘惑下,暫時選擇了臣服,但他們的歸順充滿了功利與搖擺,如同一堵並不牢固的牆壁,隨時可能坍塌。

鳳翔李茂貞,依舊保持著他那狡猾的騎牆姿態,既接受梁朝的“岐王”封號,又暗中與河東眉來眼去,在夾縫中努力維持著自己的獨立地位。

天下大勢,至此已然分明。以開封後梁為核心的中原集團,與以太原河東為核心的北方抵抗力量,形成了南北對峙的主軸。而環繞在這主軸周圍的,是各種心懷鬼胎、伺機而動的割據勢力。和平隻是假象,更大的戰亂如同地底奔湧的洪流,正在積蓄著毀滅一切的力量。朱溫的屠刀,李克用的仇恨,李存勖的隱忍,以及各方勢力的算計,共同編織著一張覆蓋整個神州的巨網,隻待一個契機,便將這脆弱的平衡徹底撕碎。

開平二年的春風吹過中原,卻未能給開封城帶來絲毫暖意。新朝的都城,在表麵的繁華之下,湧動著的是愈發酷烈的猜忌與日益尖銳的內部矛盾。朱溫坐在這用舊臣與功臣屍骨墊高的龍椅上,愈發感到四周寒意刺骨。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