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麼當皇帝 > 第134章 做大做強的貿易和神秘少女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麼當皇帝 第134章 做大做強的貿易和神秘少女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人流如織的街道上,各種叫賣聲此起彼伏,熱鬨非凡。

從突厥語到漢語,奚、霄等各部落不同的語言、口音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在李恪用一壇烈酒,換了三頭羊。

又用一口二十文錢收上來,一口用了許多年的鐵鍋換到十頭羊後。

那些圍觀的勝州城百姓就癲狂了,他們曾幾何時看到過這樣的交易。

在以往,他們都是被突厥人隨意打壓掠奪的物件,是永遠吃虧的那一方。

貿然間看到這樣巨大的利潤,想不癲狂都不行。

然後,在李恪特意的宣傳下,那些圍觀的百姓也明白過來,這些穿著一樣的草原人,不是突厥人,而是奚、霄等數十部落的人。

並且,他們這些勝州的百姓,現在已經是唐人了,沒有人敢欺負他們。

若是有人欺負他們,那就來找他,他自會給他們做主。

這番霸氣側漏的話語,一下子就收攏了整個勝州城的民心。

於是,勝州城裡的氣氛就開始劇烈發生變化。

先是有小攤小販,推著車子出來做小吃了。

然後,各種各樣的商人,也推著他們的貨物出來售賣。

那些手藝人,也紛紛拿著他們的工具出來,開始做他們的手藝活了。

與之相應的,那些部落的帳篷,也按照李恪的規劃,整齊的碼放在場地的一邊。

原本,這些部落的商品也極度的匱乏,除了羊和牛,就沒有其他的交易商品。

李恪一看,這不行啊!

這樣大宗的生意,不利於長久可持續的發展。

要知道做生意,講究一個長久。

如果隻是做這種大宗的生意,雖然一時之間能夠賺到不少的錢,但是長久下去,卻不利於勝州的商業發展。

於是,李恪便找來那些部落的酋長,以及說得上話的人,讓這些部落準備更多的交易商品。

一開始,聽到李恪的話,那些部落酋長都是一臉為難的樣子。

因為他們的部落在草原上一直都是以遊牧為生,雖然有著豐富的牲畜資源,但要他們準備更多的交易商品,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看著他們一臉茫然的樣子,李恪歎了一口氣,沒有辦法,隻能麵授機宜。

隻是聽完李恪的話後,一群人都明顯有些不太願意相信。

他們都用一種看“騙子”的眼神看著李恪,似乎在懷疑他是不是在戲弄他們。

最後,還是李恪仗著天高皇帝遠,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

以一種近乎半建議半強製的方式,成功地讓這些部落的人接受了他的提議。

於是,在第二天的時候。

草原上的各種小商品,比如香味彌漫了半個街道的奶茶,風乾牛羊肉,乳酪等食品,便開始在勝州城的市場上出現。

而這些商品的出現,立刻就引起了那些沒有見過這些食品的市民的關注。

很快,這些異域風情的食品,便讓他們流連忘返,風乾牛羊肉的口感更是讓一些肉食者回味無窮。

這些商品的出現,立刻讓市場變得更加活躍。

整個勝州城,彷彿在一下午之間,就變得繁華了起來。

隨著時間的流逝,在口口相傳的宣傳下,來勝州的草原部落也越來越多,幾乎整個漠北的部落,都來參加了這場盛大的交易。

他們帶來了的商品也越來越豐富,從皮毛、藥材、牛羊,到精緻的手工藝品,應有儘有。

其中,在一個小部落中,李恪還看到了蟲草、藏紅花,還有雪蓮。

不過,在前世時,幾乎可以當成奢侈品的蟲草和藏紅花,在現在的市場上。卻隻是普通的草藥。

而且價格也十分公道,普通人也買得起。

隻不過,由於現在的人認知還不夠,加上身為漢人,在心理上,還有高人一等的心態作祟,根本就看不上這些醜陋的藥材。

這可把李恪樂壞了,於是,他默不作聲的吩咐小二,將兩大包蟲草和臧紅花通通給盤了下來。

更讓李恪沒有想到的是,這兩大包蟲草和藏紅花,那些人隻要了一個鐵鍋...

