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躺平王 第169章 泉蓋蘇文裂龍袍
-
遼東,終究還是亂了!
李治的臉在燭火下驟然陰沉。
他猛地轉身,大步衝回書房,聲音帶著雷霆之怒:
“召!宰相、兵部、戶部、工部主事!即刻議事!”
皇帝震怒,整個龜茲王府瞬間沸騰。
書房內,氣氛凝重。
遼東軍報攤在禦案上,字字驚心:
高麗權臣泉蓋蘇文悍然發動宮變,殺死親唐的榮留王高建武,擁立傀儡高藏,自封莫離支(最高軍政長官),徹底掌控高麗。
他公然截殺大唐使臣,撕毀前約,藐視大唐天威!
“逆賊!”
李治一拳砸在案上,震得筆架亂跳。
“此人不除,朕何以告慰太宗在天之靈?何以震懾四夷?!”
他目光掃過群臣:
“議!如何討伐!”
“陛下!”
兵部尚書出列。
“泉賊既敢弑君,必已整軍備戰!高麗山川險峻,城堅池深,前隋三征教訓猶在!臣以為,當速發大軍,水陸並進!陸路以營州為基,出遼東;水路遣登州水師渡海,直趨平壤!使其首尾難顧!”
“水師?”
工部侍郎臉色發苦。
“陛下…登州水師…恐難當此任!去年工部覈查,半數戰船年久失修,船板蛀蝕,榫卯鬆動…倉促出海,恐有傾覆之危!”
他聲音越來越低,額頭冒汗。
蛀蝕?漏水?
李恪心頭一沉。
登州水師是跨海作戰的命脈!這問題太致命!
“蛀蝕?!”
李治眼中怒火更熾,盯住工部侍郎。
“去年撥付的十萬貫修船專款呢?!桐油、木材呢?!”
工部侍郎噗通跪倒,抖如篩糠:
“陛下息怒!臣有失察之罪!然…然采買桐油被奸商以次充好,摻入鬆脂,防水之效大減…木材亦有蟲蛀…臣萬死!”
貪腐!
李恪心中冷笑。
蛀空的不隻是船板,更是大唐根基!
他腦中急轉,水泥!
安西水泥速凝且防水,或可應急!
“陛下!”
李恪果斷出列。
“水師戰船不容有失!臣請旨,即刻親赴登州!安西新製‘速凝灰漿’(水泥),或可應急修補船體裂縫蛀洞!縱不能根除,亦可保船體暫不滲漏,支撐渡海!”
李治眼中精光一閃:
“速凝灰漿?當真有效?”
“臣在安西築路修渠,屢試不爽!兩刻鐘可初凝堵漏!”
李恪語氣肯定。
“好!”
李治猛地一拍桌案。
“皇兄即日啟程,趕赴登州!工部上下,全力配合!修不好船,提頭來見!”
“臣遵旨!”
工部侍郎如蒙大赦,慌忙爬起。
“陸路方麵,”
李治轉向地圖,手指重重點在營州。
“以邢國公蘇定方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統河北諸軍及契丹、奚部蕃兵,出營州,正麵壓迫!另征調安西、隴右精騎一萬,由吳王李恪節度,出雲中,側擊遼東,牽製敵援!務求雷霆之勢!”
“臣等遵旨!”
蘇定方、李恪及眾將齊聲應諾。
此時,一直靜立李治身側的武媚娘,溫婉開口,聲音清晰傳入每個人耳中:
“陛下,大軍遠征,糧秣為天。遼東道轉運使一職,關乎數十萬大軍肚腹,更關乎此戰勝負。臣妾觀長孫衝為人勤勉乾練,又曾協理安西糧秣轉運,頗通此道。且其妹為吳王妃,與吳王殿下有郎舅之親,協理軍需必能同心戮力。不知陛下以為如何?”
長孫衝?!
李恪心頭警鈴大作!
武媚娘這步棋,太毒了!
長孫衝確實是長孫雨長兄。
但正因如此,把他推上轉運使這個位置,一旦糧秣出半點差池,無論是否與他有關,自己都脫不了乾係!
這是借刀殺人,還要拖他下水!
李治覺得提議不錯,點點頭:
“媚娘所言有理。長孫衝聽旨!”
“臣在!”
長孫衝出列,臉色因激動泛紅。
“擢升你為遼東道行軍副總管,兼糧秣轉運使!統籌河北、河東、河南諸道糧秣,務必保障大軍供應!若有差池,唯你是問!”
“臣長孫衝,謝陛下隆恩!定當竭儘全力,不負陛下與皇後孃娘厚望!”
長孫衝聲音洪亮,躬身領旨,眼角餘光帶著一絲複雜掃過李恪。
他知道,這是機會,更是萬丈深淵。
李治目光又轉向李恪:
“皇兄安西產業興盛,‘恪記’琉璃為天下奇珍。此番遠征,靡費甚巨。朕知安西亦有庫府之需,不強征。然國事艱難,望皇兄體恤,將‘恪記’琉璃坊今歲所出,半數折價售與內府,充作軍資。”
這分明是變相的征稅!
