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麼當皇帝 > 第141章 出兵與艱難的抵抗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麼當皇帝 第141章 出兵與艱難的抵抗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雄壯的勝州城,北門大開。

一隊隊身穿黑色皮甲的騎軍,緩慢的駛出城門。

草原上微風徐徐,使得“蜀”字王旗在空氣中獵獵作響。

前日,李恪才剛剛組建完,一支完全由奴隸組成的軍隊。

沒想到,在今天上午十點,也就是巳時,便收到了探子的來報。

在豐州,西受降城與勝州城中間,靠近陰山的區域,一支屬於回紇部落的中立派商隊,被突厥的騎兵圍困在原地的訊息被傳到了勝州城。

作為督十州之地的幽州大都督,麵對突厥人的挑釁,李恪沒有絲毫的怠慢。

他深知,如果不能保護商隊的安全,將那些騷擾商商隊的突厥人趕走。

那麼往後,就沒有人敢來勝州交易,那麼他的封地就將會失去繁榮的機會。

李恪立刻召集了他手底下的班底,商討對策。

他知道,這是一次嚴峻的考驗,但同時也是一次難得的機會。

眼下這支完全由奴隸組成的軍隊,雖然訓練時間隻有兩天,但士氣異常的高昂,他們渴望戰鬥渴望證明自己,渴望改變命運。

而這次突厥人的入侵,無疑正是他們展現力量,贏得自由和尊嚴的時刻。

在勝州城刺史府,裴行儼、梁洛仁、張英男、唐俊悟、宮遷、單成天,浦馬、闞冷玉、顧嚮明等人圍坐在李恪特意打造的巨大會議桌前。

會議室的最前麵,則掛著那張標注詳細的牛皮地圖。

在所有人到齊之後,李恪指了指商隊被困住的地點,向他們講述了商隊被圍困的困境,然後詢問他們的意見。

作為現場唯一的長輩,裴行儼自然知道李恪為什麼重視這次商隊被掠奪之事。

蓋因為,這是李恪作為幽州大都督以來,遇到的第一次危機。

不說那些與他們交易的部落在觀望,恐怕就連李恪封地上的屬官,以及那些與世家大族有著千絲萬縷的勢力,都在靜靜的看李恪要怎麼麵對這次的危機。

所以,他率先發言道:“突厥人此次的目的顯而易見,就是想要把水攪渾,不想我們跟反對他的那些部落打成一片。我認為,我們應該儘快派兵支援,不能讓他們的陰謀得逞。”

梁洛仁聽後,也點頭表示讚同,他重重的說道。

“的確,我們不能坐視不理。而且,這也是一個向突厥以及那些部落,展示我們實力的好機會。”

就連唐俊悟補充道:“我們的探子,發現突厥人的人數大概在三千左右,分成支隊伍,不停的遊獵商隊,如果隻是單單這些人,我想我們應付起來不難。”

隻是說到這的時候,他小心的看了一眼李恪,話鋒一轉道。

“可如果這些突厥人隻是冰山一角,還有更多的敵人在暗處,那情況就對我們非常不利了。

一向持穩的張英男肯定了他的想法:“我覺得唐將軍說的對,雖然支援商隊很重要,但我們也不能忽視自身的防禦。如果我們在救援過程中受到突厥的伏擊,可能會造成更大的損失。”

看到分成兩派的意見,單成天取了巧,折中道。

“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儘快與回紇部落取得聯係,讓他們知道我們的計劃,以便他們能夠配合我們的行動,這樣也能有效的減少我方損失。”

