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麼當皇帝 第415章 等下李世民怎麼看他(改)
“寶音,你說說?大唐人的國都長安,到底有沒有傳說中的那樣雄偉壯觀?”
大漠北部,鬱督軍山下的草原上,一眼望去,到處都是一片雪白。
就連原本枯黃的草叢,此刻也被厚厚的積雪掩埋,隻露出星星點點的草尖。
不過,像這樣的情況,想必要不了多久,也會被積雪所掩埋。
因為此時的天空,灰濛濛一片,一片片細碎的雪花,如鹽粒般紛紛揚揚飄落,似要將整個世界都染成白色。
相比較大唐相對寒冷的天氣。
此時的鬱督軍山下,就已經到了呼氣,便能結成白霜的地步。
在這樣的天氣中,除了那些經驗特彆豐富的老獵人和牧民。
平時那些需要出門割草料,飼養牛羊的普通牧民,也不得不龜縮在毛氈帳篷裡,躲避著極端的天氣。
隻不過,相比較中原人的房屋,就算他們躲在在帳篷中,裹著厚重的氈衣,刺骨的寒風還是能從帳篷的縫隙中鑽進去,凍得他們手腳麻木。
儘管他們在春夏秋三個季節,就曬了不少的牛糞,以做燃料。
在帳篷內,也點燃篝火取暖。
但乾牛糞這種燃料,雖說容易燃燒,可燃燒速度相較木頭快了許多。
像草原這種冬季較長的地方,他們也沒有把握收集到的乾牛糞,是否能支撐整個漫長冬季的取暖需求。
所以,點燃的篝火都不大,主打一個細水長流,能夠保持帳篷內那一絲微弱的暖意,能夠活著就行......
儘管,這天還沒黑,但整個營地絕大部分地方,便已陷入一片死寂。
除了呼嘯不停的風聲,也隻有牛羊時不時的低鳴,才能讓人感受到此方世界的活力......
隻不過,相比較這些普通牧民簡陋的帳篷,艱難刻苦的生存環境。
圍繞著營地中心位置的夷男可汗大帳,燈火通明,一片熱鬨場景。
帳內,篝火搖曳,溫暖如春。
進入之後,各種肉食的香味,以及奶茶的濃鬱香味,便撲鼻而來,與普通牧民的苦寒生活,形成鮮明對比。
有道是:“外麵漫天大雪,我這三五知己支起一隻烤全羊。咱手持小刀,割著羊肉,燙著馬奶酒,吃著喝著......”
在夷男的帳篷內,大致就是這般情況。
我們的這位真珠毗伽可汗,坐在主位上。
身材魁梧,留著濃密絡腮胡的真珠毗伽可汗,穿著一件全黑的熊皮大氅,上麵的毛發柔軟順滑,在火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輝。
一看便知價值不菲,彰顯著他至高無上的地位。
聽到這句話之後,左手拿著一隻烤羊腿,右手拿著一把刀把上,鑲嵌有紅寶石小刀的夷男可汗,停下了手中正準備割肉的動作。
目光如炬地看向了他下手的左邊的第一個位置。
若是在大唐,這個位置,理應就是太子李承乾的所在之地。
可草原上,向來以實力為尊。
對中原王朝這種約定俗成的座位排序,向來不以為意。
反而為了體現出不同,或者說彰顯草原獨特的氣魄與文化。
這位置所坐之人,不是夷男可汗的大兒子拔灼,反而是第二子、曳莽。
相比較與父親夷男可汗,一樣身材魁梧且同樣有著果敢堅毅眼神的拔灼。
在父兄麵前,收斂起鋒芒的二兒子曳莽,無論是從體型還是氣質來看,都像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中原人。
這也是夷男可汗不太喜歡他的原因。
在夷男看來,這個兒子的麵相太過陰柔,全然沒有草原男兒該有的粗獷與陽剛。
草原的兒郎就該在狂風中策馬奔騰,在沙場上奮勇廝殺,血液裡流淌的應是不羈與豪邁,而不是向中原人那樣,隻知道陰謀詭計。
所以,每一次看到曳莽,他心中總會湧起一絲難以言說的失望。
要知道,在這弱肉強食的草原上,隻有凶狠果敢、長相自帶威懾力的勇士,才能帶領部落走向昌盛。
隻不過,曳莽的這句話,是對自己的寶貝女兒,寶音所說。
他的這個寶貝女兒,今天纔出使大唐歸來。
儘管大唐已經冊封他為【真珠毗伽可汗】。
但他對大唐的瞭解,作為突厥曾經的附庸,夷男可汗,也隻是從大唐對突厥的態度轉變,以及零星的情報。
瞭解這個重整山河,從隋朝楊氏、以及諸多割據勢力中,奪得江山的大唐。
對此,深感興趣的他,也很想從寶音的口中,探尋一下大唐目前的國力。
以便在往後的交往決策中,能做出更有利的判斷。
他微微前傾身子,目光中帶著一絲期許,接過曳莽的話,輕聲問道。
“不錯,寶音,你快與我們講講,長安城究竟是何等模樣?是否真如那些行商所講的那般繁華似錦、固若金湯?”