李恪心中怒濤翻湧,麵上沉靜如水,躬身道:
“陛下為社稷計,臣敢不從命?‘恪記’琉璃坊,必竭儘所能,以供軍需。”
武媚娘嘴角勾起一抹極淡的弧度。
這一石二鳥,既削弱安西財力,又讓李恪有苦難言。
半月後,登州港。
鹹腥的海風帶著寒意。
巨大的水寨內,停泊著上百艘戰船。
本該威武的景象,透著頹唐。
許多船體佈滿暗褐色朽痕,船工們正從船板縫隙刮出白色蛀粉。
空氣裡瀰漫著木頭腐爛和劣質桐油的味道。
李恪一身風塵,在王朗和工部官員陪同下,登上最大一艘樓船。
腳下甲板傳來輕微的“吱呀”聲。
他蹲下身,用匕首撬開一塊船板邊緣,裡麵赫然是密密麻麻的蛀孔和朽爛木質,手指一撚便成碎末!
船底幾處拚接縫隙,正有海水緩慢滲入,水兵用木盆不斷舀水!
“殿下請看,”
工部老匠作麵如死灰。
“榫卯已朽,船板酥脆,尋常桐油灰泥堵不住這些老縫…強行出海,風浪稍大,恐有解體之危!”
李恪眉頭緊鎖,蹲在一條兩指寬的滲水裂縫旁。
他抓起一把隨船運來的安西水泥粉,混著海水迅速攪拌成粘稠灰漿。
在所有人驚疑目光中,他將灰漿狠狠抹進裂縫,用力壓實!
灰漿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硬、發熱。
不過一盞茶功夫,那不斷滲水的裂縫,竟被一層灰白色硬殼死死封住!
滴水不漏!
“神了!真堵住了!”
旁邊的老船匠激動得聲音發顫!
“立刻召集所有工匠!”
李恪站起身。
“照此法!用‘速凝灰漿’,優先填補所有滲水裂縫和蛀蝕嚴重處!榫卯鬆動的地方,也灌進去!要快!”
命令一下,登州水寨變成巨大工地。
一袋袋水泥被扛上戰船,匠人們學著李恪的樣子,將灰漿抹進船體傷口。
灰白色“補丁”在斑駁船體上蔓延。
滲漏肉眼可見地減少。
港口沙灘上,另一幕也在上演。
沉重的戰船需要拖拽下水,以往全靠人力在泥濘灘塗拉縴。
李恪看著安西工匠帶來的幾架曲轅犁,腦中靈光一閃。
“把犁頭拆了!換上圓木輪!”
他指著犁身。
“用硬木加固犁架,鋪上木板!在灘塗壓出凹槽軌道!將船架在改裝的犁架上,沿軌道拖拽!省力,省時!”
工匠們恍然。
很快,幾架“沙灘軌道車”改裝出來。
將一艘中等戰船架上,幾十名縴夫喊著號子,沿壓實的沙槽拖拽,果然省力數倍!
速度大增!
港口邊流民窩棚區,幾個麵黃肌瘦的孩子拍著手,用稚嫩童音唱起在安西流傳的《西遊記》車遲國段子,改了詞:
“車遲國裡三妖怪,呼風喚雨耍無賴!高麗也有大魔頭,砍了國王搶帽戴!猴哥猴哥快快來,金箍棒兒打妖怪——!”
童謠天真又辛辣,引得周圍愁苦流民發出幾聲苦笑。
李恪聽著童謠,望向北方海天相接處,眼神凝重。
就在首批修補好的戰船準備試航之際。
一個鬚髮皆白的老漁民,赤著腳,跌跌撞撞衝過守衛,撲通跪倒在李恪和工部官員麵前,乾裂嘴唇哆嗦著,嘶聲哭喊:
“大老爺!使不得!萬萬使不得!不能出海!龍王爺…龍王爺發怒了!天邊…天邊都黑透了!那是…那是龍吸水要來了!這時候出海,十死無生!船…船會散架的!”
他枯槁手指,顫抖指向海平線儘頭。
隻見那裡,已堆起一道濃重如墨、遮天蔽日的烏雲牆!
隱隱有沉悶雷聲滾過天際。
一股帶著腥鹹水汽的狂風,毫無征兆捲過港口,吹得人衣衫獵獵,桅杆繩索嗚咽。
李恪臉色驟變!
老漁民絕望哭喊聲中,他彷彿聽到巨浪撕裂船體的聲響!
而腳下這艘剛用水泥修補過的樓船,船板縫隙裡,正緩緩滲出的,不再是清澈海水,而是一種暗紅色、粘稠的劣質桐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