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十萬裡 第131章 房公杜公之後,大唐有來者!
房遺愛是和房玄齡坐的同一輛馬車。
房遺愛看著自己的阿耶,他默默垂下了頭。
在大唐,沒有那個人敢說自己能聰明過房玄齡。
眼前這位還稱不上老,但鬢角已經全白的大唐國柱,毫無疑問,說起來大唐最聰明的幾個人,肯定有他的名字。
大唐有如此智慧的一位宰相,這自然是大唐的幸運,可對於他的孩子而言,卻並不全是一件好事。
當自己的孩子發現自己的父輩乃是自己一輩子都跨越不過去的大山,這會讓孩子心裡未免多少產生恐懼和茫然。
因為在這樣的大山麵前,彷彿自己做的什麼事情都是徒勞,都是可笑的。
那種感覺,很不好!
是一種深深的無力感。
如果你是一位鐵了心混吃等死,依靠父輩的二代,或許這樣的父輩會讓你很歡喜。
恰恰,房遺愛現在心裡還是充滿了大唐人該有的理想主義,還是一位積極向上的少年。
當然,房遺愛也從未想過自己能夠超越房玄齡。
他知道,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但,如果能做些讓阿耶為自己感到高興的事情,房遺愛真的會拚了命。
因為從小到大,這樣的孩子很少會收到來自於父輩的誇獎。
就比如這一次推廣民學拚音,讓房遺愛抓到了一絲機會,他覺得自己這麼做,阿耶會很喜歡。
所以他這幾日從未歸過家,和程處默他們廢寢忘食,整個人的心血都投入了其中。
但最後的結局,讓房遺愛心裡充滿了恍惚。
儘管大哥安慰了自己,但這對於一位心有理想的少年而言,顯然被舉薦資格的剝奪,不是三言兩語能夠安慰好的。
特彆是在自己的阿耶麵前,房遺愛覺得自己又做了一件錯事。
或許,阿耶心裡對自己也充滿了失望。
從上了馬車之後,馬車內的空氣就顯得很稀薄。
房玄齡正襟危坐於馬車的正座上。
房遺愛則是依靠著馬車口,低著腦袋,身子微微蜷縮。
馬車可能是經過了一個坎,車廂內的兩人同時震了一下。
也正是借著這個機會,似乎早就想要說些什麼的房玄齡睜開了眼睛,望著角落中的房遺愛,輕輕一笑。
“少年當要有少年的意氣風發。”房玄齡開口道。
房遺愛愣了下,他抬起了頭,一手抓著屁股下的木條板,另一隻手則是抓住了馬車門框,呆呆望著自己的阿耶。
房玄齡望著他的眼睛。
房遺愛也望著房玄齡的眼睛。
“遺愛,這件事,你做的很好。”
“不要想太多,也不要看的太遠,我希望你能走好腳下的每一步,隻要每一步走好了,這路不論多遠,自然就找了。”
“就比如,以後做的事情,能像是這件事這樣,為天下,為百姓,大有裨益。”
房玄齡輕輕吸了口氣,聲音,顯得鄭重了些。
“張楚那句話說得好。”
“小政在朝不在民,大政在民不在朝。”
“你今後若是當官,定要記住這句話,不要像現在朝廷裡的那些家夥那樣,眼睛一個個的就落在朝堂上,就落在自己的利益上,其餘的什麼都不思考。”
“還是要多看看百姓啊,隻有落於百姓之身,纔是真正的大政,纔是真正的大治。”
“為官者,當要有張楚這少年,這般氣魄才成啊。”
“不要多想了,回家好好睡一覺,然後明日去送程處默,多跟著張楚,學些東西吧。”
“你的機會,還有很多。”
房玄齡緩緩道。
不知不覺,房遺愛的身子放鬆了下來,他依靠著馬車,望著自己的阿耶,他發誓,自己從未如此仔細的打量過自己的阿耶。
平常就算自己嘻嘻哈哈的去找阿耶,也是萬萬不敢如此長時間打量阿耶的。
但是今日,他做到了。
房遺愛的嘴角,不自覺的已經翹了起來,以至於兩顆大門牙都明晃晃的露了出來。
房玄齡也笑了。