“唔唔唔...咕咚咕咚...這個...這個...還有這個...大哥...那個馬奶酒再給我倒一杯。”
隻見這位已經換上草原服飾,脖子上掛滿綠鬆石、紅寶石等諸多精美飾品的寶音。
正坐在大兒子拔灼後麵的寶音,全然不理父兄的催促,在那裡狼吞虎嚥。
對這位剛剛跑了一次大唐長城的寶音來說。
中原人的飯食,確實有其獨特之處,她也非常的喜歡。
尤其是,那個一看就與眾不同,長的好看也就算了,還會打仗,又會作詩的神奇家夥。
還發明瞭什麼炒菜。
她也是吃得不亦樂乎。
隻不過,她是在大漠上土生土長的草原人,儘管非常喜愛中原人的食物。
但時間久了,也非常的想念草原上的食物。
一看到為了歡迎自己回家,父王準備了這麼豐盛的草原美食。
頓時便投入到了這久違的美味盛宴之中。
正將貼身侍女指揮的團團轉的寶音,聽到父王和二哥的問話,嘴裡塞滿了羊肉的她,含糊不清的說道。
“斧王、兒歌,你....嗝...你們這麼找雞【著急】乾什麼...”
說話間,她也懶得用小刀一塊一塊的割了。
抓起一塊烤羊腿,全然不顧形象,一口咬下。
隨著鮮嫩的羊肉,在牙齒的撕扯下,濃鬱醇厚的肉香,瞬間彌漫了整個口腔,直頂上顎,差點讓她感動的哭出來。
她一邊咀嚼,一邊感歎地說著:“還是咱們草原的烤羊肉夠味兒,這纔是家的味道。”
原本,看到自家女兒這副餓死鬼投胎的樣子。
坐在上位的夷男可汗,滿臉都是心疼,不再催促她不說,還輕聲的出言安慰道。
“寶音...寶音...你慢點吃、慢點吃、不著急,反正現在還早,等你吃飽喝足了,再慢慢跟我們講長安的事兒也不遲。”
夷男可汗的目光中滿是慈愛與寵溺,看著女兒儘情享受美食,心中那點急切的疑問,似乎也暫時被拋到了腦後。
隻是,看著看著,又有些疑惑。
他們薛延陀如今在草原上的勢力,雖然暫時還比不上突厥。
但是,相對於其他的部落和勢力,那也是數一數二的存在。
就算是大唐,接見他們薛延陀的使者,他的寶貝女兒,也應該會禮遇才對。
難道就連飯都不給吃飽?還是說自家的寶貝女兒吃不慣大唐人的米飯,這才一直餓著?
想到這裡,夷男可汗看向自己的弟弟——統特勒。
“統特勒,大唐是怎麼安排你和寶音的?難道這麼看輕我們薛延陀,就連日常的飯食都不管?”
夷男可汗的聲音裡帶著一絲慍怒,眼神中滿是對女兒的關切。
一旁的統特勒正在以一種吃肉的速度,絕不比寶音慢的節奏,瘋狂地往嘴裡炫著食物。
隻不過,相比較寶音絲毫不顧忌行為的粗蠻舉動。
早已經練成如何快速進食,又不失儀態技巧的統特勒,自然不會出現這種窘態。
聽到兄長的問話,他連忙嚥下嘴裡的肉,快速喝了一大口馬奶酒,這纔回答道。
“可汗,寶音公主在長安期間,大唐方麵的接待規格極高,各種禮儀、宴席都安排得十分周全。我一直陪同在側,絕無可能讓公主受半點委屈。”
“那寶音怎麼搞成這樣一副樣子?”
