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麼當皇帝 第404章 負心漢(大章 .改)
“嗒嗒嗒...”
密集的馬蹄聲,突然在寧北村村外的乾道上響起。
接著,一些田野中勞作的村民,聽到動靜,紛紛直起腰來。
然後,他們就看到一隊身姿挺拔,披著嶄新鎧甲,騎著一匹匹高壯河曲馬的騎兵,正沿著蜿蜒的道路快速前行。
望向這群異常威武彪悍的騎軍。
一個剛剛從關中來到幽州不久的村民,麵露憂愁,喃喃開口道。
“這莫不是又要打仗了?”
聽到他的話,不遠處的一個幽州本地村民,也停下手中的農活。
他先是望了一眼那朝著村子而去的騎兵隊伍,又看了看身旁麵露憂愁的關中老鄉,麵露灑脫,不以為意的笑著說道。
“你這是少見多怪,陛下不是派了十萬大軍前去討伐突厥了嗎?出現兵馬調動不是很正常。”
“就是,再說了,我們這邊可是毗鄰突厥,打仗有什麼稀奇的?”
另一位幽州本地村民也湊了過來,接上話茬。
“咱這地兒,時不時就有軍隊往來,為的就是震懾那些突厥蠻子,保咱們這一方安寧。你看這些騎兵,甲冑鮮明,氣勢不凡,看起來比一般的騎軍還要精銳幾分,指定是燕王殿下麾下的精銳。”
說完,怕那個關中老鄉不相信,他又補充了一句道。
“你就放心好了,在我們幽州境內,自從太上皇登基伊始,就沒有再遭受過太大的戰亂侵襲。”
聽到這些,原本還滿心憂慮的關中老鄉,神色稍稍緩和了些,可眼中仍殘留著一絲不安。
正所謂,兵是將的膽,將是兵的魂,有這樣一群看著就安全感爆棚的騎兵。
那幽州本地村民瞧出了他的心思,胳膊一甩,雙手抱著胸,下巴微微揚起,眼神裡透著幾分自豪道。
“你就把心安回肚子裡好了,咱們這兒現在可是有燕王殿下鎮守,要知道,咱殿下一開始可是被綁架來到了這,結果,殿下硬是憑借著他過人的智慧,成功脫困,後麵更是為了報仇,隻身上了那勾注山。”
“勾注山你知道那是什麼地方嗎?”
仗著知曉一些外地人不知道的小道訊息,那位幽州的本地村民,朝著那個聽的正起勁的關中老鄉,賣弄起自己的見識來。
一旁同為本地人的漢子見狀,也是樂嗬嗬的在一旁看起了熱鬨來。
作為社會最為底層的老百姓,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日都是為了口腹生計忙碌,平日裡也沒有可供消遣的娛樂。
一天當中,最放鬆的時間,就是與這些同村的鄉親們,坐在一起,吹吹牛,聊聊所謂的國家大事......
見到關中來的老鄉,老老實實的搖了搖頭,一臉好奇地看著他。
“咳咳咳...”
心滿意足的他,清了清嗓子,換上了一副神秘的麵孔,壓低著嗓音說道。
“你應該知道隋末之亂吧?那勾注山上,就是集滿了隋朝、各路反王的殘軍、土匪、以及活不下去的流民,多股勢力魚龍混雜,在那險峻之地安營紮寨,占山為王。”
“而我們燕王殿下,就是憑借他的智慧,短短半個月之內,就將大半個勾注山內的山匪,收歸己用,隨後更是帶著襲擊了突厥的朝貢隊以及一支兩千人的騎兵。”
“也就是從那時起,殿下隻手拉出一支強悍的燕王衛,打的突厥丟盔棄甲,聽說,就連突厥可汗的兩個兒子,都先後敗在咱們殿下的手裡。”
“所以,你完全不用太過擔心,那些突厥蠻子,現在絕對不敢輕易來犯。”
關中來的村民,沒有想到燕王李恪還有這麼傳奇的經曆。
儘管他知道,這個本地的老鄉肯定有誇張的成份。
但他聽得目瞪口呆,眼中的擔憂,逐漸被欽佩取代。
最後,他忍不住驚歎道:“沒有想到,燕王殿下竟如此神勇!”
聽到關中老鄉誇獎燕王李恪,幽州本地村民比誇他自己還要高興。
他得意地笑了笑,拍了拍關中老鄉的肩膀。
“那可不,所以,有殿下和他的燕王衛守護咱們,咱們還有啥可操心的?”
