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大唐十萬裡 > 第62章 他們讀了儒學,可他們還算人嗎?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唐十萬裡 第62章 他們讀了儒學,可他們還算人嗎?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立政殿前的氣氛,有些壓抑。

天地間的所有動靜,在這一刻彷彿都停止了。

所有人都呆呆望著張楚。

就連身子控製不住哆嗦的孔穎達,這會顯然也愣住了。

雙手死死捂著臉頰,不敢看張楚,心中哀嚎著‘完了,一切都完了’的程咬金和秦瓊兩人,已不知道什麼時候放下了雙手,呆呆看著張楚的背影,雙眸中充滿了恍惚。

民學?

這個名字真的很陌生。

就連飽讀史書的長孫皇後也皺了皺眉頭,腦海中瘋狂搜尋著天下關於這一學家的名字。

儒學,道學,佛學,法學,陰陽學······

似乎,完全沒有過一個叫民學的派係,找不到任何影子。

“豎·····豎子。”

孔穎達艱難嚥了口唾沫,他是第一個反應過來的,畢竟現在正是自己和張楚爭論,孔穎達渾身的血液都快要全部聚集於大腦之中。

自然,反應的速度比平常人快些。

“你胡說八道!”

“天下,從未有過民學!”

“老夫,更從未聽說過這個學派!”

孔穎達聲音沙啞道。

張楚冷哼一聲,望著眼前這位在長安擁有莫大名聲的夫子:“在孔聖人出現前,我也不曾聽說過儒學。”

此話一出,孔穎達的眼睛驟然一瞪。

李世民,長孫皇後他們的眉角,也都是狠狠挑動了下。

“大言不慚。”

“你何德何能與孔聖人相提並論?”

孔穎達再喝道。

張楚雙手重新負後,望著漸漸放晴的天空:“如果孔聖人在世,絕對不會說出你這般狂妄至極之話。”

“孔聖人,也定然不像你這般,不是鑽研學問,而是滿腦子隻想著藉助儒學之名,來獲取自己的名和利。”

“孔聖人,我很佩服他。”

“有教無類,以人為本,帶著弟子們遊曆這片大地,增長學問,尋訪道理。”

“孔聖人可以拜師百姓孩童,請問,孔夫子,彆說拜師孩童了,你是否能和百姓說句話呐?”

“是不是,你都忘記了,自己已經多少年,沒有和百姓說過話了?”

“你們的學問,這些年了,除瞭望著那一摞摞書籍,可還真的為儒學,增添過內容嗎?”

張楚聲音輕鬆。

說著,還慵懶的伸了個腰。

扭頭看了眼李世民。

“陛下,今天我和盧國公翼國公入城的時候,遇見了一群少年。”

“他們縱馬於朱雀大街之上,引得百姓惶恐猶如見到了瘟神,甚至有不少百姓倉皇閃躲下,自己求活的攤子零散一地。”

“更甚至,有百姓受傷。”

“孔夫子,我敢保證,這群鮮衣怒馬的少年之中,定然有你國子監的學生,也定然有你口中所說的讀書人。”

“四經五書,他們肯定讀了不少。”

“他們憑借四經五書,獲得著你們,爹孃的誇讚,等到年紀再大些,你們將會推舉這些人為官。”

“可是·····”

“夫子啊,我想問一句,你們,還可曾記得,聖人的問馬之事?”

“你或許忘了。”

“現在對於你們而言,一匹馬,一個奴仆,算得了什麼呐?”

“我不介意幫你醒一醒。”

張楚笑了。

目光重新望向了蒼穹。

深邃間,帶著些許的漣漪。

這個故事,他記得很深,當時老師講解孔子的這堂課,正是公開課。

他們班裡,排練了五六遍,所以,張楚對於有關內容,記憶很深。

“《左傳·昭公七年》記載,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

“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輿,輿臣隸,隸臣僚,僚臣仆,仆臣台。”

“”馬有圉,牛有牧,以待百事。”

“意思就是,養馬的奴隸啊,乃是最低的等級,可以說是社會的最底層。”

“在聖人時期,一匹馬的價格,遠超於奴隸,當然,在咱們的大唐現在,又何嘗不是如此呐?”

“孔聖人當時為大司寇,地位崇高,一日,馬廝起火,孔子退朝,回家聽說的這件事的第一反應,而是詢問可有人傷乎?”

“不問馬。”

“可是他們呐?仍舊以馬重人。”

“這故事出自論語,剛才你說,不讀論語不能稱之為讀書人,可他們讀了,他們能稱之為人嗎?”

“可是,他們錦衣玉食,和夫子你一樣,以讀書人自居,眼睛高高在上,眼睛,何曾真的向下看過。”

“你們,早就不是聖人所教的儒學了。”

“我敢保證,若是現在聖人回歸,看見你們這個樣子,定是痛心。”

“不是麼?”

“嘶·····”

張楚輕輕吸了口氣,雙手微微攥成了拳頭:“所以,我張楚,何故於讀儒學?”

“我創民學,我的目光將永遠在百姓身上,在人民身上。”

“我沒有聖人那般理想,我隻想,讓百姓吃飽,讓百姓有尊嚴的活著,而不是連一頭牲畜都不如。”

“我想讓大唐百姓,當為人世間最幸福的百姓。”

“我想讓大唐的冬天變得不再寒冷,我想讓大唐的土地變得無比肥沃,我想要讓莊稼從地裡自動生長出來,我想要讓大唐蜜蜂采取最豔麗的花朵,我想讓大唐的百姓每天除了飲酒吃飯,玩樂跳舞就沒有其他的事情,我想要的事情很多·····”

“我也想要讓大唐永遠是光明的,我想讓偉大天可汗的步伐抵達豐饒的伊比利亞·······”

“我想的很多。”

“我本山中一隱士之徒,沒有夫子顯赫的家世,儘管民學如今,隻有我一人罷了。”

“但,我絕不會退縮,就算最後功虧一簣,我亦無悔矣!”