已經滿是褶皺的臉上,充滿欣慰,他盯著房遺愛的眼睛,再一字一句說道:“這一次,你做的,真的很好。”
這句話的威力,對一個孩子的影響很大。
以至於馬車回了府邸後,房玄齡早早就下去了。
房遺愛一個人還坐在那裡,傻笑。
程府。
程處默去睡覺了。
程咬金把自己關在了書房,取出了一張大唐堪輿圖,他的目光,死死盯著屬於大唐的西域。
他要為自己的兒子,親自挑選一個地方。
西域很大,大到能容納下整個中原,但若是陛下開戰,卻無外乎就那麼幾處地方。
隻要挑選好了地方,以逸待勞,或許真的會如張郎君所言,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但,程處默的目光不斷的在堪輿圖上掃過。
卻遲遲無法真正的下定決心。
陛下隻是說了要讓程處默去西域,並沒有指定西域的具體位置,這就給了他們極大的操控性。
程咬金很清楚,毫無疑問,這是陛下特意安排的。
以程咬金在軍中的威望,更彆說身邊的這一大批老友,可以說偌大的西域,程處默想去哪裡就去哪裡。
但,也正是如此大的自由性,讓程咬金犯難了,糾結無比,不知道該如何選擇。
“或許,老夫該請教下小郎君。”
程咬金自語道。
········
皇城。
立政殿。
李泰站在大殿之中,眼睛一直死死瞪著自己的父皇,就像是一頭牛犢樣。
這也是李泰平生第一次這麼做。
一句話也不說。
一口水也不喝。
就那麼苦巴巴的站著。
這讓長孫皇後忍俊不已,她輕輕把李泰攬入懷中,看著近在咫尺的自己朝思暮想的青雀,長孫皇後忍不住用臉頰蹭了蹭他的臉頰。
李世民放下了手中的摺子。
“臭小子,才剛剛跟著張楚學了幾天?”
“就敢如此大不敬了?”
“外出數日,歸來的第一件事,難道忘了要怎麼做?”
李世民含笑看著他,雙手插進了袖子裡。
李泰聞言,輕輕哼了一聲,也不如之前那般鄭重,隻是嘴上嘟囔道:“兒臣,給父皇,母後請安。”
說罷,就一頭紮進了長孫皇後懷中,竟有抽泣之聲響起。
長孫皇後歎了口氣,露出苦笑,頗為無奈。
李世民則是哈哈長笑起來。
“青雀,這是,在外麵受委屈了?”
“說,誰敢讓朕的青雀委屈,朕就讓他全家委屈。”
李世民明知故問。
李泰露出來一隻眼睛,看了眼李世民,又“哇”的一聲響徹整個立政殿。
“好了好了。”
長孫皇後讓宮女取來手帕,把李泰抱在了腿上,輕輕擦拭。
“父皇,你為什麼要這麼做。”
“我們真的是想著幫你,想著幫助大唐。”
“可是,你不但剝奪了程大哥他們的官身和資格,還讓程大哥去西域那麼遠的地方。”
李泰終於忍不住問了出來。
李世民歪了下腦袋,看著這幾日他也朝思暮想的青雀。
心中,也很是心疼。
這才幾日?李泰肉眼可見的瘦了下去,和之前那個白胖白胖的孩子,幾乎已經判若兩人了。
“你師父,沒告訴你們朕為何要這麼做?”李世民輕聲笑道。
李泰愣了下。
朱雀門外的交流,他自然聽到了,但是,他不是很懂。
“青雀,說說,張楚在朱雀門,說了什麼?”李世民再問道。
李泰歪了下腦袋,他在想要不要告訴父皇。
“說吧,這可是你父皇啊。”長孫皇後笑著揉著腦袋道:“更是大唐的皇帝,這世上,沒有什麼事是能瞞過你父皇的呐?也不該瞞。”
李泰抿了下嘴唇,想想確實是這樣。
“師父說,我們是幫父皇擋了刀子。”
“這一次父皇之所以不站在我們這一邊,是因為民學拚音對朝堂上的那群人沒有用處,民學拚音給朝廷帶來的功績,就是個雞肋。”
“所以父皇為了平息朝堂的爭吵,就把程大哥他們推出了出來。”
李泰仍舊一直望著李世民,小嘴癟了癟,詢問道:“父皇,我們做的這些,真的是雞肋嗎?”
“不過,師父說,這件事對父皇,對天下,對百姓大有裨益,我們並沒有白白浪費時間,父皇,是真的嗎?”
