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麼當皇帝 第275章 如何逃避掉這次的杖刑
這皇帝老子到底是有多想揍他啊?
還真應了那句:“小事不過夜,大事不過周。”
不過,自個好歹也是他兒子,又千裡迢迢的遠方回來。
一點都不知道心疼兒子?
不過想想也對,自古都是:“百姓疼幺兒,皇帝愛長子。”
看樣子就算是千古明君,也不能免俗,對他的那幾個嫡子顯然要更為偏愛一些。
隻不過,眼看我都出宮了,就不能過兩天再把這頓板子算上?
讓我養精蓄銳一番,再去挨這頓板子。
這個時候,先入為主的李恪,顯然忘記了,李四民的這個兒子,為了媳婦,遊山玩水,拖延了半個月的時間,這才磨磨唧唧的返回了長安。
......
坐在椅子上的李恪,此刻顯然也有些惆悵。
對於打板子,他前世的時候,也隻有在影視上看見過。
現實中,或許是前身從小就聰明伶俐穎悟絕人。
所以他從未真正體驗過這種懲罰。
想到這裡,李恪看了一眼一旁氣喘籲籲的李寶,略顯心虛的問道。
“寶哥兒,這仗刑是怎麼個打法?疼嗎?”
李寶聽了李恪的話,臉上露出了一絲為難的表情。
他雖然很小的時候,就到了楊妃的鳳寰宮當差。
但好歹也是從內侍省裡麵出去的。
在那裡,李寶雖然仗著能說會道,膽大心細沒有挨過杖刑。
但是,沒吃過豬肉,總見過豬跑。
在皇宮內,許多的宮女和內侍,大部分都是窮苦人家的孩子。
而讓人感到奇怪的是,越是家裡窮困的人家,家裡的孩子就越多。
靠著家裡的那點田地,根本就養不起這些孩子。
沒有辦法,為了讓他們活下去,或換取家中的生計,許多孩子便不得不被送入宮中。
而這些孩子,從小就是那種放養狀態,基本上沒有讀過什麼書。
行為舉止,和禮儀方麵便會常常不合規矩。
因此,稍有不慎,就可能觸怒貴人,受到懲罰。
其實,這些都還好,受到的懲罰都是一些相對較輕的責罰,比如訓斥、罰站、餓幾天,又或者扣薪,做些額外的勞作。
但許多內侍和宮女,若是受到一些不公的待遇,加上有些力士常年待在皇宮,思想扭曲的厲害,動不動就虐待這些宮女和內侍。
一些宮女和內侍受不了這些虐待,就會想著逃跑,在逃跑之前,大多數人,都會偷盜一些宮中的細軟財物,想著出宮之後,能夠做點小買賣,或者就此安度晚年。
但眾所周知,皇宮一百零八門。
想要出去,又哪裡是這麼簡單的事。
往往,還沒有跑多遠,就會被發現。
而被捉住之後,為了懲罰他們,以儆效尤,基本上就會施以杖刑。
挨下來之後,算你命好,挨不住,那也不能怪誰。
李寶小的時候,就曾親眼見過不少那些受刑的場麵。
那些孩子被按在長凳上,執刑人手持粗大的木棍,重重擊打在他們的屁股或者背上。
他們疼得哭喊連天,但周圍的人卻隻能冷眼旁觀,因為這就是宮中的規矩,沒有人能夠改變。
此時,李寶聽了李恪的話,臉上露出了一絲為難的表情。
他後來又在宮中當差這麼多年,對於宮中的規矩和懲罰自然是瞭如指掌。
但此刻麵對皇子李恪的詢問,他卻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思考了一會,他才緩緩開口道出了實情。
“殿下,這杖刑……其實不大好受的。受刑者需要趴在長凳上,由執刑人手持木棍,重重擊打其臀部或背部。就算是行刑用的棍子,都是大有講究的,通常都是普通的木棍,長度適中,粗細均勻,既不會因太細而斷裂,也不會因太粗而造成過大的傷害。”
“而為了處罰有些犯下重罪的人,就會用上特製的棍子,在木棍的前端綁上熟鐵,或者包銅。這樣一棍子打下去,不僅皮開肉綻,而且疼痛難忍,傷口極難癒合,甚至可能留下終身的殘疾。”
聽到這裡,就算在戰場上
麵對何種凶險情況,也不曾畏懼退縮的李恪,此時也不禁打了個寒戰。
下意識的摸向了自己的屁股。
見到李恪這個樣子,李寶頓時就將後麵的話,嚥了回去。
不過,一旁的李恪是何許人也。
看到李寶欲言又止的樣子,就知道李寶肯定還有未儘之言。
他輕輕輕輕笑了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