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大唐十萬裡 > 第33章 打起來了,都想蹭一下張楚!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唐十萬裡 第33章 打起來了,都想蹭一下張楚!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這一瞬間,眾人也才都堪堪反應過來。

他們終於知道,剛才陛下為什麼說,少年能夠勝過十八學士,也終於知道,陛下為什麼超出規格的大賞少年。

確實如此!

十八學士,名聲浩蕩,長安百姓,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可,現在如此,若是百年之後,還能有誰知道十八學士的名字,還有誰能記住孔穎達,虞世南這些名字呐?

甚至於,後世人記住自己的名字,房玄齡可以確定,萬萬不是因為文壇之事。

但,少年這一首詩詞,這四句話,足已名垂千古。

在歲月長河中,都能掀起不小的浪花。

千百年後,百姓們仍舊是會記得這四句話,會記得這位名叫張楚的少年,會記大唐貞觀出過如此之驚豔才絕之人。

如此相比,十八學士真的加在一起,都打不過這位少年。

陛下沒有誇大,更沒有說是要趁機打擊自己,沒有,全都沒有!!!

陛下隻是實話實說罷了。

以甚至於,陛下所金口玉言題的四句話的名字,貞觀四句,也會被銘記。

後世人談論起來,除了感慨少年郎的心懷和睿智,也會湊著感慨一下陛下。

誰叫這個名字是陛下起的呐?

陛下,可是真的會蹭啊。

這一蹭,就好像是蹭了個千古流芳。

嘶······

陛下就依靠著一個提名,便可在文壇上,留下不斐的名聲。

眾人恍惚。

久久不言。

李世民已經緩緩走到了龍椅之上,用力的甩了下長袖,心滿意足很是驕傲的坐在了龍椅內。

“陛下!”

房玄齡大叫一聲,猛地驚醒,抬頭望向李世民,卻隻有明媚陽光,而後,他驟然回身,望著龍椅上的李世民,雙眸凝重,呼吸,也有些劇烈:“陛下,貞觀四句,不能很好的體現張公子這四句話的分量。”

“以臣所見,不妨叫做楚子四言。”

房玄齡雙眸炯炯有神。

這個老狐狸,已經反應過來李世民的用意,自然,眼紅的厲害。

名垂千古!

歌頌萬年!

這樣的好事,誰不願意爭一爭?就算是李世民乃是大唐皇帝,可自己也是大唐尚書右仆射,更是文壇十八學士之一。

雖說,自己所寫的文章,所做的詩詞,不論是立意之深遠,還是說傳唱之廣闊,完全可以預見,比不了這四句話的一毛。

“楚子四言,太過於庸俗。”

“以我看,不如叫少年歌。”

“我大唐少年,若是能以此四言而傍身,而要求自己,相信我大唐,未來之強盛,亙古未有。”

李靖直接伸出手指,指著蒼穹,聲音雄厚有力的吼道。

說起來,陛下房玄齡這些人和文壇還有些關係,他們也能以自己的文章有機會流傳萬世。

但他們這些軍人,可真的是一點機會都沒了。

想要流傳萬世,隻能依靠自身的戰功。

可是,就算是殺上一萬個敵人,也比不上能蹭一下張公子這四句話的作用啊。

蒼天啊!

大地啊!

如此機會,沒有人會放過,即便是李靖,眼睛也都紅了。

“少年歌,完全不能體會出公子楚這四句話的用意!!!”

魏征也跳了出來,道出了一個名字,發表著自己的看法。

長孫無忌,徐世積也都不甘人後,瘋狂給自己尋找機會。

甘露殿,已然成為了‘戰場’。

誰都清楚,隻要能在這四句話上,烙上自己的印記,天下皆知,後世萬年更是不會隻被束之高閣。

要知道,名留青史的古人,從來不在少數。

現在去翻閱那些史書,一個個名字都曾經閃耀過一個時代。

可,即便如此,又能如何?

大多史書被束之高閣,名字隻是在一個個特定的人群中流傳。

而想要被百姓,千百年來被百姓口口相傳的名字,又有多少?

這個機會之寶貴,可見一斑!

李世民嘴角抽了抽。

看著下麵五個人,一個個麵紅耳赤,一個個手舞足蹈,一個個都快要打起來的樣子。

“好了!”

他嗬斥一聲。

五人身子一顫,齊齊看向了李世民,也察覺到了自己的失態,紛紛整理衣冠。

“看看你們的樣子。”

“一個個的。”

“為瞭如此虛名,成何體統?”

“傳出去,你們的老臉,還要不要了?你們可是國公,天下人都以你們為目標,為榜樣。”

李世民有些煩躁。

但,也不好強行攤派,直接采用自己的名字。

再說了,人家少年郎君張楚公子同不同意,還另說呐。

“這件事,等到小郎君回到長安後,朕會把你們的意思也都傳達一下。”

“讓小郎君挑選,公平公正,也不會傷了和氣不是?”

李世民輕輕咳了一聲,緩緩道,說出了一個聽上去比較公允的處理法子。

房玄齡魏征他們也都不好說什麼,隻能稱是。

但,一個個的心裡也都開始嘀咕計算。

到時候,自己定是要在小郎君跟前。

不然,若是本人不在,也太吃虧了。

陛下直接把他們的名字和自己的名字讓小郎君挑選,就算小郎君不中意陛下的名字,但礙於陛下就站在身邊的情分,也得選擇陛下的啊。

不然,多不好看?

陛下畢竟是陛下!

對!

到時候,自己一定要在現場,如此才能讓小郎君好好斟酌。

“陛下此言有理。”

“還是等到小郎君回了長安再說。”

房玄齡躬身,輕輕拍了拍自己的衣袍:“陛下,以臣所言。”

“小郎君如此之才,若是不能為朝廷出力,為百姓分憂也未免太過於可惜了。”

房玄齡臉色一正。

“之前臣的話,收回。”

“小郎君的賞賜,隻是賞金百兩,太少。”

“分發於十道之事,也是臣太過於小氣,以小郎君此文采,壓根用不著府衙出麵推動,即便是自身文采,就足夠名動天下。”

“既如此,臣以為,賞賜小郎君黃金千兩,並讓小郎君進入國子監,以身鎮我大唐文壇。”

“雖說,以小郎君之才,擔任國子監祭酒也綽綽有餘,但,孔穎達孔大人曆來沒有太大的錯誤,不好罷免。”

“而且,小郎君年紀不大,若是貿然高位,很難壓住那些老夫子。”

“臣以為,給小郎君國子監助教一職,倒是合適。”

“等到小郎君名聲顯赫起來,再可提拔。”

房玄齡斟酌著,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這次賞賜,比之前,要重的多的多。

彆看隻是加了個國子監助教的身份,但,卻直接讓張楚從平民身份,轉為了士。

並且進入了朝廷體係。

若是真的文采雄厚,聰明過達,未來前途,可以說是不可限量。

要知道,多少讀書人,多少寒門子弟,多少普通百姓,想要進入朝廷這個大圈子裡來,費勁了心血,熬白了發絲,可到死,都無法求的機會。

張楚的這個,已是很高了。

而且,國子監位置特殊,能和國子監打交道的可以說是皆是上層勳貴。

這層身份,一下子就讓張楚,躋身於大唐上層之中。

魏征長孫無忌他們輕輕吸了口氣。

但,思量片刻,也都覺得房玄齡做事,滴水不漏。

壓根無法挑剔。

“臣等,附議!”

四人齊齊喝道。

李世民輕輕端起了一杯茶,吹了吹熱氣,不言,不語。

甘露殿,再次平息下來,落針可聞。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