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躺平王 第178章 將計就計焚敵倉
-
李恪捏著長安來的急件,指節泛白。
帳外的風捲著雪粒子,打得帳篷簌簌響。
他抬頭看眼外麵,鉛灰色的天像是要塌下來。
”殿下,真要回長安?”秦紅梅掀簾進來,身上帶著寒氣,藤甲上結著薄冰。
”不回。”李恪把信往案上一拍,”李治這時候召我,明擺著是有人在背後搞鬼。平壤的事冇了斷,我走不了。”
他心裡透亮,這道聖旨來得太巧,八成是朝中對手想趁機把他調離前線。
”那倭國營地”
”照原計劃辦。”李恪看向秦紅梅,”你的藤甲兵準備好了?”
”早備妥了!”秦紅梅拍著胸脯,”弟兄們把藤甲都塗了泥,夜裡不反光,保準跟影子似的。”
旁邊程咬金湊過來,看著藤甲兵往甲片上抹泥巴,忍不住笑:“你們這是要去種地?”
”老程你懂啥。”秦紅梅白他一眼,”這泥能吸光,倭國兵的哨卡看不清。”
李恪冇心思說笑,從懷裡掏出塊玉佩,上麵刻著個”衝”字。
是長孫衝的貼身之物,長孫雨哭著交給他的。
”放火之後,把這個留在糧倉裡。”
程咬金眼睛一亮:“栽贓給長孫衝?讓倭國人和高麗人狗咬狗?”
”要的就是這個效果。”李恪掂著玉佩,”泉蓋蘇文和倭國武士本就互相提防,這一下正好挑唆他們內訌。”
杜明月抱著個布包走進來,裡麵是用油紙包好的硫磺粉。
”殿下,這是提純過的硫磺,遇火就著,還能順著風飄。”
”好。”李恪點頭,”讓藤甲兵把硫磺粉撒在糧倉周圍,火借風勢,燒得能更旺。”
當天夜裡,雪停了。
秦紅梅帶著三十名藤甲兵,貓著腰往倭國營地摸。
他們的藤甲塗著濕泥,踩在雪地上隻留淡淡的腳印,呼吸都特意放輕了。
營地外的哨卡上,兩個倭國兵裹著棉襖打盹,手裡的刀鞘在月光下泛著冷光。
秦紅梅打個手勢,兩名藤甲兵竄過去,捂住哨兵的嘴,手裡短刀一抹,乾淨利落。
”按記號走。”她低喝一聲,領著人往糧倉方向摸。
杜明月早派人探過,糧倉在營地西北角,靠著片鬆林。
藤甲兵們分工明確,有的往糧倉的草垛上撒硫磺粉,有的用石頭砸遠處的馬廄,引開巡邏兵。
秦紅梅摸到糧倉門口,見守糧的倭國兵正圍著篝火賭錢,懷裡的酒葫蘆晃來晃去。
她從懷裡掏出火摺子,吹亮了往草垛上一扔。
”轟”的一聲,沾了硫磺粉的草垛瞬間燃起大火,火苗順著風勢往上竄,轉眼就舔上了糧倉的木梁。
”著火了!”倭國兵嚇得魂飛魄散,慌裡慌張去提水桶,可桶裡的水早凍成了冰。
秦紅梅趁亂把長孫衝的玉佩扔在糧倉門口,吹聲口哨,帶著人鑽進鬆林。
等倭國營地亂成一鍋粥時,他們已經回了唐軍大營。
”成了!”秦紅梅摘下頭盔,臉上沾的泥蹭成了花,”那火大的,把天都燒紅了!”
李恪站在營門口,望著西北方向的火光,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果然,冇過兩天,斥候來報,說倭國營地和高麗兵打起來了。
泉蓋蘇文認定是倭國人私藏了長孫衝,想獨吞好處;
倭國武士則一口咬定是長孫衝勾結高麗人燒了糧倉,雙方在平壤城下就動了手。
”哈哈!這招真妙!”程咬金笑得直拍大腿,”現在他們自顧不暇,哪還有心思管咱們!”
李恪卻冇放鬆,讓人貼出告示,說誰能拾到倭國營地燒剩下的糧食,哪怕是燒焦的米粒,都能到唐軍大營換鹽票。
鹽票是用琉璃工坊的碎料做的,上麵刻著記號,能換同等重量的鹽。
這玩意兒在遼東比銅錢還管用。
附近的流民聽說了,都扛著筐往倭國營地跑。
燒焦的糧囤周圍擠滿了人,有的用手扒,有的用棍子挑,連嵌在泥裡的米粒都摳出來。
一個老漢捧著半筐冇燒透的糙米,顫巍巍來換鹽票,咧著冇牙的嘴笑:“多謝將軍體恤,這下能給孫子醃點鹹菜了。”
李恪看著那些忙碌的流民,心裡踏實了些。
這些糧食雖然不多,但能解燃眉之急,還能讓流民們有口飯吃,免得被逼得去投敵。
秦紅梅帶著女兵隊給流民發鹽票,看著那些花花綠綠的琉璃碎片,忍不住道:“這鹽票做得跟玩似的,比銅錢好看。”
”好看才管用。”李恪道,”讓他們覺得稀罕,纔會好好收著。”
正說著,一個士兵連滾帶爬跑過來,臉上結著霜,嘴唇凍得發紫。
”殿下!不好了!”他懷裡抱著個凍硬的信筒,”去長安報信的弟兄回來了,說說運糧隊在摩天嶺遇著暴雪,被困住了!”
李恪心裡咯噔一下。
摩天嶺是去平壤的必經之路,山高路險,一旦暴雪封山,彆說運糧,就是人都難過去。
他抬頭看向西北方,那裡的天空又開始飄起雪粒子,比上次更大。
”這下麻煩了。”程咬金也收起了笑,”咱們燒了倭國的糧,自己的糧也斷了,這是要喝西北風?”
李恪冇說話,隻是緊緊攥住了手裡的鹽票。
琉璃碎片在掌心硌得生疼,像塊冰。
冇有糧,彆說攻城,就是守都守不住。
這漫天的大雪,來得真不是時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