比起裴行儼和梁洛仁較為冒險的提議,宮遷,浦馬,闞冷玉,顧嚮明,都更傾向於唐俊悟,張英男,單成天三人,較為穩妥的方法。

如果是一般人的話,很有可能就選擇少數服從多數。

但是李恪不是一般人,搜尋了一下腦海中的記憶,他很快便發現。

按照曆史的既定軌跡,麵對眾多的背叛者,現在的頡利可汗正忙著四處救火。

加上最近的突利小可汗也開始與李世民眉來眼去,讓他大為的惱羞成怒,正在發兵攻打他。

再則,中國有句古話說的好:“屋漏又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

而如今的突厥,恰恰就麵臨著這樣的困境。麵對突厥人的橫征暴斂,最西邊的薛延陀也受夠了突厥人的壓迫。

開始聯合回紇、仆固、同羅、拔野古等部落,也開始聞著味的鬨獨立。

以頡利可汗驕傲自大且盲目的性格,是不可能將他這個乳臭小兒看在眼裡。

估計在頡利可汗的眼中,之前的兩次失利,都是因為手下的一些小小的疏忽和輕敵,而並非對手的強大。

畢竟隻要稍微打聽一下,就知道李恪的手下都是一群山賊和梁洛仁的叛軍組成。

加上柴紹帶領的大唐關中精銳已走。

他可能會認為,隻要三千突厥騎兵出馬,李恪手下的烏合之眾就根本不堪一擊。

並且,從頡利四處起火的情況,他也絕對沒有充足的兵力,進行快速的支援。

所以,在想通了此間的關鍵後,李恪沒有再浪費時間,他站起身來,環顧了一圈眾人,然後說道。

“大家的意見都很有價值,但我最終還是決定發兵支援商隊。”

這道命令讓很多人感到有些意外,因為李恪並不是一個盲目自大的人,在絕大數的時候,他都善於聆聽屬下的意見,很少像這樣獨斷專行。

隻不過,在聽到這個決定後,眾人還是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畢竟從李恪以往表現出來的智慧來看,他的決定往往都是正確的,再則,身為屬下不就是在關鍵的時候,以死報效主上的嘛。

於是,他們紛紛表示願意遵從李恪的決定,全力以赴執行這個任務。

李恪看著眾人堅定的眼神,心中也感到十分欣慰。

他知道,有這樣一群忠誠又能乾的部下,是他的幸運。

在眾人眾誌成城的看向他的時候,他盤算了一下,整個豐州防線到勝州共部署兵力,差不多一萬二千人。

但豐州城是防禦突厥河套地區的重要區域,駐軍肯定不能動。

萬一真被突厥鑽了空子,給奪了去,也不用想什麼逃過命運的齒輪了。

要麼直接縛手回京等死,要麼原地起兵謀反吧......

想到勝州城原有的兵力,加上剛組建的騎兵,差不多有八千之數。

他麵相眾人說道:“勝州城內除了留下二千守衛城池,由單成天,闞冷玉,顧嚮明、張英男,爾等共同負責加強城池的防禦力量,確保我們的後方安全。”

眾人立馬齊聲敬禮到:“遵命,我等自會全力以赴。”

“其他人,也請配合好各位將軍做好準備,隨時待命。共同應對這次危機,守護好家園。”

“謹遵殿下之令。”

“其餘六千兵馬,分成三隊,我和唐俊悟親自率領兩千人馬支援商隊,右禦衛大將軍與浦馬、梁洛仁和宮遷,你們則分成兩隊負責圍剿突厥劫掠商隊的騎兵。此次行動,務必隱蔽迅速,出其不意。一旦發現突厥劫掠商隊的蹤跡,立即發起攻擊,力求全殲敵人。”

眾人齊聲應答:“遵命!”

想了想,李恪接著說:“此次圍剿行動,事關本王在封地是否能夠站穩跟腳。拜托大家了。同時,也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安全,如果遇到大股的突厥援兵,不要遲疑,迅速撤離,確保安全。”

眾人紛紛表示一定會完成任務,不辜負李恪的期望。

在確認了行動計劃和各自的任務後,李恪一聲令下,六千精銳部隊在城門後如同三支出弦的箭矢,衝向了各自的目的的所在。

金烏懸空,戰鼓聲、馬蹄聲、鐵甲交擊,風中彌漫著滿滿的肅殺之氣。

“這次上戰場,我們出幾分力氣?”

“海日罕你小聲點,這麼大聲不要命了?萬一被那些帶頭的唐人聽到,就算不死,估計也要脫層皮。”

