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麼當皇帝 第239章 住宿,爭座風波與主動認輸
吾家渭河上,河水綠如藍。
李恪隻在幽州城裡待了兩天,陪著長孫娉婷將一些著名的景點逛完之後。
便再次帶著長孫娉婷,開始了返京之旅。
就連刺史李靈夔一連幾次的到訪,也都被李恪都婉言謝絕了。
言語中不外乎,以後他就常駐幽州了,相處的時間以後還長,到時候定然時常拜訪。
其實,也就李恪敢這麼有把握。
不然,以初唐時的政策,皇子之官的封地,最長數年最短一年便要換個地方。
比如李恪,貞觀二年開年,領的是益州大都督的職位,現在因為建功,又被改封為幽州大都督。
其實,按照正常的曆史情況,貞觀五年的時候,他就又會被轉秦州都督。
而到了貞觀七年,就轉為了齊州都督。
尤其是在馬周開始嶄露頭角,成為禦史後,為了防止諸王做大,所有親王的封地都是遙領,根本沒有任何實權。
至於人,也都全部都留在了長安。
隻不過,現在他已經將馬周收入麾下。
若是往後的朝廷中,沒有出現如馬周這樣有先見之明的大才建議。
以現在李世民想讓諸王坐鎮四方,拱衛長安的想法。
那麼,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他的封地很有可能隻會是在幽州。
所以,他纔敢這麼誇下海口。
對於長孫娉婷,李恪還是有些歉意。
畢竟,長孫娉婷剛到幽州,還沒待上多久,就要跟著他踏上歸途,奔波勞累。
倒是長孫娉婷卻並未表現出任何不滿或失望,反而因為有李恪在身邊,而感到滿心的歡喜與滿足。
看到長孫娉婷這麼善解人意,李恪心中的歉意更甚。
覺得機會難得他,決定帶著長孫娉婷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雖說也是返程,依舊走水路。
隻不過他沒有選擇長孫娉婷等人,從長安到達幽州的路線。
而是抱著遊覽的心態,重新規劃了路線。
選擇從永濟渠出發到達杭州,在杭州遊玩了數日之後,再由江南河到達揚州。
每個地方走走停停,最後從淮水、通濟渠到到洛陽,輾轉到渭水河上。
這樣都都轉轉一大圈之後,時間已經悄無聲息的來到大半個月後。
貞觀二年也即將進入尾聲。
而負責傳旨的殿上太監,宮旭,在李恪選擇在杭州停留兩日後。
便下了船,選擇走陸路回長安先行複旨。
他實在扛住心理壓力,擔心耽誤的時間太長,李世民會摘了他的腦袋。
......
來到渭水河後,距離長安也就近在咫尺。
由於,進入渭水河的時間臨近傍晚,看著有些疲憊的長孫娉婷。
李恪索性決定留下大部隊,他則和長孫娉婷、襲香以及小二來福四人,帶上七八個護衛,上岸休息。
一行人找到一家名為萬裡家的客棧,決定在這裡暫住一晚。
這家客棧,顯然是用餐和住宿為一體的老店。
木質的大門上掛著一塊褪色的招牌,雖然曆經風霜,但字跡依然清晰可辨。
跨進客棧大門,一陣飯菜的香氣撲鼻而來,讓人不禁食慾大增。
客棧內,十幾張木桌整齊地擺放在中央,四五個客人圍坐一桌,舉杯暢飲,談笑聲此起彼伏。
角落裡,一個火塘熊熊燃燒,火光映照在牆壁上,為整個客棧增添了幾分溫暖和生機。
看得出客棧生意的十分紅火,十幾張桌子,隻有寥寥三四張還空著。
李恪帶著長孫娉婷走到一張靠窗的空桌旁,剛示意長孫娉婷坐下。
“喂,這張桌子我家公子看上了,勞煩你們去其他的地方。”
就在李恪準備落座之時,小二來福安排那些護衛之際。
從李恪的身後,突然有人毫無征兆的伸出一隻,扒拉在李恪的肩膀上。
讓李恪給他的公子讓座。
見到這一幕,小二來福當即就欲出手,讓那人好看。
“特奶奶的,耍橫耍到俺來福東家身上來了。”
隻是佳人在側,唐突佳人的事,他李恪可不乾。”
李恪朝著小二來福的方向,右手虛按,示意小二來福不要衝動。
小二見狀,這才放下手中剛掄起的砂鍋大的拳頭。
憤憤不平地退到一旁,惡狠狠地盯著那個扒拉李恪肩膀的家仆。
李恪抬手將自己肩膀上的那隻手,甩掉。
轉身就看見,一個麵容俊朗的男子,在一群青衣小廝的簇擁下,緩緩走來。
他身穿錦繡華服,衣著光鮮,顯然是個富貴人家的子弟。
然而,他的眼中卻透露出一種傲慢與不屑,似乎對周圍的人都不屑一顧。
“幾位,這張桌子我們先到,理應我們先坐。”李恪不卑不亢地說道。
他也不想因為一些小事而與人爭執,掃了長孫娉婷的雅興。
“先到先得?哼,在這渭水河畔,還沒有人敢跟我家公子搶東西。”那小廝一橫,冷笑一聲,一副不可一世的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