聲音落下。

張楚緩緩轉過身,向李世民行了一禮。

“陛下,皇後娘娘,時日不早。”

“微臣告退。”

“多謝陛下和皇後娘娘賞賜。”

“陛下,不知能否知會朱雀門外我家兄弟一聲,讓他們進來幫我把陛下的黃金兩千兩帶走。”

張楚躬身輕聲道。

但,李世民沒有任何反應。

長孫皇後沒有任何反應。

孔穎達站在那裡,一動不動,隻有臉色陰晴不定和呼吸粗重。

程咬金秦瓊兩人的拳頭攥的很緊,青筋凸起,彷彿想要征戰。

長樂不知不覺已是淚流滿麵。

不知道過了多久,李世民無力的揮了揮手。

“善!”

“李君羨,讓程處默,秦懷道,對了,小郎君,你還有一個仆人是吧,都讓他們進來吧。”

“諾!”李君羨快速衝了下去。

程處默到了。

秦懷道到了。

王鐵牛也到了。

同時,三人身後還拉著一個板車。

皇城不能入戰馬,所以,這個板車是三個人把繩子放在腰間,一同拉過來的。

三人沒有上台階,在台階下,儘管都看不清李世民的長相,但,他們知道,偉大的天可汗正注視著他們。

三個人,直接跪在了地上,高呼著陛下,聲嘶力竭,其中更是以王鐵牛為甚。

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有朝一日,能見到掌握雷霆的天可汗。

以至於他不敢抬頭。

李世民俯視著三人,目光,落在了三人身後的板車上。

沒辦法,板車上還有八個破舊的土罐,土罐中不知道生長著什麼花朵,想要不引人注目都很難。

李君羨有些尷尬,快速走到李世民身邊,沉聲道:“陛下,三人說,可以不讓戰馬入城,但若是不讓板車進來,他們也不會進來。”

“還說,他們會於板車共存亡,這是張子侯交代的他們。”

“所以······”

李君羨想要解釋。

李世民沒有聽他說完,便笑著往前走了一步。

“程處默,秦懷道,你兩人有功。”

“今,朕封你們為左右武衛,果毅都尉。”

“王鐵牛是吧?記得,聽你家公子的話。”

“程處默,秦懷道,你們上來吧,把張子侯的賞賜,帶走。”

李世民朗聲道。

三人大叫著謝恩。

特彆是王鐵牛,儘管沒有什麼賞賜,可自己卑賤的名字能從陛下嘴裡提起,就已經是莫大的榮耀。

他久久跪在地上,不敢動彈。

程處默和秦懷道解下來腰間的束帶,快步走上來,恭敬從侍衛手中接過黃金千兩。

“謝陛下賞賜。”

“微臣,告辭。”

張楚退下,程處默和秦懷道立於身後,三人一同走下了台階。

黃金被放到了板車上。

程處默和秦懷道重新拿起來了繩子,和王鐵牛一同,拉著板車離去了。

望著最前方的那道身影,李世民的目光久久不移。

一直到消失於視野之中,李世民才忍不住的感慨一聲:“好郎君。”

長呼口氣,李世民望向了孔穎達。

孔穎達此刻神情有些萎靡,他的身子有些無力的靠在立政殿門前,雕刻著金龍的柱子上。

他從未有過今日的經曆。

被一位少年,劈頭蓋臉的嗬斥一頓,自己卻,無力反駁。

“孔夫子。”

“你還好嗎?”

“要不要朕叫太醫署的人來?”

李世民關切道。

孔穎達失魂落魄的搖搖頭,被張楚這番話震碎的魂魄,漸漸重新回歸。

他的目光,有了神情。

望著早就已經沒有了張楚背影的偌大皇城,咬著牙,強撐著,緩緩也走向了台階。

倔強的,頑強的,還自語著。

“豎子無禮。”

“不屑為伍。”

“儒學不是這樣的,儒家也不是這樣的,不是這樣的。”

“不是這樣·····”

“老夫倒要看看,你所謂民學,能讓大唐,做出什麼改變。”

“到時候,老夫定然也要把你罵一頓,痛痛快快的罵一頓。”

張楚似乎成為了孔穎達的心魔。

他帶著不甘,就此離去。

李世民想送,被孔穎達拒絕了。

“老夫子也不容易啊,這麼大年紀,小郎君這番話,可以說是狠狠地插在了老夫子的心窩子裡。”李世民沉聲道。

“不過······”

李世民想起了張楚的那番話,目光中充斥著恍然和嚮往:“小郎君說的那些,還是朕的大唐嗎?”

“朕都不知道,朕的大唐能走到這一步?”

“永遠光明,地裡自動長出莊稼,連咱們大唐的蜜蜂都要采摘最豔麗的花·····”

“不過,不管如何,這番話朕愛聽。”

“這樣的大唐,才配得上朕。”

李世民笑了。

他很開心。

偉大的天可汗這五個字從張楚嘴裡說出來,不知道為何,他整個人都舒坦極了。

“知節,叔寶,你們說,小郎君能成功嗎?”

李世民詢問道。

“能!”

程咬金和秦瓊相視一眼,程咬金笑著回道:“在小郎君身上,就沒有什麼不可能的。”

“就比如,陛下,你相信天底下,有能生長出畝產三十擔的莊稼嗎?”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