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大唐十萬裡 > 第223章 薪火傳承!大唐總有一日會又肥又沃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唐十萬裡 第223章 薪火傳承!大唐總有一日會又肥又沃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師·······師父·······”

“唔唔唔·······”

裴行儉淚水縱橫,嘴裡烏魯烏魯著,含糊無情的喚道。

張楚趕緊跑到了水井邊,快速打了半桶水。

裴行儉顧不上什麼,一手把辣椒在身上兜著,另一手則是拿起來木瓢,舀了一大口井水,咕咚咚喝了下去。

乾洌的井水瞬間讓裴行儉感覺好了不少。

嘴巴裡那種猶如火燒般的滋味,慢慢下去。

感覺可以承受了,裴行儉才喘著粗氣,吃哈吃哈的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渾身都被汗水打透了。

嘴唇鮮紅彷彿飲血了一樣。

“嘶·······”

裴行儉倒吸口涼氣,難以置信的望向了張楚。

“師父,這是什麼東西?”

“毒藥麼?”

裴行儉低頭看著自己用衣服兜著的紅彤彤的辣椒,但不知道為何,明明知道這東西堪比毒藥,吃進去讓人難受無比,可嘴巴裡卻不停的瘋狂分泌出唾沫。

艱難的咽一口,那種燒灼般的感覺彷彿又衝上來了。

這讓裴行儉又是打了個寒顫。

“毒藥,倒算不上。”

張楚蹲下,拿起來一個辣椒,放在手中,小心翼翼的看著它:“這東西,可以看成是一個調味品,和胡椒,和蒜子,差不多。”

“不過,味道卻比它們要霸道,正烈許多許多。”

“這是個好東西,特彆是對百姓而言。”

張楚把辣椒輕輕剝開,露出裡麵的辣椒籽,小心翼翼的掏出來一個小布袋,倒進去。

“師父,這東西誰會吃啊。”

“就是百姓,也承受不住這樣的滋味。”

裴行儉目光中都露出了些許的恐懼。

張楚笑笑,把剝開的辣椒放到一旁,再拿起來裴行儉懷中的辣椒,剝開,重複著動作。

“百姓餐桌上的東西,太單調了,連帶著味道都沒有什麼讓人記憶深刻的感覺。”

“有了這個東西,能讓百姓的生活更有滋味。”

“當習慣後,百姓將再也離不開這東西了。”

“特彆是南方濕寒之地,亦或者到了冬季,這東西說不準,能救命啊。”

“你想想,多少百姓,衣不蔽體?多少百姓,於冬季冷冽中瑟瑟發抖,而暴斃於破落門窗之後?”

“木炭,普通百姓用不起,可一個小小的這東西,熬於水中,沒事就來上一口,就能以無比廉價的方式,讓身子熱起來,讓血液活起來,關鍵時候,真的是能救命。”

張楚輕聲解釋道。

裴行儉陷入了沉思。

他望著自己懷中的辣椒,消化著師父的話,越想,腦海中的光亮便是越大。

他明白,師父這話說的是對的。

想想剛才嘴巴裡,還有身上那種火辣辣的感覺,若是於寒冬之中,有這東西,真的是一大快哉感受!

張楚望著裴行儉沉默,指了指旁邊的菜園。

“說起來,咱們民學要做什麼?不就是要做這些事嗎”

“隻要能幫到百姓,便一往無前。這是咱們民學最寶貴的東西啊。”

“一點一點,百姓的生活,總會變好。”

“辣椒,是一個,那些菜園裡的東西,也都是,包括剛纔看的紅薯,土豆。”

“它們都是能救命的東西啊。”

“它們都是能讓百姓生活更有滋味的東西。”

“或許不起眼,可,你看,就這一個小辣椒,就能解決那麼多問題,並且開啟百姓舌尖上的味蕾。”

“萬萬不可小覷。”

“今後,你若是在野外發現不曾見過的植物,都可以帶回來,萬萬不能如剛才那般,直接把辣椒斷為毒物。”

張楚感慨。

“世間萬物,都有它出現的道理。”

“咱們民學,其根本,其實便就是把世間存在的一切,發現它們的長處,妙處,而後回饋於百姓身上。”

“率領千軍萬馬,攻破敵軍,消滅敵國,是大功績。”

“可,能為百姓餐桌上添一道菜,能為百姓的味蕾多一份味道,亦是一樁大功績。”

張楚輕聲道。

裴行儉恍惚。

他品味著張楚的話,再看看師父無比重視的這些植被,心中,隱隱的,似乎明白了民學這兩個字的含義。

沉默後。

片刻!