說話的兩個人,正是李恪所在隊伍中的騎兵。

一個有著一頭卷發,臉上麵板黝黑,身材魁梧,叫海日罕。

另一個則是身材瘦弱一些,麵容也有些憔悴,叫阿古達木。

他們兩個都是李恪前兩日收編組建的奴隸騎兵,也是多年的同伴。

兩個人因為從小為奴,受到那些部落首領的剝削和壓迫,對誰都懷有深深的敵意和不信任。

即使在李恪的軍隊中,他們也擔心會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和剝削。

聽到海日罕的話,阿古達木看著身上的嶄新的衣服和皮甲,想到自己這兩天與所有唐軍吃的一模一樣的夥食。

雖說,這兩天在訓練的時候,也被抽打了兩鞭子。

但是與那些部落主人的羞辱抽打不一樣,那是自己做錯了動作,這才捱了揍。

而不是無休止的暴力宣泄,和肆意的羞辱。

隻是偶爾會想到,這些唐人之所以對他們這麼好,會不會隻是想讓他們賣命。

最後再隨意找個理由把他們拋棄或者處死。

這讓他很是矛盾,所以阿古達木一時間也不知道如何回答海日罕。

於是,他轉身向另一邊的人影,低聲問道。

“孫天,你說我們能夠相信那個叫蜀王的大唐皇子嗎?”

阿古達木的這個問題,讓孫天也陷入了沉思。

他們都是被命運拋棄的人,在生死線上掙紮,渴望找到一個可以信賴的人。

而李恪的出現,給他們帶來了希望,也帶來了疑慮。

“我不知道。”孫天最後說,“但我願意相信他。因為除了他,我們沒有彆的選擇。”

阿古達木沉默了。他知道孫天說的是實話。

在戰場上偷奸耍滑的行為,是對自己生命的極度不尊重,畢竟自己的每一次揮刀,都可能關乎整個隊伍的生死存亡。

他們已經無路可退,隻有勇往直前,才能找到活下去的可能。

兩人詢問的孫天,聽他的名字,也知道是中原人。

他祖籍河中府,出生於汾州。

倒黴的是,戰亂之中,跟著家人避禍江南,不小心走散,被抓壯丁後,被迫加入了知世郎王薄的軍隊。

後來跟隨王薄征戰的時候,不小心被打散,跟著一群流民來到了朔方。

後來,孫天因為與朔方本地中的一位勳貴發生了爭執,被迫入獄。

然後,便被當成奴隸,送給突厥人,做了近十年的馬奴。

相對於兩個異族人,其實孫天更願意相信李恪。

因為,相比於其他統治者,蜀王李恪,從現在的表現來看,更把他們當做人看,而不是工具以及貨物......

草原上的風,似乎在這一刻停止了,空氣中彌漫著鐵與血的味道。

明安巴雅爾手中一道黑影閃過,一道羽箭便在空中劃過一道優美的弧線,將一名突厥騎兵射下馬背。

接著馬車的防禦,商隊的成員站在馬車上,居高臨下地對著突厥騎兵進行猛烈地反擊,在戰場上發揮出了驚人的威力。

他們靠著人工造就出來的地利,抵擋著突厥騎兵的鐵騎。

“殺!殺!殺!”每一次的衝鋒,都給突厥騎兵帶來了大量的殺傷。

這場戰鬥,從巳時打到申時,太陽漸漸西沉,金色的陽光灑在草原上,映照出一片壯麗的光景。

最後,突厥騎兵在奴隸們的堅持與不屈麵前,不得不撤退。

明安巴雅爾看著戰場上的景象,心中百感交集。她轉身對著倖存下來的商隊成員高聲道。

“堅持下去,勝利就是屬於我們的!你們都是英雄,都值得活下去!”

明安巴雅爾的話,讓疲勞不堪的商隊成員,提起了不少的士氣。

隻是猩紅的夕陽下,商隊所在之地也隻能用悲慘來形容。

一輪防守戰下來,商隊就損失了差不多接近一百來號人。

這還是突厥人不想損失太大的情況下。

如果突厥人真的全力以赴,恐怕這個數字還會翻倍。

剩下的商隊成員,所有人都疲憊不堪,臉上滿是血跡,雙眼也顯得有些空洞。

明安巴雅爾暗自慶幸敵人沒有想到使用火攻。

如果敵軍真的使用火攻,那麼他們這支商隊恐怕就真的要全軍覆沒了。

不過,那也隻是如果。

隨著天色漸晚,恐怕那群人遲早會想起這一招。

明安巴雅爾焦急的皺著眉頭,握著長鞭的右手緊了緊。

她視線堅定地看向東南方向,心裡默默祈禱著,唐軍能夠發現這裡的戰鬥,希望他們的大軍能夠儘快的趕來。

這或許,已經是他們唯一的生路。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