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十萬裡 第809章 真正的土皇帝?雙贏!
就好像是一個沒有辦法的小媳婦般,對這個家的某些事情,實在是束手無策,語氣便隻能多了些軟弱。
養老堂,這個東西,很好,李世民心裡清楚,李靖李積他們這些人,心裡也都很是清楚。
但,這並不意味著朝廷就能下令推廣向全國了。
若是朝廷真的簽發瞭如此詔令,恐怕全國的郡縣都會抗議,都會破口大罵。
大唐自有國情在此,有些事,不是說那麼簡單就能做到的。
天下孤老百姓,何其之多?
就算是長安萬年兩縣,也做不到能把縣裡的孤苦老人都照顧好!如果強行推進,朝廷的財政將會瞬間崩盤。
長安萬年都如此,其他郡縣,更是一樣。
更何況,若是開了這個口子,那麼,今後的流民,今後的難民,今後的·········
豈不是都要被朝廷養著了?
到時候,都用不著有外敵入侵,朝廷就會被直接垮了。
但,這樣的事,總得讓其他郡縣學習,或許,也有會有幾個一腔熱血的地方官員自發效仿,如此,便是極好的了。
其餘的,李世民也不想著強求。
李靖,李積等人愣了下,他們都對陛下此刻的心情,無比理解,可是,在北山設縣?
程咬金張張嘴就要開口,不過,被李積搶先一步堵住了。
他是中書令,不像是李靖,程咬金這些全是軍方之人,在行政這方麵能說上話的,也隻有他了,並且,此事要考慮的地方,實在很多。
李積可不想到時候,李靖,程咬金,秦瓊他們一心熱血的和陛下定下了此事,可最後卻被朝堂袞袞諸公駁斥而回。
“陛下,北山設縣,自然可以。”李積先定了個調子:“秦川伯,治理一縣之地,肯定也是足夠的!但·······”
“但此事,還需要從長計議,等回去,陛下不妨召集三台,先商討一下,再做定奪。”
“畢竟,北山之地,已不屬於朝廷,白紙黑字的,本就在秦川伯名下,若是再設縣,這········與禮製也有些不符。”
李積輕聲道。
程咬金撓了撓頭,聽著這話,也沒有再說什麼。
確實正像李積說的這樣,這地,本就是張小子,如果再把張小子立為縣令,不僅有些畫蛇添足,多此一舉了,還給其他人一種,是不是張楚可以圈地自治的訊號?
土地是他的,行政管理權也是他的,這不就是·······這不就是土皇帝嗎?
李世民緩緩頷首,想了想,確實也是這樣,便暫時壓住了這個衝動,深吸口氣,思索著,朝鋼廠方向走去。
“陛下,衛公,英公,程公,秦公,鄂公,這大熱的天,你們大駕光臨,怎麼不提前說一聲,也好讓下官準備準備?”
就在鋼廠裡監工的張楚得到彙報,急忙迎了上來,親自帶著他們的進了鋼廠大門。
北山鋼廠乃是重地,也是危地,安防很是齊全,閒雜人不可入內。
“無礙。”
李世民暫時把設縣的事放到了腦後,揮揮手,抬頭望向了眼前的鋼爐。
“怎麼樣?”
“可還順利?”
李世民關切道。
“托陛下的洪福,還能撐住。”張楚苦笑一聲,臉上都是疲累。
儘管這裡並不需要他親自盯著,但,實在是放心不下。誰叫戴胄和段綸,直接大筆一揮,萬人齊上,一下子就開了加上第一棟實驗樓,足足有六棟樓的工地。
這一下子,北山鋼廠的供應就瞬間緊張起來了,要不是新的鋼爐投入了使用,真的是撐不住了。
可即便如此,張楚也向戴胄和段綸提醒了,在這五棟樓沒有完工收尾前,絕對不能再開新的工地了,不然,工人隻能看著工地乾等。
鋼筋,實在是不足了。
“辛苦了。”李世民望著張楚的樣子,也知道大唐醫院工地上的事,所有的壓力,都在這裡了。
“這鋼爐,確實不一樣。”李世民打量著鋼爐的外觀,笑道:“輔機,一直都想著來這裡一趟,也沒少‘蠱惑’朕帶著他來看看,不過,朕也知道,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秘密。”
“這是你們北山鋼廠的不傳之術,在沒有你點頭前,朕不會帶著他來。”
“多謝陛下!”張楚趕忙抱拳。
儘管,就算長孫無忌來了,就算在這裡坐上一年,隻要不進入內部,也無法搭製出這煉鋼的豎爐來,但,陛下能考慮到這一點,保護北山鋼廠已是很值得感謝了。
畢竟,當皇帝的,還能考慮到如此雞毛蒜皮的小事,著實是對此事上心。
“不過,這焦炭能向外出售,朕也聽說了,全長安的鐵匠都很激動。”
“長孫鋼那邊的產量,一下子也提起來不少。”
“朕沒想到,這焦炭,北山煤廠竟捨得向外開售,還供應了像是長孫鋼這樣的大鋼廠。”
李世民又道。
張楚有點不好意思:“陛下,臣借著這個機會,還敲了趙公一筆。”
出售焦炭,是張楚定下的,並且剛開始,隻零售,並不向大型鋼廠批發,這就造成了長安的鋼鐵作坊,隻有小作坊能夠使用焦炭,因為零售就足夠滿足他們的需求了。
但,像是長孫鋼這樣的大鋼廠,零售是萬萬無法滿足的,他們需要和焦廠達成供應協議,大批量的采購。
這一點,張楚自然考慮到了,甚至,定下這個策略,就是為了勾引長孫鋼這樣的大買主坐不住,親自登門的。
至於為了何事,自然就是他們手裡的鐵礦。
長安周圍,近的,容易開采的鐵礦,不是在朝廷手裡就是在這些大鋼廠手裡,北山鋼廠的鐵礦原料距離此地已算是很遠了,並且開采難度,也不小。
而手握焦炭,張楚幾乎就掌握了他們的命脈,畢竟鐵礦原料說難找,但,也不難尋,畢竟北山鋼廠也沒有因為原料的事,就導致停產。
但,若是大鋼廠用不上焦炭,那麼所生產的鋼鐵質量,彆說追上北山了,甚至都要被使用焦炭的小作坊超過了。
這是他們不能忍受的。
經過拉扯,最終達到了雙贏,北山鋼廠獲得了五處很不錯的鐵礦山,而大鋼廠也得到了北山煤廠以極低的價格而專供的能源通道。
鐵礦山一到手,張楚就立馬把原本的那處鐵礦山的工人都調了回來,放置到了最近最容易開采的鐵礦山上。
原料一下子充足,能源更是接近無限,如此,也才堪堪保住了大唐醫院工地所需鋼筋的供給。
現在北山鋼廠能走到這一步,真的是已到了張楚能夠調控的極限。
所有的產能,都被壓榨的一乾二淨,實在是一滴多餘的都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