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麼當皇帝 > 第18章 考覈?我隻想擺爛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麼當皇帝 第18章 考覈?我隻想擺爛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李世民是中國曆代帝王中,唯一一個接受過係統教育的人,他的出身也是最顯赫的。他心胸寬廣,文武雙全,知人善任,從諫如流,在當政期間創立了蓋世絕倫的文治武功。

在登基之後不久,更是仿照秦王府的模式,建立了一個新的弘文館,以儲備天下文才。

在另一方麵,對於宗室皇家的教育,李世民也十分的看重。

儘管如今,他自認為有了一位出色的繼承人,太子李承乾。

但是,正所謂:“孝悌謹信愛眾親仁學文”。

他還是想讓他的幾位兒子和公女,學會從小遵守規則。

在家裡孝敬父母。

在外麵尊敬兄弟。

說話要恭敬、謹慎、誠信,做一個講道德的人。

如果有多餘的時間,再去讀些其他的書,學些其他的學問,那就更好不過。

他明白,在曆史中,皇子們因為爭奪皇位,鬨得天翻地覆的事情,屢見不鮮。

而他自己更是通過“玄武門之變”,這才奪得皇位。

這實際上也開了一個很壞的頭。

讓他的那些兒子後來普遍認為,如果皇位沒有傳給自己,自己也能夠搶過來...

李世民現在當然沒有這麼想,但潛意識裡還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這件事上學他,做那種骨肉相殘的事。

所以,這纔在甘露殿中,定期的檢查他們的課業,除了他們讓他們懂得知識,更希望他們友愛自己的兄弟姐妹。

在與長孫談完後,他走到杜如晦與李綱身邊,喚道。

“兩位愛卿,考覈可以開始了嗎?”

杜如晦是和方玄齡一起為李世民共同策劃了“玄武門之變”的兩位主謀之一,也是功臣之中的佼佼者。

在李世民繼位之後,杜如晦和方玄齡分彆為左右丞相,任用他們為唐朝挑選賢能,製訂法律等等,是最為李世民器重的大臣之一。

“陛下,隨時可以開始了。”

下方的杜如晦,原本挺直的腰板,微微彎了彎,對著李世民回答道。

李世民沉吟了片刻,又虛心的朝著兩人問道:“不知道兩位愛卿決定怎麼考覈朕的這些孩子。”

杜如晦聞言,微微一笑,輕輕擺了擺衣袖,輕輕咳嗽了一下,這才說道。

“因為太子與諸位皇子公主,都年紀尚小,我和李老大人商議了一下,分成兩步,第一步由善於研究論語的李老大人,考查他們論語的背誦以及註解情況。”

“其次,就由我考校他們的才華,讓他們參照《詩經》,任寫一篇詩詞歌賦。”

李世民聽完之後,滿意的點了點頭。

表示他們考慮的非常周到,隨即擺了擺手,示意他們可以開始了。

除去早夭的老二,李恪排名第三,座位也相對靠前。

說是考覈,其實與後世上課時,老師點名背誦課文差不多。

李綱隨機點名,點到那位皇子和公主,然後就讓其背誦哪一段論語。

這倒也不難。

隻是不知道怎麼回事,李恪一坐到矮榻之上,就莫名得有些不敢看李綱眼睛的感覺。

果然,不管到多大,怕老師的毛病就是改不掉...

他環顧四周,發現所有人都一樣。

就連素聞喜愛文學的小胖子李泰,也低著頭盯著身前的矮塌猛看。

就如同上麵長著一朵花一樣...

有道是:“怕什麼就來什麼。”

就在李恪胡思亂想之際,李恪就聽到李綱喊了一聲他的名字。

“李恪何在?”

“回先生,小子在。”

“好,你背誦論語·學而篇,第十句。”

論語在李恪初中與高中時,就時常背誦。

穿越後,又有了“過目不忘”的金手指,所以這當然難不倒他。

他稍微回想了一下,立馬背誦道:“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見到李恪不假思索的背誦了出來,李綱也是滿意的點了點頭。

然後又提問道:“為政篇,第二十一句呢?”

顯然,第二個問題,提高了不少的難度。

隻是,李綱也顯然小看了李恪這個帶著作弊器的皇子,隻見他不慌不忙的朗讀道。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好,很好。”

聽到李恪乾淨利落的背誦,李綱也是不吝表揚道。

隻不過對於這種表揚,擁有兩世經曆的李恪來說,也實在沒有什麼好得意的。

就在他以為可以結束的時候。

李綱也不知道是出於什麼目的,突然間又問道:“不知,蜀王殿下,可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李恪抬頭看向李綱,他有些不明白,這個小老頭為什麼逮著自己不鬆手。

你不是李承乾的專屬老師嗎?你是考他啊,問我乾甚?

李綱於唐高祖李淵登基後,拜禮部尚書,兼太子詹事,典選如故。後來李世民登基,覺得他學問高,又讓他當了太子李承乾的老師。

這可是教了三個太子,都沒有當上皇帝的狠人。

隻是在場人多,加上長孫和李世民也在,李恪為了打發他,倒也沒想太多,出口解釋道。

“這句話的意思是,有人問孔子:您為什麽不當官參與政治呢?孔子回答,“《尚書》裡有一句話叫‘孝順’!惟有孝親,方可推及兄弟。把這種精神延伸到政治上,就是參政,何必非要做官才能參政。”

“蜀王殿下大才,不錯,正是這個道理,教育我們以孝為本,孝父友兄,很好坐下吧!”

然後,又隨機抽取了幾位皇子,雖說也有沒有記住的皇子哥公主,但是大部分人還是全部背熟了。

其中,皇子中李承乾、李泰以及公主中的李麗質、李明達,四個人給他的印象最為深刻。

這四個人除了翻譯沒有自己這麼清楚外,其他的也都不遑多讓。

而李世民也在一旁聽了好一會,對於這些皇子與公主的表現非常的滿意,起身到偏殿批改奏摺去了。

留下李綱、杜如晦盯著他那些兒子和女兒們。

大概過了半個時辰,換算成現在的時間,也就是一個小時。

李世民、長孫皇後在力士王德的帶領下,再次回到了“甘露殿”的大殿之中。

準備對這半個時辰時間裡,幾位皇子與幾位公主所寫的文稿進行審閱。

此時,李承乾與李泰等幾位皇子已經寫好了試卷,停下了手中的筆,坐在試卷之後,等待著自己的父皇前來閱卷。

李世民見到這一幕,很是得意,覺得自己教子有方,從而沾沾自喜。

隻是隨著他的目光掃過整個甘露殿,很快,他嘴角上的笑意便凝固了。

因為在最前方,最顯眼的一個矮榻上,竟然空空如也...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