李世民點點頭,沒有絲毫的猶豫。
“張楚說的是對的。”
“這件事,他們不會高興的,但是朕高興,天下百姓都高興。”
“青雀,朕告訴你,父皇真的很高興,這件事你做得對,你做的非常對。”
“青雀,不要委屈。”
“父皇從未責怪過你們,但是這件事牽扯甚大,朝堂已經亂了好一陣子了,不能再亂下去,因為父皇要做一件大事。”
“所以,暫時先讓你程大哥他們稍稍委屈下。”
李世民很高興。
張楚能理解自己的想法,並且告訴程處默秦懷道這群孩子們他們做的沒錯,這讓李世民的心也安穩了下來。
當然,他也知道,就算這件事張楚不能理解,房玄齡肯定清楚會向他們解釋。
但,能讓張楚說出來,他就高興。
因為這群孩子,現在很信任張楚。
張楚確實值得他們信任。
“父皇,真的嗎?”
聽到李世民稱讚,李泰的眼睛瞪得更大了,剛才的委屈,消失了很多。
師父說他們做的沒錯,父皇也說自己做對了,那麼,自己做的肯定就一點錯都沒有。
“當然是真的。”李世民笑道:“程處默秦懷道他們沒有為此意誌消沉吧。”
“沒有!!!”
李泰從長孫皇後懷中站了起來。
“師父說了,讓程大哥他們都要相信父皇,還說父皇知道他們受了委屈。”
“程大哥他們聽了這話,都很高興。”
“而且,房公還說,若是為父皇赴湯蹈火,就不要想委屈不委屈,說他們是大唐勳貴,自當如此!”
李泰學著房玄齡的語氣,複述了一遍。
李世民笑的更開心了。
長孫皇後則是起身,向李世民行禮:“陛下有如此臣子,臣妾當向陛下賀。”
李世民長長吐了口氣:“善!”
這下他真的沒有任何憂愁了,其他人理解不理解自己無所謂,張楚他們理解自己,就足夠了。
“對了,父皇,你要開戰嗎?”
李泰突然又問了一聲。
李世民身子一顫,剛剛拿起的茶碗,差點沒有掉在地上。
他驟然盯向了李泰。
這件事,自己心中有乾坤,可還從未向任何人吐露過。
“青雀,這話又是誰給你說的?”李世民的聲音不免凝重了幾分。
“是師父猜的。”李泰盯著桌上的一盤桂花糕:“師父說父皇讓程大哥去西域,是給程大哥提供了一個在長安,在左武衛不會有的舞台。”
“是父皇給他們指明瞭方向。”
李世民把桂花糕推到了李泰麵前。
李泰拿起來一個就啃了起來。
他確實餓了。
李世民沉默,他和長孫皇後交換了個眼神,眼眸中的震撼,掩蓋不住。
當然,在立政殿,也不必掩蓋。
“你師父還說了什麼?”片刻後,李世民再問道。
李泰搖搖頭,小舌頭努力的舔了下下巴上的碎糕,不過失敗了,隻能用手捏起來再放到了嘴巴裡:“房公說這些都是師父依靠一些線索所推斷的事情,在父皇沒有旨意下達之前,不能太過相信以免誤導了各位將軍,房公說隻需要讓他們厲兵秣馬即可。”
李世民長長吐了口氣,好半天,才點點頭。
“其他的還說什麼了嗎?”
李泰努力回想。
“奧,對了,師父還勸慰房遺愛,不要太過傷心,說什麼,小政於朝不在民,大政於民不在朝,說讓房遺愛不用太擔心,好好做學問,今後自有機會。”
“其他的就沒了。”
“父皇,母後,我累了,我要去睡覺,明天我也要去送彆程大哥。”
長孫皇後立馬喚來宮女,讓宮女帶著李泰去沐浴,去用膳,去休息了。
等佈置好一切,長孫皇後再回來的時候,李世民仍舊坐在那裡。
出神。
“陛下。”長孫皇後輕輕把茶碗再放到了李世民麵前。
李世民深吸口氣,抬起了頭望著她。
手指輕輕叩著茶碗。
“陛下,是小郎君說對了?”
“陛下要開戰?”
長孫皇後輕聲道。
李世民不想承認,但還是點了點頭:“不過,朕還沒有徹底下定決心,一切還要等到九月,秋糧全部入庫後,朕再做決定。”
“隻是,不曾想小郎君竟能窺得蛛絲馬跡。”
“小政在朝,大政在民,說得好啊。”
“小郎君真的是目光於天下,於百姓,他,能知道朕心中想什麼,也知道大唐需要什麼!”
長孫皇後起身,這一次,她換上了祭祀時的禮服,翩翩起舞起來。
“臣妾······”
“再為陛下賀!!!”
“有秦川子張楚,大唐於房公杜公之後,有人也!!!”
李世民望著長孫皇後豐腴的體態,長笑數聲,不再多想,起身,抱起長孫皇後走向了鳳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