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麼當皇帝 > 第245章 長安,我胡漢三又回來了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麼當皇帝 第245章 長安,我胡漢三又回來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從李恪提出和尚就是凶手開始,所有人都誤以為李恪是那嘩眾取寵之輩。

這在李恪表明身份後,他們也沒有真正將李恪的話放在心上。

因為,自從李恪下樓之後,就一直不曾認真的觀察現場的情況。

也沒有聽那些捕快分析案情線索。

要麼是肚子餓了在廚房找吃的,要麼就是喝喝茶,似乎對這樁案件毫無興趣。

當他問起和尚為僧幾年,周圍的百姓們依舊一頭霧水。

直到李恪問他作為僧人,最為簡單的佛經會不會誦讀的時候。

那些百姓的臉上,這才終於露出了思索的神色。

看到麵對這兩個問題,那個僧侶已經開始麵露慌張之色。

李恪不緊不慢地丟擲第三個問題,這也是最為明顯的證據。

自然也解開了在場所有人心中的疑惑。

也知道了李恪為何從一開始,就指認他的原因。

眾所周知,這出家了的和尚,無論刮風下雨亦或是冰雪嚴寒,去哪裡,都是盯著一顆光禿禿的腦袋。

既然你承認自己是和尚,為何其額頭上,會有係頭巾的痕跡。

而這痕跡顯然並非一日之功,而是長年累月所形成。

頭巾的壓迫,使其額頭上的麵板,呈現出獨特的印記。

然而,你身為和尚,理應每日光頭,又何來頭巾之痕?”

李恪的話音一落,全場一片寂靜。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那個僧侶的額頭上。

果然如李恪所說,他的額頭中央,有著一道淡淡的印記。

雖然不甚明顯,但仔細看來,卻是清晰可辨。

這三個問題,就像是三道驚雷,擊中了和尚的心臟,讓他整個人都癱軟在地。

“說吧,你為什麼要殘害趙老爺?莫怪本王沒有提醒你,若是老實交代,尚可留你一條性命。但若是冥頑不靈,企圖隱瞞真相,那本王必會嚴懲不貸,讓你的餘生都在悔恨與痛苦中度過。”

李恪的話語中充滿了威嚴和冷意,讓那個僧侶不禁打了個寒顫。

他知道自己已經被識破,再也無法逃脫罪責。

在生與死的抉擇麵前,他最終選擇了坦白。

這不聽還好一聽之後,若不是有那些捕快給這假和尚護了幾下。

這假和尚都要被外麵的百姓,給活活砸死。

就連事先察覺到不對勁的李恪,馬上拉著長孫娉婷跑到了客棧的一旁,也被爛菜葉子砸到了好幾下。

原來這家夥,是個無所事事的地痞無賴。

因為在家中不事生產,整日遊手好閒,被家人嫌棄,趕出了家門。

走投無路的他,就想來到這邊來找找什麼活計。

以後掙了大銀子,好讓那些看不起他的人刮目相看。

在來時的路上,恰逢下雨,在一家

與一個僧人結伴而行,卻不料這僧人乃是下山采辦物資的僧侶,一不小心漏了白。

在路上就把人家殺了,取了僧人的戒牒、衣服和財物。

在鎮上將和尚的財物揮霍了一空後,正愁著去哪裡找生計。

恰巧又看到了前來購買石材的趙老爺,見趙老爺出手闊氣,便起了貪念。

穿起了的衣服,暗中尾隨趙老爺,趁其不備下手行凶,奪取了趙老爺的財物後。

他本以為借著和尚的身份,可以溜出去逍遙法外。

卻不料被李恪王爺識破身份。

麵對李恪的問題,假和尚根本無法隱瞞。

因為他除了一具“阿彌陀佛”外,就再沒有什麼能夠遮掩他的罪行的話。

更不要說那些聽在耳中,如同天書的經文了。

隻能選擇如實交代。

王宰也沒有想到,一件就連他都沒有理清線索的案件。

在轉眼之間,就被年紀輕輕的蜀王李恪給破了。

在向李恪表示謝意之後,下令將這名假和尚押回衙門,嚴加審訊,務必查清所有細節,再由縣令擇日宣判。

經過一番周折,案件終於真相大白。

眾人這才反應過來,紛紛叫好。

他們對李恪這個皇子的印象可不是一般地好,與他一開始冒冒失失的表現,兩相比較,這種感覺更加強烈。

一開始,他們還以為他是個喜歡出風頭的公子哥。

被戲文禍害了的傻子,可誰能想到,他三言兩語,就將這件讓所有人都摸不著頭腦的案子給解開了。

他們所有人,都被這假和尚的外表給欺騙了。

唯獨這位年輕的蜀王,心思縝密,一眼就看穿了這假和尚的真麵目。

趙老爺的遺孀,那位俏婦人,更是激動得熱淚盈眶。她走到李恪麵前,深深地鞠了一躬,聲音哽咽道。

“多謝蜀王殿下為我家老爺伸張正義,您的恩情,我趙家永生難忘。”

李恪扶起她,溫言安慰道:“夫人不必多禮,這是本王應該做的。趙老爺遭此不幸,本王也深感痛心。如今凶手已經伏法,夫人也要節哀順變,好好生活下去。”

百姓們也紛紛圍上來,對李恪表示敬意和感謝。

一時間,什麼諸葛亮在世,漢朝東方朔再生等諸多美譽,紛紛落在李恪的頭上.

王宰站在一旁,看著李恪被百姓們簇擁著,心中也不禁暗暗佩服。

他原本以為這件案子會成為一個無頭案,沒想到卻被李恪如此輕易地破解了。

對李恪的敬意也油然而生。

案子偵破後,捕頭王宰也沒有多耽擱,第一時間不再限製客棧的客人的去留。

當然,因為破案,耽擱眾人不少時間,為了平息眾怒,王宰也代替縣令簡單地客套了兩句。

因為在等待那些捕快調查取證的時候,李恪利用職務之便,弄來了不少的早點。

除了因為死者的原因,導致長孫娉婷和丫鬟襲香吃不下外。

其他人,包括李恪都已經都已經用過餐了。

所以,和王宰等人簡單的交流幾句後,李恪便帶著一行人回到了船上。

此時,距離長安就已經近在咫尺了,上了船後,又航行了一個多時辰,他們就抵達了長安城。

按照李恪一開始的計劃,但是想直接乘船,順著渭河直接前往藍田縣的。

但遠遠看到巍峨的長安城後,想到他因為陪著長孫娉婷遊玩。

已經耽誤不少時間了,現在過長安而不入,萬一傳到了皇帝老爹李世民的耳朵裡,未免有些不敬。

他想了想之後,還是決定讓大部隊繼續前往藍田。

而他繼續帶著長孫娉婷和小二來福等人,在長安城外的碼頭下車。

一行人輕裝簡行,直接前往長安城內。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