不說李恪,就連小二都用看傻子一樣的眼神看著他們...

殊不知,那幾個牧民的想法就是,趕緊回去將帳篷裡的那些存貨,趕緊運過來,唐人的錢,真好騙......

這一幕,儘管小二很小心,但還是不可避免的被張英男等一眾人所看到。

因為怕李恪被騙,他們還苦口婆心的勸了幾句......

畢竟,這些藥材在他們的眼中,隻是普通的草藥而已。

隻不過知道它們價值的李恪,委婉的拒絕了他們的勸說。

張英男等人見李恪如此堅持,也隻好作罷。

不過,李恪隨後又告訴他們,你們這些學武的人,如果有閒錢的話,不如也買一些,一來可以自己調養調養身體,二來就算是以後賣掉,也絕對不會吃虧。

這讓他們這些勸說李恪的人,反而一時間有些躊躇起來......

在勝州城交易地不遠處的一座巨大帳篷中,堆滿了一匹匹絹帛和一箱箱的金銀珠寶。

在帳篷的另一邊,則擺放著一壇壇酒水,以及幾乎堆滿了半個帳篷的糧食。

看著這些物品,藥勿葛阿都和阿悉結闕兩個典型突厥酋長,已經樂的嘴咧到了耳根子了。

露出一嘴金燦燦的大黃牙,短短幾天的時間,這兩個部落,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們對視一眼後,放聲大笑了起來。

似乎在為這次的豐收而喜悅。

這些絹帛、酒水、金銀珠寶和糧食,都是他們在與唐人在進行交易後得到的豐厚回報。

“阿都,看來,我們的策略是正確的。”

阿悉結闕酋長笑著說,“不錯,不用跟著突厥人打仗死人不說,光是與唐人交易,我們就能得到突厥人搶奪都搶不來的好東西,還能不受突厥人的壓迫,真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看著眼前豐富的物品和資源,他們也不得不感慨一番。