裴行儉驟然起身,他雙手捂著攥著衣袍不讓辣椒落下,而後深深向張楚行了一禮。

“多謝師父教誨。”裴行儉感激不儘。

“師父,那·······弟子我不學兵法了。”

“我學習種菜。”

裴行儉小聲道。

張楚笑笑,揮揮手,讓他重新坐下。

“曾經,子路問孔子曰:‘聞斯行諸?’”

“孔子說:‘有父兄在,怎麼能聽到什麼,就去做呢?總先是要問一下父兄的意思吧。’”

“另一個學生子冉,向孔子也問了同樣的問題:‘聞斯行諸?’”

“這一次,孔子給了無比確定的回答:‘聞斯行之。’”

“就是說,想去做就去做。”

“不免有人好奇,問孔子,為何這兩個答案不一樣呐?”

“孔子道: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張楚朝裴行儉笑著說道。

裴行儉自然明白這話中的意思,瞬間也懂了師父要告訴自己什麼。

子冉性格謙遜,辦事猶豫不決,所以孔子鼓勵他臨事果斷。

而子路卻逞強好勝,辦事衝動,所以孔子就勸他遇事多聽取彆人意見,三思而行。

這是因材施教的典故。

讓裴行儉恍然,心中更明。

“行儉,你有家國之心,亦有征戰之心,為何不向興趣而行,卻該為種菜呐?”

“征戰,是大功績,種菜,也是大功績,治理一方,亦是一種大功績。”

“能做到其中一種,就已經很難得可貴了。”

“既如此,還為何委曲求全,不做自己夢想的事情呐?”

張楚再道。

裴行儉再起身。

把辣椒放到了一側,鞠躬。

行禮。

凝重。

“謝師父教誨。”

他已明悟,這是師父給他上的第一堂課。

“可是,師父,咱們不是和儒學是敵人麼?你為何拿儒學典故,來教育我呐?”

裴行儉再疑惑道。

“行儉,記住,這世上從來沒有什麼事情是絕對的。”張楚想了下,緩緩道:“儒學能傳承這麼久,能發展這麼久,肯定是有過人之處。”

“記住,咱們的敵人,從來不是儒學,而是大唐文化中的糟粕。”

“儒學作為大唐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裡麵的糟粕,自然是我們要打倒,要剔除的。”

“”要學會辯證的否定觀是批判性繼承傳統文化的理論基礎。”

“在繼承中批判,在批判中繼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隻有這樣,才能讓文化一直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但是現在國子監的那些儒學夫子,他們是全盤繼承,全盤學習,這種態度是錯的,這會束縛整個大唐百姓的發展!”

“所以,咱們就要剔除它。”

“這,終歸來說是百姓民眾的選擇。”

“如果有一天,咱們民學也發展成為儒學這樣,全盤固化,不思進取,也會有其他的什麼學,來打倒咱們。”

“這個不用儒學教育你,而是民學作為大唐文化的一部分,當然也要學習大唐文化中好的一麵。”

“一切,都得辯證的來看。”

張楚不知道這些話,裴行儉能不能聽得懂。

但,自己所說的這些,將是民學的理論基礎。

唯物主義辯證法!

當然,這些東西很雜,就算是整個高中課程,也隻是學的籠統。

但,毫無疑問,高中課程中學習的這些,是精髓,是基礎,是參天大樹的粗壯樹根!!!

這些東西,張楚試著一點點的搬運到大唐來。

這一套理論基礎,是正確的,是經過實踐而證明過的東西,是人類文明曆史上最為璀璨的星辰。

當然,張楚也從來沒想過,他們能夠一下子接受,但,隻要自己還在,就如同培養禾苗一樣,一點點的把這些“肥料”,灌溉於他們。

李泰,裴行儉,秦懷道,房遺愛·······

今後或許還有很多很多大唐少年。

自己總會把這片大地,耕耘的又肥又沃。

裴行儉沉默了。

他雙眸呆愣,但眉角卻皺著,他在思考,他在消化,他在感悟。

張楚也不打擾他,就靜靜把辣椒籽和辣椒分離開來。

小院安靜。

一大一小。

一動一靜。

一師一徒。

勾勒出了這片天空下最偉大的美好。

薪火傳承,莫過於是。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