說話間,夷男可汗指了指仍在大快朵頤的寶音,一臉疑惑的問道。
......
順著夷男可汗的手指,統特勒微微側身,看了一眼寶音。
旋即臉上浮起一抹瞭然的笑意,不緊不慢地解釋道。
“可汗,這其中緣由其實簡單,那中原的飯菜再精緻,終究不是咱草原的味道,寶音這丫頭嘴饞,這麼長的時間,想念我們草原上的美食,也正常。”
隻不過,聽完統特勒的話,夷男可汗似乎對他的回答還是不太滿意。
又衝著統特勒說道:“那既然寶音饞烤羊了,你給她烤一隻不就好了?非要搞成這樣?”
受到無妄之災的統特勒,臉上依舊保持著恭敬,心底卻不免泛起一絲波瀾。
隻不過,形勢比人強,現在的薛延陀的可汗,乃是他大哥夷男。
統特勒深知不可忤逆。
眼中閃過一道晦澀不明的情緒後,統特勒迅速調整好狀態,就準備朝夷男可汗好好解釋一番。
隻不過,還不等他開口。
一旁的寶音,怔怔的看了幾眼手中已經被啃得極其乾淨的羊前腿。
也不知道是手中的羊腿骨,還是夷男可汗說的,關於烤羊的話,讓她成功想起了某些不好的事情。
她一把將羊骨頭拍在矮榻上,氣勢洶洶的站了起來,打斷了統特勒的話。
“父王,你應該修書一封給大唐皇帝陛下,讓有些大唐商賈不要肆意抹黑我們草原人?”
夷男可汗也是被寶音如此跳躍的思維弄得一頭霧水,不禁皺起眉頭,但還是下意識地問道。
“寶音,大唐商賈怎麼就抹黑我們草原人了?怎麼好好的說起了這個,以你們使者的身份,難道還有人敢公然冒犯你不成?”
夷男可汗滿臉疑惑,目光緊緊鎖住寶音,試圖從她的表情中探尋真相。
隻不過,聽完夷男可汗的話,寶音的胸脯起伏的更加劇烈。
隻見她情緒激動,聲音微微顫抖地說起了事情的經過。
原來,如夷男可汗所言,從趕路到長安,因為在路上還要規避突厥,光是在路上,就耗費了近一個月。
隨後又在長安待了不下一個月,在將長安的美食統統吃過一圈之後。
寶音終於又開始想念草原上那熟悉的烤羊。
她當時倒也如夷男可汗所想,想讓隊伍中的隨從,給她烤一隻解解饞。
隻不過,在此之前,她在長安城閒逛的時候。
看到過一家打著
“正宗草原風味烤羊”
招牌的店鋪。
想著費時費力的讓隨從去準備烤羊,還不如直接在這家店裡品嘗,或許能一解思鄉之饞。
一開始,帶著侍從走進店內的她,看著牆上掛著羊皮,以及一些擺放著的馬具擺件。
還被店內裝飾有草原風格的裝修,所吸引。
自然而然地對這次用餐充滿了期待。
剛一落座,便迫不及待地向店小二點了店裡的招牌
——
那號稱
“正宗草原風味烤羊”。
可當那盤所謂的
“烤羊”
端上桌時,寶音瞬間愣住了。
那羊烤得乾巴巴的,肉色灰暗,絲毫沒有草原上烤羊那種油亮誘人的色澤。
而且,湊近一聞,也沒有羊肉的鮮香。
等到寶音皺著眉頭,拿起一塊肉吃了一口之後。
隻覺得肉質柴硬,口感極差。
與她記憶中家鄉鮮嫩多汁、香氣四溢的烤羊簡直天壤之彆。
這她哪能答應,這不是騙人嗎?
隨即便強硬地叫來掌櫃,向其發難。
隻不過,這種事情,也說不上對與錯。
主打的“正宗草原風味烤羊”,他確實是按照草原上的方法烤的,隻不過,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
說他騙人,倒也沒錯。
烤出來的羊肉與真正的草原美味相差甚遠,確實有不實的地方。
這種事情,不要說大唐,就連他們牙帳營地,都時常有倒賣大唐貨物,以次充好的情況。
所以,夷男可汗自然不可能因為這點事情,就去給大唐皇帝李世民修書,讓他的子民不要烤全羊。
等下李世民怎麼看他?