“你彆看,我們周邊平日裡偶爾有些小規模的兵馬調動,其實那些,要麼是去邊界巡邏示警,要麼就是像今兒個,說不定是上頭有大官下來巡查,看看咱們百姓過得咋樣,地方治理得好不好,所以你莫要瞎擔心了。”
關中來的村民被他好一頓忽悠,心中的不安徹底消散,臉上也露出了釋然的笑容,撓撓頭說道。
“多虧老哥你跟我講這些,我這剛來這,啥都不懂,差點就自己嚇自己了。咱燕王殿下這般英雄了得,有他庇佑,咱這日子指定是越過越安穩。”
見到這位來自關中的老鄉,被自己成功說服。
這位喜歡賣弄的幽州本地村民,還沒來的及高興。
看著遠處越來越近的騎兵隊伍,他心裡也開始泛起了嘀咕。
“這到底是什麼騎兵?怎麼瞧這氣勢,怎麼感覺真的是燕王衛呢!”
隻見騎兵們身姿矯健,每匹馬都彷彿與騎手融為一體,他們的身體隨著馬蹄的節奏而微微起伏。
整個隊伍,非常的“沉默”,隻能聽見戰馬偶爾的嘶鳴,以及馬蹄的聲音。
明明隻有一千多人的騎兵,看起來卻像是千軍萬馬壓境,那撲麵而來的磅礴氣勢,宛如一片移動的金屬海洋。
讓田間勞作的村民們都不自覺地停下了手中的活計,紛紛投去敬畏的目光。
有村民心裡愈發忐忑,顫聲開口道:“平日裡雖說也常見些兵馬往來,可這般陣仗,還真是少見。莫不是真有啥大事發生?”
“我看著也像......”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開來,勞作的鋤頭、鐮刀都被隨意地擱在了田埂上。
大家的心思,全被這突如其來的騎兵隊伍吸引了過去。
......
“馬長史,本都尉隻是受代國公的囑托,前來會見燕王殿下,商議關於邊境的一些軍事部署以及物資調配的事宜,你和王參軍卻將我帶到這裡來作何事?”
就在田野路邊圍觀的百姓對著騎兵隊伍,議論紛紛之際。
在騎兵隊伍中的一架馬車中,蘇定方看一眼車窗外,從繁華的幽州城,到村莊、稻田、小河、樹林,以及田地中勞作的身影。
蘇定方終於是忍不住朝一旁的馬周,開口問道,語氣裡帶著幾分疑惑與不解。
聽完蘇定方的話,馬周卻不慌不忙,歉意的笑了笑躬身又給蘇定方添了一杯茶。
又探出腦袋,朝著外麵伴行的一名騎士詢問了幾句。
好在兩人的對話,也沒有故意避著蘇定方。
蘇定方就看見馬車外一名騎兵控著韁繩,靠近馬車,斷斷續續的聽道。
“前麵就是寧北村...嗯...還沒有離開...對...我馬上去辦...放心...絕對不會走丟...”諸如此類的話語。
聽得蘇定方眉頭就沒有平過。
這馬周葫蘆裡到底是賣了什麼藥。
怎麼聽著像是來剿匪,還是抓汪洋大盜。
隻是,你抓人把我帶上作甚?我一個帶兵的大老粗,可不會這些。
不等蘇定方想明白,就看見一直跟著他們馬車附近的騎兵,全部開始揮舞馬鞭,策馬加速,朝著遠處的一個小村莊而去。
騎兵的速度很快,不一會就到了路儘頭的村子。
接著,整支騎軍就一分為二,正確的來說是一分為三。
蘇定方作為一個常年在軍隊中摸爬滾打的將領,一眼便瞧出這個戰術策略。
左右包抄,中間直插,這是典型的圍剿戰術。
聽名稱也就能知曉,這個戰術的目的就隻有一個。
就是不放過、不遺漏包圍圈裡的任何一人。
蘇定方心中一凜,暗自揣測:“這小小村落究竟藏著什麼驚天秘密,竟需如此大動乾戈?這看著就不簡單的馬周,不會是拉著他,來做那屠村勾當的爛事吧?
我蘇某人可不是那等不分黑白、濫殺無辜之人!
想到此處,蘇定方臉上不動神色,手卻不自覺地按在了放在一旁的佩劍之上......
就在他準備虛以為蛇的質詢一番時,卻見已經問好話,佈置好任務的馬周,回過頭來,臉上依舊掛著那副讓人捉摸不透的笑容,輕聲說道。
“蘇將軍,莫急,馬上就要到了,且看下去。介時,您自然明白,你不會白跑這一趟。”
蘇定方作為武人,平日裡最討厭的就是馬周這種故弄玄虛的文人。
見到馬週一而再再而三的打著啞謎,再加上剛才調動軍隊包圍村子的一幕。
蘇定方心頭的怒火,也是
“噌”
地一下又冒了出來。
儘管因為顧忌到與燕王李恪的合作,而選擇極力的控製自己的怒氣。
但他還是眉頭緊皺,不滿地對馬周發出了質疑。
“馬長史,你這到底是何意?我蘇某身負與燕王殿下商議要事之責,十萬大軍也都還駐紮在邊境之上,人吃馬嚼,你知道一天需要耗費多少的糧草物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