首先,他們兩個部族的精神麵貌,看起來比之前在草原上遊蕩的時候,要好得太多。

眾所周知,從貞觀元年開始。

這兩年冬季,草原上連逢大雪,不要說牲畜過冬的飼料,就連他們牧民過冬的食物,也極度短缺。

部落中的老弱婦孺,更是經常在夜裡被凍死或者餓死。

而現在,這兩個部落才來勝州多久,短短幾天的時間,他們的大帳就快被糧食裝滿了。

而且他們不僅有了充足的食物,穿著也變得精緻了起來。

以前放牧時臟兮兮的羊皮襖,也不知道被他們丟到了哪裡,現在每人身上一件漂亮的絲綢長袍,或是錦繡短衫,與之前的生活形成鮮明對比。

而之所以讓兩位酋長動容和觸動的是,因為這滿滿一帳篷豐盛的物品和糧食,他們沒有花自己一文錢,一頭羊。

原來,這些東西,全是這幾日的交易得來的稅收。

要知道,自古以來關市之稅很早就有了。

在柴紹設計讓李恪接下這個任務的時候,柴紹也說過,其他的他都可以不管,但李恪要交上該交的稅金,就是指關市稅,也就是商人入關或入市的時候,需要繳納的費用。

在唐朝,朝廷規定,所有的貿易都必須在規定的場所進行,稱為“集市”,例如長安的“東市”和“西市”。

所有的商人,必須交納一定的費用,才能進入集市。

在集市之外的場所,是不允許任何人私下交易的,這就是所謂的市稅。

至於關稅,則是沿路設定關卡,對過往的商人進行的一種稅收,例如胡商去往長安,沿途都會經過多個關卡,由朝廷規定一些關卡征稅。

與之對應,大唐的商人去其他國家,例如西域,也會被那些沿路國家設卡收稅。

除此之外,還有外商稅,就是朝廷對世界各國胡商征收的稅。

好在現在是在唐初,商人的賦稅相對來講較輕。

商人隻需要按照規定,交納關市稅就行,並沒有其他負擔。

不過當然了,就算這樣,還是有一些商人,非法逃避關市稅,從而進行私下交易。

一般而言,那些胡商來大唐從事貿易,不遠千裡。

所販賣的是奢侈品,如鏡子、葡萄酒、三勒漿等都是暴利的商品。

那些胡商就算繳納完各種商稅,也能獲利頗豐。

這也是各國胡商頻繁往來大唐的主要原因。

所以,稅法明確規定:沒有固定住處的那些商人,所在州縣依照其收入征收三十分之一的稅。

但是由於勝州處在邊境,沒有什麼沿路的關稅,而且層層卡要,也不是李恪的風格。

但是李恪也深知,商業稅的重要性。

於是,他經過謹慎的思考後,將商稅提到了十五分之一。

除了分潤給朝廷,和他自己保留一部分外,還分出一部分給那些部落酋長。

倒不是他特意討好那些部落酋長。

而是經過這兩天的商貿後,他敏感的發現了這其中蘊藏著巨大的商機。

這些部落酋長雖然並不擅長經營,但他們的身份地位擺在那裡,他們手裡握有大量的資源和人脈。

李恪深知,如果能夠將這些部落酋長的擁有的力量,全部引入市場,進一步推動勝州的商業發展。

那麼,這將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而提高商稅,就是他的一種策略。

李恪則將這一部分稅款,分給了那些部落酋長後,他們就在不知不覺中參與到了商業利潤的分配中,就是一條船上的人。

這種做法不僅能讓他獲得了那些部落酋長的支援,也可以讓商業稅的征收變得更加的順利。

在這種策略下,那些吃到甜頭的部落酋長,就不得不想辦法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獲得更多的分紅。

隻要交易的人越來越多,那麼勝州城的商業貿易就會變得越來越繁榮。

越來越多的大唐商人也會湧入勝州城,與各個部落進行貿易往來。

而李恪也將從中獲得更加豐厚的利潤,讓他成為這次貿易交流中,最大的贏家。

在繁華的商業區域中,還有兩支隊伍格外的顯眼。

一支由草原人組成,一支則是大唐騎兵組成的隊伍。

這是兩支特彆巡邏隊,由他們負責商業區的安全。

那些偷竊、搶劫、到處隨地大小便的人,也由他們負責。

而他們的存在,也使得商業區的秩序得到了有效的維護,環境也因此變得更加整潔。

因此,有效地改善了市場秩序。

不過,說到市場秩序,實際上,這兩支特警鐵騎,也是也是在出了一場極大的盜竊事故之後,才組建而成的。

也不知道是那個大部落的小姐,聽到風聲後,私自來到勝州城的這處貿易地點。

就帶著一個護衛和丫鬟,在一個擺滿精美首飾的攤位前,購買一條鑲嵌著寶石的銀項鏈。

就在她拿起項鏈,向身後的侍女,用突厥語低聲詢問她的意見的時候。

不等侍女點頭表示讚美。

一個不知道哪裡冒出來的小偷,就將那條價值不菲的項鏈給偷走了。

這下輪到那位部落小姐和攤主傻眼了。

儘管那位大部落的小姐驚慌失措,立即命令她的護衛和丫鬟追捕小偷。

然而,小偷非常狡猾,他迅速混入了人群中,消失得無影無蹤。

大小姐拍著胸前巍峨的高山:還好我還沒付錢,這個應該不用我負責。

攤販的意思也很明顯,我的項鏈是在你的手上被偷走的,你必須負責。

一個想走,一個不讓走,一時間僵持了下來。

這個也不知道哪裡來的大小姐,倒也聰明,自然而然的選擇報官,

不過,由此,這個事件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從而驚動了李恪。

沒有辦法,擔心這樣的惡**件會破壞市場秩序,從而影響到這次貿易,李恪不得不帶領小二和幾位護衛過來瞭解情況。

不過,在向這個穿著精緻的少女詢問情況的過程中,李恪從少女的穿著以及她的言行舉止中,看出她來自一個很有地位的部落。

這倒讓李恪對其身份產生了不小的興趣......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